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身世坎坷,曾是東歐反俄大本營
2014年烏克蘭政局動蕩不安,南部的克里米亞經過公投後,於3月18日正式脫離烏克蘭,成為俄羅斯領土。滄海桑田,這個今天鐵杆挺俄的地區,當年曾經是全東歐反俄的大本營。
克里米亞位於烏克蘭南部的克里米亞半島,瀕臨黑海和亞速海,面積2.5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50萬,其中,俄羅斯人占近60%,烏克蘭人占約24%,首府為辛菲羅波爾,烏克蘭語為官方唯一語言。因為毗鄰近東地區兩大洲的咽喉,因此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上眾多民族都成征服過這裡,希臘人、羅馬人、哥特人、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先後佔領過克里米亞,每一次征服往往伴隨著屠殺與血洗。在有文字以後的千年文明史上,可以說克里米亞在一波波征服者鐵蹄下浸透了血淚。
克里米亞在一波波征服者鐵蹄下浸透了血淚
沙俄時期前
今天能夠找到的最早的在克里米亞半島定居的人是凱爾特人,前7世紀斯基泰人開始將他們排擠掉了,只有在山區還有少數留了下來。與此同時希臘人開始在海岸建立殖民地。
公元前438年這裡建立了一個叫做博斯普魯斯王國的國家,這個國家與雅典的關係非常好,它向雅典提供麥和其它貨物。公元前15年,克里米亞半島海岸上的國家和城市都淪為羅馬帝國的附屬國。
此後克里米亞半島相繼被不同的民族佔領:250年被哥特人,376年被匈奴,8世紀被可薩人,1016年被拜占廷帝國,1237年前欽察人,1237年被蒙古人先後佔領。
克里米亞半島、亞速海和蒙古西征軍(資料圖)
13世紀義大利商城熱那亞將其競爭者威尼斯逐出克里米亞半島並在半島的海岸上建立了多個城市。這些繁茂商城一直存在到奧斯曼帝國佔領克里米亞半島為止。與此同時韃靼人已經佔領了半島的中部和北部。金帳汗國分裂後,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一個後裔在這裡建立了一個汗國。最早管理克里米亞的是禿花帖木兒,他是拔都的兄弟。到1430年,他的後人哈吉·格來正式立國,在巴赫切薩拉伊定都,並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附屬國。他是虔誠的穆斯林,因此汗國有強烈伊斯蘭色彩。他死後,次子努兒道刺特和六子明裡·格來爭位,後來明裡·格來得位。
1454年,哈吉·格來把克里米亞河南岸的巴赫切薩拉伊,即原奇爾克耶城定為都城。1468年,他在喀法訪問,同時奧斯曼帝國派了一支騎兵前往奪取喀法。他在1475年被土耳其人囚禁,但鄂圖曼人尊重克里米亞汗國的獨立,因此兩年後獲赦,成為蘇丹的封臣。半島南部由土耳其人統治,汗可以繼續統治其餘的半島和北方草原地區,允發行自己的錢幣。他們之間關係特殊,土耳其帝國每有戰事也找韃靼人幫忙。1502年,金帳汗國徹底崩塌,克里米亞成為金帳汗繼承人。
從1478年到1777年,克里米亞汗國是奧斯曼帝國的一個附屬國。這汗國的其中一個收入來源是前往東歐捕捉奴隸,稱為草原民族的收成,卡法城是著名奴隸市場。在被沙俄并吞前,克里米亞維護了伊斯蘭邊界,定期掃蕩南俄,阻止斯拉夫人定居草原。
1774年俄羅斯迫使奧斯曼承認克里米亞獨立,從1777年起,克里米亞汗王沙希因附屬俄羅斯。不久,克里米亞貴族起義反對沙希因,沙希因向俄國人請求援助。波特金率7萬俄軍到達克里米亞,1783年俄羅斯正式將整個克里米亞半島納入版圖,併入俄國的克里米亞隸屬塔夫里達州管轄。
從1676年開始,此後200多年的時間裡里,先後爆發了十一次俄土戰爭,通過平均每十九年一場的戰爭,沙俄搶佔了大片土耳其領土。彼得大帝打開了俄國朝向北方的波羅的海出海口,但他在活著的時候,沒能完成打通黑海出海口的願望。最終來自德國的葉卡捷琳娜大帝完成了歷代沙皇們的夢想。1768年,俄土爆發第五次戰爭,沙俄大勝並強迫土耳其簽訂《凱納爾基條約》承認克里米亞汗國「獨立」,實際是由沙俄繼任克里米亞汗國的保護國。1783年,葉卡捷琳娜大帝撕掉了偽裝,宣布兼并克里米亞半島,汗國被從地圖上徹底抹掉,自此半島併入沙俄帝國。
葉卡捷琳娜曾驕傲地將克里米亞比作自己帶給俄國的嫁妝
沙俄時期
吞併克里米亞半島並未滿足沙俄貪得無厭的領土野心,面對龐大而虛弱的奧斯曼帝國,在此後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沙皇又陸續發動了三次俄土戰爭,搶到了西起巴爾幹、東到高加索,包括多瑙河出海口在內的大片領土。但黑海是個內海,要從黑海進入地中海,必須經過仍處於奧斯曼控制下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才能讓地中海溫暖的海水沖洗沙皇士兵的軍靴。因此,打通進入地中海的通道,是沙皇們的一大夙願。
沙俄在近東的鯨吞蠶食,引來西方列強英法的強烈不滿。他們擔心沙俄徹底控制奧斯曼帝國,由此勢力將深入地中海並威脅到英國通往印度的航路,以及法國在北非的殖民地。於是英法暗中支持土耳其對抗沙俄,克里米亞戰爭(亦稱第九次俄土戰爭)因此於1853年爆發。
1854年至1856年間,克里米亞戰爭爆發。
克里米亞戰爭中進軍阿爾馬河沿岸的聯軍(資料圖)
英、法、奧斯曼帝國和撒丁王國結成同盟,與沙俄開戰。這是持續20多年的拿破崙戰爭結束以後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戰爭。1854年1月,英法艦隊進入黑海,6月英法聯軍登陸克里米亞半島,聯軍海軍封鎖了塞瓦斯托波爾港。10月,聯軍開始圍攻塞瓦斯托波爾。半島寒冷的天氣讓聯軍苦不堪言,俄軍也依託在塞瓦斯托波爾經營數代人的堅固工事死守。1855年7月,聯軍在圍攻要塞的戰鬥中,打死黑海艦隊的納希莫夫將軍,他的死標誌著著俄國海軍光輝時代的落幕。當年9月,聯軍經300多天圍攻後終於佔領塞瓦斯托波爾,俄軍敗局已定。
1856年3月,各國簽定了《巴黎和約》,約定黑海中立化,沙俄不得不吐出不少此前獲得的「贓物」,如歸還包括多瑙河出海口在內的比薩拉比亞部分領土,黑海中立化,解散黑海艦隊、俄國只能在黑海擁有10艘小船(1871年該限制被廢除)、禁止外國軍艦未經土耳其同意通過黑海的兩個海峽,這一條款至今有效,據說蘇聯時代刻意不將基輔級稱為「航母」而堅持冠以「戰術航空巡洋艦」或「載機重型巡洋艦」,就是為了規避條約對蘇聯軍艦通行黑海出海口的限制。不過,克里米亞仍然被俄國窩在手裡。
蘇聯時期
1918年建立了塔夫里達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俄羅斯聯邦的成員。
1921年,又成立了隸屬俄羅斯聯邦的克里米亞韃靼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克里米亞半島也是一些很血腥的戰役的戰場。1941年德國軍隊在試圖佔領連接克里米亞半島和大陸的地峽時損失慘重。最後德軍還是衝破了蘇軍的防線,只有塞瓦斯托波爾從1941年10月一直堅持到1942年7月4日。
1944年,蘇軍重新解放塞瓦斯托波爾,斯大林以許多克里米亞半島韃靼人與德國合作為由,把全部韃靼人居民強逼流放到中亞, 克里米亞韃靼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也被改為克里米亞州, 大約46%被流放的人死於飢餓或疾病,其餘的人直到數十年後才獲准返回克里米亞半島。
1945年2月,在克里米亞半島的雅爾塔召開雅爾塔會議。
1944年4-5月,在著名的「十次打擊」中,紅軍發起第三次打擊,托爾布欣元帥領兵直指克里米亞。紅軍在黑海艦隊配合下,殲滅10萬德軍,解放了克里米亞半島。次年,反法西斯盟國三巨頭在半島南岸一個海濱小城逗留短短數天,他們在此召開的會議,決定了此後40多年全球數十億人的命運。從此雅爾塔這個克里米亞小城的名字廣為世人所知。
1918年到1954年為止,克里米亞半島一直是蘇聯俄羅斯聯邦加盟共和國的一部分。
1954年,為慶祝烏克蘭的哥薩克人鮑格丹·赫梅爾尼茨基開始與俄羅斯「結盟」300周年,赫魯曉夫主導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在1954年通過決議,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決議的理由是:「鑒於克里米亞同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之間經濟上有共同性、地域接近、經濟和文化關係密切。」
赫魯曉夫把克里米亞「送」給了烏克蘭
蘇聯解體後
1991年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半島成為烏克蘭的一部分。許多半島居民對此不滿。島上還駐有俄羅斯的黑海艦隊,當時情況相當緊張,有爆發戰爭的可能。烏克蘭極端民族主義勢力在選舉中失利後,情況開始減緩。同年5月,俄議會通過決議,宣布1954年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的決議不再具有法律效力,並要求俄羅斯、烏克蘭和克里米亞三方就半島地位問題展開談判。烏克蘭則予以強硬反擊,宣布俄議會的決定無效。
1992年5月5日克里米亞半島宣布獨立,後來決定成為烏克蘭的一個自治共和國。俄羅斯租借塞瓦斯托波爾軍港的部分作為黑海艦隊的基地。
1994年7月,隨著奉行對俄友好政策的庫奇馬當選烏克蘭總統,有關克里米亞半島歸屬的爭執漸漸趨於沉寂。
1997年5月,俄羅斯與烏克蘭正式簽署俄烏友好合作夥伴關係條約,確立雙邊友好關係,原則上為解決克里米亞歸屬等問題奠定了基礎,俄烏關係緩和。
因為烏克蘭局勢動蕩,2014年3月6日,克里米亞議會投票一致同意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3月16日公投,3月18日正式入俄。
俄羅斯認為克里米亞是俄羅斯流血百年得到的,所以一直對蘇聯把克里米亞從俄羅斯分出來割給烏克蘭心懷不滿。現在,普京終於實現了對克里米亞兵不血刃的和平控制。
2014年3月16日烏克蘭頓涅茨克民眾集會支持克里米亞公投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註明本文鏈接:http://www.guancha.cn/history/2014_03_19_215226_s.shtml 來源:新華網 | 責任編輯:高倩 更多
|
專題 > 烏克蘭之殤 |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普京首次到訪克里米亞 在塞瓦斯托波爾軍港檢閱黑海艦隊
※克里米亞宣布獨立
※五彩俄羅斯——蘇聯時期的克里米亞
※克里米亞問題與烏克蘭民族構建(下) | 冬川豆
※俄烏「克里米亞之爭」歷史、現實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