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還沒開始呢,謹慎啊!
公元2018年已經悄然來到,最近浩然收到了大量諮詢,紛紛詢問諸如在新的一年裡應該如何應對?如何去化解太歲?去年請的化太歲物品該如何處理?去年請的一些專項化解物要不要更換等問題。其實,所謂的2018年新年元旦,只是西曆的一種紀年方法,和中國陰陽數術體系下的新年完全不是一回事,有關命運預測、年運化解與趨吉避凶依據的「新年」劃分,既不是公曆的1月1日,也不是農曆的正月初一。
2018年是從哪裡來的?
先來說說這個西曆的元旦來自哪裡?「2018」這個數字是怎麼得出來的?西曆聽名字就知道來自西方社會,它也被稱之為公元、西元等,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也就是說假設耶穌還活著,他今年就該過他的第2018個生日。其依據最早是由一名叫做狄奧尼西的基督徒於公元525年提出的,之後這個主張得到了教會的大力支持,過了7年之後,羅馬教皇正式宣布開始使用此紀年法。
與西元對應的曆法,叫做《格列高利歷》,它是以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名字命名的,而發明權卻歸屬於16世紀的義大利醫生與天文學家阿洛伊修斯·里利烏斯與克拉烏等人。在此之前,西方社會與基督教會長期使用的是《儒略曆》——它是由大名鼎鼎的羅馬帝國奠基者儒略·凱撒大帝制定的,發明者是希臘數學家兼天文學家索西琴尼。《儒略曆》是一部純粹的陽曆,它將全年分設為12個月,單數月是大月,長31日;雙月是小月,長為30日,後來又從2月減去一日加在8月上,又把9月、11月改為小月,10月、12月改為大月。
《儒略曆》建立在地球圍繞太陽旋轉一周的時間基礎之上,由於當時人們認為是太陽圍著地球轉,所能觀測到的是太陽從北到南、再從南到北回歸一次,所以稱之為一個「回歸年」。不過由於當時的觀測手段落後與計算上的誤差,導致《儒略曆》的一年比實際一年(365.2422日)長了0.0078日,結果到了16世紀時,這個誤差的積累已經相當大了,所以羅馬教庭才會廢止《儒略曆》而使用《格列高利歷》。當時最有趣的一件事是西曆中有整整10天不見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為了消除上千年來《儒略曆》積累下來的誤差,羅馬教皇宣布:1582年10月4日後的一天是不再是10月5日,而直接跳到了10月15日!但星期序號仍然連續計算,即10月4日是星期四,第二天10月15日是星期五。《儒略曆》的誤差主要來源於設置閏年的方式(所有曆法都必須置閏,因為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讓每天都精確到與實際一致),所以《格列高利歷》規定凡公元年數能被4整除的是閏年,如果年數後邊帶兩個「0」,則必須能被400整除的年才是閏年。
由於《格里高利曆》只比實際年長了26秒(雖然照此計算過3000年左右仍存在1天的誤差),這樣的精確度已經相當了不起了,而且內容比較簡潔,便於記憶,與天時符合較好,因此它逐步為各國政府所採用。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政府也採用公曆作為國曆,新中國成立後,也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曆和公元作為曆法與紀年,但是也沒有廢除農曆,現今的中國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曆為準。
黃帝紀年法
公曆中還有一個時間單位,那就是「星期」,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禮拜」,在浩然小時候時,人們還普遍使用「禮拜X」來稱呼星期。從禮拜的含義來看,它與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關係很密切。2007年,清華大學特聘教授許文勝等人在網上倡議恢復「黃帝紀年」,以「喚醒國人、恢復和保留自己的傳統文化,但不抵制外來文化」。理由是所謂公元並不是真正的「公元」,而是基督教紀元。現代不少國家都使用自己的紀元,只在外交和國際事務中才用基督教紀元。中國農曆雖然年份與公元一樣,但實際上曆法完全不同。
那什麼是「黃帝紀年」?黃帝是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黃帝在位期間,征服了東夷與九黎族而統一了中華,並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這其中還包括創立了天干地支體系,並制定了相應的曆法,起始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這個時間比公曆元年早了2697年,所以今年公曆是2018年,按照黃帝紀年,則為2018+2697=4715年。
知道了黃帝紀年,最有用之處是推算任何一年的干支,或者知道了某個干支年,反推出公元年,我們以前已舉例說明。首先要知道天干與地支的排列順序,大家可以參看下錶:
推算方法是:算出來的黃帝紀年的末尾數字是幾,就是天乾的第幾位;黃帝紀年除以12,餘數是幾,就是地支的第幾位。例如公元2000年,是黃帝紀元的2000+2697=4697年,末尾數字是7,對應天干第七位的「庚」;4697除以12餘數是5,對應地支第五位的「辰」,可知公元2000年是「庚辰年」。
不過以上演算法對於年的劃分是不一樣的,公曆以每年的1月1日為新年的開始,而黃帝紀年則是以農曆節氣的立春日作為新年的第一天,因此今天雖然已經屬於公曆2018年,在計算黃帝年時依然要用2017+2697=4714年,尾數4對應天乾的「丁」,4714除以12餘數是10,對應地支的第十位「酉」,所以現在還是「丁酉年」。
中國古代是陰陽合曆
其實我們古人在劃分年首上,曾有過不同的標準。中國古代歷朝歷代有過很多種曆法,今天所謂農曆據說是來源於夏曆,是夏代創立的曆法。它的特點是將12個地支平均分配給12個月,以冬至之月作為起始,定為「子月」,大寒所在的月為丑月,雨水所在的月為寅月……余者類推,但曆法上又採用寅月為新年正月。夏之後的殷商將歲首提前一個月,以丑月為正月。殷商之後的周朝,又將歲首提前一個月,以子月為正月。到了漢朝,又恢復寅月為正月,並制定並頒布了《太初曆》,因此今天的農曆其實應該叫做漢歷。
不過很多人以為農曆就是陰曆,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由此也導致了很多人不清楚農曆新年究竟從那天開始,特別是對於春節前後出生之人的生肖判斷失誤。所謂陰曆,是以月亮圍繞地球旋轉一周為一個月,12個月為一年,每個月當月亮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並保持一條直線時,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將該天定為「朔日」;當月亮位於地球另外一側,三者依然保持一條直線時,在地球上看到滿月,將該天定為「望日」。陰曆就是根據朔望出沒規律而制定的曆法。
由於月亮的盈虧朔望周期非常明顯,所以過去古老文化的國家如埃及、巴比倫、印度、希臘、羅馬和中國等,最初都是用陰曆的。但根據陰曆計算全年只有354天或355天,與實際的太陽年相差幾乎達到了11天。於是只能採取置閏年的方式來調整誤差,例如我國古代顓頊歷就規定十九年置七個閏年。但這一安排雖可以調和陰陽曆,不至於冬夏倒置,但平年354天,閏年384天,一年中節氣仍然可以相差一個月,所以到了戰國末年古人又建立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等,和陰曆相輔而行。因此我們今天民間使用的是陰陽混合曆,而不是陰曆,只有伊斯蘭教的回曆才是一種純粹的陰曆。
嚴格意義上24節氣雖是農曆的一部分,但它的本質屬於陽曆,我們現在通用的公曆也是陽曆,兩者自然吻合度很高,所以立春總是在每年公曆2月份的4日左右,冬至總在每年公曆12月的22日左右。那麼24節氣又是如何被發現的呢?古人發現在每一年中,白天和黑夜的時間長短是不一樣的,先是白天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直到某天白天最長而黑夜最短,且陽光下的影子也最短時,就把那天叫做「夏至」;之後白天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直到某天白天最短而黑夜最長,且影子最長時,就把那天叫做「冬至」。之後又開始周而復始。
夏至實際上是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冬至是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夏至和冬至相當於把一年作了二等分。後來古人進一步把一年作了八等分,於是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一共8個節氣。夏至、冬至,分別指白天最長和黑夜最長,合稱「二至」,「至」為極致。春分、秋分,分別指白天和黑夜一樣長的兩天,合稱「二分」,代表「平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立」表示「開始」。
到了西漢時古人更加精確地把一年作了24等分,並以我們今天所熟知的24節氣加以命名。公元前104年,《太初曆》正式把24節氣明確加進曆法中,成為農曆的一部分。24節氣能準確到幾分幾秒,十分精確,原因是它是依據太陽的變化而建立,如果我們把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視為一個平面圓,並把春分點看作0度的話,那每過15度就是一個節氣,24個節氣正好360度。
謹慎雞年的最後一個月
24節氣因為在天文上做了精準的角度劃分,因此能彌補陰曆的誤差,所以從漢代以後,我們古人從事農業生產等活動,都是要結合24節氣的。而作為陰陽數術體系中的預測學,無論是計算一個人的八字,還是推算一個人的凶吉禍福,也都是按照24節氣來劃分的。因此說出生於今年大年三十的人,儘管還沒有進入陰曆大年初一,因為已經過了2月4日的立春,所以生肖已經不再屬雞,而是屬狗了,其干支為「戊戌」。
而在2月4日以前,儘管公曆已經進入2018年,但仍屬於農曆雞年。因此那些今年值太歲、沖太歲、刑太歲、害太歲的人,或者八字碰到流年不利的人,其命運的作用力仍在,千萬不要以為凶煞已過而掉以輕心。化太歲的吉祥物需要沿用到2月4日立春前,而狗年犯太歲的人請購的化解太歲物品,也只能在2月4日那天再啟用,提前佩戴或放置是沒有什麼用的(太歲還沒上班呢,呵呵)。
雞年只剩下最後一個月,回顧一下今年,當知今年是一個非常不同尋常的年份,全年爆炸、火災等各種災難不斷,其數量遠遠超過了歷年;今年的旱災、水災以及農作物減產也很嚴重,夏天很多地區出現了罕見的高溫天氣,而入冬以來流感又大面積爆發,醫院人滿為患,特別是小朋友受盡了折磨。今年死人也特別多,尤其是與乾卦相對應的家中父親、男主人等,僅以浩然聽聞的事件來看,今年死於意外、癌症等惡疾凶災的人也遠遠大於往年。從年初開始,浩然陸陸續續寫了很多篇有關今年年運、氣候與疾病方面的文章,對於今年的運氣特點做了很多分析與論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閱翻看。
浩然在今天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責任是提醒大家:災年尚未度過,請小心再小心,一定謹慎從事,臨險勿涉,遇到沖自己屬相的那天(大家可以查詢我的《黃曆通勝》)更要注意,不要意氣用事,減少不必要的口舌,退一步海闊天空,隨時以寬容與感恩的心態對待他人。而且要注意疾病,今年冬季溫病流行,根據五運六氣計算,溫病會持續到明年春季,所以要及時防範。在文章的最後,浩然真誠祝願大家都安全度過雞年的最後一個月,在即將到來的狗年裡萬事如意,吉祥安泰!
推薦閱讀:
※[搭配學堂] 宅妞潮爆新年50裝~無敵混搭范兒
※新年「新家」[組圖]
※原創七律·藏頭嵌字詩·喜迎二零一七新年
※新年第一艦:中國054A黃岡艦入列 舷號577(圖)
※女孩們,你的2018的新年決心(New Year's Resolution)訂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