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風藝術 | 馬遠:匠心獨具,終成大家
馬遠(約1140—約1225)話說,在八百多年前,有一個叫做馬遠的畫家......——是寫「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那個嗎?】——不要打岔,那個是馬致遠,是元代雜劇家散曲家,這兒跑錯片場了。南宋時期,有一個角馬遠的繪畫大師,是「南宋四家」之一,擅花鳥,熟人物,精山水。尤其是他在畫水的功夫上,用十二段的《水圖卷》,向我們展現了宋人的「格物」精神。
《無名》
《洞庭風細》
《曾波疊浪》
《寒塘清淺》
《長江萬頃》
《黃河逆流》
《秋水回波》
《雲生滄海》
《湖光瀲灧》
《雲舒浪卷》
《曉日烘山》
《幻浪漂漂》馬遠是把我們認為的單一的水畫活了的,在畫水這功夫上,他算是一絕了。馬遠的功夫深厚,也不是沒有原因的,生於繪畫世家,上下五代人都是畫院待詔(「待詔,待天子之命也」,即隨時聽從皇帝命令的畫師),連他的兒子馬麟也不列外,也是南宋有名的畫家,也有《靜聽松風圖》留世。
《踏歌圖》宿雨清畿甸朝陽麗帝城豐年人樂業壠上踏歌行這幅圖雖是描繪的是中國古代百姓邊走邊唱的場景,但第一印入人們眼帘的還是那些陡峭的山峰,斧劈皴畫出來的懸崖峭壁,猶如用刀斧劈到,甚是奇雄,與北宋算是有著明顯的差異。畫山,馬遠常畫山之一角,世稱「馬一角」,或「馬半邊」,《踏歌圖》的山景也不列外。而空白之處,也是雲煙瀰漫,山色涳濛。以片面組合之景,觀山水人行之意。
《月下賞梅圖》馬遠的畫風取之於李唐,用拖枝來展現梅樹豐富的姿態,而創新之處恰恰在於,他只取山之一角水之一涯,儘可能多的留白,以提供給人們更多的想像空間。
《寒江獨釣》在中國,留白常出現於傳統繪畫文化之中,而這一幅《獨釣寒江圖》更是一大代表。將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意境還原到了百分之九十,一蓑一笠,一舟一漁,一人一江河,除了幾圍清波,不知水天一色的空曠,還是寒舟泛江的蕭索。
《山徑春行圖》觸袖野花多自舞,避人幽鳥不成啼宋人自發明了「題畫詩」過後,「詩書畫印」在一幅畫中也算湊齊了。自此以後,會寫詩、會書法、會畫畫,成了一幅好畫的標配。
《雪灘雙碌》《雪灘雙鷺》中,留白之處皆有雪意,寒枝仍「拖」,山石仍只有一角,白鷺佇立,不免有幾分清冷。「馬拖枝」、「馬半邊」和「馬一角」,這些世人的稱呼,完整地體現了他的繪畫風格。但見山水,老馬猶在。一涯一角,意韻遠矣。——後記
推薦閱讀:
※石濤 鄭板橋 啟功 吳昌碩——四大家畫竹欣賞
※【百家講壇】唐宋八大家大結局
※雷公藥性賦節選 (謝謝大道岐黃小站的投稿,歡迎大家繼續投稿)
※好書推薦|《太極拳授課實錄》太拳界不可多得的佳作 幾十年學習和研究出來的東西毫無保留地奉獻給大家!
※16個大家所不知道的常識,尤其是最後一個,太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