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驚奇:妖怪不要唐僧肉要袈裟
新浪—文化漫談 大話西遊重磅連載 點擊進入 新浪—論壇首頁 推薦
新浪—草根名博—文化大講壇 新浪—文化博客 讀書隨筆 推薦
大話西遊與人生林電鋒
拍案驚奇:妖怪不要唐僧肉要袈裟
唐僧取經中遇到的災難,很多是圍繞「吃唐僧肉」的內容展開的。吃唐僧肉能長生不老,多麼誘人的字眼!它不僅是人類社會,也是魔怪社會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從秦始皇至今,在追求長生不老的征途中,留下了多少笑話,留下了多少無奈,留下了多少荒唐。既然唐僧肉有這麼好的功效,為什麼有一個妖怪不當一回事呢?
一個不吃唐僧肉的妖怪
話說唐僧師徒在觀音禪院中,由於活了兩百多歲的老院主金池長老,因覬覦唐僧的錦襕袈裟,動起了殺心。他們趁著黑夜,放火燒了唐僧所住的禪房,企圖燒死唐僧師徒,從而將寶貝據為己有。
可惜,他們沒有料到,陰謀被孫大聖識破,老孫一氣之下,幫助煽風點火,竟然將整個禪院燒了個七零八落。金池長老見計謀失敗,惱羞成怒,一頭撞牆而死。可是,錦襕袈裟卻不翼而飛。
經過孫大聖的「立案偵查」,終於找到了蛛絲馬跡,並圈定了「犯罪嫌疑人」黑風怪。
黑風怪是一隻大黑熊,自稱姓熊名羆,對自己盜竊袈裟毫不隱晦。看來,袈裟到手,就是我熊羆哥哥的啦。
這裡怪就怪在,熊羆哥哥知道了唐僧一行,前往西天取經,為什麼他對面前能夠長生不老的唐僧肉無動於衷呢?
我看有幾個方面原因。其一,可能是妖怪已經修仙成道,長生不老了,不需要再做什麼「采陰補陽」、偷吃人生果這等勾當了。其二,可能他不知道唐僧肉的好處,因為第一個知道唐僧肉的營養價值的,是另外一個妖怪。其三,可能知道唐僧肉是吃不得的,是一個拿到手卻燙手的山芋,所以不需要動這個念頭,等等。反正,這是一個不吃唐僧肉的妖怪。
修道的妖怪喜歡和尚的袈裟
這是一隻修仙成道的黑熊精。他本身已經具有很深的道術,甚至是掌握了長生不老的道術。那位與妖精攪在一塊的金池長老,從妖怪那裡學到了一些長生不老的法術,要不然就不能活到兩百七十歲。看來,這個黑熊精的道術真是高深莫測,至少孫大聖沒有露出這個本事。
熊羆怪看起來倒像是一個道士。孫大聖第一次見面時,他竟然和兩個朋友坐談論道,雖然朋友也是妖怪,但是幻化為人身時,一個是道士,一個是白衣秀士。他們在一起高談闊論,「講的是立鼎安爐,摶砂鍊汞,白雪黃芽,旁門外道。」
熊羆怪偷得錦襕袈裟,本來作為「小偷」,應該把東西藏起來才對,他卻把「偷竊」行為當成一件「光輝事迹」,要利用自己的生日,大開「佛衣會」,邀請各地的道士前來祝壽觀衣,可謂是一個奇怪的妖怪。
道士就要有道士的樣子,難道修道的之人,可以穿袈裟嗎?穿上袈裟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呢?
這是一個值得玩味的問題。按照天庭的規矩,只有得到認可,並登記註冊、頒發營業執照(授予寶籙)的,才能算是神仙,也即真仙正仙,否則就是散仙妖仙。
所謂散仙,就是實力雄厚,修鍊尚差「最後一把火」的修道者。他們本領高強,就如黑熊精一樣。由於天宮神仙「編製」已滿,「潛規則」眾多,「晉陞」艱難,所以沒辦法,散仙找不到正式的職位,只能如黑熊怪一樣,跑到黑風山當隱士。正因為如此,他們雖然有道行,但得不到官方的承認。真是鬱悶啊。
好在道路並不是只有一條,人不能在一棵樹上弔死。拿不到天宮的職位也不要緊,我們可以轉投佛門吧,在佛門裡弄個菩薩噹噹,就像觀音菩薩一樣,也能揚名立萬。所以,西遊記中,也有一些妖怪,不要唐僧肉要名位,如那位大名鼎鼎的六耳獼猴。
那麼,故事就在這裡了。妖怪偷這個錦襕袈裟,究竟有什麼價值呢?
對待袈裟的世俗態度
袈裟是什麼?就是和尚身穿的法衣。一般認為,袈裟是和尚披在外面、格子很多、紅亮光鮮、袒露右肩的法衣。
其實,袈裟分為五條衣、七條衣、九條衣三種。五條衣梵語叫安陀會,規定用五條布製成,是內衣、作務衣,遮住腰部以下,是日常勞務或睡覺時穿的。七條衣也叫郁多羅僧,由七條布製成,為掩蓋上半身而披的。九條衣又叫僧伽梨,由九至二十五條布片製成,為和尚出外化緣或出席重要場合而穿的。可見,我們常說的袈裟,應該為九條衣。
袈裟最初的起源,應該是將零零碎碎的布塊縫製而成。在古印度,就是將去世的人所穿的衣服,重新洗乾淨後,再剪成一塊一塊的,拼湊而成。或者是將廢棄的舊衣裳,多撿幾件,一塊塊裁剪出來,一拼湊就成了袈裟。這樣的袈裟,顏色有紅有綠,五花八門,看似有色,實則無色,所以叫無色袈裟。縫製後再染色,但是要避開「五種正色」,即「紅黃藍白黑」,因此袈裟翻譯成中文就叫不正色、壞色,目的是要人「脫色入空」。
這樣拼湊而成的東西,一塊塊像一格格稻田,恰好符合佛意,所以又稱為「福田衣」。佛說,為人就要廣種福田:敬待父母,父母就是福田;尊重師長,師長就是福田;救濟貧苦,貧苦就是福田;樂於布施,布施就是福田。等等。因此,平時我們還是有很多「田地」可耕的。
由於袈裟都是大眾布施的,不需要和尚自己去買,加上零零碎碎的外表,也有俗稱為百衲衣。百衲就是百家供養,別人給什麼,你就穿什麼。穿出去好不好看,都無關緊要,關鍵就是要去掉這個分別心。人有分別心,就會有煩惱,有煩惱,就是芸芸眾生啊。所以,佛就要消除這個分別心,自度度人,立地成佛。
本來,袈裟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袈裟也逐步有了世俗化的內涵。就如九條衣一樣,除非重要場合,一般不穿,所以,無形中也形成了等級觀念。袈裟成為得到高僧的標誌,自古為佛家弟子所尊崇,成為聲譽和地位的象徵。
一個追求兩百多年袈裟的金池長老,何曾不是死到臨頭,還在追逐名利與地位呢?
就如唐僧的錦襕袈裟一樣,穿上它就是佛子,這種榮譽,才是黑熊精所追求的。所以,熊羆哥哥奪取佛衣,廣開「佛衣會」,說到底,就是要讓他的朋友及社會,知道他已經成為佛子,成為得道的「菩薩」啊。
我們還追求生命中的袈裟嗎
袈裟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誰也不知道如來佛祖的袈裟的價值。
不過,最近有一個很吸引眼球的事情,就是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大師接受了一次大布施,美名叫贈送,即某施主贈送了價值人民幣16萬元的「雲錦袈裟」,引起輿論一片嘩然。
爭論的焦點,就是該不該接受這麼昂貴的布施,會不會使佛門凈地粘上了銅臭?
袈裟本來就是身外之物,只有悟空才能出世入道,假如釋永信大師能夠悟透這個觀點,則再昂貴的袈裟或者什麼的,都是諸法皆無。
體會袈裟的真正意義,就是如何面對色相問題。就像佛一樣,在生活中由大眾供養,供養什麼就是什麼,衣食住行無心無意,沒有執著,沒有分別心,所以,看待一切事物,都能用一顆平常心、清凈心來看待,這樣就會感到衣食豐足,心寧境靜,自在逍遙,達到真正的快樂。
本來,像熊羆哥哥一樣,有了自己一片清幽的小天地,逍遙快活,樂似神仙,偏偏希望能得到代表名位的袈裟,最終惹出了麻煩,被觀音菩薩收服,放到珞珈後山,重新修鍊,雖成正果,卻又走了多少彎路?
知足常樂,平安是福,苦樂就在一念之間。降伏心中貪念,一切隨緣隨喜,哪有不自在,哪有不快樂啊。
推薦閱讀:
※《西遊記》中唐僧是否喜歡過女兒國國主?
※搞笑圖片搞笑段子:這位PS大神把唐僧和陳妍希放一起也是創意十足
※唐僧的貢獻真大,至今書壇還受其恩澤 | 功課
※孫悟空成佛,丁甲揭諦功曹護教伽藍保護唐僧卻為什麼拿不到封賞?
※唐僧是個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