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高層齊聚中國 以色列訪華的三大目的曝光
2013-05-07 12:48:09|分類: 內參揭幕 |字型大小訂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於5月5號至7號訪問北京;同時,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將於5月6號至10號訪問上海和北京,這將是內塔尼亞胡15年來第一次踏上中國領土(上一次是1998年作為總理首次訪華)。也是2007年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之後,6年來首位以色列總理到訪中國。屆時阿巴斯和內塔尼亞胡這兩位巴以高層都將第一次齊聚中國,會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發生嗎?
中國和以色列的秘密交往
巴以領導人同時訪華,但中國的關注焦點明顯放在內塔尼亞胡身上。和祖輩生活在哈爾濱,有著中國情結的內塔尼亞胡前任奧爾默特相比,內塔尼亞胡的生活軌跡和政治生涯與中國並沒有太多交集,他在美國讀到碩士,說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曾經和美國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在波士頓諮詢公司共事,到後來出任以色列駐聯合國特使,是典型的穿梭於以色列和美國之間的猶太政治家。1996至1999年第一次出任以色列總理期間,內塔尼亞胡秘密簽署了向中國銷售獵鷹偵察機(Falcon)的命令,雖然這筆生意最終流產,也算內塔尼亞胡和中國的首次接觸。
從2009年第二次出任以色列總理開始,內塔尼亞胡雖然在政治上沒有和中國有太多親密接觸,但畢業於斯隆商學院,通曉經濟,財政部長出身的他清楚看到了中國對於以色列經濟的潛在價值。內塔尼亞胡積極推動中國企業參與以色列國內基礎設施建設,鼓勵雙邊貿易跨過百億美元大關,以及金融與投資合作,在深知中國短期內不會改變親阿拉伯中東政策的情況下,盡量為本國爭取最大的經濟利益。經濟危機後以色列各方面財政進行了大幅削減,只有和中國相關的政府出訪經費等絲毫未動。
在2012年龍年新年之際,內塔尼亞胡更是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為中國人民錄製拜年視頻短片的以色列總理,而且在視頻中內氏還大秀中文,足見其良苦用心。在伊朗核問題,中國對於中東能源依賴有增無減等噪音的干擾下,以色列政府堅持發展經濟主導的中以關係。
中國政府曾在2010年和2012年兩次給內塔尼亞胡發出正式國事訪問邀請,內塔尼亞胡都未如約而至,直到今年最終成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兩國分別在過去半年完成選舉,內塔尼亞胡成功組建新的聯合政府,中國更是完成了十年一次的新老交替,現在正是雙方接觸的好時機。同時,去年8月份走馬上任的以色列新任駐華大使馬騰不但由內塔尼亞胡親自任命,為有史以來出任該職位的最高級別官員(部級),而且雙方私交甚密,最終在短時間內促成了內塔尼亞胡的首次訪華。
第二任期首次出訪選擇中國
內塔尼亞胡第二任期的首次外訪選定中國意義非常,此次訪華有三個關鍵詞,分別是經濟、能源、伊朗核問題,三者相互聯繫,關係緊密。
就經濟而言,以色列和中國都表達了5年內讓中以貿易額翻番的目標,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關鍵是繞開美國的干擾和壓力,進一步放開以色列高端技術和設備的出口,切實滿足中國的需求。同時,由於以色列房價在2011年開始飆升,民眾怨聲載道,並把房價問題歸結到以色列國內缺乏足夠的建築工人,所以不出意外的話,內塔尼亞胡此次訪華也將帶來以色列向中國進一步放開勞務市場的好消息,此舉動可高度雙贏互利。
而在高科技經濟方面,近幾年以色列的第一標籤已經從猶太人的聰慧轉變成了第一創新創業國度,如何讓中國的海量資本、廣闊市場與以色列科技更緊密結合將成為內塔尼亞胡此次訪華的重要內容,在此基礎上中以開展投資併購、聯合研發等合作項目,必將讓兩國關係大大豐富,並提升層次。
此外,能源問題和伊朗核問題更加息息相關。以色列從2009年開始相繼在地中海發現了萬億立方米級別的Tamar和Leviathan天然氣田。以色列政府在正式宣布開採氣田後就邀請中石油加入開發工作,此舉除了以色列看重中資企業強大的開採和購買能力,更是想通過開放國內天然氣市場告訴中國,以色列也可以提供可替代伊朗和阿拉伯的原油和天然氣,從而希望中國政府不要過度被中東能源高依賴症所綁架,從而在伊朗核問題上採取對以色列不利的態度。而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日益高漲,以色列也不滿足於中國僅僅扮演老好人的角色,而是要積極主動地在中東施加影響力,改變政治格局。
中國斡旋巴以矛盾不是好時機
中國想以同時邀請以巴雙方領導人的方式放大自己的中東影響力嗎?這個結論現在下還有點過早,因為現在的巴以問題因為內塔尼亞胡和奧巴馬的微妙關係,以及以色列強硬堅持不停止修建新猶太定居點等重大分歧,已經進入了死胡同,沒有和解可能,任憑中國外交手段之高明也不會有什麼新的進展。
同時,美國一向以巴以問題第一調停人自居,中國也沒必要硬生生搶美國的風頭,惹怒美國;更重要的是,2011年初發端於突尼西亞的阿拉伯之春的烈火越少越旺,還沒有看出消停的跡象,而中國強烈的穩定訴求自然排斥阿拉伯國家自下而上的暴動。以色列因為阿拉伯之春而更加強大,她的科技立國模式被更多中國人所追捧,而動亂中的阿拉伯不但總體實力下滑,而且陷入革命再革命的死胡同,這正是中國所要防範的局面。
世界上知名的中東學者有一個基本共識,以巴衝突從伊朗1979年伊斯蘭革命開始就已經不再是中東核心矛盾,以巴只是一個熱點,但再也沒有影響中東全局的能力。以色列的科技立國,伊朗什葉派的異軍突起,沙烏地阿拉伯對於伊拉克(薩達姆時期)以及伊朗的恐懼,這些矛盾真正塑造了現代中東。以巴問題已經陷入死結,幾乎沒有什麼解決的空間。中國想通過調解以巴矛盾加強參與中東事務並不是一個好的切入點,只有兼顧中東其他大國,並在敘利亞等核心問題上給出明確政治取向才更加有意義。
推薦閱讀:
※離婚目的有三個
※震撼!全球20具最受矚目的木乃伊
※2016中國娛樂節目的風口在哪裡?
※大峽谷自然風景區項目的營銷策劃
※巴黎恐襲--IS的真實目的何在?// 雲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