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腿綜合征的中醫治療

不安腿綜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RLS) 又稱不寧腿綜合征或腿部神經過敏綜合征。由Willis在1685年首次記述,1861年Wittmanck將此征視作癔病的一種表現,並命名為不安脛(anxietas tibiarum)。1944年瑞典神經病學家EKbom對本徵作了全面研究和闡述,故又名埃克波姆(EKBOM)氏綜合征。因此種不適感除見於股部及兩腿外,還見於上臂、足底,故Bornstein認為稱作不寧肢(Restless Limbs)更妥當,故本徵又有不寧肢綜合征之稱。 臨床主要特點為下肢尤其是小腿部有一種難以表達的特殊不適感,迫使患者下肢不停地活動,安靜時發作,夜晚或休息一段時間後癥狀最嚴重。本病任何年齡都可發病,但中老年多於青年,部分患者有家族史,有並發於糖尿病、尿毒症、貧血、隱性肝病、癌症、帕金森病者,亦有因妊娠或受涼而發病者。本病病程可遷延10~20年。最新研究表明其發病率為2. 5~15%[1],其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2] [3]。本病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認為在受涼、外傷、疲勞及精神因素影響下,交感神經功能失調,局部血液循環障礙,代謝產物淤積,刺激局部所致。西醫多用多巴胺類藥物、多巴胺能受體激動劑、鎮靜催眠類藥物、維生素B12、葉酸及鐵劑等藥物治療,但由於病因不十分清楚,療效欠佳。 中醫對此病雖無確切命名,但有關癥狀論述可見於各家醫學著作中。早在《靈樞?百病始生篇》中就有「厥氣生足悗」,「(足) 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澀……」的論述。悗(man瞞),惑亂之義。足悗即指足部酸困、疼痛、行動不便等變化不一、難以形容的一組癥狀,進一步發展至小腿則表現為小腿發涼。《靈樞》和《素問》中還有「脛酸」、「髓酸」的記載,均指小腿酸軟無力,且伴脹痛、熱等不適感,靜而尤甚,動則減輕,都與本病有類似的表現。《傷寒雜病論》中所描述的「血痹」、「痙病」、「腿攣急」等亦與本病的表現相似。明薛己《內科摘要》中「夜間少寐,足內酸熱。若釀久不寐,腿內亦然,且兼腿內筋似有抽縮意,致二腿左右頻移,展轉不安,必至倦極方寐」的論述,更酷似本病。所以根據臨床表現可屬祖國醫學的足悗、痹證、血痹、痙病、腿攣急等病,目前多數學者將其歸於痹證範疇。國內在1978年首次報道,1984年才有中醫治癒報道,自90年代起進展迅速。本文複習了2000年以來中醫治療本病文獻資料中樣本量較大、設計較嚴謹的文獻,綜述如下: 1 病因病機 早在《內經》中就將病因病機作了詳盡的論述,認為乃寒邪由足下入侵,厥逆上行,阻滯經絡,陽氣不得布達通行而成。肝有藏血的作用,人動則血行於諸經,睡眠時血歸於肝,諸經孔穴空虛,風寒之邪乘虛入內,寒滯經脈,陽氣受挫,而引起下肢厥冷、疼痛、活動不便等表現。《金匾要略》認為氣血不足,營衛虛弱,風寒之邪乘虛入侵陰血,使血脈阻滯不通而致。綜合當前研究,本病外因主要為風、寒、濕諸邪客於經脈,致遂道不利,氣血運行不暢,肌肉筋脈失於濡養而發病;內因主要為肝腎虛衰,氣血不足,筋肉失養而發病。本病本在肝腎虛衰,氣血不足,標在風、寒、濕、痰、瘀諸邪留阻血脈,為本虛標實之證。中老年患者以本虛為主,青年患者則以標實為主。 2 中藥治療 迄今為止,中藥治療本病的報道中按辨證分型治療的不多,大部分屬成方或自擬方加減。所見文獻中以養肝舒筋法、活血化瘀法、化濕通絡法、補腎益精法、溫經散寒法等5種治法為多見: 2.1 養肝舒筋法。用於肝血不足,血不濡筋之證。衡向陽[4]用加味補肝湯(當歸、白芍、川芎、熟地、酸棗仁、木瓜、炙甘草、天麻、雞血藤)治療28例,總有效率89. 3%;張傑等[5]用芍藥甘草湯(白芍、炙甘草、延胡索)治療21例均有效;吳向東等[6]用芍甘五物湯(白芍、甘草、黃芪、桂枝、防風、木瓜、懷牛膝、當歸、丹參、生地)治療28例,只有1例療效不明顯;胡學軍等[7]用柔筋養肝湯(白芍、酸棗仁、當歸尾、雞血藤、絲瓜絡、丹參、木瓜)效亦好。此類方葯中往往配部分活血化瘀葯。 2.2 活血化瘀法。用於久病不愈,瘀血阻絡之證。李佰綱等[8]自擬活血舒筋通絡湯(白芍、木瓜、牛膝、紅花、絲瓜絡、鉤藤、全蟲、甘草)治療53例,有效率為96.23%。氣虛血瘀者宜補氣兼以活血通絡。劉君霞[3]方用補陽還五湯(黃芪、當歸、赤芍、桃仁、川芎、紅花、地龍、牛膝、木瓜、白芍、桂枝)。此類方葯中常配養陰柔肝之品。 2.3 化濕通絡法。用於濕邪阻滯經脈之證。胡雁等[9]用木瓜湯(木瓜、防己、牛膝、蘇木)加減,治療32例,有效率93. 75%。濕阻經脈中以濕熱為主者治宜清熱燥濕,通利筋脈。劉君霞[3]方用四妙散加味(蒼朮、黃柏、牛膝、薏苡仁、木瓜、威靈仙)取得較好療效;以寒濕為主者治宜健脾利濕、溫經散寒。潘震霞等[10]用三仁湯加味(杏仁、白蔻仁、苡仁、厚朴、漢防已、半夏、通草、滑石、車前子、竹葉)治療87例,有效率100%。 2.4 補腎益精法。用於年老腎精虧損之證。劉君霞[3]用左歸丸(熟地、山藥、山萸肉、杞果、菟絲子、龜板、鹿角膠、川牛膝、杜仲、白芍)治療8例療效較好。 2.5 溫經散寒法。用於素體陽虛,經脈受寒,血運不暢之證。劉君霞[3] 用當歸四逆湯(當歸、桂枝、細辛、白芍、炙甘草、大棗、木通、附子、木瓜)治療此症。 3 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有效,作用持久且無副作用,故臨床應用較廣泛。針灸主要以下肢穴位為主,少數作者根據下病上治原則用上肢穴位治療,也有用耳針治療取得一定療效者。研究證明針灸能增強血管的張力,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和代謝產物的排泄,減輕或消除局部肌肉和軟組織的壓迫和阻滯。針刺既能使升高的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又能使升高的副交感神經興奮性下降,還能使不對稱的植物神經機能恢復對稱並趨於穩定,故針灸對神經系統具有雙向調節的作用。 張志勇[11] 取阿是穴、風市、委中、陽陵泉、承山、三陰交、太溪等穴位治療32例,有效率87.5%;王旭等[12]針灸阿是穴、委中、承山、陽陵泉、足三里、絕骨等穴治療60例,總有效率96.7;趙文等[13]根據陽性反應部位結合神經走行解剖特點取穴,選取發病側腰4腰5和腰5骶1夾脊為主穴,沿腰骶神經根及主要神經乾的解剖走向,選取腰宜、臀中、胞肓、秩邊、環跳為配穴;對照組40例採用傳統循經取穴方法,選用血海、陽陵泉、陰交、承筋、承山。結果治療組有效率97.6%,愈顯率90.3%,明顯高於對照組。 4 其他療法 除中藥針灸外,其他治療方法包括穴位中藥注射、中成藥口服或靜滴、推拿、點穴、火罐、耳穴貼壓法等多種方法。一種方法單獨應用或合併應用中藥、針灸等其他療法。如孟憲慧[14]用復方丹參注射液委中穴注射治療本病24例,總有效率95.8%;公翠蘭等 [15] 用當歸注射液雙側足三里穴注射亦取得較好療效;華平鋒等[16]用通心絡膠囊口服治療20例,有效率95%;龐學民等[17]用脈絡寧針劑加人葡萄糖液靜滴,治療32例全部有效,其中治癒22例,好轉10例。 5 結語 本病從中醫辯證角度看,肝腎虧損、氣血不足型占臨床較大比例,其次為瘀血阻滯型,濕邪阻滯型中濕熱多於寒濕,陽虛寒凝型臨床較少見。用藥上白芍和甘草用藥頻率最高,白芍合甘草酸甘化陰,一者酸甘化陰濡養筋脈可治病本,二則甘緩緩急解四肢拘攣以治標,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該方具有解痙、鎮靜作用,能緩解中樞性和末梢性肌肉痙攣[5]。臨床運用時白芍用量一般較大,可用至30~45克,藥理研究也證實,白芍有擴張血管、改善末梢血運,調整和促進肢體血液循環的作用。其次,活血化瘀類葯應用也較廣泛。針灸取穴諸家雖各不相同,但大多以補益肝腎、調理氣血、疏筋通絡為治則,常用穴位有足三里、陽陵泉、承山等,多注重阿是穴的應用,也有作者結合神經走行解剖特點取穴。 雖然中醫治療本病取得了一定的臨床療效,但尚無統一的中醫病名、診斷標準、辯證分型和療效標準。回顧性文獻較多,前瞻性的少,病例報告多,按照循證醫學規律觀察的少,說服力不強。另外,對患者隨訪不夠,遠期療效難以評價。治療本病的實驗研究目前尚無報道。 儘快制定統一的中醫診斷、辯證分型、療效評定等標準,及早組織前瞻性、多中心、大規模、隨機對照雙盲的臨床研究,是今後中醫治療本病的迫切任務。
推薦閱讀: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網路藥理學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學術年會第二輪通知
五音入五臟 | 中醫五音療法探析
中醫體質養生指導(陽虛質)
中醫是一種黑箱理論?中醫存在缺陷(組圖)
名老中醫宋祚民的養生之道

TAG:中醫 | 中醫治療 | 治療 | 綜合 | 綜合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