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節日快樂!
我理解並贊同互聯網的分享精神,如你要粘貼此文至你公眾平台,請帶號推薦。新粉絲回復「花花世界」可獲歷史消息索引。
文/徐微
號/playworldallbird
今天原本屬於一個神聖的節日。
傳說在上古的時候,每當光棍節來臨時,人們必定沐浴焚香,把自己整得香噴噴的,再端端正正地戴上高帽子,乘著八匹馬拉的車來到光棍的門前,叩門三次,以示恭敬,謙卑地邀請光棍跟他們一道吃飯喝酒打麻將。而光棍們則袒腹睡在東床上,高興地吟哦著「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高興了就跟他們走一趟玩玩,不高興就大手一揮,叫他們全滾蛋。
據說光棍們都有一種神奇的法術,在光棍節這一天,太陽月亮和金星正好能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是為天地間最穩定的形,光棍進入宅邸施法,媽咪媽咪哄一念,則能有效地鎮住家裡的敗家娘們。
後來的故事大伙兒都知道了,婦女們公推了馬云為教主,竟將光棍節這一天定為購物節,凡這一日到來,就設了法壇,領了眾人,用天地間至污至濁的銅臭之氣蒙蔽了日月星光,從此,人間只知購物節,哪裡還曉得什麼光棍節?
中國最具人文關懷的節日,就這麼消亡了。
光棍節沒了,光棍卻不見少,反倒越來越有增長的趨勢。不只有因年歲增加而加盟的新晉光棍,也有像我這樣一直賴在光棍隊伍里捨不得走的資深光棍,還有那些結了婚生了娃又離了重回光棍大家庭的回鍋光棍。
那幫回鍋的光棍至為可恨,一邊跟兄弟們哀嘆著「紅塵多可笑,痴情最無聊」,一邊跟姑娘們繪聲繪色地講述起自己失敗的婚姻,至最後總是掬一捧英雄淚:「唉,都沒錯,只怪當初太年輕!」一位至情至性迷途知返的成熟男人形象躍然眼前,哪有姑娘不動心?直叫我們這些沒啥迷途可以返的光棍們恨得牙痒痒,真!他!媽!的!
光棍多了容易引發社會問題,所以親戚朋友街道大媽們都很關心我們的個人問題,光棍們有惱的,有羞的,有惱羞成怒的,都不好。我不,我跟他們講Robert J·Sternberg的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洋文一出,妖魔鬼怪盡皆散去。
這個洋教授是耶魯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大概理論是講愛情是個三角形,由三個象限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激情和承諾都比較好理解,難點的是親密這個象限,它描述的在愛情關係中不斷交互而引發的溫暖體驗。
王志文在還沒有結婚的時候上過一期魯豫有約,大頭問他:「你到底想找個什麼樣的?」王志文回答:「就想找個隨時隨地能聊天的。」我當時就笑了,這事可真不容易。這描述的就是在不斷交互過程中引發的溫暖體驗。
就算是天仙也有睡煩的那一天,所以激情遲早會退散,承諾是基於社會道德約束,而非內心情願,所以真正能保證愛情行進下去的,是包括在親密範疇內的理解、對話、欣賞、扶持、認同、三觀一致、共同成長……帶來的更棒的生命體驗。
而回鍋光棍們,大多婚姻失敗在此。
因為社會的功利性訴求,男性在被迫著成長。十年間,從科員到副處,從打工仔到老闆,從辦事員到CEO,從一文不名到腰纏萬貫……他的社會角色在不斷地提升變化,他的社交圈在不斷地迎新送舊,他的眼界在不斷地開闊,他的意識在不斷地拔高。那麼,在精神世界裡,他需要有人跟他分享心得、探討體會、共同成長。
而這個時候,她在幹嘛?太多女性視婚姻為終點,嫁了,就了卻一樁人生大事,能生娃帶娃,已是了不得的成就了,哪裡還去講什麼個人成長?於是在這個過程中,漸漸落伍。能白頭到老的朋友也沒兩個,何況夫妻?激情退散,親密不再,最後能維繫婚姻的,就是那紙被法律約束的承諾。
所以雞賊些的男人,家中錢和公糧照交,養家糊口一肩扛,外頭偶爾鬼混混,老婆也只好睜隻眼閉隻眼。而傻逼些的男人,就是我那些回鍋光棍的朋友,背了個道德敗壞的陳世美名聲,分割了大半的家產離了婚,也就是求個「隨時隨地能聊天」而不可得罷了。
其實大多數人看來,兩個人過日子,聊天?聊個屁天!天大的事也大不過豬肉漲價,娃娃考掛。也是,踏實過日子得了,錢照交、舞照跳,誰也沒真攔著你非不放你偷著出去喝口奶不是?都結了婚還非整那麼文藝,能不離么?你看那誰,王菲,高曉松,張歆藝,卡卡,這文藝范的,可不都離了么?
你看,咱光棍界的隊伍也很強大不是?所以說光棍不哭,站起來擼。不要怕一個人,一個人不孤獨,跟一個聊不了天的人硬撐著過幾十年,才孤獨。
完。
推薦閱讀:
※光棍危機並不只是性別問題|時事話題
※2016最新光棍節的祝福語
※光棍危機千萬單身男被判「無妻」
※為光棍年光棍月光棍節作《光棍賦》
※成功的光棍和不成功的光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