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萬放棄學區房移民美國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位華人移民哭訴碎落一地的美國夢
近日,一位中產代表,北漂成功典型,原本打算用500萬給6歲兒子買學區房,卻遭房主臨時加價30萬,遂憤而決定移民美國。他臨走前一封《再見北京》刷爆朋友圈,他認為拖家帶兒,遠赴美國,那裡的房子寬大漂亮,孩子可以在更好的環境成長,即使接上父母過來,語言不同,周圍沒有親戚,那都不是事兒……這位爸爸被網友親切地稱為「移民爸爸」。?「移民爸爸」走紅:500萬,學區房還是移民美國?
這位「移民爸爸」的心路歷程在華人圈中引起軒然大波,有人仰望,羨慕他有能力為孩子做了個好選擇;有人「呵呵」,笑言「很傻很天真」。我們也接到一個留美粉絲寫給「移民爸爸」的回信,題目叫《你好中國》:
揮一揮手,帶不走中國的高薪厚職;漂洋過海,只求換張綠卡。
遠渡重洋,沉寂四年,從來沒有忘記為什麼出發。只是現實照進理想,如果連眼前都苟且不了,還談什麼詩和遠方。
夜深人靜,燈影憧憧,打開word的時候,我卻想起了這句話。四年前,辭去了中國優厚的「鐵飯碗」移民美國,我全家的軌跡在那時轉了彎。
曾幾何時,也曾為即將到手的綠卡輾轉反側,興奮難眠;午夜徘徊,也曾為未知的生活,彷徨緊張。今夜,窗外抬頭便能看見傳說中特別圓的月亮,而我則坐在書桌前,思慮著什麼時候,才能買上美國的學區房。
曲線美國夢我出生和成長在南方一個沿海城市,林立的高樓,堵塞的車龍,洶湧的人潮,像極了步伐緊湊的紐約和舊金山,雖然有討厭的回南天,但是四通八達的公交網路,中外各種名牌彙集的商圈,至今還記得潮熱空氣下,氤氳的市井味道。
初中,高中名校一路通行,我如願地擠進了全國前十的名牌大學校門。寒窗苦讀,年年獎學金,畢業後,幸運進入了業內全國數一數二的單位,奮鬥了四年半,終於過上優哉游哉的「鐵飯碗」生活。
上午上班,刷刷網,臨時開個小會,跟其他部門的同事溝通,下午吃著單位提供變著花樣的下午茶,然後五點準時下班。如果遇上忙碌的季節要臨時加班,有補貼,晚下班打的回家的發票單位報銷,有時候覺得,其實,生活一直這樣,也挺好。
當時,出國潮還沒在全國瘋狂掀開的時候,我們家鄉的人已經走在赴美的路上,考托福準備留學的,結婚遠嫁美國的,花錢準備偷渡的,賣房計劃移民的……朋友,親戚一個個的離開。
是的,像許多庸俗的移民故事那樣,我有個移民美國的親戚,然後,多年的排期之後,我拿到移民美國的簽證。朋友同事都羨慕嫉妒恨,恭喜我找到好出路,不用每天複製粘貼般過上可預見未來十年的生活。揮一揮手,帶不走中國的高薪厚職;漂洋過海,只求換張綠卡。
首次飛往美國的航班上,坐在我旁邊的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大爺Ken,至今我還記得他問我的一句話,What"s your dream?(你的夢想是什麼?)我想了想,告訴他,我想要一個房子,一個家。他呵呵一笑,跟我說起了他的故事,他住在中部的Kansas City,跟太太一起創立一家小的諮詢公司。他的媽媽住在紐約,他的弟弟住在華盛頓,當時,習慣了群居的我不太明白,為什麼一家人要分隔異地,他解釋了一個很現實的理由,房價。
他在Kansas的家是一所兩層的House,有游泳池,有花園,他說,在中部,三四十萬就是一棟豪宅,而在紐約,一百萬也只能是個蝸居。他告訴我,只要努力,房子會有的,然後他給我畫了一條曲線,說道,夢想會實現的,而逐夢的過程是曲折的。曲線美國夢,是我對這個國家的最初印象。活在傳說中的光鮮生活落地美國不久,我揣著綠卡兩地頻飛,與分隔異地的先生見面,熬過了一年半排期,我等來了與先生的團聚,前年,我們也迎接了我們第一個孩子,Jimmy。
在國內朋友無數仰望的目光中,傳說我的生活是這樣的:衣著光鮮,住著兩三百平米帶前後花園的大別墅,「白菜價」買下在中國開價不菲的名車,把孩子交到幼兒園老師手中,一天的職責就完成一半。剩下的時間,自由在美容健身購物之間切換。 上午,翻翻雜誌搜羅名牌衣服包包最新款,手握老公的信用卡,呼朋喚友組團去掃貨。下午,逛累了,提著大包小包的戰利品,如果時間允許話,還能約上志同道合的閨蜜找家咖啡廳嘆著精緻的下午茶,交流帶娃經,順道聊聊人生和理想。到點了,把孩子接走,準備好晚餐等老公回家。
然而,美好總在幻想中流傳,風吹起,碎裂四散,不留痕迹。而現實總被柴米油鹽所包圍。
先說說美國教育那些事兒,美國的孩子五歲才上kindergarten,它屬於小學,相當於學前班,開始免費,有些地方半天,有些地方全天,全天的一般3點左右也放了。5歲前家長可以自由選擇是否把孩子送去Daycare,Daycare都沒有公立的,意思就是要花錢的。我打聽過,在所在的區,兩歲的孩子daycare 費用是$2400美金,3歲至5歲的孩子大概$1300至$1500。從早上8點到下午6點。每超時一分鐘要多交$1。我們拿著稅後6000美金的工資,一家三口在面臨不菲的daycare費面前,依然經濟有些緊張。
目前我們一家三口住在矽谷San Jose的兩房一廳的公寓,每個月租金是2600美金,加上水電大概是2900美金。最近租金一直漲,一年漲個一兩百算正常。那些傳說中的二十多萬一間帶前後花園的別墅房子,美國確實有,但都在不發達地區,或者在發達地區,治安不好的區域。如果想在美國舊金山灣區買房,大的house 50萬美金起步算超級便宜的,這還是在不考慮學區的情況下。如果要買好學區的房子,起步價都要在七八十萬以上。如果在紐約,洛杉磯這種寸土寸金的城市,價格只有更高。
目前,雖然我和先生都有固定的工作,收入到達到美國中產階級收入的水平,但在高昂的學區房面前,我們依然望而卻步。
」水土不服」的孩子被退學回國
在「移民爸爸」眼中,遠赴美國,孩子可以在更好的環境成長,即使接上父母過來,語言不同,周圍沒有親戚,那都不是事兒。我只想「呵呵」,說一聲「很傻很天真」。
我的朋友父親是矽谷工作的工程師,月入過萬,收入不低,剛開始家住舊金山灣區一個學區一般的區Milpitas。在美國打拚多年,把兒子從國內接了過來打算開啟美國夢的大門。剛開始在一間公立學校就讀,但是無奈學生素質參差不,就齊,就咬咬牙決定轉去私立院校。私校收費高昂但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孩子的教育的確能得到保障。後來,為了進入另一家優秀的公立高中,父親決定搬去擁有不錯公立學校好學區Saratoga,以每月4000美元的價格在學校附近租房使得兒子進入Saratoga 高中就讀。
與大多數半路來到美國的中國孩子一樣,這位工程師的孩子來美也有些時間了,但語音依舊存在問題,上課根本聽不懂老師在說什麼。全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使得初來咋到的孩子失去了熟悉的環境和小夥伴,面臨極強的不適應期。再加上美國學校放學時間早,他放學後無所事事,因為不適應學校的節奏,孩子回家之後就是打電腦,忙於工作的父親疏於對孩子的管理,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使得孩子最後被捲入了網遊的漩渦不可自拔,成績一落千丈被學校開除。諷刺的是,最後家裡決定還是送回國內接受高強度的應試教育為孩子再打基礎,之後回美國再繼續就讀。
為了兒子上學,這當中前前後後搬了幾次家才算消停。而這位父親也因為孩子就讀前前後後換了四次工作。無法溝通老人很抑鬱
中國人自古講究百善孝為先,子女先到,父母后至,是常有的遷徙模式。不像年幼的孩子們還有極強的語言學習能力,說了半輩子中國話的父母們英語基本零基礎。我的父母來美後,零零散散上過一些零基礎的移民補習班,但最後都因年齡太大無法繼續學習,而不得不打道回國。
在與先生團聚前租住單房,我經歷過幾任房東,房東們無一不是事業有成的綠卡族,而負責打掃衛生,接送孩子放學的,都是他們年邁的父母。看不懂英文電視,不會電腦上網,他們只能靠擺弄花花草草消磨時間,子女工作忙碌,孫兒少不更事,出門無法溝通,他們憋了一肚子的話,無處訴說。
我的這些房東父母,每次見到我下班,都會熱情噓寒問暖,但更多的時候,是傾訴他們的心裡話。這邊沒有熟悉的街坊鄰里,沒有出門步行就能到的中國超市,平時子女忙於工作,除了呆在家收拾屋子哪裡都去不了,形同軟禁。在美國生活,沒車就是等於沒腿。但縱然有中文版本的考試題目,但是拿到駕照上路後如何認識路牌地名又是一大難題。萬一迷路,人生地不熟還都不知道自己的確切位置。
他們經常想念中國,想念閑時可以和街坊鄰里叨嘮幾句,想念發達的公交網路和熟悉的文字語言,想念不受限的自由。持有綠卡的他們會數著還有多久可以登上回國的飛機,他們計算著回國必須待五個月零二十九天(因為離境超過180天回美綠卡可能會被沒收)……
我的一個朋友,有一次晚上他的母親晚上身體不適,恰巧朋友在公司加班所以無法陪同前往。無奈,父母只有自己駕車前往診所就診。但是由於語言障礙,指手畫腳半天之後才搞清楚病因。回家吃了葯後不適癥狀消除,這件事情也就過去了。然而兩年之後,他們家突然收到來自討債公司的催款電話,朋友一頭霧水家裡怎麼可能欠下外債,遂與對方交涉許久。最終才明白,兩年前晚上的那次就診不知道為什麼不屬於保險公司的理賠範圍需要自己支付。但是語言障礙使得父母根本不清楚有這麼一回事,不懂英語的父母期間接到診所的催款電話也聽不懂對方的含義,結果一拖再拖。最後經過兩年的時間,原先只有400美元的就診費因為利息變成了2000多美元。朋友和對方交涉半天希望能把數額降低,但是催款公司態度強硬不肯讓步,最終無奈全額照付。
朋友也不止一次和我提起過父母在美生活的不如意,語言不通沒有人際關係的父母在美國沒有什麼朋友。平日最大的娛樂活動就是和社區里其他的父母輩們打牌搓麻將。諷刺的是,這些父母輩們也有相似的想法,抱怨美國的同時都希望能回到國內生活。他們都認為在美國,他們處處都要依靠子女的幫助。在他們眼中,自由的美國像一個囚籠,他們永遠抬不起頭。
選擇的路跪著也要把它走完遠渡重洋,沉寂四年,我從來沒有忘記為什麼出發。只是現實照進理想,如果連眼前都苟且不了,還談什麼詩和遠方。
夜深人靜時,我會在黑暗中回首。那一年,風華正茂,自己也曾在名校里,有著學霸的美稱;那一年,自己意氣飛揚,也曾叱吒職場。如今離鄉背井,一邊埋頭鍋碗瓢盆間,一邊應對孩子屎尿哭鬧,生活變得狼狽不堪,有時也會暗自思索,移民美國的意義何在?
推薦閱讀:
※American Dream
※走新中國路 別了美國夢
※約翰·派博|別買「美國夢」的賬!
※藏在《伯德小姐》背後的「美國夢」
※冷眼:父母的遠見才是孩子的起跑線!如何實現美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