祭祖,超越功利

祭祖,超越功利第一財經日報 徐佳 2012-04-09 09:02:22核心提示:清明節,來自兩岸四地的華人聚首香江參加「清明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祭祀大典」。

4月4日是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來自兩岸四地的一萬兩千多名華人聚首香江,參加「清明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祭祀大典」。這是香港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祭祀祖先的活動。祭祖活動主旨是「全球華人、萬姓同源、祭祀先祖、共創和諧」,大典由台灣桃園孔廟的祭祖團體負責祭祀典禮。典禮依次按鳴炮、奏樂、擊鼓、祭酒等程序進行,無一不是嚴格按照儒家古禮進行。

此前一日,「祭祖對和諧社會的意義」文化高峰論壇在香港亞洲博覽館舉行。多位中華儒釋道文化代表聚會一堂,深度研討了祭祖的當代意義。

與會者之一、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彭林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自近代以來,人們把祭祀等同於巫術、迷信,棄之如敝屣,對中華文化的評價由此深受影響。即使現在清明掃墓之風依然盛行,但普遍帶有很強的功利性,缺乏真正的恭敬心,更缺乏對先祖功德的紀念與傳頌,僅僅保留了形式,無法真正傳承發揚中華傳統的精神價值與文化內涵。

家族與責任

第一財經日報:大部分中國人仍然延續了掃墓等傳統,那麼重新弘揚萬姓祭祖的儀式,其現實意義是什麼?

彭林: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雖然社會被劃分成許多行政區域,但人總是在血緣關係的背景下生活。中國歷史悠久,族群遷徙頻繁,「本支百世」,人都希望了解自己家族的淵源。家廟與宗族,既是姓氏存在的物質形態,也是家族血脈流變的載體,通過祭祀歷代先祖,人們得以了解家族的發展歷史,進而明白自己對於家族、民族的責任,其積極意義不可小覷。

香港有一個一品官祠堂,始於南宋,一直保存到今天,後人因而能通過祭祖了解自己家族的奮鬥歷史,而它的歷史將會激勵每一個人為家族創造新的榮譽。去年錢偉長去世,很多人發現這個家族出了很多名人,為什麼呢?因為它長期以來形成了非常好的家風、門風,使得人人都來愛惜它。事實上,百家姓中每一姓都出了很有名的人,如果每一個人都能珍愛各自家族好的傳統,自然是一件好事。

因此,在儒家看來,祭祖的核心是教育,它教導後人不要做有辱先祖的事情。《禮記》說,「居處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陣無勇,非孝也。」祭祖蘊含的孝道,不管對於社會和諧,還是個人發展,都是意義重大的。

日報:祭祖的核心是孝道。百善孝為先,是中國人掛在嘴邊的名言。你認為如今的中國應當如何踐行孝之道?

彭林:孝道有最低標準和最高標準,最低標準就是奉養。中國社會正在步入老齡化,老年人的贍養問題不能僅僅依靠國家來解決,最不壞的辦法就是,誰家的父母誰管起來。子女不僅要管,而且必須懷著尊敬、回報的心情去奉養父母,這樣社會就會少很多問題。

也有人提議,應當學西方,建立養老院體系。事實上,中國和西方關於家庭的文化根基相去甚遠。在西方宗教文化看來,人人都是上帝的兒子。他們沒有叔叔、伯伯的概念,沒有輩分。西方人成熟的表現是脫離家庭。

我認為比較好的踐行孝道的範式是新加坡創立的。新加坡提倡三代同堂,不大提倡二人世界。比如,如果三代一起居住,購房就會便宜。反觀我們,現在的輿論導向則是二人世界。有一句成語叫做含飴弄孫,中國的老人不僅僅希望金錢上的奉養,他們更希望得到來自家庭的精神慰藉。

復興孝道

日報:我們提議復興孝道,那麼復興的背後是不是意味著禮崩樂壞的現實?如果是,孝道的斷裂之處在哪裡?

彭林:五四以來,我們的思想界出現偏差,主張全盤西化,鼓勵個人獨立,家庭反叛。而背叛家庭的例子被社會放大,好像每一個家庭都是不幸的。大家對於家庭和個人生命的意義都被誤導了。實際上,需要背叛的家庭和父母,即使有,也是極少數。東西文化是不同的文化,非要把它攪成同一個東西,那是因為我們對本位文化不敢、不想堅持。

日報:孝道在家國同構的傳統社會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把它作為政治資源的倫理體系已經瓦解。在當下的語境中,回歸祭祖是不是被賦予了新的內涵?

彭林:中國文化,因為不是宗教文化,講求最起碼的自然親情。人要懂得尊重,懂得報恩,如果不從父母開始,怎麼培養愛呢?孔子說要天下大同,人必須要有愛心,從愛父母來培養,則是最容易的。推己及人,這不就是博愛嗎?所以,全世界講愛的書,沒有一部講得過《孝經》。

文革的時候,「地主家的孝子先生」是一條罪名。因此,那時候,大家不敢講孝,但現在,人們恢復到本性和善端,有利於把自己培養成有愛心的人。如果人人這麼做,那麼有愛心的社會即將建成。如果人人都不愛父母,又怎麼愛天下人呢?孔子的厲害之處在於,他不僅提出了天下大同的目標,還提出了解決的途徑。因此,漢代舉孝廉、傳統社會的政府都要嘉獎五世同堂、四世同堂為表率者。

古代的移風易俗都有一整套規範。推孝道從天子到庶民。漢朝的皇帝,廟號都加孝,司馬光、范仲淹都是孝道的身體力行者。所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現在,我們對道德建設沒有規劃和部署,大多數人也沒有祭祖文化的體驗和認知,這都需要有人帶頭表率的。

日報:提倡孝道,是否可以看做回應西方價值觀的一種途徑?它是否具有普世性?

彭林:這涉及到一個更大的問題,近代以來,中國知識分子最早認識到世界文化是一元的,只有一個坐標,西方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他們。梁啟超最開始提倡君主立憲,變法失敗後跑到歐洲考察,適逢一戰,才發現帝國主義亂七八糟,而我們居然把它作為楷模。他覺得中國不能變成這樣一個國家,所以又開始鼓吹本位文化。

東西方文化是兩個並行不悖的體系,各有優長。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知識界的主流是將西方作為鏡子,越接近西方越好,實際上則是對自己的文化不自信。錢穆被認為是文化保守主義者,他很早看到中國文化的生命力和優越性。他提出守先待後,要把中國文化的獨特個性保存起來,待到國家強大後再慢慢找回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

西方沒有孝的概念,因為人人都是上帝的兒子。孝道是中國文化的獨特之處,這是非常好的價值觀,不需要跟西方價值兼容。它教導人們推己及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都是最美好的普世價值。

日報:推行孝道需要類似祭祖等儀式來強化其精神內核。但傳統儀式的程序太過繁瑣,在現代如此高效率、快節奏的社會,是否有簡化的必要性?

彭林:孔子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也就是說,祭祖的時候,要真的猶如父母親人在旁。飯祭的時候,不能一分鐘草草了事,至少20分鐘恭恭敬敬侍奉他們吃飯,就像他們真的在吃這頓飯一樣。祭祀,貴乎心。覺得是負擔,乾脆就別做了。你覺得一年到頭,祭日和清明都擠不出時間嗎?摸摸良心,真忙到這種程度嗎?

倫理重建

日報:在我們的教育中,祭祀似乎和鬼神說聯繫在一起,不為現代文明所容?

彭林:近代以來,人們將祭祀等同於巫術、迷信或其流亞,棄之如敝屣。祭祀是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念的重要體現,其人文內涵極為豐富,需要深入了解。祭祖的前提是靈魂的存在。儒家認為,生命由魄與魂兩者構成,魄是肉體,是生命的物質存在與靈魂的寄寓之所;魂是人的精神意識,是生命的無形部分。魂與魄結為一體,則生命鮮活;兩者分離,則生命死亡。

儒家學說沒有彼岸世界與輪迴之說,不是宗教。「儒教」一詞,乃是以儒為教。儒家學說中的靈魂不入天堂、不下地獄,而是回到家中,繼續與子女在一起,依然關注著家庭的幸福,只是身體不再可觸及。武王克商之後,民本主義思潮興起,國家之存亡,個人之禍福,取決於為政之道的正確與否、修身進德的成果如何,禍福由己,非由鬼神,已成為知識精英的主流意識。「自求多福」,乃是周人文化自覺意識的最佳表述。所以,祭祖重在教育,教人反省向善,並非講求功利的鬼神之說。

日報:回歸祭祖,提倡孝道是否可以看做重建社會倫理的一個必經之路?

彭林:倫理有五倫,引申開來,即先有夫婦之道,再有父子之道、君臣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之道。重建倫理即重建關於家庭的理念。中國的家庭觀被西方衝擊得名存實亡,非中國傳統之家庭。現在閃婚,離婚率居高不下,居然被認作改革新氣象,這是奇怪的邏輯,好像五四之前,婚姻都是父母以各種目的包辦而成,所有的孩子都是不幸福的。現在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什麼很多人還離婚呢?

重建倫理是個系統工程,不應該條條框框地切割開來。國家想要長治久安,必須從家庭做起。個人回歸善良的本性;而政府層面則要加以引導,比如給予喪禮假,讓人們天經地義地處理感情上的痛苦等。

關注21世紀網新浪微博 分享到: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網易微博 我要評論
推薦閱讀:

超越死亡·第八章、超越自我——無我即解脫之前提
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帶燈》的延伸和超越
加拿大攝影:在光影里 超越自身
為什麼麻辣燙能超越沙縣小吃、蘭州拉麵、黃燜雞米飯成為中國第一快餐?

TAG:超越 | 祭祖 | 功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