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不善社交」,而是「不夠饑渴」
作者 |蘇清濤 來源 |扯淡不二(chedanbuer)
你要那麼多朋友幹嘛?
有適度社交焦慮的人,往往情商更高。與此同時,我們發現,在社交上顯得很膽大、無所顧忌、自以為「放得很開」的人,有一大半其實都是很大條、很無趣、很不識趣、情商很低的傻X.
青年:
蘇叔,我是理科生,在人際交往方面,從來都不是一些圈子的核心,我就想問,我有必要成為這種核心嗎?我就總感覺朋友不多,是因為我自身不好、不夠吸引別人嗎?
蘇格拉底:
你所謂的「感覺朋友不多」是什麼意思?是找不到一個可以說心裡話的人? 遇到困難求助時無人幫助?還是說,你的生活不夠熱鬧,讓你感覺到,你沒有那些熱鬧的人的人緣好?
青年:
可能是不夠熱鬧吧,別人也不怎麼找我。
蘇格拉底:
那你主動找別人了沒?找的時候,別人不搭理嗎?
青年:
我找的話,別人倒是都會搭理我。
蘇格拉底:
這下,我明白了。你之所以覺得自己人緣不好,並非是因為現有的人緣滿足不了你的需求,而是因為你把「熱鬧」當成一種人際關係上成功的標誌了。想想看,你要那麼熱鬧幹嘛?
青年:
可能有種炫耀或者什麼心理因素摻雜在裡面吧。
蘇格拉底:
沒這個必要啊。那些熱鬧的人,他們也未必就快樂啊。有很多人,把「朋友多」當成一種價值觀、一種「政治上的正確了」。可是,你真的就需要很多朋友嗎?人緣好,往往就是一種負擔,因為,朋友太多的話,你就不自由了。
青年:
對啊,今天聚會明天出去玩,你不去還不好。
蘇格拉底:
本來,社交是為人服務的,但漸漸地,社交異化了,我們反過來為它所奴役。如今,社交帶給人們的煩惱,遠多於快樂。
況且,一個在社交場面上、飯局上特別活躍的人,也很有可能,他的真實人際關係會特別差,甚至是「孤獨到沒朋友」。否則,也就不會無論逮著誰,無論別人是否願意聽,他都會廢話幾大車了。還有一種是,人前跟別人勾肩搭背,又在背後對人家說三道四,這就是,可憐到家了。
青年:
你上面說的這些,我都認同。但請問一下,你怎麼看待「社交恐懼症」?
蘇格拉底:
大部分的「社交恐懼症」,都不是病,而是由一些喜歡人為地玩弄概念的人給造出來的。
幾乎任何人在社交場合都會有某種程度的緊張感,但這種緊張感其實並不會對社交造成實質性障礙。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在與陌生人見面前感到有點擔心焦慮,或在出席正式場合前有些恐懼緊張,這是正常的,但在實際情況中又不難發現,我們是可以應付自如的,某些場景到最後甚至還是樂在其中。
因此,不必把自己的「社交焦慮」誇大成「社交恐懼」。
此外,心理學上有一份研究指出,容易在社交上出現輕度焦慮或害羞的成人,比其他人更能體諒別人,了解別人,而在交談時他們亦會更細心傾聽,較少打斷別人的話。也就是說,有適度社交焦慮的人,往往情商更高。與此同時,我們發現,在社交上顯得很膽大、無所顧忌、自以為「放得很開」的人,有一大半其實都是很大條、很無趣、很不識趣、情商很低的傻X.(此前,我曾在《世間所有的內向,都是因為無法忍受別人的無趣》一文中對社交的膚淺本質做了無情的鞭撻,感興趣的人可以在扯淡不二的後台回復關鍵詞「熱文」查閱。)
所以,我們其實不必把社交焦慮看作洪水猛獸,適度的社交焦慮不但是正常的,而且還是必要的。
柏拉圖:
蘇格拉底老師說得對,但我還想補充一些。
通常情況下,在社交場合中比較活躍的,是這樣的人:有錢的、閱歷豐富見多識廣的、博學多才的、長得好看的;不活躍的,則是沒錢的、沒閱歷沒見識的、長得不好看的。這只是個的初步感覺,但實際上,對社交感到焦慮的,也有很多人屬於前一種。
蘇老師以前說過,在一個集體中,最差的成員(或自認為最差)和最優秀的成員(或自認為最優秀)都缺乏歸屬感。 前者缺乏歸屬感,是因為難以融入,害怕自己不被接納;而後者缺乏歸屬感,則又分兩種情況:無法融入,不願意融入。以此推斷,在社交場合中,最不自信的人,會有恐懼感;但最自命清高的人,則會既抵觸又恐懼。
倘若你覺得自己是這個群體中最差的那一個,那麼,你便不得不做一些附庸風雅的事情,以此來表明「我有資格跟你們在一起」。這樣做,吃力感是顯而易見。
另一方面呢,倘若你是一個逼格很高的人,那麼,為了合群、為了照顧到那些沒格調的人,你就必須接地氣,但為了接地氣,你就必須附庸低俗,必須對別人說的那些無聊的話假裝出一幅很感興趣的樣子,然後再頻頻點頭「是、是、是」。這就好比,明明盤子里沒菜,你卻要假裝吃得津津有味;明明沒有快感,卻要偽裝高潮。
或者,那些你不樂意與之社交的人,其實並沒有問題,他們的話其實很有水平,但你就是不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 陪著看起來無比真誠的笑臉,也照樣是一種煎熬。
但無論是在哪一種處境中,你都會有一種「身不由己」的被脅迫感,不自在。區別在於,前一種情況下,你迎合的是比自己強的人,然後,人家會覺得你拉低了他們的層次,會罵你裝逼、歧視你;而在後一種情況中,你遷就的是比自己差的人,掉身價。
似乎是,剛剛處於那個小群體的平均水平的人,方可在進退間遊刃有餘。
其實,讓人無所適從的「社交恐懼」,多發生在一些「非必要」的場合。 就是說,你本來就沒有必要跟這個人打交道,等你真正需要跟某個人打交道的時候,反倒不會有「不自在」。
也就是說,社交最令人焦慮或恐懼的地方,並不是跟某個人陌生人或自己不喜歡的人說話,而是無話找話。你並不是找不到一句打破沉默的話,而是害怕自己找出來的話逼格太低,別人不感興趣。
其實,大可不必,比如,你會擔心自己問個「你吃了嗎」或「今天天氣不錯」顯得很膚淺,但倘若是別人率先用這樣的話題打破沉默,你非但不會覺得人家膚淺,反而覺得他就是你此刻的救星,你會對他感激涕零。因此,不必對自己要求太高,反正大家都心知肚明是「無話找話」嘛,你不要對自己太潔癖就好了。
在社交場合,你之所以覺得跟某個人相處很不自然,害怕跟他說話,其實是因為,你根本就沒有跟他說話的客觀需求、沒有那種內在衝動,你是把跟他說話當成了一種義務來勉強自己。等到什麼時候你確實有必要跟他說話了,你會發現,跟他說話,其實是一件非常自然自然的事情。
常常有人對我說,覺得自己很難融入周圍的人,很困惑,不知道該怎麼辦。但以我這樣一個完全不擅長人際交往的人的切身體會,所謂「很難融入」,其實,只是暫時還沒有融入的迫切必要、是你覺得跟別人無話找話地拉近距離比較難而已;等真正「被逼到那份兒上」了,你自然而然就能融入了。
因此,一方面,沒有必要為了彰顯自己的「個性」而有意識地與大家都保持距離,但另一方面,你也沒有必要刻意地、費力地去融入,那樣太耗費精力,弄不好還很尷尬。難道離了別人就不能正常生活?
「難以融入」之所以讓你感到焦慮,是因為你把融入所處的環境當成了一種「政治上的正確」,認為自己「應該融入」。可是,憑什麼呀? 憑什麼非得融入,憑什麼非得跟別人有共同語言?在這方面,不少人,是被教育,被自己的父母給誤導慘了;此外,某些「外向者」(獨處恐懼症或社交饑渴症患者,即那些完全不能忍受一個人的狀態、不說一句廢話就能憋死的人)也常常以錯誤的評價給不喜歡社交的人傳播了負能量。
在關於社交障礙的討論中,社交饑渴症或獨處恐懼症,是一個被忽略了的問題。如果能提高獨處的能力,弱化社交的需求,則煩惱或許會減少許多。我很喜歡《水手》中的那句歌詞:只有遠離人群才能找回我自己。
搞清楚了這些,你就會發現,社交焦慮,其實不是性格缺陷;社交恐懼,也算不上個多大的事兒。不喜歡參加某些社交活動,那就別參加了吧;如果不習慣跟陌生人說不必要的話,那乾脆就別說了吧。倘若你能從內心裡接納這種雞湯式的理念,則即便是不跟別人說話,你也不會覺得尷尬。
作者:蘇清濤,1984年出生,金牛座,200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儘管我毫無藝術細胞,但我自己就是個藝術品」。公眾號:扯淡不二(ID:chedanbuer)。
推薦閱讀:
※社交秘籍
※2028年的社交會是什麼樣?
※一例社交恐怖症的諮詢案例報告
※工具類APP社交也瘋狂
TAG: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