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舞瘋子的舞瘋舞語10
06-19
舞瘋摩登舞基礎交流第十講--悠動 最近我在訓練中以及觀摩中特別注重胯位的變化。感受胯位變化在旋轉,引帶中的作用和運用。另一方面在觀察出腳的方式。 過去經常練習和訓練的出腳方式是擠壓出腳。是不好的出腳方式。 我現在明白了為啥國外大師說中國選手2011年前跳舞缺少悠動了。 如何做到主力腿推地板,移動腿悠動前進後退呢? 目前為止我也剛剛訓練出點眉目來。 還有一個就是高點如何延伸的問題。? 如果把今天我提到的胯位變化,推地板和悠動,高點延伸三個問題弄明白了,並能運用到具體舞步中,舞技能提高一節! (前兩天我放的比爾的講習,提到過身體的悠動。)那天波浩老師放的視頻里,落蘭提到了推動地板。) 再看看大師們的表演,我發現以前的出步是擠壓出腳,而不是悠動出腳。 大師們是在高位就開始悠動出腳了,而不是我以前學到和訓練的把膝關節彎曲擠壓出腳。 (現在仍有很多用彎曲膝關節擠壓出腳的跳法。包括一些社會上的老師仍然採用。) 通過這一現象,我對無足升和降又有了新的認識 降是落跟的過程,繼續下降是悠動出腳後的過程。 《跳摩登舞腦子裡就沒有擠壓這個詞?答:有,辛肯森在黑池講習的華爾茲的藝術中提到擠壓。那現在到底怎麼出腳 按那 種跳法?答:以前的跳法容易造成膝關節損傷和疼痛。》 我做了下比較,推地板悠動出腳,膝關節是鬆弛的。 ( 我問下,大家在綳腳背時,腳趾是怎樣的狀態呢?答:五趾並,使勁崩。這種感覺是錯誤的。 今天下午有一位跳了10多年的大姐,也是和華麗一樣,腳趾發力。結果腳趾生疼。) (瘋老師:右轉步開始狀態提臀,哪側高?答:主力腿。) 舞院的專業選手為啥不提胯呢? 今天晚上我體驗了一下,知道了其中的緣由。 一旦我習慣了提臀懸胯,也就沒有高低胯的概念了。因為專業選手永遠都是提臀懸胯的。 懸胯是指非主力一側髖關節? 答:雙胯。 探戈沒有懸跨嗎? 答:探戈也有。懸胯都有,只是高低不同。 探戈是膝關節彎曲比其他舞種大一些,但懸胯並沒有改變。 (因為我是隨著松膝沉臀而後背俯衝前行,我伴是先在原地降,然後 身體再後退,出現了我擠推她"的問題。) 三人行你是如何松膝沉臀的?答:背俯衝就不對。你的俯衝壓迫舞伴,前栽。 瘋老師:在跳探戈的時候,前進是否用肚臍著地,後腿用後腦著地的感覺。 答:探戈,前進胸,膝關節,鼻尖,後退後腦,臀,腳跟。記住腰背一體。 是否理解前進三點一線,後退三點一線。中腰我能立住。 有人說身動前要先儘可能降低,答:那是不好的跳法。 降是落跟的過程,繼續下降是悠動出腳後的過程。 華爾茲來講,3的後半拍開始下降,1的結尾開始上升,也就是說1的結尾之前是最低點。同理,1的前面都是在降的過程。 如果出腳前已經降得很低,那麼在出腳過程中如何才能保持繼續下降,降到最低點呢? 老師 悠是律動的感覺么?如何悠呢? 答:悠動和擺動差不多。悠動是一種律動節奏。 舞瘋子 老師 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三的後半拍開始下降 在下降的過程當中移動腿就已經開始出腿 在到達1的後半拍前 身體是以一個下弧線的方式在行進 ?? 答:可以 擠壓出腿和悠動出腿,主力腿的膝關節有何不同?(擠壓出腿膝關節是緊張的,悠動出腿膝關節真的是松的。) 瘋子老師等你練到用背的時候,悠的更好。 答:用背,不會! 瘋子老師。先練腿腳、再練胯、在練用背,可能是這個順序。 答:我只知道胯步是發動機,而不是背。絕對不能用背。用背那只是現象。現象往往會掩蓋真想的。 也許以後你的背部肌肉會動起來。 答:就如同旋轉一樣,右轉時的現象是左側在動,在發力。其實不然。用背發力會造成背部的肌肉緊張僵硬,從而影響上身的延展。背部肌肉是延展用的。 是的,用它延展不緊張呀。做展示的時候用它平衡? 答:是腿在舞?臀在舞?背(含腰)在舞?是整體在舞。 我怎麼聽說初級、中級、高級是腿、胯、背。? 答:那是忽悠。那是說者水平有限。沒能做到腰背一體化。 那樣就好了,我正是著背上的肌肉不夠聽話昵,用不好成了手臂動了。 悠動是指整個身體重心的運動吧? 答:重心的運動軌跡隨升降,進退而變。 我理解,是大腦感覺集中於身體重心的運動,而不再把注意力集中在腿上、頭上了。這個整體舞動的自我感覺一一跟著感覺舞,是最高級的舞蹈狀態。 他們所說的用背我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我在上課時,老師提過關於背的問題。 也許是我的水平不到,目前我只能做到胯是發動機,並且做到腰背一體。 瘋子老師,關於國外大師都是高位舞和國內屈膝壓低了舞的問題你問過老師嗎?為什麼我們一看國外大師的視頻人家都是高位悠哉。 我和三位老師級別的高手驗證過。高位出腿是正確的。並且今天還特意觀摩了院校生的小課來驗證。結果是對的。 驗證過就好。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七月底打算去京都自由行七天,請問應該怎樣安排?
※霓虹有什麼地方可以追尋源氏物語的足跡?
※39.8元的念慈菴在美國被炒到四百多,這波強勢輸出是如何做到的?
※京都舞瘋子的舞瘋舞語25
※【日本】關西-四國 十日
TAG:京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