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重量級的儒家經書:「三大石經」
文/楊加深
在印刷術尚未使用的時期,以書法形式保存大型經典的載體,不是廉價的竹簡木牘和昂貴的絲帛,也不是莊嚴肅穆的青銅鐘鼎,而是一塊塊堅硬、沉重、不帶任何主觀感情色彩的石碑。試想,還有哪一種載體的文字比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更具可信度和持久的傳世能力呢?
石經是中國古代刻於石碑、摩崖上的儒家和佛道經典。無論在書法史上,還是在學術史上,其意義均十分重大。正是因為這種形式的深入人心,後來即使印刷術高度普及了,刻寫石經的傳統還是被繼承和延續下來。
迄今可考的儒家經籍石經共有七種,其中,以《熹平石經》、《正始石經》和《開成石經》最為著名,被稱為儒家經籍「三大石經」。
《熹平石經》殘片(資料圖 圖源網路)
《熹平石經》的經文是用當時的流行書體隸書體寫成的,又叫「漢石經」、「一體石經」,是我國刻於石碑上的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秦始皇焚書坑儒對傳統儒家經典的破壞和此後長達百餘年的古今文經學之爭,致使漢代經學家各執一端,甚至出現了行賄篡改蘭台漆書中經文的現象。有鑒於此,熹平四年,在蔡邕等人的奏請下,漢靈帝召集蔡邕、堂溪典等人正定六經文字。該工程歷時九年,將《周易》、《尚書》、《魯詩》、《儀禮》、《公羊傳》、《論語》、《春秋》等經書嚴格校勘諸家異同後,匯刻在46塊石碑之上,除《論語》外,均立於洛陽學館。該石經共計約200911字,是中國古代規模宏大的一次儒家經籍校勘和刻石工程,在去偽存真、為讀書人提供經典範本和開創後世經典上石方面開創了先河。
據《後漢書·蔡邕傳》載:「(蔡)邕乃自書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學門外。於是後儒晚學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輛,填塞街陌。」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這種因觀看石經而導致的車水馬龍、道路擁塞的現象:從書法史的角度理解,這很像是當今名人的一次大型隸書展;而從校對經文的角度看來,又十分類似於當今高考前學生們競相閱讀權威參考資料或標準答案。
可惜的是,《熹平石經》經黃巾起義、董卓兵燹、永嘉之亂後已毀大半,在北魏遷都洛陽之前已毀滅殆盡。近人馬衡《漢石經集存》中所錄石經文字僅八千餘字。現陳列於西安碑林第三室的一塊《易經》原石,正反兩面共計491字,被認定為蔡邕筆跡,彌足珍貴。
《正始石經》(《三體石經》)局部(資料圖 圖源網路)
三國魏齊王曹芳正始二年立於河南洛陽的《正始石經》,又稱《三體石經》,刻有《尚書》、《春秋》和部分《左傳》經文,共二十八塊碑,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二部石經。該石經用古文、篆、隸三種字體刻寫,在書法史和漢字演進發展史上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惜該石經也未傳世,北魏孝文帝時期曾用來建寺廟,使之遭到毀滅性的破壞,目前所見拓本皆為宋拓。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和民國十一年(1922)兩次石經殘石的發現,才使我們得見該石經原石之一斑。該石經中的古文字體素為世人推崇,是研究戰國古文字的重要資料。從三種書體看,該碑文顯然非出自一人之手,但因原碑損毀嚴重,書寫者究竟為誰,尚無定論。
《開成石經》局部(資料圖 圖源網路)
唐文宗開成二年(837),中國歷史上的第三部石刻儒家經典《開成石經》,終於豎立在長安城的國子監內,成為讀經者抄錄校對的官方標準。該石經開刻於太和四年(830),書寫者有艾居晦、陳介等,碑文標題用隸書,正文用楷書,內容包括《周易》、《尚書》等十二種經書和《五經文字》及《九經字樣》。石碑計114塊石碑,雙面刻字,共計650252字,被稱為「世界上最大最重的一部書」。
《開成石經》是我國古代七次刻經中保存最完好的一部,雖經黃巢起義、五代戰亂,但在有識之士的保護之下,至今保存完好。北宋元祐二年(1087),在漕運大使呂大忠的組織下移至西安碑林,成為西安碑林最早的構成部分。
沉甸甸的石碑上,承載著中華民族沉甸甸的歷史文化,石經是「世界上最重的書」,但它們所承載的文化分量,又是石頭的重量本身所遠遠無法比擬的
推薦閱讀:
※規矩的守與破|儒學辨義 論語 八佾篇第三 2
※君子不器
※《論語》。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何解?
※職場生存守則|儒學辨義 論語 為政篇第二 18
※《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劉子遺書》明-劉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