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許劍民:如何預防大腸癌?

許劍民:如何預防大腸癌?核心提示:現代人生活不規律、飲食過精過細、缺乏運動、忙碌時憋便都使腸胃蠕動減少,正常的排便排毒系統被擾亂,毒素被大腸反覆吸收,通過血液進入循環系統,就有可能誘發大腸癌和其他健康隱患。

  結腸作為人體的「下水道」,擔負著吸收水分,形成大便和運送廢物毒素的任務,人體每天腸道內產生的毒素需通過及時清理「下水道」才可正常排毒。然而現代人生活不規律、飲食過精過細、缺乏運動、忙碌時憋便都使腸胃蠕動減少,正常的排便排毒系統被擾亂,毒素被大腸反覆吸收,通過血液進入循環系統,就有可能誘發大腸癌和其他健康隱患。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普外科副主任、復旦大學大腸癌診療中心副主任許劍民一直致力於大腸癌的早期篩查的推廣,他連續兩年在上海政協提案,推動了去年全市大腸癌普查的市政府實事項目,為100萬上海居民提供免費的調查問卷和大便隱血試驗大規模篩查工作,這是我國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癌症篩查工作。

  大腸癌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許劍民:發病原因尚不清楚,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食用了致癌物質;結、直腸癌的慢性炎症,如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病使腸黏膜反覆破壞和修復而癌變;遺傳因素,抑癌基因突變和遺傳不穩定性導致成為結、直腸癌的易感人群;癌前病變,如直腸腺瘤,尤其是絨毛狀腺瘤更為重要。

  近些年人們生活方式改變,飲食結構逐漸向高脂肪、低纖維轉變,加上作息習慣和環境污染等因素,也導致大腸癌發病率不斷上升。比如日夜顛倒的方式,打亂了人體正常的排毒秩序,可能誘發大腸癌的形成。

  大便中的毒素在體內積累時間過長,有害物質被腸道吸收,就可能出現精神萎靡不振、頭暈乏力、食慾減退和口腔異味等癥狀。長此以往,容易導致便秘、肛裂、痔瘡等病。

  喜食肉、不吃粗糧,也可能增吸毒素。腸道喜歡粗纖維食物和水分。很多人容易患便秘,就因為他們的飲水量和吃的水果等粗纖維較少,腸道水分變少,因此大便就容易乾燥。

  近年來發現患腸癌的年齡有所提前,雖然年輕人比例不高,但是已明確和飲食結構有關係。

  一位17歲的男孩喜歡放學時在路邊吃烤肉串,平時「無肉不歡」,體重達200多斤,因便血來看門診時已是腸癌晚期,術後1年又發生肝臟轉移;另一位19歲的男孩平日尤其喜歡吃洋快餐,幾乎天天不落,來看診時已是腸癌晚期並腹腔內廣泛轉移。

  調查顯示,常食高脂肪、高蛋白以及低纖維類食品的人群,患腸癌的概率要明顯高於食用這些食品較少的人群。這是因為動物脂肪代謝的產物、低纖維素的飲食以及細菌分解的產物都能夠直接導致腸蠕動功能的減緩,並且糞便長期停留在結腸會使吸收毒物質的機會大大增加,尤其是誘發腸道疾病的發生。

  此外,大氣的污染、水源的污染、家庭日化品和應激情緒壓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體毒素水平的高低。

  不少人會有這樣的體會,一旦工作學習上碰到緊要的事情,除了精神上表現出抑鬱、多疑、緊張、焦慮外,腸胃道也會出現腹痛、腹瀉、排便頻繁或不成形等癥狀,這些癥狀被稱為「腸易激綜合征」。比如在餐後,尤其是早餐後多次排便,食用粗纖維蔬菜、生食、冷飲後出現腹痛腹瀉或大便不成形。此時應減少「產氣食物」攝入,讓腸蠕動慢慢正常,恢復排毒功能。

  久坐辦公室的人群更要經常運動,選擇散步、慢跑等,可以幫助腸胃蠕動,縮短糞便在腸道停留的時間,減少對毒素的吸收。

  大腸癌如何進行早期診斷篩查?

  許劍民:一般高危人群包括:大腸癌高發區40歲以上有癥狀人群、患過大腸癌手術後人群、患過大腸息肉經腸鏡下電灼術後人群、有大腸癌家族史直系親屬、有大腸息肉家族史直系親屬、潰瘍型結腸炎患者、有血吸蟲性直腸肉芽腫的患者、膽囊切除術後的人群。

  這些人即使無癥狀也必須定期去醫院進行結腸鏡的檢查,我們建議1-2年做腸鏡檢查1次,可發現癌前期病變——大腸腺瘤和早期癌。

  據統計,在一般人群中,94%新髮結直腸癌病例和91%的結直腸癌死亡病例的年齡大於50歲,男性患結直腸癌的幾率比女性患者高35%。

  因此建議,每年1次糞便隱血試驗,每3年1次結腸鏡檢查,每年諮詢專業醫師。

  如何預防大腸癌?

  許劍民:對於大腸癌的預防,改善飲食、規律生活是關鍵,平時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多吃纖維食物。少吃高脂肪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這是預防大腸癌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辦法之一。每日飲食中要有足夠的蔬菜,如芹菜、青菜等,平日可有意識增加一些粗糧、雜糧的比例,飲食不宜過細過精,也可以幫助腸胃蠕動消化。

  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過分飢餓、不暴食暴飲,這樣有利於腸道消化吸收平衡,避免因無節制飲食而致腸道功能紊亂。美國防癌協會推薦每人每天攝食30-40克膳食纖維;日本70歲以下每天標準攝入量是19-27克;我國推薦的標準是每日膳食纖維30克。

  其次,要多運動。保持每日大約20分鐘中度日常運動,有助排泄物通過腸道,協調排泄。有研究表明,運動可以將患大腸癌的危險降低一半。

  另外,積極治療已患的大腸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腸腺瘤等。如有大腸癌的高危因素存在,如家族性結腸癌或息肉病、家族性多發性息肉、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應定期去醫院諮詢或檢查。


推薦閱讀:

大腸癌會遺傳嗎
大腸癌 迅速飆升癌「老三」
?大腸癌的檢出很困難?X線讓它無處遁形!
2017,大腸癌治療有三大突破 | 熱心腸日報
五問大腸癌

TAG:大腸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