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鬼》為例,說明人物感情起伏變化的線索
《山鬼》是屈原組詩《九歌》中最後的一首,全詩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山中精鬼神靈秀,思慕公子終不見。身飄飄兮其眄緲,年煌煌兮其難老。人常言,少女情懷總是詩,詩中又何嘗不見屈子的赤子忠情?
一、《山鬼》賞析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在幽深曲折的山隅間,輕靈的人影若隱若現,身披薜荔,腰束兔絲,目似清波,螓首低垂,莞爾一笑。慧心麗質,瓊肌玉貌,令人神思傾倒。赤豹駕著辛夷木質的香車,文狸隨後,桂枝結成的錦旗在風中飄揚。潔身自好的山鬼啊,載著石蘭和杜衡,手拿芳香的花枝,想要贈送給她思念的人兒。
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
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
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
幽竹森森,昏暗如夜,道路險阻,而我獨自來遲。獨自佇立在高山之巔,雲翳在腳下層層堆積,幽深晦暗白日如夜。東風飄然而起,神靈應之而雨。其心宿留靈修,悵惘而忘卻歸路。年華已老,誰能再許美人如花?
采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閑;
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欲在山間採集靈芝以延年,奈何亂石峰疊藤葛雜陳終不能得。心中怨念公子,惆悵而忘歸,君在心中思念我,然而卻不得空閑。雖在山中無人之處,猶取杜若以為芬芳,飲石泉之水,蔭松柏之木,飲食居處,動以香潔自修飾也。你縱然有時思念我,然奸佞在旁,心生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又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雷鳴猿啼,風雨交織,夜風狂亂,木葉搖落,思今日之歡而不得,徒離憂而已。
二、《山鬼》感情變化的線索
「山鬼」即「山神」,確切的說,就是山中女神,儲斌傑先生在《楚辭要論》一書中曾進行了有理有據的考證:「古代鬼、神二字義通,故亦常常連用,如《論語》:「鬼神而遠之」(《雍也》)、《禮記》:「臨諸侯畛於鬼神」(《曲禮》)、《呂氏春秋》:「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順民》)等,故「山鬼」也就是「山神」,與《九歌》中的雲、日、水神一樣,均屬於自然神。
學術界對於《山鬼》有不同的解釋。
1、「山神」說:明人汪瑗雲: 「謂之山鬼者何也? 蓋鬼神通稱也, 此題曰山鬼, 猶曰山神, 山靈去耳。」 馬茂元《楚辭選》曰:「山鬼即山神,稱之為鬼,因為不是正神。」 可見, 這兩位學者都認為「山鬼」的原型即「山神」。
2、「夔、梟陽」說:「夔與梟陽」都是可怕的兇殘山怪。《山海經·大荒東經》云:「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名曰夔。《張衡·東京賦》之「夔」的綜注云:「夔,木石之怪,如龍有角,鱗甲光如日月,見則其邑大旱。《山海經· 海內南經》曰:「梟陽國在北朐之西,其為人面長唇,黑身有毛,反踵,見人笑亦笑;左手操管。」可見,夔與梟陽都是很醜陋的怪物, 但是有的學者卻把「窈窕」的「山鬼」和它們聯繫在了一起。
3、「巫山神女」說:很多學者認為,「山鬼」乃民間傳說中的巫山神女。清代顧成天在其《九歌解》中談到:「楚襄王游雲夢,夢一婦人名曰瑤姬。通篇辭意似指此事。」著名學者郭沫若也贊成此說, 並且在《屈原賦今譯》中指出:「采三秀兮于山間, 于山即巫山。凡楚辭兮字每具有於字作用, 如」於」非巫山, 則於字為累贅。」他於是認定「山鬼」就是楚國傳說中的「巫山神女」。
4、「人鬼」說:張元勛先生在《九歌十辨》一書中指出:「 《九歌》的
《山鬼》本是祭壇上的歌唱,《九歌》的篇次是按照先秦的祭規一絲不苟地排列成章的, 當我們的問題討論到《山鬼》之時, 實際上在祭祀的日程上已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即祭祀「人鬼」的階段,《山鬼》、《國殤》、《禮魂》皆是祭祀人鬼的紀實。《周禮· 春官·大司樂》云:《九德》之歌, 《九韶》之舞, 於宗廟之中奏之, 若樂九變, 則「人鬼」 可得而禮矣。」
5、「屈原自況」說:還有人認為既然《九歌》經過了屈原的改造,又處於當時被放逐且懷憂鬱愁的情況下,那麼他緣事而發,觸景生情,以其擅長的香草美人之法,借《九歌》中的某種形象自況,這是完全有可能的。或者說,正是屈原的特殊遭際和情感,才使他運用祭歌塑造出具有特殊意味的神鬼形象。
在這裡,我們採用「屈原自況」說。詩人屈原以「山鬼」自喻,表達了自己不能實現君主遇合,不能集結志同道合者以通君側,實現政治理想的追求。
接下來,我們將詩歌根據感情色彩的變化分為四部分,予以討論。
第一部分「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歡快愉悅自得的心情。
「若有人」是詩人屈原的自喻。接著詩歌從衣著、外貌等方面,細緻的刻畫了屈原自身的獨特及品行高潔。這時候,楚懷王欣賞屈原的才情美質,納為己用。赤豹、文狸、辛夷車、桂旗,暗喻了屈原當年春風得意之時。本段的最後一句則寫出了屈原感激楚懷王的賞識,欲用盡自己的才情智慧,報答楚懷王。
在這一段中,我們還是可以看出屈原此時能遇合君王的歡快自得心情。
第二部分「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暗淡憂傷之情
一句「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使整個詩歌的感情色彩突然發生了變化。如果說屈原在第一部分的思想感情是逐漸高昂,然而到此時頗有戛然而止之感,感情轉為鬱悶憂傷。詩人借「幽篁」「路艱難」來比喻讒邪填塞,自己無法前進,使自己在晚於奸佞之臣而不得見君。他獨立於山巔而自異,不與眾人而同流合污。奸佞小人遮蔽了像自己這般的賢人。「東風飄兮神靈雨」表達陰陽同感,風雨相和,而屈原獨無應和者,自傷誠信不能感君也。「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言己宿留懷王,冀其還已,心中儋然,安而忘歸,自己年歲已老,誰能讓我恢復到當年的榮華啊?
在這個段落中無不充滿著詩人暗淡憂傷的感情,欲幫助楚懷王,卻怎奈奸佞之臣的讒言。隨著詩文的發展,詩人的情感愈發陰暗鬱塞,又苦於上不達君,年華老去,既無奈,又憤慨。
第三部分「采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閑。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陰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沉重沮喪之情
《楚辭補助》中注釋三秀為靈芝的別名。這一點其他的注文也可以得到輔政,《山海經·中山經》中對靈芝的功用有玄妙的解釋:「服之媚於人」,即吃了可以贏得異性的喜愛。此刻的「采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可以看出山神的心情是沉重的。因為她的意中人未能到來,所以才在山間採集靈芝,以此延年益壽,留住美貌,進而讓意中人愛上自己。然而靈芝終不能得,卻只見山石磊磊,葛草蔓蔓。這就好比屈原自身的經歷。他用「三秀」的玄妙作用來比喻公子椒能夠為自己通君側,但卻沒有幫助他。「怨公子兮悵忘歸」則是更直接地埋怨公子椒明明知道自己的忠信,卻不肯替他辯駁,屈原因此悵然矢志而忘歸。詩人將自己對公子椒的埋怨比作葛石之於三秀。「君思我兮不得閑」表明了楚懷王雖然思念屈原,卻因為小人在側,因此無暇召見他。「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薈松柏」是說詩人雖然處於被冷落、孤立的境地,卻仍舊以香潔修飾自身,隱隱透出其自憐、自惜之感。「君思我兮然疑作」是說楚懷王雖然有時思念屈原,卻為讒言所惑,是非交作,不知道如何做決斷,對屈原更起疑心。不得信任和召見,使詩人的心情愈發沮喪悲傷。
第四部分「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又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悲傷絕望之情
這一部分的感情色彩是最為沉重的一段。「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又夜鳴」雷為諸侯,以興於君。雲雨冥昧,以興佞臣。猿猴善鳴,以興讒言。風以喻政,木以喻民。這段主要是指,奸佞之臣的讒言猶如風雨一般,使楚懷王愈發不信任屈原,使百姓因奸佞之臣的行為而摧殘。最後一句,則體現了屈原無奈絕望不甘之情,只能「徒離憂」。
從第二部分開始到最後的「思公子兮徒離憂」,詩人的悲傷無奈愈演愈烈。從楚懷王對屈原的疏遠、起疑到最後的不信任,屈原不僅僅遭受的是難以實現君王遇合的政治理想,還有思賢不得、卻阿諛奉承之人纏身,難以通君側的苦悶。
以上是我們四人共同討論的結果,在文章的組織方面也是由我們四人共同完成。
推薦閱讀:
※流年喜忌變化
※當你墜入愛河時思想的變化
※如何提前預知你的婚姻變化
※三傳變化多端:陰陽順逆,消息萬千;五行生剋,錯綜其間。可謂妙
※早餐蛋餅,24款變化,全能營養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