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檔街舞真人秀終於碰面,我們不吹不黑的來冷靜對比下

上周六晚,愛奇藝《熱血街舞團》上線,終於與已經播出到第四期的優酷《這!就是街舞》正面對上。有趣的是,為了彰顯自信,優酷從第四期開始,把節目上線的時間往後推遲到與《熱血街舞團》一致,真正實現正面battle,也讓這場街舞之戰顯得格外Real。

又是一次同題材的正面對剛,這早已不是國內綜藝的第一次。但是這一次的交手,顯然在製作水準、模式創意、剪輯理念和營銷層面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應該說,是兩位高手之間的較量。

其實對於這兩檔節目,冷眼君認為,雖說是同題材,但是在表達方式、節目的邏輯以及節目亮點方面,兩檔節目的差別還是很明顯的。簡單說,《這!就是街舞》還是在賽制邏輯下的選秀,規則感很強,看點很明確。而《熱血街舞團》是延續了《中國有嘻哈》在劇情邏輯下的選秀,視覺和劇情是節目的首要看點。另外,個人戰和團隊戰的區別,也讓節目從一開始就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風格。

那既然要對比,顯然拿只上線一期的《熱血街舞團》和已經上線四期的《這!就是街舞》進行內容上的對比是不公平的,畢竟四期過後的《這!就是街舞》在賽制、人物等方面都會更豐富。所以冷眼君只拿各自的第一期來進行比照,看看各自在第一期的節目里,都有哪些優劣之處。

《這!就是街舞》第一期90分鐘,而《熱血街舞團》第一期只有不到75分鐘,雖說時長有一定的差別,但是在第一期節目里,該完成的內容還是基本一致的。

如果按大的內容結構來分的話,兩檔節目在第一期都分為「隊長/召集人大秀+選人」兩大部分。除此之外,在第一期的節目里,其實還要講清楚兩檔節目的大規則,以及開始塑造人物,讓網友對節目中的隊長或選手開始建立某種命運關係。對於這些基本的內容點,兩檔節目的完成度各不一樣,或者說是追求的效果不同,使得看點也有很大的差別。

1、隊長或召集人大秀

相比於去年《中國有嘻哈》把製作人公演放在海選之後的位置,今年的兩檔街舞都不約而同的把隊長/召集人大秀放在最開頭。說實話,不管是從功能還是效果來說,這個部分都應該是非常炸裂的,尤其是放在第一期的開頭位置,就更應該以此吸引住網友。

我們先說各自大秀的時長。《這!就是街舞》中的四組大秀平均時長為40-50秒,而《熱血街舞團》的每一組召集人的大秀平均時長在2分鐘左右。其實並不是說時長短就一定不好,但在冷眼君看來,《熱血街舞團》的每一個秀都更為完整,能夠讓網友和現場的選手更充分的看到明星召集人的實力,可看性會更高。加上360度的舞台,鏡頭也會更豐富。

再來看各自大秀的表現形式。這個應該很直觀,《熱血街舞團》選擇的是雙人舞,《這!就是街舞》選擇的是團體的齊舞。說實話,這兩種形式各有特點,齊舞會讓現場氣氛更嗨,同時通過編排和服裝的差異,能夠更好的突出隊長的角色,這也是網友們最為喜聞樂見的開場秀狀態。

然後《熱血街舞團》的雙人舞形式,一開始會讓人覺得現場不夠炸,甚至有些偏冷。但實際上,這種明星召集人和大神之間的雙人組合,其實更考驗明星,因為齊舞還能「眾星捧月」,有明顯的主次,雙人舞那就是誰丑誰尷尬,非常明顯,也是更冒風險的一種嘗試。

所以再回過來看看時長的問題,因為《這!就是街舞》是齊舞,所以40-50秒時長足夠襯托出明星隊長的角色了。而《熱血街舞團》是雙人舞,為了展現出明星隊長的角色,平均2分鐘的時長也是合理的了。所以在這個大秀的部分,兩檔節目採取了完全不同的表現形式,各有千秋吧。

2、選人的邏輯

各自的隊長/召集人大秀結束之後,兩檔節目都分別進入到了選人階段。首先要說明的是,《熱血街舞團》是團隊概念,《這!就是街舞》則是個人概念,所以所謂的選人,一邊是團隊里選個人,一邊是個人里選個人。

《這!就是街舞》打造的是一個棚內的模擬街道的舞美,四位隊長分別佔據一條街區。我們可以發現,從隊長大秀到隊長選人,都是在一個空間下完成的,即隊長大秀結束,398名選手自主選擇去到任一隊長街區進行考核,從觀感來說網友們沒有跳躍感,情緒是順延的。

當然,在具體執行方面能看得出來,每一條街區的選人都是單獨錄製,但是通過剪輯,還是讓四條街區的選人呈現出平行時空的狀態,再加上標準化的鏡頭與轉場設計,讓每一組的選人變得很清晰。

再看《熱血街舞團》,不難發現,召集人大秀和隨後的選人分別發生在兩個完全不同的場景。大秀是在棚內舞台,選人則是在室外的熱血之城。正因為有場景的變化,那麼邏輯線就更要交代清楚,而對於這一點,似乎有一些割裂感。

首先是節目的四位召集人,在一開始就直接被分成了兩組,即鹿晗王嘉爾戰隊和陳偉霆宋茜戰隊。可能也是想突出「團」這個概念,但是沒有交代這個分組的原因,稍微有點突兀感,其實這點想要說清楚應該並不費勁。

其次,召集人大秀結束之後轉場到了熱血之城,此時兩隊召集人手拿電子地圖,開始尋找目標選手。對於這一點,冷眼君認為就是有割裂感的重要地方。之前並沒有交代過選手的組成,也沒有交代過召集人對選手的預判和提前了解,也就是說默認了召集人對所有選手都是了解的。這就造成了一個很奇怪的觀感,召集人很明白,但網友很懵。

其實在選人邏輯上,因為有團隊和個人的區別,所以最終《這!就是街舞》還是給人一種傳統選秀的感覺,選手+導師的人物結構,很規矩。而《熱血街舞團》的邏輯是導師去尋找,營造的是在一個4萬平米的超大空間里去「尋寶」的感覺,帶有極強的主觀能動性和未知感。

這是兩套完全不同的玩法,優劣也很明顯。

《這!就是街舞》因為每組考核選手都會集中在各自的街區,人多且扎堆兒之後很容易製造出某種情緒,有的是負面的有的是積極的,這些情緒不僅會帶動節目的氛圍,也會影響明星和選手之間的狀態,甚至錄製的進程。但是冷眼君認為,街頭文化還真的需要人多起鬨的那種氣場。

在《熱血街舞團》里,由於每個舞團都有各自的場景區域,且都離得很遠,於是想要依靠選手與選手之間的情緒帶動而製造齣節目的氛圍就很難實現了,這也是在看這段選人時覺得不太熱鬧的重要原因。不過,《熱血街舞團》的優勢在於,因為都有各自的場景區域,讓選手的秀都非常好看,也足夠乾淨。尤其是如果能把召集人和選手之間的前提背景解釋清楚,這個部分還是會很好看的,是一種比較有顛覆性的海選方式。

3、人物塑造

在各自的第一期節目里,明星隊長/召集人的塑造各有不同,相比之下,《這!就是街舞》可能會稍微好一些,會有比較明確的記憶點。《熱血街舞團》的四位明星都比較平均,至少在第一期里不是很突出。

首先來看明星陣容的年齡以及分組。剛才說了,《熱血街舞團》從一開始就打造出了兩個召集人戰隊,雖然節目並沒有這麼交代,但如果從年齡來看的話,王嘉爾鹿晗是「90後戰隊」,陳偉霆宋茜是「80後戰隊」,在選人的過程中兩組的特點還是會有一些明顯的不同。而《這!就是街舞》的四位隊長分別是70後的羅志祥、80後的韓庚、90後的黃子韜和00後的易烊千璽,因為是個人戰,所以四個不同年齡段的劃分也是很有看點。

再來看具體的效果,相信在看完第一期《這!就是街舞》後,網友們至少會記住不斷給出毛巾陷入困境的易烊千璽,還有一直不給毛巾只默默打分的韓庚,黃子韜的搞笑以及羅志祥的專業也是有記憶點的。在《熱血街舞團》里,四位召集人在搶人的過程中,還是會有一些性格點的展現,比如陳偉霆決定全組都要的那一刻,以及針對選手肖傑,兩組召集人完全不同的表現等等,但他們大部分的表現還是會被選手所壓住。不過相信隨著比賽的深入,四位召集人會有更加突出的性格展現。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就是街舞》里,偶像和地下的矛盾點逐漸浮出水面,相信在後續的《熱血街舞團》里也會是繞不開的戲劇點,看看之後對選手的塑造吧。

4、場景感與舞美設計

說完內容的部分,我們最後來看硬體部分。

毫無疑問,在這個部分《熱血街舞團》會更勝一籌,4萬平米實景街道的搭建,風格鬼魅朋克又不失中國元素,確實好看。但在感嘆的同時,也讓冷眼君深深地感受到了在瘋狂燃燒的預算。

《熱血街舞團》的第一期錄製在今年1月份的上海,在氣溫如此之低的室外條件下,明星召集人和所有選手都在戶外進行錄製和跳舞,這必須得說一句節目是非常real了。

其次,節目在第一期的選人階段,讓網友看到了大量獨立的街舞場景,據了解,節目一共打造了38個獨立場景,讓每一組選手都有自己的表演區域,非常震撼。而且,每一組的場景美術、道具、燈光、音樂以及選手的服裝搭配,都非常講究,每一個獨立場景可以說都是非常精緻的電影級美術。其中,冷眼君非常喜歡下面這一個場景,選手的服裝和彩色的玻璃相得益彰,非常好看。

再看《這!就是街舞》,節目把四個街區的場景搭建全部放在了棚內,其實說實話,也是很震撼的,而且對於集中錄製和整體把控也會相對方便。但相比《熱血街舞團》的「熱血之城」,還是多少顯得有點弱了。

最後想說一下花字,準確地說是名詞解釋的部分。對於這一點,去年夏天的《中國有嘻哈》算是首創,單押、隔句雙押等詞成為節目的一大看點,也成為了嘻哈掃盲的知識點。

對於這個操作,《這!就是街舞》在第一期中也有使用,應該說效果還是不錯的,畢竟又是一個比較新的領域,網友普及也是需要的。

但是由於優酷早開播,這就讓愛奇藝有些被動,儘管這是自己的首創,但畢竟人家已經先使用了,於是,在《熱血街舞團》的第一期里,我們就真的沒有看到。這暗地裡的鬥智斗勇也可見一斑。

最後冷眼君想說,兩檔節目其實各有看點,玩法和訴求也不太一樣,尋找節目的亮點,讓我們看到更多更新的製作理念和手法,可能對於冷眼君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推薦閱讀:

港姐女星今昔對比照
新舊《倩女幽魂》震撼對比
影響男女婚姻的幾個要素對比
宋慶齡與宋美齡 兩姐妹珍貴對比照片
《記住鄉愁》和《舌尖上的中國》對比怎麼樣呢?

TAG:真人秀 | 街舞 | 冷靜 | 對比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