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期】吳式太極拳名家王培生「蹲牆功」秘法及在太極拳中重要作用

太極養生堂閱讀引導:其實各門各派都在練習太極拳中有自己獨到的心法,可以說是舉不勝舉,但是對於初練或有一定功底的拳友來講,一定要在得到這些練功心法後多加練習和揣摩才能領悟到這些功法的作用,而不是比劃兩下,每天蹲起2000次,堅持三個月你試試效果就有了。切記,天下功夫「練」就一個字!

青少年時代,筆者曾有幸跟著父親陳惠良,向吳式太極拳名家王培生師爺學拳。這些年來始終珍藏著一張他老人家督促我練功的照片,觸景生情,思緒萬千。照片上,王師爺正在指點我習練「蹲牆功」。

  那時,自己已經站過幾年樁,練過幾年拳,具備一定的基礎,自認為腰腿已經不錯了,但沒想到,師爺卻說:「樁還要繼續站,身上還不夠松。就好比一塊剛搓揉成團的生面,既需要一定的時間醒發,更需要化時間不斷搓揉」。他認為,「有人條件差,沒辦法。有人條件不錯,要不嚴格要求,是誤人子弟!」語氣十分嚴峻。

  後來,他發現我練拳時,頭頂容易歪斜而不自知。所以,有一段時間,讓我私下裡多練貼牆蹲身功。具體練法要求是:心靜體松,面牆而立,立身中正站 好。鼻尖,腳尖與牆璧相距一指距離,頂勁虛領,兩肩頭和兩胯骨頭略含淡淡的抱牆之意,身軀徐徐下落 (意想落座不要想屈膝下蹲),落到大腿與膝蓋平行時,特別要注意尾閭前指與鼻尖對正,要溜臀不能撅臀。待繼續降落到極限,再保持立身中正貼著牆慢慢起身, 起時勿忘頂勁虛領,松解溪,腳底板向四面鬆開,湧泉落地。整個人的起落,猶如一盞摺疊的燈籠(熟練後,也可背牆而立練習。身背後好似有個量天尺)。

師爺要求:「每次連續100下,中間只要有一次練得不到位,被牆橦出來,都不算數,必須從頭來」。有專家認為,腰為主宰,「命意源頭在腰隙」,蹲牆功主要是松腰秘法。我的體會是:師爺教我的這種貼牆蹲身的功法,不僅可以幫助松腰,而且在太極拳要求的諸多身法中,如頂頭懸,松胯提膝,涵胸,抜背,松肩,溜臀……等等,大都涉及到了,特別是頂頭懸,師爺生前曾說:「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更是身法中的重中之重。」此功法練到相當程度,有助於打通後三關(玉枕、夾脊、尾閭)開啟前三田(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使任、督二脈行氣滾滾。對身體健康大有裨益。

(文:陳易合)

附:緬懷恩師王培生逝世十周年——恩師箴言撮要(陳惠良)

恩師王培生離開我們轉眼已十年了!他的音容笑貌、言談舉止,時刻縈迴腦際!特別是,當我翻閱老師的專著、觀看老師的教學錄像,溫故知新,就更加深了對老師及其傳承的認識和思念!

二十世紀末,恩師上大課開場白,經常愛說的一句話就是:「今天和大家結緣來了」。細想起來,世間人們相互交往、結成某種關係,確實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冥冥之中,似乎都有某種因素在起作用,興許這就是恩師所說的一種緣分吧!此生,我接觸過好些位武術名家前輩,不能不說這都是一種幸運和緣分。就說學練太極拳吧,由於一些客觀的原因,我雖然不是吳式太極拳協會的成員,但我曾有幸跟楊禹霆、馬岳梁前輩有過接觸和請益,並跟徐致一、吳圖南、劉晚蒼、王培生等名家前輩們學習過,其中時間最長、緣分最深的要數吳圖南老師和恩師王培生了!

記得五十年代初我大學畢業,分配到軍委總政文工團工作,機緣巧合,由於總政排演場瀕臨積水潭小山,那裡有一個匯通武術社,社長高瑞周是李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排演之餘我常常到山上去玩。在觀賞中,看到高老師個頭不高人很精幹,打起拳來雖不像一般武術那麼快捷剛猛,但內里有一種說不出的韌勁,很是吸引人。特別是在與人推手時,那些年輕體壯的人,不但推不上他,而且看他也不怎麼費力,就能順勢將對手扔出去好遠,動作非常瀟洒。因此毫不猶豫的報名參加了「匯通武術社」習武者的行列。那一陣,閑談中,常聽高老師的弟子白玉璽、張旭初、馬金龍、尹朋考等異口同聲以敬佩的口吻提到他們四叔(高老師的盟兄弟,行四)王培生老師,是吳式太極拳楊禹廷前輩門下太極推手五虎將之一,年輕時就獨立執教,功夫如何如何,雖然心中也十分仰慕,但一直未曾見過面。直到1978年冬,我對太極拳日漸痴迷,加之高老師逝世後,正處在東奔西走,上下求索之中,聽說王老師要從東北回來探親,於是立即與拳友相約,到金獎衚衕11號登門拜望,聆聽教誨。爾後,直到七十年代末,改革開放的號角響徹雲霄,王老師落實政策回到了北京。並先後在一些單位辦班授拳。在跟班學習的過程中,我隨後也與友人在外國語學院,籌組了十幾個人,開創了一個新的學習點,請王培生老師在那裡傳授吳式簡化三十七式太極拳、太極劍、乾坤戊己功等。接觸中,愈來愈感到王老師確實是當代不可多得的名師。他武學淵博、內功深厚、見多識廣、經驗豐富。特別是為人愛憎分明、剛直不阿、崇尚武德、誨人不倦。半個多世紀以來,無論是在極左路線猖獗時期,還是在改革開放的經濟大潮中,他都能本色不改,不畏權勢、不隨世俗,不把武術當商品,專心致志潛心於武學的研究,並辛勤奔走在工院、師院、舞院、教委、北圖、人民日報社等文化單位,執著於吳式太極拳的傳授和普及工作。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太極拳術,作出了影響深遠的貢獻!我崇拜王老師的武藝,更敬重王老師的為人。作為一名業餘太極拳的愛好者,我和老伴萬世蓮,都是王培生老師的入室弟子,後來我兒子陳易合(剛)也在我的授意下,拜在了王培生再傳弟子王洪鄂的門下。而且那場既簡單又隆重的拜師會,就是在回龍觀王老師的家裡舉行的。那天老師很興奮,說了很多話,他語重心長的對徒再孫說:「要想練好太極拳,首先要加強品德修養,只有做到心正才能學到東西,技藝才能上身。千萬不要好鬥逞強,不要老想跟人比,過去我就好比手,誰不信就馬上試試。這不對,雖然這是過去的事了,但現在想起來,就希望告訴後人:『老想跟人家比手不對,應該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其次,恩師還談到:「太極拳推手是一項非常奧妙的技藝,要想學好它,不僅要刻苦鍛煉,還要學會動腦筋,更要認真學理論。要多看多練多想多琢磨,才能提高悟性,提高技藝。切記:光靠傻練蠻練是不行的。我希望你們超過前人,我臉上才有光。你們的師傅洪鄂,雖是我徒孫,但他人品很好,悟性也強,一點就通,還肯下功夫,你們要好好跟他學,」接著他老人家又特地對我兒子說:「你父親跟我學了二十多年拳,你母親也是我的入室弟子,現在他們又把你送進門裡來,為什麼?!不要辜負你父母的一片苦心。你在法國學習,有機會要好好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太極拳」。(注一)

「太極拳與其說是『肢體的運動』,不如說是『心意的鍛煉』」。這是八十年代中,恩師接受中國日報英文版記者採訪時說的一句話。恩師言簡意賅,一語道破了作為內家拳種之一的太極拳鍛煉時的大要與精髓。太極拳經、論所謂「先在心,後在身」、「意氣君來骨肉臣」,說的就是太極拳運動的特點,即:心、身、內、外、先、後、主、從的關係。太極先賢提示內里(心、意氣)為君、為領導者;外面(姿勢,動作)為臣、為被領導者。兩者之間關係不能含糊,更不能顛倒,即後者聽命於前者。而且內里的心意與外面的肢體動作既有主從先後之別,又是協調一致,密不可分的,顯現的結果則是一動無有不動,周身一家,完整一氣。針對這種關係,恩師還打過一個形象的比喻:「外形動作好比是年輕人,心意內氣好比是老年人,年輕人是照顧老年人的,不能自顧自想怎麼動就怎麼動,要時時刻刻聽命於老年人的支配與調遣,一點也不能摻雜自己的想法和意思。老年人要往東,他就得往東;老年人要往西,他就得往西;老年人要慢點,他就得慢點;老年人要快點,他就得快點。動作幅度的大小亦復如是」。也正因為太極拳運動的特點是「由內及外,內外協調一致,全憑心意用功夫。一切動作純以心意為主、不妄用力為最重要之原則。」所以,也有人詼諧地把太極拳運動說成是「意識體操」。

說到這,不得不提及與之相關的一件事:

1984年4月下旬。「北京市武協」和」「什剎海體校」接待美國太極拳訪華代表團一行16人。接待人員有北京市武協秘書長范寶雲,武術家王培生,雷慕尼。暢談最後,范寶雲請王培生老師跟他們推推手。頭一個上來的美國人,個子比王老師高一個頭,還沒有打輪呢,上來就想突然襲擊,他手一到,王老師並沒有挨著他,眼神朝他一看,就仰面倒地往後軲轆打滾(據王老師講,遇上個頭比自己大的,絕不能膽怯,要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概。眼前的一切只不過是小石頭塊兒、小土疙瘩而已。一照面,氣勢就罩住他了,前人講:「彼力方挨我皮毛,我意已入彼骨里」。沒有練過內家拳的,不懂這個,也不會有感覺。那天,那個美國大個兒,他滿心想著,我這一拳幾百磅,剋上你不把你打暈了,也得讓你趴在地上動彈不得。他哪想到從外形上看,我步子沒有怎麼動,手也沒有怎麼劃拉,他居然一擊不中,因使力過猛,體重失控前栽,剛想調整身姿往回站穩腳步,徒然又看到我威逼的氣勢和眼神,嚇得倒退時腳下一絆蒜,產生仰面倒地往後軲轆打滾的結果。——陳注)。此時范寶雲秘書長連忙走過來勸阻說:「王老師不要摔他們」,美國訪華團團長過來卻說:「沒有關係,沒有關係」(對方挨摔,實際上,是一擊不中攻擊扑空後,自己使力失控造成的。借用一位拳友從被攻擊的一方來說:「來時歡迎,去時歡送;以其人之力還治其人之身」——良注)。後來再推,就沒有放倒他們。他們一碰,就像觸電似的東倒西歪站立不穩,他們覺得十分奇怪。有的第二次再試,就不敢使大勁兒了,噓噓呼呼的(不敢硬碰),但王老師一隨,對方還是跑不了,都覺得挺有意思,直說:「凡來古得」「凡來古得」(註二)。

這個例子主要是從「用」的角度說明「太極拳與其說是『肢體的運動』,不如說是『心意的鍛煉』的特點」。恩師說:「『會當凌絕頂,一攬眾山小』!是一種心態,九十年代中,他與徒孫魯盛利在美國講推手,有一次上來一個身高兩米開外的黑人,黑漆漆的就見兩眼和滿口牙是白的,挺槮人。(恩師想到)魯盛利經驗不多,個頭也不是很高,萬一招架不住,更會助長對方凌人的氣焰,因此必須親自應對,一招制敵」。恩師告我:「他身高兩米開外,我覺得自己四米多還比他高一頭,就是『會當凌絕頂,一攬眾山小』的那種心態」。恩師說:「此人一見我的氣勢,開始有些犯怵,接著我往前一欺身,步隨身換,身隨步走,虛虛實實,迫使對方立即作出反應,他哪知道太極拳法講究「知機造勢,順勢借力」啊,結果摔得他矇頭轉向,事後直說不知道怎麼挨的摔」。晚年恩師曾經說過:「太極拳,身心鍛煉,如其說是一種運動,不如說是一種心態。一般人不易理解,但強調心意的鍛煉和心態非常重要,這樣說,人們還是比較容易接受」!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央台記者曾跟隨恩師到舞蹈學院教學現場進行採訪,觀看老師根據太極拳行功要領,幫助學員一式一式糾正動作。他邊講邊比劃,後來有一位搞攝像的男同志,還興緻勃勃下場親身體驗。訪問結束,記者曾問及:「如果(太極功夫)有十成的話,您現在練到幾成啦?」王老師沒有直接回答,卻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他的回答既巧妙,又很實事求是。因為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能人背後有能人。僅管有的媒體早就尊稱他是實戰武術家(後來甚至還有在贈給他的條幅上寫著:「中華自古有武術,當今獨步第一人」)。可在王老師的心目中,太極拳是道,道無止境,功夫也無止境。不但有不同的層次,而且學習時,進階有級,順序漸進。活到老,學到老,人死了,算是學到頭了!所以在教學的最初階段,他著重從可抓撓的地方入手,先強調外三合,即:出手根(肩找胯)、中(肘找膝)、捎(手找腳);手拿回來是捎(手找腳)、中(肘找膝)、根(肩找胯);以及內三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勁(形)合。此外還反覆強調「用哪不想哪」,全憑心意用功夫,在別處作功,達到「自然而動」(不是自主而動)的結果。

建國初期,恩師在北京工業學院教授吳式太極拳時,由於院方安排學時較少,吳式太極拳老架83式,全趟學下來需要很長時間,不易在短期內教完全部課程。多數學員要求在保留主要招式的前提下,加以簡化。恩師為了使吳式太極拳便於普及,應教職員工的要求,以創新的精神,把原來老架83式去掉了重複動作,刪定為37式(178動),按人體運動規律做了科學合理的順序安排,並根據歷來太極拳家強調的練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特點,在每一招式或每一動作中,加入了「意念」和「感覺」的說明。這趟太極拳的創編,很快得到了廣大太極拳愛好者的認可和喜愛,先後用多種文字,在國內外多次印刷發行,均被搶購一空。吳式簡化太極拳的創編,對吳式太極拳的傳播、普及、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爾後,恩師繼承與創新的精神始終不斷。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在首都師範學院、外院、人民日報社、北圖等處教拳,深感中老年急需健身更需速效,雖然理解力強,但不習慣入靜,不適宜劇烈運動的特點,在37式簡化吳式太極拳的基礎上,又刪去一些高難度的平衡動作和重複的動作,創編了中老年健身十六式。當時適逢全運會召開在即,所以王老師抓住機遇,利用大學寒假期間,在首都師範學院的教學點,辦了一個培訓班,計劃選拔幾個人,參加全運會,以便能向全國推廣「中老年健身十六式」(我也有幸參加了此項活動)。後來此事雖因故未能如願(三月上旬,聽說大會有規定:吳式拳必須以李秉慈規範的套路才能參賽,),但《吳式太極拳中老年健身十六式》在王老師於1991年12月應邀東渡日本講學時,日方有關部門徵得王老師的同意,錄製成光碟面世;隨後1993年6月,已故張耀忠師兄也曾根據王老師在他組織的課堂教學錄音整理出版,書名《吳式簡化十六式》。到2002年秋,我去看望周荔裳老師時,談到恩師那時在各地教學的情況(包括應邀赴日演示並講授《吳式簡化十六式》的健身和技擊作用),當即她就十分熱心的向人民體育出版社「中國當代太極拳名家叢書」負責人推薦,準備為王老師出吳式太極拳專集,於是恩師對《吳式太極拳中老年健身十六式》又進行了一些補充和修改,隨同吳式太極拳三十七式和太極十三刀、太極六十四劍等,一併與載入《王培生吳式太極拳詮真》一書內。

吳氏中老年健身十六式的特點,除了仍根據太極拳運動陰陽對立統一的哲理,和行功的特點(「先在心,後在身」、「意氣君來骨肉臣」)以及人體上下肢(交感神經)內、外三合及穴位對應的生剋關係,特別提出了『以心行意,按竅運身』的理念,這是恩師王培生繼承傳統、在數十年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楊師爺曾講過:「太極拳是『以意導體』的運動,就體上說,意念的部位愈小,就愈便於舒松,意念的變換愈細微,就愈覺意味深長,趣味濃厚」。人體最小的部位莫過於「穴竅」,恩師王培生提出有關「以意導體,按竅運身」用意的方法,就是根據楊師爺的經驗和傳授,復經過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所獨創。實踐中普遍反映:易入靜,易得氣(氣感大),而且無形無象,客觀不易覺察。正如張全亮師哥此前潛心撰寫的一篇專論中所說:「(它)『是對前人太極拳理論的一個補充、完善和發展,是對太極拳理論研究的一大貢獻』」(註三)。

跟恩師王培生學拳,從學者有一種常學常新,興味盎然的感覺。因為恩師教拳講課時,不但經常有一些新的感受和表述,興之所至,甚至還經常談一些相關的武林軼事和掌故,此外,還深入淺出愛用形象化的比喻,比如:前面談到太極拳運動的特點,即:心、身、內、外、先、後、主、從的關係時。他講「太極拳與其說是肢體的運動,不如說是心意的鍛煉」,舉的「年輕人須照應和聽從老年人調遣」的例子。;又如:談到「太極拳是『武藝』,更是『道藝』」。諺云:「陽非道,陰非道,道在陰陽之間」。按常人思維,陽就是陽,陰就是陰,道在陰陽之間,這個「之間」是什麼?似乎難以理解。王老師認為,「正是這個按常人思維,似乎難以理解的「之間」,既非這,又非那;既是這,又是那,恰恰體現著太極陰陽變化的哲理——對立雙方共存於統一體中此消彼長,同生共滅,相互轉化的規侓」。為了把問題說透,恩師還詳細剖析了太極圖。用形象類比的方法說,「太極圖裡的s線,俗稱中極之弦,就是「陽非道,陰非道,道在陰陽之間」最生動的寫照。因為按陽魚這半邊看,這條s線是陽;若按陰魚那半邊看,這條s線是陰。因此這條s線,既是陽,又是陰,既非陽,又非陰。可以說它是亦陰亦陽,非陰非陽。而且陰魚的小圓眼兒是陽;陽魚的小圓眼兒是陰。進一步表明,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無處不是陰陽的對立統一,也就是說,宇宙萬事萬物無處不太極。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否則就難以體會到,盤拳中招招式式神、意、氣、勁動分靜合、陰陽變化的益處和無盡的樂趣;再如:講太極推手的原理時,他談道:「太極推手是一種知覺運動,是鍛煉身體中神經末梢的靈敏性,要練得和蟋蟀頭上的觸鬚一樣敏感,它的動作反應不僅是那樣的快速,而且能指揮身體的騰挪閃戰和機智靈活。實際上王老師在這裡提到了太極拳練到高層次的一個最大特點即「以手代身」,一切就在手頭上那麼一點點,那一點點就是全身,也就是前輩們通常講的「混身無處不丹田」、「混身是手手非手」,等等等等形象化比喻的例子,不勝枚舉。

對我個人來講,使我終生難忘的是,聽拳友老商(開乾)說:有一次,他和老師閑聊,問及拳齡較長的師兄弟們的練功情況。提到我時,老師說:「惠良這些年懂的東西不少,致命的弱點是形太大,著相了(指內心動作的外部形態,很顯眼,有形有相了!太極拳要求:「無形無相,渾身透空……」;「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我聽後特別高興,連聲附和表示贊同:「老師說的太對了」!我是個話劇演員,演了四十多年舞台劇,講話總愛提高嗓門,動作、表情也比生活里要誇張一些,生怕觀眾聽不清楚、看不明白,他說我致命的弱點,實際上就是我的職業習慣。也正由於這一點,老師既盼望我能改掉這個毛病,可又明白這個毛病,是我在幾十年的工作中養成的,絕不是一句話、一下子所能改掉的,他在考慮,尋找恰當的時機和運用恰當的方法點撥我。聯想到九十年代中,電視台演播電視劇《戚繼光》,在劇中我扮演反一號人物嚴嵩的乾兒子、工部侍郎、平倭總督趙文華,這是一個瞞上欺下、阿諛奉迎,貪贓枉法、胡作非為的大壞蛋,劇中給這個人物的篇幅很多,方方面面展現得很充分,可以說形象非常鮮明,全劇二十多集,老師每天都在看。有一天正趕上我到他家,他見到我,突然用一種說不出是褒是貶,側著臉,沖我用很重的語氣說了:趙、文、華」三個字!從他的態度和表情,我能感覺到,老師看了我參加拍攝的電視劇《戚繼光》,而且也接受了我塑造的藝術形象——趙文華,演得真壞!但在讚揚中,又透露著某種「不滿意」,很長一段時間我不理解。後來才弄明白他的意思:「演戲需要形象鮮明;練拳不能這樣,需要無形無象,不顯眼」。我非常感謝老商,他能心領神會適時地把老師心裡對我的看法和期盼告訴我,使我在練拳時,立即有了明確的努力方向,這就是:「演戲是演戲,練拳是練拳,不能用演戲的方法來練拳」?!俗話說:勝人者,智。勝己者,強。要想有所進步,就必須敢於面對現實,正視自己的缺失,做一個能夠超越自我的強者!

2004年9月,恩師謝世後,有不少追憶他的文章,其中恩師家人和張全亮師哥在恩師逝世一周年大會上的發言《家父行狀》和《著名武術家王培生先生的成功之路》給我印象最深,啟迪也最大。(註四)

在恩師逝世一周年大會題為《著名武術家王培生先生的成功之路》的發言中,全亮師哥根據自己多年刻苦學習、勤奮專研,對老師高尚的品德、傳承的特點、成功的道路、貢獻的意義等方方面面都有全面透徹的分析,尤其是談到恩師六十年代初,蒙冤入獄,在十餘年(五年牢獄,十一年勞改就業)失去人身自由的情況下,逆境不氣餒執著攀登,用老師自己的話說,就是「過去幾十年都是以『練』為主,這十幾年是以『想』為主,也受益匪淺」。全亮師哥深入的剖析道:「恩師十餘年沒有自由,他的武功不但沒有荒廢,反而更上一層樓,不斷向更高的層次發展。什麼原因呢,是他在原有的基礎上,很快地適應了已經變化了的情況,以處驚不恐,處冤不怒,處逆不餒,逆中求順的太極心態和用老莊哲學,指導自己駕馭了所面臨的處境,變『外練』為『內練』的結果。全亮師哥詳細記述了恩師所說在獄中「專心地認真回想過去所師從的各位武林前輩練拳的神姿,技擊的絕招,拳理的奧妙,拳法的精華,每天都象過電影—樣,反覆回想,反覆揣摩,用心梳理總結,用心摩練,進而達到了不練自練的高級境界。

最後,全亮師哥用了一個極其準確而生動的形象比喻:「如果說從1928年恩師王培生九歲習武,開始到1963年蒙冤入獄,35年的武術生活(一個月穿破兩雙練功鞋),是對一塊鋼材的高溫錘鍊(以練為主,);那麼從1963年至1979年五年的冤獄磨難加上十一年的勞改就業,就是對這塊鋼材的淬火、冷處理(以想為主),不動聲色,靜思默想,無形無相,使之質地更加堅硬」。

在恩師家人的發言《家父行狀》中,有一段話——家父常語我等曰:凡練法惟三則,中正其身,空洞其心,真誠其念。就特能印證張全亮師哥在《著名武術家王培生先生的成功之路》的發言中,有關由「外練」變「內練」的分析,以及「鋼材高溫冶練和冷卻焠火」的形象比喻。談到真誠其念的「念」字,恩師認為「即意之不斷,心即主宰內外者。意之不斷在於心靜,心靜後身能中定。用心想以意做(注意:不是以形做——良注),真想真做,全憑心意用功夫。以致心不求其成而自成,意不思其得而自得。譬如用手取物,常存『取之不盡』之意,故曰:『常取』。取者不真取(指有動之意,無動之形;或動之於未形——良注),若真取之,則不成思想,即意之斷續也。所謂心不想之想為真想,意不做之做為真做。心意所至,無障無礙,皆順其自然而作。」我體會,練功練到一定的階段,就必須仔細深研他講的這三點(首先是「身法」,屬基本功部分。其次是「心法」繼而由「虛靜」、「空無」達到較高層次的「純以神行」等),否則難以提高。前人所謂:「全憑心意用功夫」,不是沒道理的。什麼叫全憑心意用功夫?即有動之意無動之形,或云:動之於未形而且是「意不斷」,也就是說,練功必須是「先想後做」,但是有了一定的基礎(即「體」的問題解決了以後),內外上下協調統一了,以「想」為主,還是以「練」(外形動作)為主,其間不同的階段又有不同的要求,且大有講究,方法也多種多樣。據說楊師爺有六種練拳的方法,最後一種是站著或者坐著,紋絲不動都能練完一趟拳。恩師七十四歲接受中國日報(英文版)記者採訪時說:「到我這年紀,每天鍛煉身體並不重要(指外形動作的比比劃劃),做些太極靜功就可以了」(言下之意變「外練」為「內練」,以「想」為主了)。他如,恩師晚年在十六式收勢里提示:「想著踏步外形並沒有真踏」;「想著走路,實際上外形並沒動」。都是說的同一個道理。


推薦閱讀:

原始太極拳文本
膝關節損傷非太極拳之過--李秒豐 - 李秒豐 - 個人專輯 - 太極拳資料庫 太極,視頻,...
孫式太極拳7
楊氏太極拳85式拳譜(簡)
混元太極拳要領之松腰開竅旋之足

TAG:名家 | 太極拳 | 作用 | 太極 |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