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歷史第四單元內部精品(課標要求+單元概述+單元試題)

八年級上冊歷史第四單元內部精品(課標要求+單元概述+單元試題)

第四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課標要求】

1. 簡述九一八事變的史實,知道九一八事變後中國開始了局部抗戰。

2. 了解西安事變的概況,認識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作用。

3. 簡述七七事變的史實,知道中國全民族抗戰從此開始。

4. 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等罪行為例,認識日本軍國主義兇惡殘暴的侵略本質。

5. 講述中國軍隊血戰台兒庄和百團大戰等史實,體會中國軍民在抗日戰爭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

6. 了解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主要內容。

7. 探討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

【單元概述】

抗日戰爭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抗日戰爭的勝利打破了近代中國在抵抗外國武裝侵略作戰中屢戰屢敗的局面,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重新振興的轉折點,為中國的獨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礎。

抗日戰爭在中國近代歷史學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有著明顯的特點:第一,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是中國歷史上遭到的一次最大規模的帝國主義侵略戰爭,它使中華民族面臨亡國的嚴重危險。在這生死存亡關頭,中國社會各階級、各政治派別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戰的洪流中。這是中國人民為爭取生存和解放而進行的一場艱苦卓絕的戰爭。突出這場戰爭的民族性、全民性,第二,九一八事變後中國人民的抗日救亡運動納入學習主題之中,反映在日本帝國主義不斷擴大侵略戰爭、中華民族危機日益加劇的情況下,中國從局部抗戰逐步走向全民族抗戰的過程。

【知識結構】

【單元知識網路】

【典例分析】

1.【2007山西省】「苦難十四年,日本和漢奸,壓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這一歷史現象曾經發生在

A.東北地區 B.華北地區 C.華東地區 D.台灣地區

【解析】此題選材難得,設問巧妙,考查涉及的知識點較多,旨在考查同學們的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解題過程有一定的難度。從材料中捕捉有效信息「日本和漢奸」,歷史事件鎖定為「抗日戰爭」;「苦難十四年」,根據抗日戰爭結束於1945年來計算,很容易推算出1931年這個重要年代,自然聯想起九一八事變。完成這個思維過程,答案已呼之欲出。答案A。

2. 【2007河北】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一「勝利」對中華民族的重大影響是什麼?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開始走向勝利的標誌是什麼?

(2)圖一、圖二「勝利」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解析】本題(1)問考查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等基礎知識。(2)問需要依據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史實得出正確判斷,考查了史實內部聯繫。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選出正確答案填在題後括弧內。

1. 西安事變能夠和平解決的關鍵是( )

A. 蔣介石的配合 B. 張學良、楊虎城的要求

C. 中共的努力 D. 人民的呼聲

2. 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了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那個悲慘的時候」是指( )

A. 九一八事變 B. 一二八事變 C. 七七事變 D. 八一三事變

3.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內部儘管一直存在矛盾和鬥爭,但維持到了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其根本原因是( )

A. 中共力量壯大,並及時擊退了國民黨的進攻

B. 中共堅持了對國民黨既團結又鬥爭的正確方針

C. 美英等國不贊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分裂

D. 中日之間的民族矛盾尚未解決

4. 「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殲敵一萬多人,取得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請判斷這是什麼戰役( )

A. 盧溝橋戰役 B. 平型關戰役 C. 台兒庄戰役 D. 百團大戰

5. 抗日戰爭時期,中共處理國共關係的基本出發點是( )

A. 堅決反擊國民黨頑固派的進攻 B. 擴大和鞏固統一戰線

C. 爭取中間派力量的支持 D. 爭取建立民主聯合政府

6. 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最大規模戰役是( )

A. 平型關大捷 B. 台兒庄戰役 C. 淞滬戰役 D. 百團大戰

7. 「命令前線官兵堅決抵抗,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後退。」這一命令是在下列哪一事件後發出的?( )

A.七七事變 B. 八一三事變 C. 西安事變 D. 南京大屠殺

8.某部小說的故事梗概有如下內容: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實行「兵諫」,扣押蔣介石……得到和平解決。下列適合做小說書名的是( )

A.《鴉片戰爭的烽煙》 B.《開啟思想解放的大門——新文化運動》

C.《我眼中的西安事變》 D.《艱難的較量——重慶談判》

9.中國有一座城市,它因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因30萬同胞在此無辜遇難而痛恨,它就是( )

A.北京   B.南京 C.天津    D.上海

10.提出「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中國」的會議是( )A.中共一大 B.遵義會議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二、非選擇題

11.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2006年12月12日,在一社會團體舉行的紀念西安事變70周年座談會上,在如何評價張學良的問題上,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嚴重對立的觀點,要點如下:

甲: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要求蔣介石停止內戰,聯共抗日。……。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稱得上是「有大功於抗戰事業」的中華民族的「千古功臣」。

乙: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執行「不抵抗政策」,率領幾十萬東北軍撤入關內,使東北大好河山淪入日寇鐵蹄之下,讓東北的父老鄉親做了十四年的亡國奴。張學良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請回答:

(1)你如何評價這兩種觀點?

(2) 請你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一下張學良。

(3)你認為評價歷史人物要注意什麼?

12.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日友好源遠流長。在綿延兩千多年的交往中,中華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促進了各自的發展與進步。……眾所周知,中日兩國人民長達兩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那一段慘痛不幸的歷史所阻斷。

材料二:今天中日關係取得了巨大的發展。2006年雙邊貿易額由邦交正常化是的11億美元,增加到2073億美元,兩國友好聲城市多在233對,人員往來超過480萬人次,中日友好關係的發展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以上均摘自溫家寶總理在日本國會上的演說

材料三:2007年中日文化體育交流年的標誌和標語(見圖)。其標誌是中國、日本的英文打頭字母「C」和「J」組成的心形標識,標語是「心的期待,新的未來」。

請回答:

(1)列舉日本發動哪些侵華戰爭釀成「近代50多年的那一段慘痛不幸的歷史」。

(2)依據材料二,概括中日關係的發展情況並分析主要原因。

(3)試舉一例說明古代中日文化密切交流的史實。

(4)結合三則材料,請你以「心的期待,新的未來」為主題,為中日學生友好交流提一個活動建議。

第四單元

一.選擇題

1.C 2.A 3.D 4.C 5.B 6.D 7.A 8.C 9.B 10.C

二. 非選擇題

11. ① 甲的觀點對,乙的觀點有些片面。說明:可能會出現四種觀點:支持甲;支持乙;都不支持;同意甲反對乙。只要回答的有根有據,合情合理,幾種答案都可。

② 發動西安事變,迫使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結束了十年內戰,標誌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預示了團結抗日新局面的到來。

執行「不抵抗政策」丟了東北,是有過錯,但主要責任在南京政府、蔣介石。

張學良是「有大功於抗戰事業」的中華民族的「千古功臣」。

③ 全面(綜合一生的所做所為,看其大處和主流;)客觀公正(以事實為依據,而不是以自己的好惡;)歷史(看他整個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作用)。

12.(1)發動甲午中日戰爭、參與八國聯軍侵華、發動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侵華戰爭。

(2)發展情況:今天中日關係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或中日友好關係的發展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主要原因:中日兩國人民共同的願望和努力;中日邦交正常華的實現。

(3)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朝先進文化。(或「日本多次派遣唐使、留學生學習隋唐先進文化,」

(4)如:組織團隊參觀學習互訪、開展各種聯誼活動等等。(中日書法交流,攝影大賽、日本插花、茶道、柔道、摔跤表演、學生聯誼活動、日本電影周、中日圍棋大賽)言之有理即可。

推薦閱讀:

如果你穿越到了三國,該怎麼稱呼頂頭上司?
先秦時代
李宗勛:中韓為何在歷史文化問題上紛爭不斷|歷史歸屬|歷史問題
金仁霖:幾個有關太極拳歷史考證問題的科學探討
福永對自然村落 開展歷史人文普查

TAG:歷史 | 精品 | 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