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規劃的導師——孔子
與時偕行讀《周易》之21
在昨天的國學講座上,有位家長朋友提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她說:「我的孩子現在已經可以背誦整部《論語》了,如果有一句話是必須讀懂的,請問,哪一句話是必須首先讀懂的?」
這個問題不太可能有標準答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100個人也許就會有100個答案。我的回答是這樣的: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摘自《論語·為政》)
由於現場的老師、家長和孩子幾乎都讀過《論語》,所以,他們對我的回答不甚滿意。有位老師的觀點很有代表性,他說:《論語》開篇第一章是整部《論語》的核心,因此,讀《論語》必須首先讀懂的一句話應該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在此,我要事先聲明的是,我的觀點僅供大家參考,大家不妨聽聽看,聽一聽我說的有沒有道理。我想要表達的意思是,《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社會實踐的總結,開篇第一章是整部《論語》的核心,是不用懷疑的。但是,孔子的人生規劃則是「地基」,假如沒有這個地基,那麼,開篇第一章就成了空中樓閣。孔子是萬世師表,人生規劃的導師,人生規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清朝的陳澹然曾經講過一句非常究竟的話:「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如果仔細品讀2500年前孔子講的這句名言,我們也許會發現,孔子為我們做了一個人生規劃,將人的一生劃分為六個階段,剛好對應天下第一卦——乾卦六爻,僅僅是巧合嗎?不是的,《論語》是解讀《易經》的。因此,不讀《易經》,很難聽得懂孔子講的這句話。老夫子諄諄教誨,造福萬世!
人生第一階段:十五而志於學。
從字面看,「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平淡無奇,其實,這是孔子用來解讀《易經》乾卦的初九「潛龍」的,意思是說當我們處於「人生的第一階段」(初九)之時,就算你是「龍」,你也得「藏」著;就算你是「虎」,你也得「卧」著,成語「藏龍卧虎」可能即由此而來。為什麼要這樣呢?龍游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因此,「吾十有五而志於學」重點——解讀「潛」。怎麼「潛」呢?先「志」後「學」,順序不能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我們的開國元勛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是先「志」後「學」。當一個人有如此的家國情懷,你還會擔憂他不認真學習嗎?所以,先「志」後「學」,事半功倍;先「學」後「志」,事倍功半。可是,我們今天的人,大多選擇的是後者,出了很多的狀況而不自知。
方向永遠比努力更重要。比如從南寧去北京,一定要向北走。只要方向定好,接下來的事就好辦多了,自駕車或者乘坐高鐵都能到。可是一旦方向錯了,就算你開的是飛機,那也是「南轅北轍」。依此類推,「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的「志」就是「方向」,「學」就是「努力」。
那什麼是「志」呢?「志」指的是「志向」。通俗地講就是一個人到了15歲,你要知道你這一輩子到底要做什麼?放在今天,一個人15歲了,也就是初中畢業,如果你還不知道你該做什麼?那你可有麻煩了,你會不知道該考高中?還是考技校?就算你考上高中了,你也不知道該主攻文科還是理科?
每一個漢字的背後都藏著中國文化的烙印!比如「我」,去掉上面的一撇就是「找」。每個人最好能找到自己的那一撇,也就是「志」(與生俱來的天賦)。所以,「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是在告誡我們今天的家長、老師、孩子,無論是幼兒園、小學,還是初中,擺在我們面前的頭等大事就是找「志」。孩子自己找,家長、老師幫著找。如果15歲的時候,還沒找到,那他這一生想有所「成就」,很難!打個比方,一個孩子明明是踢足球的料,但是偏偏讓他讀死書、死讀書,就算他很努力、很辛苦,白費!老話說得好: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許多本來優秀的孩子,糊裡糊塗地成了「庸才」。一位已經退休的老教師講了一句令人心酸、令人震驚的話:我教了一輩子的「書」,但沒教「人」。言外之意,他的眼裡只有「書」沒有「人」,主次顛倒了!
關於「15」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有朋友問:「為什麼是15呢!就不能是14或者16嗎?」在此,我們必須明白一點,孔子是不會亂講話的。《易經》里的「15」有三層含義:
其一,15來源於古老的「洛書」。我們發現,上、中、下的數字之和是9 5 1=15,左、中、右是3 5 7=15,兩個對角線也都是15。眾所周知,周文王當年著《易經》的依據就是「洛書」,由此我們才知道15是人一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節點,是我們人生的第一階段,一旦走「偏」了,那麼,這個人的餘生可能就碌碌無為了。
其二,15指的是謙卦(謙卦在64卦中排序第15)。「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是人生的第一階段,「謙受益,滿招損」,意思是說只有你「謙」,你的師友才願意幫助你,你才可能提升朋友圈的質量,為將來的事業發展打下一個紮實的人脈基礎。
其三,15是個概數,不是固定不變的。請大家務必記得:數學裡的「數」是死的,而《易經》里的「數」則是活的。乾卦初九是「潛龍」,歷史上「潛」的最久的是姜太公,「潛」了80年,80歲才出山輔佐周文王打天下,這裡的15就是80。所以,「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從幼兒園開始,就要找自己的「志」,如果一個小朋友5歲就找到了自己的「志」並堅持下去,那他的明天必定「出類拔萃」,因為他比同齡人超前了10年。幼兒園找不到怎麼辦呢?小學繼續找;小學沒找到,初中繼續找。15歲了還沒找到,就不用找了嗎?不是的,上了高中仍然接著找;高中找不到,上了大學還得繼續找,一直到找到自己的「志」才算完。最悲哀的莫過於花費一生中最寶貴的黃金四年的大學時光,學了一個一輩子可能都用不上的專業。今天社會上出現了一種怪現象,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有好幾百萬,感嘆工作不好找;另一面呢,企業擔憂找不到合適的員工,還擔心員工經常跳槽。這也太奇怪了吧?
我應邀到一家4S店演講,結束之後大家自由分享,老闆動情地說,他的「志」小學的時候就找到了,他兒時的夢想就是有一天開一家汽車修理廠,但是被家人和老師聯手「扼殺」了。一直到39歲那年,終於還是下定決心放下其它的一切,開了第一家「4S店」,做自己最喜歡做的事,經過5年的打拚開了6家分店。所以,這位老闆很感慨地說,他的人生第一階段足足花了39年的時間才跨過去。假如他從9歲開始就堅定自己的夢想,並得到家長和老師的鼓勵,大學四年讀的也是跟汽車相關的專業,24歲大學畢業,到39歲又有15年的時間。可是這麼長的時間,白白地浪費掉了,學的和做的都跟汽車沒有關係的。他說只用了5年的時間就可以把「4S店」做的這麼出色!如果從9歲到24歲,用15年的時間打下厚實的理論基礎;從24歲到44歲,再實踐20年。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在一個行業里摸爬滾打了35年,就算不是專家,那一定是行家了吧!可能都是這個行業里的翹楚了。
由此可見,我們的人生第一階段不是那麼好過的。諸位讀者,回想一下,你的家長和老師有沒有幫助你過好「人生第一階段」?你的「人生第一階段」過的艱難嗎?
我的「人生第一階段」是什麼時候過的呢?是幾年前,也就是40歲那一年才跨過的。也就是在那一年,機緣巧合,我開始喜愛《易經》,並將傳承《易經》的智慧作為自己的使命。
人生第二階段:三十而立。
初九是「潛龍」。此時要積蓄力量,必須經得起挫折、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挺過了第一階段,自然就來到了人生的第二階段。
乾卦九二是「見龍」,這裡的「見」和「現」是相通的,意思是「顯現、表現」。因為初九「潛」的好,所以此時該表現一番了。怎麼表現呢?「三十而立」解讀的就是「見龍」。那為什麼是「三十而立」呢?30指的是離卦(在64卦中排序第30),離卦代表「火」,火要有附著物的,燃燒物燒完了,火也就沒了,意思是說如果「人生第一階段」過的不順暢,就會留下後遺症。
「三十而立」的「立」是「立業、立足社會」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個人15歲的時候已經知道這一生該做什麼了,經過15年的努力,到了30歲,在社會上就有立足之地了,也就是可以「立業」了。立業的前提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如果沒有「志於學」,那立業的基礎是不牢的。
人生第三階段:四十而不惑。
乾卦九三是「惕龍」,已處於下卦之終,到了人生的第三階段,要隨時保持警惕。孔子曰:「四十而不惑」,十幾歲時讀到這句話,當時還以為人一旦到了40歲,就不會再有困惑了。如今想來,不免啞然失笑。果真如此的話,40歲後的人豈不都成聖人了?
「四十而不惑」到底在講什麼呢?40指的是解卦(64卦中排序第40),解卦的「解」是「化解」的意思。「化解」和「解決」是有差別的,舉個例子,兩個人有矛盾,從吵架升級到打架,於是有人報警,警察來後把問題「解決」了,但是其中一個人口服心不服。只要有人不服,就會有後遺症。而「化解」是沒有後遺症的,會讓這兩個打架的人心服口服。因此,「四十而不惑」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15歲的時候就知道自己這一輩子該做什麼,那麼,經過25年的摸索、實踐,不斷地修正,到了40歲的時候,在這個行業里就沒有能讓他困惑的事情了,就算還會有那麼一些疑難,他自己也有能力「化解」掉。「不惑」,指的是他所在的那個行業是「不惑」的,畢竟已經從事這個行業25年了,但這個行業之外的事,他還是「惑」的,隔行如隔山嘛!所以,乾卦九三「惕龍」就提醒我們,當處於人生的第三階段之時,就算我們在所處的行業里已經小有名氣,但依然要戒驕戒躁,因為還處於事業的上升期,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四十而不惑」之時,已經可以坦然地面對一切,不會再有僥倖心理了。去年生日那天,姐姐來電話問我,「今天是什麼日子,知道嗎?」我說不知道。姐姐笑,「真有你的,自己的生日都不記得了,你整天瞎忙些什麼呢?」我答:「正忙於找女朋友呢。」姐姐大感意外,「那什麼時候把你女朋友帶回來給我媽和我們大家瞧瞧呢?」我一時語塞。坦白講,找不到女朋友並非是我無能,純屬無奈。也許我的另一半至今還沒遇到我吧?還是她在考驗我的毅力?我不是為自己找借口,總不能在大街上隨手拉一個女人回家吧?因為這種事畢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兩情相悅。
不惑之年兩不堪,生不容易死不甘。當然了,我也無意和過去糾纏,畢竟我回不到過去,也彌補不了曾經的過失。既然彌補不了,就只能朝前看,過去的就讓它過去,我能擁有的只有當下。經歷了那麼多事,我的內心反而波瀾不驚。我目前的心態挺好:回首悠悠無恨事,丹心一片向將來。誰也無法預料自己的未來究竟是個什麼樣,惟有積極面對才不至於遺憾終身。珍惜現有的,努力爭取自己想要的,對自己的明天充滿希望。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摘自蘇東坡《定風波》)
人生第四階段:五十而知天命。
乾卦九三是「惕龍」,為什麼要「惕」呢?只要你表現的好,就一定有人嫉妒你,四面八方的打擊隨之而來,因為你表現的好,搶了別人的風頭嘛!你無法左右外界對你的看法,你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心態,端正態度,調整好狀態,這就是「惕」,因為你明白:不招人忌是庸才。誰會去妒忌一個不如自己的人呢!當你心胸開闊,包容他人,你才可能趟過「第三階段」,跳出下三爻,成為人上人。
乾卦九四是「躍龍」,此時已進入上卦,處於人生的第四階段。「躍龍」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鯉魚跳龍門」。跳得上去當然好,萬事大吉。但是萬一跳不上去呢?很有可能萬劫不復。換言之,當我們來到人生的第四階段,小試牛刀還是大顯身手?完全取決於你自己。那到底是「躍」還是「不躍」呢?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躍還是不躍,你自己評估一下。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摘自《易經·繫辭》)50是「大衍之數」,是用來做預測的。「天命」指的是「人生規劃」,順乎天而應乎人,明「天道」,了「人道」。所以,「五十而知天命」的意思是說,當你五十歲的時候,經歷千辛萬苦,抵達你人生中的第四階段。此時,查閱一下你的人生規劃,如果上面是「不躍」,你本人經過評估、權衡,對自己目前的狀況挺滿意,「躍」上去未必是自己想要的,那你就「不躍」,心安理得。假如你的人生規劃是「躍」,經過評估,你認為「躍」上去的可能性很大,就算「躍」不上去,你也能承受由此而來的嚴重後果。那麼,你就放心的「躍」,大膽的「躍」,躍上去就是「飛龍在天」,君臨天下。
人生第五階段:六十而耳順。
九四驚心動魄的一「躍」,來到了最輝煌、最揚眉吐氣的人生第五階段,成為「九五之尊」,號令天下。
乾卦九五是「飛龍」,位高權重,身系天下安危。所以,孔子說:「六十而耳順」。50是大衍之數,60則是甲子之數。甲是10天干第一位,子是12地支第一位。2017年是丁酉年,丁是天干,排第四位;酉是地支,排第十位。10天干與12地支相互組合,一個循環剛好是60。我們說某位老人家已步入「花甲之年」,意思是說這位老人家已經圓滿一個「甲子」了,60歲了。因此,「六十而耳順」的意思是說,當一個人60歲了,已經圓滿一個甲子了,一生中該經歷的事都經歷的差不多了。這個時候,無論是入耳的話還是不入耳的話,都能平心靜氣地聽完。就算是很不入耳的話,聽後也不會生氣。
對於國家來說,元首是「九五」;對於一家單位來說,一把手是「九五」。就算你不是元首,也不是單位的一把手,那至少某一天你會當家長吧!家長就是一個家庭的「九五」。
一個朋友問我:「兄弟,我是我們家的『九五』嗎?」
「是的。」
「為什麼?」
「你上有老,下有小,還是你們家的頂樑柱。」
「我是頂樑柱不假,可是我今年才41,還沒到60,怎麼會是『九五』呢?」
「60指的是圓滿一個甲子,九五不一定非要等到60歲。當你是九五之時,60有兩層含義:一要耳順,好話賴話都能聽;二要圓通,說話做事能照顧到方方面面,圓融通達,包容他人,使大家和平共處。家庭是這樣,單位也是如此。」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只要你是「九五」,就得傾聽方方面面的意見,然後加以客觀地取捨,你就做到了「六十而耳順」,才可以成為「飛龍」。
人生第六階段:七十而從心所欲。
走過了人生的前五個階段,終於來到人生的最後一處驛站——上九。上九指的是哪些人呢?對於國家來說,是已經退休的國家領導人;對於一家單位來說,是已經交權的「大佬」,雖然交權了,但影響力還在;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爺爺奶奶,已經把「家長」交給兒子了。
上九是「亢龍」,就是說龍飛的太高了,已經失去群眾基礎,眾叛親離了。如一些大貪官,晚節不保。那應該如何避免這樣的災難呢?怎麼做才可以平穩度過人生第六階段呢?
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說當你來到了上九爻,你必須維護九五的權威,顧全大局。身為上九,不到萬不得已,不宜在公眾場合拋頭露面。九五不方便講的話,你要幫他講,說話做事要有分寸,要為「公」,不要為「私」。只有這樣,才會得到九五的尊重,才會避免變成「亢龍」。那「七十」是什麼意思呢?古語云:人生七十古來稀。據傳隋朝之前,曾有一段比較長的時間,每個月不是30天,而是40天。也就是說那時候的70歲,相當於現在的100歲。「人生七十古來稀」是說能活到100歲的人,自古以來都是很稀少的。所以,「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七十」不是確指,凡是70歲以上的都是70。我們可能看到一個現象,國家領導人大都是60歲左右(一個甲子),已經退休的國家領導人大都在70開外,難道僅僅是巧合嗎?
總之,人生的六個階段是有規律可循的。初難知(初九),上易知(上九);二多譽(九二),五多功(九五);三多凶(九三),四多懼(九四)。
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難成事事成。衷心祝願諸位讀者朋友:擬定人生規劃,成就非凡人生。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推薦閱讀:
※人生集錦 (14—39)
※哪一刻,你感受到:時間是最最奢侈的?
※有什麼日常可行的腦力鍛煉方法,保持腦部活力?
※人生之路 每日禪話 1127
※如何做好人生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