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立觀察】英國「脫歐」的教訓與啟示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日前出爐,其衝擊波正在並將繼續擴散。6月23日,「脫歐派」僅以四個百分點、近127萬票的微弱優勢,草草決定了國家走向。全球輿論為之嘩然,金融市場隨即動蕩,英鎊觸及31年來低點。這樣的後果,是不少人,包括贊成「脫歐」的英國選民所始料未及的。此次英國公投將成為「冷戰」結束後全球地緣政治影響最深遠的事件之一。

  判斷這一事件的長期影響尚有待時日,但其即期衝擊已然顯現。從經濟上看,在大宗商品價格跌勢、中國經濟放緩等因素之外,這一異動加劇了全球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從政治上看,「脫歐」是如今洶湧而來的民粹主義、反建制運動的突出體現,也是戰後歐洲一體化事業的重大挫折,雖然短期內英國「脫歐」不至於引發「多米諾效應」,但「光榮孤立」的海峽將變得更深更寬。

  英國「脫歐」,受衝擊最大的是英國經濟。無論依據何種情境,英國GDP均會嚴重縮水。其區域分歧、代際矛盾、階層衝突均會激化。當然,公投只是開啟英國「脫歐」的第一道門,距離最終英國「脫歐」尚待時日,且在「脫歐」第一波後果襲來後,英國民意洶洶,不排除英國提前大選,舉行第二次公投。公投結果能否兌現,還須過英國政府和議會兩道關,而在英國議員中,「留歐派」是大多數。即是說,英國留歐的可能仍然存在。

  無論前景如何,此次公投的教訓與啟示均值得深思。將戰後歐洲最重要的成就——區域一體化的前途交由一國簡單多數即可勝出的公投來決定,這種極低門檻的安排引發了民主程序遭濫用、決策機制遭綁架的質疑。這樣的事件發生在英國這個代議制民主最為成熟的國家,令人格外錯愕。

  歐盟作為當今區域一體化程度最高的政治經濟共同體,為歐洲大陸帶來了60多年的和平與繁榮,成就毋庸置疑。它徹底消除了困擾歐洲千百年的戰爭問題,民主的程序也讓不滿找到和平宣洩的渠道。然而,這一進程久已打上布魯塞爾精英主導的烙印,加上2008年的歐元危機及其引發的經濟衰退,開放邊境造成的移民湧入和因此得以滲透的恐怖主義,普通民眾更多感受到全球化帶來的衝擊,加上英國對歐洲大陸保持距離以維持力量均衡的傳統,在多重危機夾擊下,英國「脫歐」成了這種自下而上民意反彈的火山口。「奪回控制權」成為「脫歐派」最鼓動人心的口號。

  儘管「脫歐」公投反映了英國民意的反彈,但是,「脫歐」解決不了英國存在的問題。而要應對今天歐盟的挑戰,更重要的是歐洲一體化的執行者們及時回應民眾的顧慮與訴求,而非礙於官僚政治的桎梏反應遲鈍。民主不僅關乎選票,同樣涉及問責,涉及政治家對民眾訴求的及時和滿意的回應。

  在公投結果出來後,歐盟餘下的27個成員國第一時間表態:面對這一前所未有的局面,歐盟必須團結應對,歐盟將繼續前進。由此展現了歐盟將一體化事業繼續前推的決心。其實,歐盟本身就是危機的產物,正是一次次危機推進著歐洲一步步走向一體化。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黃金與美元不再掛鉤,歐盟開始思考統一貨幣的可能性,並終於在1999年採用了歐元;1973年的石油危機直接促成了歐洲理事會的成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又促發歐盟著手建立統一的財政體系和金融監管體系。「歐羅巴合眾國」不再是烏托邦夢想。

  相較歷史上的危機,英國「脫歐」是歐盟不斷擴充道路上遭遇的最大逆流。在民粹主義和反建制運動甚囂塵上的當下,一批缺少理性、也缺少妥協精神的政客得勢,加劇了民粹主義浪潮。對此,一方面要堅定全球化和一體化的方向,同時,也要勇於面對這一過程中產生的收入、地區、階層和代際差異日益加劇的現實。既不因噎廢食,也不無所作為。

  在英國「脫歐」問題上,中國不可能是旁觀者。目前,國內觀察家多矚目於大國博弈,分析其對投資、人民幣匯率乃至普通中國人生活的影響。這些思考誠然重要,但是,由英國公投反求諸己,對中國實現國家治理的現代化當更有裨益。公投結果公布後,有些論者以此為據,認為民主存在先天缺陷,民粹主義泛濫難以避免。殊不知,這只是公投喪失制衡機制的偶然結果,絕不能構成抵觸現代政治文明的借口。還有論者竟然為歐洲一體化暫時受挫而竊喜。過往20多年,中國深深得益於全球化進程,今後的繁榮仍繫於全球化,歐洲一體化當是其中重要一環。為合作夥伴的挫折而欣喜,既不道德也不明智。

  英國「脫歐」公投不是一場鬧劇,也不像卡梅倫在事後演講中所說「英國人民的意願是必須執行的指令」那般簡單。對英國,對全球,它均是一場存在缺陷卻值得重視的試驗,結果值得我們警醒。

  (本文為2016年7月4日出版的《財新周刊》第26期社評)

推薦閱讀:

開票丨大Boss肖像的背面--英國編舞大師馬修·伯恩二三事
牛津大學的櫻花樹下,最適合來一杯twinnings的伯爵茶
如何像英國人一樣喝下午茶
3.16雙語新聞:英國制裁強化俄羅斯人反西方情緒
這樣對美國東部就清晰多啦

TAG:英國 | 教訓 | 脫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