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以來第一位小楷大師|鍾繇小楷

河西簡牘 秦 甲種日書

在印刷術還沒有問世的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書籍、文章的流傳,全賴讀書人手抄。《顏氏家訓》中載當時東莞人臧逢世「欲讀班固《漢書》」,竟乞姐夫劉緩的「客刺書翰紙末」,「手寫一本」。這抄寫用的字,當然是用小字。幾乎每一種字體,都因其用途不同而有字形的大小之分。楷書中的小形字,即是我們常說的小楷。這種字,在古代最適宜於抄寫和批註書文。

漢 醫藥木牘

漢 敦煌馬圈灣木簡

我們知道,文字作為記錄語言的符號,應以書寫簡便為要。因此,秦漢之際,在竹、木簡,帛書上,首先出現字型較小、書寫較方便的隸書。今天我們可以在雲夢秦簡、居延、武威漢簡及長沙馬王堆帛書等珍貴文物中看到。隸書比之篆書,或寫、或認、或記,都要方便得多。然而,隸書究竟還有波勢,影響書寫的速度。於是,楷書便應運而生。目前我們可以看到的最早的也算是最接近楷書的墨跡,是魏元帝景元四年(公元二六三年)的《幕下史索盧簡》,雖寥寥幾字,但清楚地看出,這些字已基本脫掉了隸體的波勢,而且字形開始變方,顯然這是一種新字體的雛形。

當時因抄寫的工作量太大,所以抄寫的人尋找一種較為便於書寫的字體,由篆及隸,從隸到楷,到小楷形成,這種尋找才算告了一個段落。

小楷形成於魏晉而發展於南北朝,著名書法家鍾繇,王羲之父子在這個發展過程中起了積極的作用。新疆、甘肅等地發現的大量手抄經卷,也說明了當時小楷的應用和發展情況。這些經典的抄本,書法雖不及當時著名書家那樣娟好,筆劃之間還保留著較為明顯的漢隸風味,但從字形結構上看,顯得方正穩健,氣韻高逸。

董美人墓誌

隋唐兩代是楷書發展的全盛階段。今天我們從隋代碑刻中,看到了初唐小楷的先聲。清嘉、道年間在陝西興平縣發現的《董美人基志》,是隋代小楷的代表作。此碑書法挺拔雋秀,雖無署名,但出於當時高手是肯定的。

虞世南 破邪論序

唐代著名書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都工小楷,他們承繼了前代書風,自己又有新的提高,字體愈見勁健秀雅,書風亦顯雍容遒麗,深深地影響了當時的書壇。

趙孟頫 小楷洛神賦

隋唐以後,工小楷者頗多,但有所建樹的卻甚少,惟宋末元初的趙孟頫、元末明初的宋克、明代中期的祝允明、文徵明、明代後期的董其昌,上追魏晉、隋唐,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面目。此後,小楷逐漸流於平庸,佼佼者已如鳳毛麟角。

唐 國詮 善見律

在小楷的整個發展過程中,晉唐,是一個承先啟後的階段。這個時期著名書家的小楷作品墨跡無存,而於宋人刻帖中卻不鮮見。宋人要看到魏晉時的墨跡,也是非常之難的;但要看到唐人的臨摹本,或唐人本身的寫本,還不太困難,因此,宋人刻帖多少還有比較可靠的依據。在繁多的宋人刻帖中,收刻傳世小楷精品最著的,當推《越州石氏帖》。

唐 兜沙經

《越州石氏帖》,是南宋會稽(今浙江紹興)人石邦哲(字熙明)匯刻家藏法書碑帖編成的。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著名書法家的小楷,大部分被收入在內。重要的有鍾繇的《力命表》,王羲之的《黃庭經》,《東方朔畫象贊》、《海字本樂毅論》、《曹娥碑》,王獻之的《十三行洛神賦》、歐陽詢的《心經》;虞世南的《破邪論》;褚遂良的《小字陰符經》;《度人經》;柳公權的《清凈經》等等。其中魏晉作品,依據後人臨摹翻刻,這是無疑的,但由於其刻工精良,而且有的帖除此之外再無別本,所以仍然具有重要價值。

鍾繇 薦季直表

魏晉時善寫小楷的大書家,首推三國魏人鍾繇。他師法蔡邕、劉德升等人,博取眾長,於各體中尤精隸、楷。唐代著名書法評論家張懷璀評為「真書絕世,剛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秦漢以來,一人而已。」

鍾繇 薦季直表

鍾書的真跡,今已不見,散見於宋代叢帖中的《宣示表》、《賀捷表》,《薦季直表》等,相傳是他的手筆。這些小楷作品,雖出於後人摹刻,神采、氣韻大減,但還能看出由隸入楷的痕迹。

鍾繇 薦季直表

寫於黃初二年(公元二二一年)的《薦季直表》,字形雖還是扁方,但點畫卻從隸中脫穎而出,輕落輕收,給人一種於端莊中見嫵媚的感覺。

鍾繇 宣示表

鍾繇 賀捷表

馬一浮 書賀捷表

比其略早幾年的《賀捷表》(書於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二11八年),則不但點畫輕盈瀟洒,而且字形亦趨方正。至於《宣示表》,因原跡早佚,唐時傳為王羲之臨本。傳世刻本以北宋《淳化閣帖》本為最早,雖為輾轉摹刻,但稍扁的字形,朴茂的點畫,仍然充分表現了那個時代的書法特徵。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十大最悲情英雄:秦漢有四名、春秋戰國四名、宋明各一名
閑話秦漢:劉邦,呂公玩的最大最長遠的一筆投資
周秦漢唐「大國崛起」的文化密碼
周秦漢唐的文件夾【職場】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先秦詩卷

TAG:大師 | 小楷 | 鍾繇 | 秦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