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體經絡全接觸

經絡和經絡系統的組成早在遠古時代,人類就發現了用石塊或火灼的方法激刺體表的某一部位,可以使身體另一部位的疼痛或體內的某種疾病得到緩解或消失。這就是針灸療法的起源。最原始的針是「砭石」,隨後就有了石針、骨針等,到了殷商時代青銅器廣泛應用,於是就出現了金屬制的針,併產生了「伏羲制九針」的傳說。從此,針灸療法逐漸得到了普及。例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扁鵲在治療虢國太子的「屍厥」病時,便足應用針灸之術,並且提出了「脈、經、維、絡」等名稱。1973年底,在我國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中,有三部針灸經絡的文獻,主要有《陰陽十一脈灸經》和《足臂十一脈灸經》。書中均記載了十一脈的名稱、循行方向、所主疾病及灸法等。根據文字考證,這兩部書的成書年代要早於戰國至秦漢時期成書的《內經》。《內經》一書比較全面地構建了中醫理論體系,其中也奠定了經絡學說的基礎。如該書共162篇,專論或主論經絡的就有20餘篇,散論在其他篇章的內容也很多。綜合《內經》有關經絡理論的所有論述,基本形成了經絡學說的框架,後世醫家在此基礎上不斷充實、發展,從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經絡學說的產生和發展,與針刺療法有著密切關係。因此,有關經絡學說的論述,在以研究針刺療法為主的《靈樞》中記載特別詳細。經絡學說的實踐意義,不僅是針灸學的理論基礎,而是對指導中醫臨床各科均有重要的價值。所以《內經》說:「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又說:「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以上都強調了經絡學說涉及到人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不僅初學醫者要學習,即使是有一定造詣的醫生 (工),也必須不斷地深入研究。自從20世紀50年代日本的長兵善夫發現第一例經絡敏感人以來,國內外許多學者運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手段,對經絡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資料,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研究表明,經絡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人體的經絡是有物質基礎的。但是,經絡研究是一項難度大、探索性強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時期內就會得到闡明。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各個學科的交叉滲透實驗手段的深化,經絡的實質及其相關問題的廬山真面目,終究會得以揭開的。以下我們仍要從中醫的傳統認識方面,對經絡學說予以簡單介紹。經絡學說是研究人體經絡的概念、經絡系統的組成、經絡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形體官竅、氣血津液之間相互關係的理論學說,是中醫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什麼叫經絡呢?經絡,是人體的一種組織結構的名稱,包括經脈和絡脈兩大類別。經,有路徑的意思,經脈是經絡系統中縱行的幹線;絡,有網路的意思,絡脈是經脈的分支,它縱橫交錯,網路全身,無處不至。經絡是運行氣血的通路,又是聯繫著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脈、五官九竅的網路系統。因此,氣血可以通過經絡流布全身,從而將人體聯結成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經絡不僅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系統,也是感應傳導信息和調節生理功能的通路系統。有人認為,經絡的形態結構與血管和神經密切相關,但又不單純是血管或神經。因為,中醫所說的各種經絡現象,用西醫的神經學說是無法全面解釋的。比如,肢體麻痹表明神經機能消失;病人昏迷時表明大腦皮層機能處於廣泛抑制的狀態,但對上述病人進行針灸治療時,仍然可以取得療效。這種情況用神經學說就無法解釋了。也有人認為,經絡是功能性結構,而非形態性結構,因而探討經絡的形態性結構或經絡的實質沒有實際意義,也不可能有什麼結果。但是這種觀點與中醫學所說的「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路「理論相悖,因為有形的血液是不可能在無形的結構中運行的。總之,對於經絡概念的理解,目前仍必須依中醫的理論為指導。經絡系統的組成經絡包括經脈、絡脈及其連屬部分。其中以經脈和絡脈為主,在內連屬於臟腑,在外絡屬於筋肉、皮膚。如《靈樞》說:「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連屬於筋肉的,稱為十二經筋;連屬於皮膚的,稱為十二皮部。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分為正經、奇經、經別三大類。正經有十二條,稱為「十二正經「或「十二經」,分別為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十二經分別與某一臟或腑相連屬,不僅各自都有一定的起止之處和循行路線,同時十二經首尾銜接,如環無端,彼此的交接順序是有一定規律的,相互間存在的表裡關係也有相應的規律。十二正經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奇經有八條,分別稱為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合稱「奇經八脈「。「奇「是相對「正」而言,正屬常,奇的含義是「異於常「,「有別於常」。所以《聖濟總錄》說:「脈有奇常,十二經者,常脈也;奇經八脈則不拘於常,故謂之奇經。「奇經與正經的不同有三點:首先是奇經與臟腑之間沒有直接的絡屬關係,其次是奇經相互之間沒有表裡關係,此外,奇經不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它的主要作用是交叉縱橫於十二經脈之間,以加強正經之間的聯繫,調節正經的氣血。其中任、督二脈合十二經並稱十四經。經別,是十二經分出的較大分支,也屬於脈的一類,稱為「十二經別「。它們分別起於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循行於體腔臟腑深部,向上出於頸、項淺部。其中,陰經分出的經別循行於體內,與相為表裡的陽經相合,從而使十二經脈中互為表裡的兩條經脈的聯繫得以加強。同時,經別還能到達某些正經未能循行到的形體部位和器官,從而補充了十二經之不足。絡脈,是經脈的小分支,多數沒有一定的循行路徑。絡脈有別絡、孫絡和浮絡之分。別絡是絡脈中比較大的,有從本經別走鄰經的意思。別絡的作用有二:一是加強十二經中相為表裡的兩經在體表的聯繫;二是通達某些正經所不能循行的部位。一般認為別絡有15支,即十四經各有1支別絡,加上脾之大絡,合稱「十五別絡「。但《內經》還有「胃之大絡,名日虛里「之說,若加在一起便是16支另U絡了。孫絡,是最細小的絡脈,屬於絡脈的再分支,所以《內經》說:「絡之別者為孫。「它分布在人體的數量之多難以勝計,具有通營衛,御外邪的作用。浮絡,是循行於人體淺表部位的絡脈。《內經》說:「浮而常見者,為絡脈也。「在人體的分布廣泛,具有溝通經脈,輸達肌表的作用。連屬部分,指經絡在內連屬的臟腑(後文將詳介),及對外連屬的筋肉、皮膚部分,亦即經筋、皮部。經筋,是對十二經脈循行部位上所分布的筋肉系統的總稱,由於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散、絡「於此,所以被認為是十二經脈的附屬部分,稱為十二經筋。主要功能是聯絡四肢百骸,主持關節的運動。經筋雖然被列入經絡系統的組成部分,但它實質所指乃是筋膜、筋肉亦即肌腱,本身並不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因此,後世醫家將其歸納於肝系統,稱為肝主筋。皮部,是十二經脈在體表的皮膚反應區,也是經絡之氣散布的所在。把全身皮膚劃分為十二部分,分屬於十二經脈,便是十二皮部的分布區域。由於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的分區,基本上與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循行部位一致,因此,它們都是按照十二經命名的。經絡系統是由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和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以及許多孫絡、浮絡等所組成。其中以十二經脈為主體。它們相互連接,組成一個周而復始的聯絡系統。(一)十二經脈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具有表裡經脈相合,與相應臟腑絡屬的主要特徵。十二經脈即手三陰經(太陽肺經、厥陰心包經、少陰心經),手三陽經(陽明大腸經、少陽三焦經、太陽小腸經),足三陽經(陽明胃經、少陽膽經、太陽膀骯經),足三陰經(太陰脾經、厥陰肝經、少陰腎經)的總稱。它們是經絡系統的主體,故又稱為「正經」。1.命名:十二經脈的名稱是根據臟腑、手足、陰陽而定的。它們分別隸屬於十二臟腑,各經都用其所屬臟腑的名稱,結合循行於手足、內外、前中後的不同部位,根據陰陽學說而給予不同名稱,如將其中隸屬於六臟,循行於上肢內例的經脈稱為手陰經,循行於下肢內仍的經脈稱為足陰經,凡隸屬於六腑,循行於上肢外側的經脈稱為手陽經,循行於下肢外側的經脈稱為足陽經。並根據陰陽衍化的道理分為三陰三陽,由此訂出了手大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脾經等十二經脈名稱。2.表裡屬絡關係:十二經脈內屬於臟腑,和六臟(五臟加心包)六腑相聯繫。臟與腑有表裡相合的關係,陰經與陽經有表裡屬絡關係。即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相表裡,足陽明胃經與足太陰脾經相表裡,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相表裡,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陰腎經相表裡,手厥陰心包經與手少陽三焦經相表裡,足少陽膽經與足厥陰肝經相表裡。互為表裡的陰陽兩經在體內有屬絡關係,即陰經屬臟而絡腑,陽經屬腑而絡臟。在四肢部又通過絡脈的銜接加強了表裡經之間的聯繫。由此在臟腑陰陽經脈之間就形成了六組表裡屬絡關係。它們在生理上密切聯繫,病變時相互影響,治療時相互為用。3.體表分布規律:十二經脈在體表左右對稱地分布於頭面、軀幹和四肢,縱貫全身。六陰經分布於四肢內側和胸腹,六陽經分布於是四肢外側和頭面、軀幹。十二經脈的分布規律是太陰、陽明在前;厥陰、少陽居中;少陰、太陽在後。下肢內踝上8寸以下,厥陰在前;太陰居中。十二經脈在四肢的分布規律是,三陰經上肢分別為手太陰肺經在前、手厥陰心包經在中、手少陰心經在後,下肢分別為足太陰脾經在前、足厥陰肝經在中、足少陰腎經在後,其中足三陰經在足內踝以下為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後,至內踝8寸以上,太陰交出於厥陰之前。三陽經上肢分別為手陽明大腸經在前、手少陽三焦經在中、手太陽小腸經在後,下肢分別為足陽明胃經在前、足少陽膽經在中、足太陽膀胱經在後。十二經脈在軀幹部的的分布是,足少陰腎經在胸中線旁開2寸,腹中線旁開0.5寸處;足太陰脾經行於胸中線旁開6寸,腹中線旁開4寸處;足厥陰經循行規律性不強。足陽明胃經分布於胸中線旁開4寸,腹中線旁開2寸;足太陽經行於背部,分別於背正中線旁開1.5寸和3寸;足少膽經分布於身之側面。4.循行走向:由於十二經脈通過於足陰陽表裡經的連接而逐經相傳,所以構成了一個周而復始、如環無端的傳注系統。其循行走向為: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足三陰經從足走腹(胸)。5.交接規律:陰經與陽經多在四肢部交接。如太陰肺經在食指與陽明大腸經交接,少陰心經在小指與太陽小腸經交接,手厥陰心包經在無名指與少陽三焦經交接等......陽經與陽經(指同名經)在頭面部銜接。如手足陽明經都通於鼻旁,手足太陽經均通於目內眥,手足少陽經均通於目外眥。陰經與陰經(即手足三陰經)在胸部交接。如足太陰脾經與手少陰心經交接於心中,足少陰腎經與手厥陰心包經交接於胸中,足厥陰肝經與手太陰肺經交接於肺中。十二經脈通過陰陽表裡經脈的連接而逐經相傳,其流注次序是: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肺經……(二)奇經八脈1.含義及特點:「奇」有「異」的意思,是指與十二經脈不同而「別道奇行」的八條經脈,即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等,統稱奇經八脈。《難經·二十七難》說:「凡此八者,皆不拘於經,故曰奇經八脈。」也就是說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不同,其特點如下:(1)奇經八脈不隸屬於臟腑,又無表裡配合關係。(2)奇經八脈除任、督二脈有自己的獨立腧穴外,其他六條經脈的腧穴都寄附於十二正經與任、督脈之中。(3)奇經八脈的循行錯綜於十二經脈之間,而且與正經在人體多處相互交會,因而奇經八脈有涵蓄十二經氣血和調節十二經盛衰的作用。當十二經脈及臟腑氣血旺盛時,奇經八脈能加以蓄積,當人體功能活動需要時,奇經八脈又能滲灌供應。《難經·二十八難》把十二經脈比作「溝渠」,把奇經八脈喻作「湖澤」,即形象地說明了這一功能。2.循行與作用:奇經八脈的分布部位與十二經脈縱橫交互,八脈中的督脈、任脈、沖脈皆起於胞中,同出於會陰,其中督脈行於背正中線;任脈行於前正中線;沖脈行於腹部會於足少陰經。奇經中的帶脈橫行於腰部,陽蹻脈行於下肢外側及肩、頭部;陰蹻脈行於下肢內側及眼;陽維脈行於下肢外側、肩和頭項;陰維脈行於下肢內側、腹和頸部。奇經八脈的作用:一是溝通了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繫,將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經脈聯繫起來,起到統攝有關經脈氣血,協調陰陽的作用;二是對十二經脈氣血有著蓄積和滲灌的調節作用,奇經八脈猶如湖泊水庫,而十二經脈之氣則猶如江河之水。奇經八脈中的任脈和督脈,因具有其所屬的腧穴,故與十二經全稱為」十四經」。十四經均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線、病候和所屬腧穴。十四經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線、病候及所屬腧穴,是經絡系統的主要部分,在臨床上是針灸治療及藥物歸經的基礎。(三)十五絡絡脈是由經脈分出行於淺層的支脈。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各自別出一絡,加上脾之大絡,總稱十五絡脈,或十五別絡。十五絡脈的分布規律:十二經脈的別絡均從本經四肢肘膝以下的絡穴分出,走向其相表裡的經脈,即陰經別絡於陽經,陽經別絡於陰經。任脈的別絡從鳩尾分出以後散佈於腹部;督脈的別絡從長強分出經背部向上散佈於頭,左右別走足太陽經;脾之大絡從在包分出以後散佈於胸脅。此外,還有從絡脈分出的浮行於淺表部位的浮絡和細小的孫絡,遍及全身,難以計數。十五絡脈的作用:四肢部的十二經別絡,加強了十二經中表裡兩經的聯繫,從而溝通了表裡兩經的經氣,補充了十二經脈循行的不足。軀幹部的任脈絡、督脈絡和脾之大絡,分別溝通了腹、背和全身經氣,從而輸布氣血以濡養全身組織。(四)十二經別十二經別是十二正經離入出合的別行部分,是正經別行深入體腔的支脈。1.分布規律:十二經別多從四肢肘膝上下的同名經中分出,延伸散布,再深入胸腹,同各經相屬絡的臟腑相聯繫,再淺出體表,多數上行於頭項部。如足太陽、足少陰經別,從腘部分出,入走腎與膀胱,上出於項,合於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足厥陰經別從下肢分出,行至毛際,入走肝膽,上繫於目,合於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足太陰經別從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頞,合於足陽明胃經。......2.循行特點:十二經別的循行特點是「離入出合」。多數經脈均有離入出合的循行過程,即十二經別從同名正經分出的稱「離」,又稱「別」;而後入走胸腹腔與相關臟腑屬絡稱為「入」;再從相關臟腑上行頭項出走體表稱「出」;最後陽經經別皆歸入本經,陰經經別合入互為表裡的陽經稱為「合」。這樣,十二經別依據陰陽表裡關係分為六組,《內經》中稱為「六合」。這種「六合」的形成,進一步加強了表裡經脈之間在體腔深部的互相聯繫。3.功能作用:十二經別離入出合的循行分布,溝通了表裡兩經並加強經脈與臟腑的聯繫,補充了十二經脈在體內循行的不足,從而使十二經脈對人體各部分的聯繫更趨周密化,同時還擴大了經穴主治的範圍。例如陰經經脈在頭項部合於與其相表裡的陽經經別,這樣就加強了陰經經脈同頭面部的聯繫。臨床上偏、正頭痛,可取太淵、列缺治療;牙痛、喉病,可取大溪、照海治療等等。手足三陰經腧穴之所以能治頭面、五官疾病,均與陰經的經別同頭面部有其內在聯繫分不開。(五)十二經筋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濡養筋肉骨節的體系,是十二經脈的外周連屬部分。十二經筋的分布規律:十二經筋均起於四肢末端,上行於頭面胸腹部。每遇骨節部位則結於或聚於此,遇胸腹壁或入胸腹腔則散於或佈於該部而成片,但與臟腑無屬絡關係。三陽經筋分布於項背和四肢外側,三陰經筋分布於胸腹和四肢內側。足三陽經筋起於足趾,循股外上行結於九頁(面);足三陰經筋起於足趾,循股內上行結於陰器(腹);手三陽經筋起於手指,循臑外上行結於角(頭);手三陰經筋起於手指,循臑內上行結於賁(胸)。十二經筋的作用:約束骨骼,完成運動關節和保護關節的功能。(六)十二皮部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功能活動反映於體表的部位,也是絡脈之氣散布之所在。正如《素問·皮部論》所說:「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又說:「皮有分部。」表明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的體表分區。十二皮部的分布規律:以十二經脈體表的分布範圍為依據,將皮膚病劃分為十二個區域。如《素問·皮部論》說:「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十二皮部的作用:由於二十皮部居於人體最外層,又與經絡氣血相通,故是機體的衛外屏障,起著保衛機體、抵禦外邪和反映病證的作用。皮部居於人體最外層,是機體的衛外屏障。當機體衛外功能失常時,病邪可通過皮部深入絡脈、經脈以至臟腑。誠如《素問·皮部論》所說:「皮者脈之部也,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合於臟腑也。」同時,有諸內必形諸外,當機體內臟有病時,亦可通過經脈、絡脈而反應於皮部,可用來診斷和治療疾病。臨床上採用的皮膚針、腕踝針、灸法等治療手段,都是基於皮部理論來指導的。離穴不離經——輕輕鬆鬆找穴位很多朋友對經絡穴位產生了強烈的好奇,摩拳擦掌,準備一試。可剛一出手,就遇到了難題:穴位找不準呀!本來躊躇滿志的情懷,一下子變得遲疑不定:如果穴位找不準,揉錯了地方,會不會產生副作用呢?於是有的人開始查查書,看看圖,或者問問專家;有的人乾脆就心生狐疑,棄之不用。可是就算查書、看圖、問專家得到的結果,也經常是不清楚、不準確和沒空回復,於是學習的熱情轉瞬即逝,剛買來的書本束之高閣,一項美好的計劃,就這樣掉進了「死穴」。找穴難確實是很多朋友面臨的共同問題,穴位在經絡圖上密密麻麻,就像是夜晚的星星,似乎是很難找准。其實,每個穴位都有自己的路徑和軌道,那就是十二條經絡的位置。您只需找到與自己有關的那條經絡就行了。其實,在學習經絡的過程中,找穴可以說是最不重要的一環。有人一聽,馬上就會對我翻白眼,認為我說的也太不嚴謹,太不科學了。有人說,穴位找不準,就如同沒有靶子亂放槍一樣,你說不重要也太不負責任了吧。不錯,穴位是什麼?是路標,是參照物。很多人專找路標,卻不看路,連要去哪裡都不知道,您找到路標又有什麼用呢?比如說,胃痛時應該按摩胃經的足三里,書上說足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膝眼是什麼?就是膝蓋的眼睛嘛!在膝蓋骨下凹陷處。三寸到底有多長?這裡的寸也叫同身寸,三寸是自己四指併攏的距離,那就在膝眼下7~8厘米胃經的那條線上去找,上按一下,下按一下,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循胃經去找最敏感的點就是了。如果您此時正在胃痛,最敏感的那個點就是您自己的足三里。按對了,它會回應您的。那個點會持續地疼痛或酸脹一會兒,與按其他地方的感覺迥然不同。您自己親自找到一個穴,其他的就順藤摸瓜,舉手可得了。有人說,你熟練了,當然閉著眼睛都能找到,我們初學者卻怎麼也找不準。讓您說中了,要熟練,就要多按多找,要有探寶的興趣和細心才行。另外,閉著眼睛去找穴位的感覺,也是非常好的方法。您要記住,准與不準,沒有死標準,每個人的身長不同、胖瘦不同、氣血強弱不同、按壓的力度不同,找不準很正常。穴位都在較為深層的位置,有些人把皮膚都揉破了,也不見得真揉到那個穴位了。比如,最重要的太沖穴,位置很好找,但很多人卻沒有揉到。這個穴一定要用手指掐進足大趾與二趾的凹陷中,才會真正起效,所以要把指甲鉸平,不然腳肯定要被掐破的。以這種深度從太沖揉到行間,效果才真正顯出來呢!還有像足三里這樣在肌肉深層的穴,就要用指節來點揉。若用拇指肚輕輕地揉,像撫摸一樣,根本就沒把電路接通,經絡自然也不會傳導療效。上了年紀或體虛無力的人,找起穴位來,的確不易,那也不用著急,您只要找對經絡就可以了。古代的醫家都提倡「離穴不離經」,就是說穴位可以找不準,但經絡找對就行了。按不準穴的,就用敲打法,一敲打,就把那個寶貝穴位從身體深層敲出來了。因為通常穴位要比其他的地方敏感許多。拔罐的朋友就更不用擔心穴位的準確與否了,一個罐常常會覆蓋兩三個穴,這時,您要自己體會一下,拔在哪個位置最有感覺,就拔那個穴,那才是您所需要的。古時的藏寶圖,都是手繪的,肯定沒有現在的經絡圖清楚,寶物也照樣會被挖走。穴位都是我們身上的寶物,仔細找一找,不會太難發現的。經絡系統的廣義性人體的基因醫學、分子醫學在當今醫學界炒得火熱,人類的一切行為,異常病態,例如:酗酒、抽煙、打架等都可用基因科學給予完美解釋。經絡科學被人們遺忘了,經絡學存在千年,說明自身的正確性和真實性,但是經絡學的發展十分緩慢,原因之一是經絡學與科學的聯繫不緊密,不嚴肅,不能用數學公式表達,沒有很好的理論依據,它的發展和傳播受到了制約。1、經絡系統是人體的最基本的信息系統;人類是地球上的高級生命,具有直接感光的器官-----眼睛,對光的認識是歷來已久。在兩千多年前對光就有定義,它是從眼睛中射出的一種微粒子,接觸到物體後就看到了物體,牛頓對光的研究更深刻,太陽光經過稜鏡後,分解為七種顏色的光,牛頓也認為光是一種粒子,這一觀點被很多科學家公認。但是牛頓的粒子學說卻受到托馬斯-楊等人的懷疑,他們提出光是一種波,光具有波動性,在運動中是以波動的形式存在;這兩種學說爭執不下,有時微粒說佔有優勢,有時波動說佔有優勢。愛因斯坦提出光子的概念,將光的認識統一起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特別是麥克斯韋的電磁波理論,將光歸於電磁波中的一小部分,對光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眼睛在進化中,只用到了電磁波的很小一部分,其它很寬的絕大部分光子不能被感知。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來看,既然物質的總能量和光速有數學關係,同時說明物質構成和光子有關,那麼人們為什麼不簡單地說,光子是物質的基本粒子呢?假如說光子是物質的基本粒子,它構成的物質具有什麼樣的特徵呢?光子只有運動質量,而沒有靜止物量,光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它組成的物質不應有靜止質量,這一問題用傳統的思想是不可想像的,所以多少年來沒有人認可------光子是物質的基本粒子。為什麼現實的物體會有靜止質量?物體的質量並不是物體本身所固有的,而是組成物體的光子與環境相互作用光子表現出的質量,單位時間內,物體與環境作用(指的是發出光子或者說是吸收光子)的光子能量多,表現出的質量就大,相反表現出的質量就小。這裡談一種物質質量極限小的情況,若物體和環境的界面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性,物體發出的光子絕大部分或全部返回到物體中去,就是說物體不與環境作用、交換光子,物體存在但表現不出質量,物體內部的光子總數、分布就不會發生改變,對物體來講生命是永恆的,時間沒有意義;對外界來講物體就沒有質量,可以穿過任何物質,或者是突然消失。人們稱這種現象是物體進入了另一種時空,其實不然,這是一種自然現象。在光子組成的物質模型下,物體有沒有質量、是不是存在,並不是由自己完全決定的,而是與環境作用的產物,物質吸收環境的光子,使自己的基本構成發生變化,同時發出自己的光子信息,供其它物質吸收來感知自己的存在,若是物體吸收其它光子信息太多,變化達到一定的程度,物質的形態或種類就會發生變化,這就是物質的滅亡,實現了物質由生到死的轉化過程,這是說任何一種物質,都存在廣義中的生命;任何一個物體對自己來講都是一個生命,都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物體可以用自己的信息影響環境,但不能決定環境的信息,只有改變自己的基本信息,達到與環境協調的作用效果,用以延長自己有限的生命。每個物體都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當某一處受到其它信息的攻擊或影響、改變或侵害時,物體總是要把這種變化的信息「告訴」自己的其它部分,使自己適應環境,達到與環境和諧共存的目的,有利於生命的延續。一個物體在環境中生存的時間越長,這種基本信息傳遞的內容就越多,就會形成傳遞光子信息的專用通道,這個通道對人類來講就是經絡系統。分析可知,人類有經絡系統,動物有經絡系統,植物也有經絡系統,包括無生命物體系統都有傳遞自己信息的專用通道----經絡系統;對地球來講,在自然界中生存幾十億年,會不斷吸收太陽系,乃至宇宙的光子信息,同時發出地球自己的光子信息,為了適應大環境,在內部也會形成自己的專用光子信息通道--地球經絡系統;經絡系統是中國古代醫學界提出的,它是光子信息通道。經絡系統的廣義性:所有物質都是由光子組成,電子、分子的運動,物質的遷移,包括光子的運動都是系統信息變化的結果,移動的路線都是系統信息傳遞的通道,專用通道就是物體的經絡系統;對於氣態、液態,由於它們具有天然的流動性,是傳遞物質信息的最好介質。事實上人類,動物、植物,包括地球都在不斷的利用氣體、液體這類介質,傳遞自己專用信息,例如:地球上的風,河流,動物、人類血液的循環等;不過氣體、液體分子不是物質的基本粒子,是基本粒子團,它是經絡系統的宏觀表現,與中國醫學中的經絡系統所表達的意義不同,它應該是在經絡系統附近構成的另一套系統,自成體系;由於它是用氣體、液體分子為介質構成傳遞系統信息的專用通道,稱它為分子經絡系統;分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組成,電子作高速轉動,原子核通常不移動。金屬中的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束縛能力弱,很容易成為自由電子,在電場力作用下可以自由移動;由於氣體、液體它們特有的流動性,整個分子可以遷移,移動分子原子傳遞的光子信息更多,電子起到的傳遞信息作用不明顯。但是在固體內部傳遞信息中,傳遞信息的重任落在電子的肩上;金屬中的電子充當了傳遞系統信息的介質;在中醫認為的經絡系統附近,一定會存在一個以金屬元素為主體分布的人體信息系統,稱它為電子經絡系統。在固體系統中,存在多種化學元素,金屬元素不是平均分布,環境光子信息的流量,按照多少年在物體內部形成的經絡系統分布;例如:地球中存在礦藏脈絡,動物經絡系統的導電性;即動物體、人體、甚至是植物體各處的導電能力是不同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地球上的各種光子信息中,由於各種信息的光子頻率不同,不同頻率的光子信息組合,代表了不同的光子信息,這不同的光子信息,由於不同種物質傳遞效果不同,在地球內部可以將對應的物質轉移過來,也可以將其它物質轉化為這種對應的物質原子,以方便地球光子信息的傳遞,這就是說,由於地球上不同的光子信息傳遞路線不同,並且不同的路線傳遞的光子信息頻率組合不同,在對應的路線上會形成不同的金屬元素,形成不同的礦藏,這就是地球上存在不同礦的原因。由於電子並不是物質的基本粒子,但它比分子原子更接近於物質的基本粒子,電子經絡系統更接近於中醫所講的經絡系統,就是說在物質內部的電子經絡系統附近,存在對應的光子信息的經絡系統。電子經絡系統比人體的血管系統,淋叭系統,神經系統更接近於中醫所指的經絡系統;但是電子所反映出的物質屬性仍然是宏觀的,電子經絡系統與中醫所指的經絡系統有區別。人體、動物體的系統,或者是其它非生命體系統,只要在內部傳遞信息,就要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方式,如分子、電子遷移,但是最直接的、最根本的信息傳遞系統應是光子傳遞系統---經絡系統。因為光子是物質的基本粒子,是物質間傳遞信息最快,最直接,最根本的介質,它的傳遞不需要其它物質的幫助,用自身介質就可以傳遞,是非常方便的信息傳遞物質。人體的其它宏觀系統都是在光子經絡系統作用下進化的,誕生出其它傳遞信息的經絡系統,比如人體是由細胞構成的,會存在以人體細胞為介質的經絡系統;光子和電子之間,有很多更小的粒子,對人體、動物體經絡系統的深入研究,會發現更多的相對應的微粒經絡系統;無論是怎麼樣的經絡系統,它們都是用來傳遞人體、動物體的光子信息,為了生命的延續而誕生的系統。人體經絡系統 與 現代企業管理骨骼系統與心血管系統, 看得見摸得著, 醫療效果立竿見硬, 但往往治標不治本;企業的組織架構和管理制度, 看得見摸得著, 條理清楚, 解決具體問題迅速,但往往又帶出新問題。人體的經絡穴位, 看不見摸不著, 醫療效果時間長見效慢, 但往往能根治頑疾;企業的人脈關係,個人的價值理念, 看不見摸不著, 但若調理運用得當, 往往能四兩撥千斤, 一通百順.人體經脈, 多條並存, 金木水火土, 相生相剋, 平衡和諧最重要;企業里的人脈關係, 也不可能只有一條(一條等於沒有), 所以需要理性規劃、感性協調,既要平衡它們,又要強化它們,使之作到無意識地為企業服務。簡單地消滅人脈關係,無異於一堆機器,一個部件出問題,全部癱瘓。精通西醫很重要, 因為國際化,職業化能使企業迅速做大.精通中醫也很重要, 因為人脈和諧,才能使企業真正做到防微杜漸, 滅大病於萌芽狀態;同時讓企業提高下意識里的效率。——企業發展必須考慮人性。了解每塊肌肉、每塊骨骼、每條血管——了解企業的工種、崗位、運作環節和流程;了解每條經絡、每個穴位——了解員工的個人狀況和人脈關係。人體經絡的每一個穴位都是靈丹妙藥,就看我們會不會用它了,命要活得長,全靠經絡養。敲經絡適合任何人群,能讓人的平均壽命至少再延長10年,它是人類走向百歲健康的通行證。在中醫理論中,人體是一套具有強大自我調節能力的系統,五臟六腑通過經絡緊密相連,相互影響,對健康起著重要作用。經絡就像道路,各種不良生活習慣就是道路上的紅燈,你處處闖紅燈,你的健康之路能走多遠?人愛生病就是因為不注意保養自己的經絡,所有不良的生活習慣,尤其是熬夜,就像給經絡加上了電阻。敲胃經比敲膽經重要,敲胃經才是真正的「七分養」。正確的睡眠並不只是早睡早起,要按四季來分。為什麼有的人平時不生病,一生病就很嚴重呢?那是因為經絡處於麻痹狀態。了解自己身體經絡的各種保健作用,通過刺激經絡穴位來治療預防疾病的養生手段,讓您發現蘊藏在自己身體里的「醫療系統」,教您做自己的「主治醫生」。點揉穴位點揉穴位可以說是最簡便、最有效的方法了。不管何時何地,只要能空下一隻手,我們就可以開始點揉穴位,不僅可以用來做日常保健,還能救急,比如水溝穴(俗稱人中)、梁丘穴、內關穴等都是身體突發不適時的救命穴。·推捋經絡平時我們走路時間長或者感到雙腿發困發沉的時候,最常用的動作恐怕就是捶腿,這種情景在影視劇里和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或許大家以為這就是對雙腿的最好獎勵和最舒服的享受了,其實那是因為人們還沒有發現推捋經絡的好處。這時你可以試著使身體取坐位,把手自然分開,放在腿上,由上往下推,拇指和中指的位置就相當於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在中醫理論中,脾主四肢肌肉,推捋脾胃經可以疏通這兩條經的經氣,從而達到放鬆肌肉和驅逐脾胃上疾病的效果。·敲揉經絡敲揉經絡相對推捋來說刺激量要大些,現在有些人提出敲揉的療效比針灸還要好。對於一個從事針灸推拿專業的人來說,以我和諸多同仁的體會及專業知識來講,陽明經的重要性是最大的——不論從它們的循行路線來看,還是從它們與臟腑器官的聯繫來看,陽陰經都是最重要的,它與人的身體健康也是最為密切的。怎樣才能正確找到穴位使用經絡穴位,最重要的,不用說,就是找對地兒。不管你介紹的方法多優越,如果不能正確地找到它們,一切都是枉費,不具有任何意義。沒有什麼方法比經穴療法更適合做家庭療法的了,但是似乎因為找穴太困難,所以不太被使用,實在是可惜。此外,介紹經穴療法的書雖然很多,但簡便而且詳細地介紹穴位和經絡找法的書是少之又少,這使得很多人空有一堆療法,卻不知道怎麼用在自己身上。在這裡,我要介紹一些任何人都能使用的、能簡便地找到穴道的訣竅。·找反應身體有異常,穴位上便會出現各種反應,這些反應包括:壓痛:用手一壓,會有痛感;硬結:用手指觸摸,有硬結;感覺敏感:稍微一刺激,皮膚便會刺癢;色素沉澱:出現黑痣、斑;溫度變化:和周圍皮膚有溫度差,比如發涼或者發燙。在找穴位之前,先壓壓、捏捏皮膚看看,如果有以上反應,那就說明找對地兒了!·記分寸中醫里有「同身寸」一說,就是用自己的手指作為找穴位的尺度。大拇指的指間關節的寬度是「一寸」;食指和中指並列,從指尖算起的第二關節的寬度就是「兩寸」;把四指併攏,第二關節的寬度就是「三寸」。另外,倘若知道身體中哪一部位有什麼骨骼,找起穴位就更容易了。比如低頭時,脖子後部正中最突出的凸骨,就是第七頸椎,緊接著的凸骨是第一胸椎;兩邊肩胛骨的最下端跟第七胸椎骨的突起在一條線上;腰左右兩側突出的骨頭,也就是系腰帶的位置,跟第四腰椎的突起在一條線上。使用經絡穴道療法時要注意的(1)刺激穴道要在呼氣時。穴道療法最容易忽視的是呼吸。似乎很少人知道,呼氣時刺激經絡和穴位,傳導效果更佳,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吸氣時,肌肉收縮而僵硬,這時刺激穴位不太會傳達。相反的,吐氣時,肌肉鬆弛而柔軟,此時給刺激,不僅痛感少,並且傳導佳。(2)治療前請勿抽煙。香煙中含有致命的毒物,所含的致癌物質多達40~200種,其中的尼古丁更是劇毒物質。如果在進行穴位治療前抽煙,尼古丁一旦進入體內,就會造成交感神經緊張,血管收縮,血液循環不暢通,肯定會影響療效。經絡的基本概念及功能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運行全身氣血、網路臟腑肢節、溝通人體內外環境的通路。它的功能是1、溝通表裡上下,聯繫臟腑器官。如溝通臟腑和外周肢節、五官舊橋之間的聯繫、臟腑與臟腑之間多途徑的聯繫、經絡和經絡之間的聯繫。2、運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3、感應傳到刺激,並可以將藥物傳到傳輸到病變部位。4、調節人體機能。穴位概念和分類:是經絡中氣血聚散灌流輸注的部位。分為經穴、奇穴、阿是穴。經穴是指屬於12靜脈和任、督2脈上的,它們都分布在14經循行線上,和經脈關係密切,可以反應及治療本經及所屬臟腑的病症。奇穴也叫經外奇穴,多數奇穴對某些病症有奇效。阿是穴痛處為穴。這裡主要講經穴經穴的分類:腧穴:所有在經絡上的穴位總稱。合穴:可以治療本身的臟腑。井穴::凡是指端末梢的這些穴位都叫井穴,所謂井穴就是源頭的意思。可治療急症熱症,用刺血的方法最好。原穴:源頭,是總開關,大補的穴位。強壯穴:主要作用就是止疼。郗穴:治療急症,補氣的穴位。絡穴:治療慢性病,本臟以外循經走向聯絡到其它經絡的問題都可以治療。募穴:氣血彙集之地。沖脈人體奇經八脈之一。出《素問·骨空論》等篇。沖脈能調節十二經氣血,故稱為十二經脈之海。與生殖機能關係密切,沖、任脈盛,月經才能正常排泄,故又稱血海。循行部位沖脈循行路線,所載多有出入。《針灸甲乙經》:「沖脈任脈者,皆起於胞中,上循脊里,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口唇。」沖脈起於胞中,下出會陰,並在此分為三支:一支沿腹腔前壁,挾臍上行,與足少陰經相併,散佈於胸中,再向上行,經咽喉,環繞口唇;一支沿腹腔後壁,上行於脊柱內;一支出會陰,分別沿股內側下行到足大趾間。本經脈交會穴會陰(任脈)、氣沖(足陽明經)、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足少陰經)、陰交(任脈)、肓俞、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共14穴。沖脈病0沖脈所發生的病候。《素問·骨空論》:「沖脈為病,逆氣里急。」《難經·二十九難》作「沖之為病,逆氣而里急。」又《靈樞·海論》稱沖脈為血海。《靈樞·五音五味》:「血氣盛而充膚熱肉;血獨盛則澹滲(《針灸甲乙經》作滲灌)皮膚,生毫毛。今歸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數脫血也。沖任之脈,不榮口唇,故須不生焉。」說明沖脈與生殖關係密切。其病候有月經不調,崩漏,不育等。此外還主要表現為胸腹氣逆而拘急,躁熱,瘕疝,喘動應手,痿症等。常見病症所涉及到的經絡與穴位1、頭痛:手太陰肺經列缺穴偏頭痛、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落枕等。「頭項尋列缺」。手厥陰心包經大陵穴:腕橫紋處。可以治療壓力過大引起的頭痛。足少陽膽經率骨穴:耳尖上3—5厘米。治療偏頭痛;肩井穴:主治痛症:頭痛、眼痛、肩痛、乳腺痛、牙等上半身痛。手明陽大腸經合谷穴強壯穴,主要作用就是止疼。足太陽膀胱金門穴:是膀胱經的郗穴,治療急性頭痛。2、鼻炎、鼻出血:手太陰肺經天府穴:腋橫紋下三寸。鼻氣通於天,肺開竅於鼻,可治療過敏性鼻炎;孔最穴:腕橫紋上七寸。主管所有毛孔、孔洞。可治流鼻血。手明陽大腸經迎香穴:通鼻竅的功效,治鼻炎、出鼻血。足太陰脾經隱白穴:大趾內側吧,治療肺氣不足、鼻出血。3、耳聾耳鳴:手太陰小腸經養老穴:耳聾、耳鳴;聽宮穴:耳聾、耳鳴、聽力下降。足少陰腎經:腎開竅於耳聽不見聲音了或有蟬鳴了。手少陽三焦經翳風穴:耳聾、耳鳴。4、眼病:足太陽膀胱經睛明穴:可以治療近視和眼部疾病。足明陽胃經四白穴:可治療眼袋、黑眼圈,是眼睛供血的穴位。足少陽膽經:童子髎:魚尾旁,眼睛的外側。主治眼疾:青光眼、眼壓過高、眼睛脹痛;風池穴:側後點。治療眼睛酸澀、疲勞;肩井穴:主治痛症頭痛、眼痛;光明穴:外踝上五寸。治療眼疾。5咽喉痛、咳嗽:手太陰肺經孔最穴:腕橫紋上七寸。是治療急性病,急性咳嗽、急性咽喉痛的要穴;魚際穴:大魚際外側。屬火穴,治療咳嗽;少商穴:食指外側,治療咽喉的要穴。咽喉痛,用三棱針扎少商穴,擠出一滴血,喉嚨就不痛了。足少陰腎經復溜穴:太溪穴上邊,屬水穴主滋潤,可以治療乾咳、哮喘。手少陰心經少府穴:少指少陰也就是心臟,所以少府就是心臟的府。可防治暴喑、說不出話。


推薦閱讀:

人體是怎樣吸收食物中的營養
人體自檢法:沒有呼不出的痛
人體臟腑辨證
【中醫穴位按摩】人體穴位按摩治病法
10分鐘搞懂人體解剖

TAG:人體 | 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