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文化視野下的周易

中共蕪湖市委黨校教學新專題申報表

專題名稱

多維文化視野下的周易

申 報 人

何黨生

職 稱

所在部門

教務科研處

教學形式

講授式

參 與 人

專題論證(不超過4000字):

1、教學目的、方法:此課題為縣級領導幹部教學新專題,是加強領導幹部國學教育特別是國學經典教育的重要嘗試。通過多維文化視野下的周易的考察,對《周易》進行多層次、多渠道、多角度的綜合解讀,幫助領導幹部探究《周易》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各方面影響,把握中國傳統的脈搏,「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更好在現代工作、生活中運用《周易》思維。

2、教學重點、難點:教學的重點是講解《周易》與中華民族的思維模式、《周易》與中國傳統國民人格以及《周易》對傳統術數文化的影響三個問題。

教學難點是教學中正確處理科學易、文化易、義理易、象數易、歷史易、訓詁易的文。科學易周現代科學的方法、觀點對周易進行解讀,但把《周易》當成羅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百科全書;文化易從文化的角度研究《周易》,但不切實際地誇大鳳鳴朝陽易的影響力,忽視或貶低其它文化典籍的作用;義理易吸取古典研究成果,運用現代科學及現代世界觀、宇宙觀、人文觀、重新解構《周易》,但貶低象數易學;承認周易的預測功能,倡導周易預測學,但良莠不齊;歷史易,從《周易》的卦爻中探究包含的歷史資料,但許多問題懸而未決;訓詁易,從文字學入手闡述周易,但囿於古人成見少有突破。

3、教學設計(課程體系結構、基本內容等,不少於3000字)

本課程教學學時為8個學時。教學內容主要為

一、《周易》題解及其在中國的文化地位

二、《周易》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思維模式

三、《周易》與中華民族精神

四、《周易》與中國傳統國民人格

五、《周易》對傳統術數文化的影響

限於篇幅,本教學設計只介紹部分教學內容。

一、《周易》題解及其在中國的文化地位

1、題解:關於《周》的解釋,東漢鄭玄《易論》認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無所不備,周而復始。清人姚配中的《周易姚氏學》也以此說為準。這種解釋大多以《繫辭》中的「易與天地准,古能彌綸天地之道」丶「知周乎萬物」丶「周流六虛」為據。

唐代孔穎達《周易正義》則認為,「周」是歧陽地名,是周朝的代釋。有人認為,《《易經》流行於周朝,故稱《周易》。亦有人依據《史記》的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認同《易經》乃周文王所著。然而在幾種較早的文獻,例如《論語》丶《莊子》《左傳》中,卻只稱《易經》為《易》,《周易》之名最早見於《周禮》。然而《周禮》的著作年代,學者還有爭議。所以,就文獻而言,有關學者認為,「周」應該是後來加上去的。

據說,伏羲時代的「易」是《連山易》,首先以「艮」卦開始,象徵「山之出雲,連綿不絕」。黃帝時代的「易」是「歸藏易」,首先以「坤卦」開始,象徵「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意思是指人類的文化和文明,都以大地為主,萬物皆生於地,終又歸藏於地「。但東漢的大儒鄭玄則認為,夏代的「易」是連山,殷代的易是「歸藏」。當然,周代的易便是《周易》。《周易》首先以《乾卦》開始,乾象徵著天,天始創萬物,故乾卦代麥一種剛健進取的精神。對於《易》的解釋,有以下幾種說法:

1丶《說文解字》認為:「易,蜥蜴,蜒蜒,守宮也。象形。」《說文解字》是中國古代比較有權威的訓詁著作,解釋「易」字的本義是蜥蜴之類。「易」是一種爬行動物,這種動物隨處可見,其特點是隨著環境的變化隨時變化自己的膚色。取「變」之義。象本是一種動物,而且生長在熱帶,這裡「象」只是相似之義。《說文》又說:「日月為易」,象徵陰陽。

2、《繫辭傳》說:「生生之謂易。」《溫公易說》序言中說:「易者道也」。「易」即是「道」,即恆常的真理,即使隨著時空的變幻,恆常的道不會變化。

3、「易」也有變易丶變化的意思。《周易程氏傳》的序言中說:「易,變易也,隨時變易以從道也」。

這幾種說法都各有其道理,並不相互矛盾。追溯其本源,較早的易注之一《易緯乾鑿度》在注釋「易」之名時說:「易名而三義,所謂(恆)易也,變易也,不易也」。鄭玄解釋說: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簡易、變易、不易)。與《繫辭傳》相印證:「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簡易是指易道十分簡單,效法天地自然而已。變易是指易道流通適變,不可固執,隨時丶空的不同而運動變化。不易是指易道有法則可循,就是陰陽之道。

《周易》對中華民族有什麼重要意義?我們說,它的意義有二個方面:一是文化,即周易這部書用「文」(文明、文化)「化」了中華民族。二是元典,是中國傳統文化典籍的元典。這二個方面,集中體現在《周易》的另一個名字,《易經》的經字上。

世界歷史上大多數宗教性經典,如聖經、古蘭經,都叫經,或是是最高神的言行錄,或是可以與神直接對話的先知言行錄。如基督教的《聖經》中,《舊經》記載的是亞當及後裔言行,目的是為了表達神意。《新約》是耶穌與他的使者們的言行錄。伊斯蘭教的《古蘭經》記載的是真主安拉的啟示、神諭及主的使者———穆罕默德的言行錄。

而中國的這部《易經》呢?在世界文化典籍里,唯獨此不是神的啟示、著作,是中華先民(伏羲氏)「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作品。《周易》薈萃中華先民智慧,其思想富於原創性,思考指向宇宙、社會、人生等普遍問題,而且《周易》中記載、反映的這種思考不是膚淺的是深刻的,不是刻板是辨證的。

如果說《吠陀文獻》和印度的元典,《古聖書》是波斯元典,《理想國》、《形成上學》等先哲論著是希臘元典,《聖經》是猶太及基督教元典,那麼,《周易》就是中華民族的元典。這種元典的特殊地位,被冠以「六經之首」,或叫「群經之首」。六經即是指:《詩》《書》《禮》《易》《樂》《春秋》的合稱。今天我們給的一個概論:《周易》是我國一部古老而深邃的經典,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

二、

二、《周易》與中華民族的思維模式

《周易》和《聖經》、《古蘭經》一樣,巨大的精神文化意義在於塑造了一個民族的思維模式,融入了民族文化的歷史長河中,貫徹在哲學、宗教、法律、科學、倫理和藝術等形而上的領域,對社會意識、民俗、心理活動等各方面有決定影響(舉例:漢族的過年和猶太民族的「逾越節)。從根本上講,思維模式是一切文化的主體設計者和承擔者,也就是說,《周易》支配中華民族、古今中華大地上的團體和個人認識問題的方式,是中華文化的深層本質的載體。這種作用功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周易》是「源頭活水」,「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理、兵法、歆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火,皆可援易以為說」

1、唯象的思維

《周易》是先民長期仰觀俯察的結果,在觀察大自然中取「兆象」,用象表達思想,最早是先民們被動地等待兆象,進入文明社會,人們開始主動地尋取兆象,「龜,象也」,《左傳》上這樣說。為什麼用龜?首先,龜屬靈(龜、龍、麟、鳳),龜是實實在在的活物。其次,龜壽命最長,又符合先民「天圓地方」的理論。第三,龜是人像,龜頭之說。一個小小的龜,同時具備天丶地丶人三才。後來,先民以蓍草代替龜,蓍草有極強的生命力。唐代以後,開始以三個銅錢起卦取象。如何看《周易》中的「象」,《繫辭》上說:「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也就是說,《周易》之象,來自於形象,又高於形象的象,不是表象(不是事物的圖形模擬,,而是信息傳遞。

《周易》的象,有三個層次:

一是最基本的陰陽。用「-」和「--」兩種符號來表示。《繫辭上》說:「一陰一陽謂之道」。《莊子》也說:「易以道陰陽」。可見,中華民族的先民對宇宙的認識是「一分為二丶對立統一」或者「合二為一」丶「綜合創新」(張岱年說,「綜合創新」拋棄中西對立丶體用二元的僵化思維)。

二是指具體事物的八卦之象丶六爻之象丶64卦之象。卦象,是古人用數學方法取象,象徵和概括宇宙中的各種事物。這種象,一方面代表事物的形象,另一方面是象徵丶類比。(附:梅花易數萬類物象)

三是無形之象,如鬼丶神丶精氣。著名的《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這裡就講了氣和天丶地丶人三才的形成。

「唯象思維」的配套技術,是「盡意」,8卦和64卦每一個卦都是一幅圖,每一爻都是一變動的圖。「盡意」基本方法有三:

第一,比喻。比如大過卦()這叫兌上巽下丶澤風大過,是澤水淹沒了樹木之象,所以大過的基本涵義是「大過,大者過也」,大的行動能過得去,也是可以干大事的意思,但要提防太過火丶適得其反而顛倒。這是一種比喻的卦象。

再看爻象,第二爻,爻辭:九二:枯楊生梯,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爻辭釋義楊:指楊樹。梯:是樹的根部,生梯指樹的根部長出了嫩苗。本爻辭的意思是:已經枯萎的楊樹林根部又長出了新的枝葉,老年男子娶了位年輕的妻子,沒有什麼不利的。這是用老夫娶少妻來象徵很多事情,如(1)象徵過了時節(年齡),喪失了機會;(2)象徵老夫九二以陽居陰,下收(初六)人心,比喻能禮賢下士。(3)象徵「妻倨夫恭」,比喻九二難與九五君王相應。大過時期,最大的禍患是亢(對九五)而無為(初六),處理好與初六丶九五的融洽關係是活生生的大智慧。

第二,多喻。比如,乾的性質為健,但既可以表示君丶父,也可以表示金丶玉丶馬;坤為順,既可以表示地丶母,也可以表示布丶母牛。後世六爻取象多義,比較複雜。

第三,想像。類似於《詩經》中的「興」。如坤初六爻:「履霜堅冰至」。霜是陰氣剛開始凝聚,沿著陰氣凝聚的規律向前發展,堅冰必然會出現。告訴我們: (1)任何事物開始的時侯都是微小的,但只要順應規律(天道),就能發展壯大,根本原因在於陰陽協調。(2)積善積惡,有如「履霜」,人類應該重視陰柔,正如春秋時代的政治家鄭子產所說:「水弱,民狎(親近而態度不莊重)而玩之,故多死」。

2丶符號邏輯思維

人類從野蠻向文明轉化,最早丶最流行的方式是符號,如結繩記事丶圖畫丶象形文字(甲骨文)。《周易》的符號邏輯系統就是陰陽(--、—)。用現代計算機語言來表示陽(1)丶陰(0)。乾卦(111.111)丶坤卦(000.000)。所以,計算機創始人萊布尼茲不得不承認,中國八卦與計算機的基本結構丶基本原理,沒有什麼差別。從漢代起,京房把干支納入其中,每一爻按一定規律配上某一干支,史稱「納甲」,隨後又把五行丶四季丶72侯納入,這樣《周易》就成了一個有限開放的符號系統。

《周易》符號系統是陰爻(--)和陽爻(--)

我們看六個陰爻的坤卦(),具有純陰性質,下生一個陽爻,就是二陽來臨卦(),生出三陽就是三陽開泰卦(),陽爻超過半數而盛大,就是大壯卦(),等到五陽生成來,陰爻就面臨徹底消去的局面,就是五陽決去一陰的夬卦(),第六個陽爻生出來,就變成六爻純陽的乾卦()。

3丶全息思維。全息的含義是在某一系統中,部分包含整體時空存在的全部信息,部分與整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也就是說,以普遍聯繫和相互制約的觀點去看待世界的思維方式。《周易》認為,宇宙統一於太極,太極既是宇宙的根源,太極是天地萬物之母。「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夫婦然後有君臣,有君臣而後有上下。」現代宇宙學的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最初產生於奇點,奇點於瞬間爆炸,按時間順序先後產生氣體丶液體丶固體等各種物質,形成今天的宇宙。《周易》的解釋,與現代科學宇宙的全部信息納入了64卦中!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而闡幽,開而當名,辯物正言,斷辭則備矣」。

《周易》對宇宙存在按全息角度分類,將性質相近的存在分在某一卦,「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風」,同類相應丶相感,「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不僅如此,萬物之間,還存在因果感應的關係,「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太平,上下交而天下和平。天地不交,萬物不興。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繫辭》)

4丶中和思維。中是方位詞,中間,和是平衡詞,是狀態。《周易》推崇中爻,認為二丶五爻為一卦之主,決定一卦之意。中爻不偏,代表了客觀事物發展的重要階段,中和即統一體的雙方達到了均衡與互補丶相互和諧統一。後來,儒家創始人孔子第一次把中庸結合在一起,並加以升華。中和不是折中,而是遵守「道(規律)」和禮,「善為易者不佔」,正是說明,只要掌握了天意之道,順應天意的具體化禮,達到中和,就無往不勝,用不著占卜獲天意。

5唯聖思維。世界五大古文明,巴比倫文明丶古埃及文明丶古希臘文明丶古印度文明在歷史發展中大多走上了宗教信仰之路,以神威入上帝丶或真主等為文化的真善美的最高化身,而中國相反,即使道教丶佛教被奉為國教,也只能起輔助作用,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起,就把唯聖思維灌輸到人民眾的思維模式里。唯聖思維的內涵:(1)崇天。從遠古氏族開始祭天,天子年冬至祭天,對天行子禮。天是統治的起源丶存在合法性的本體證明。為了探討天意,最早的知識分子巫從事解卜工作。殷人一味沉湎於神意,不修政治,最後亡國,說眀只有自然規律的天,沒有宗教的丶人格化的天。所以,西方的天與人是分化丶異化丶對立而產生上帝丶絕對精神丶宗教。中國是「天人合一「而成「聖人」。所謂「聖人」,從耳丶呈聲。「聰作謀,睿作聖」(《尚書.洪範》),「於事無不謂之聖」(《說文解字注》)。「聖人」是這樣的:1丶道德完滿;2丶無所不知,「極深而研幾」,「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務」,用朱熹的話說:道是無軀殼的聖人,聖人是無軀売的道(《朱子語類),用現代的語言講,聖人就是掌握了自然界丶社會和人類一切發展規律的人。3丶功業博大,普濟蒼生。

4丶聖人境界:「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凶…知進退丶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謂聖人乎」(《乾文言》。

唯聖思維對中華民族有深刻的積極與消極作用:一是使中華民族從商巫中解放出來,執著人世間的實用,而走上實用理性主義。它沒有象印度佛教那樣厭棄人世,而是重視體悟,格物致知,強調將一代代先賢的經典在領悟中落實到社會實踐中,在實踐中檢驗真理丶接近真理。二是使中華民族是樂感文化,不是西方的「罪感文化」。西方是「罪感」,通過對「原罪」的自我認識,而去奮力拚博贖罪,現實中就是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從而獲得神眷顧,爭取再次回到上帝的回報。耶和華和撒旦的鬥爭,就是這種「原罪」和「贖罪」的心理衝突,這不是人事糾紛,而是靈與肉的分裂丶痛苦為代價,既通過個體的自我懲罰,追求宗教式的心靈超越,重死而輕生。西方社會人與社會丶人與自然丶人與人分離,近代西方全面異化,根子就在這種宗教文化上。中國的聖人不是神,他率先垂範,「世事洞明,人情練達」,有過則改之。「天人合一」,要求人們在有限中追求無限,「未知生,焉知死」,中華民族重生輕死,沒有宗教式的自罰與心靈衝突。而是「自強不息」。三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從外部支配力量中獲得自由和解放,如唐李泌「君相可以造命」丶宋張載「義命合一」丶顏元的「造命回天」,總而言之,中國人不屈服於天。在人世間,中國人用天譴丶聖人經典丶歷史紀錄,干涉政治。四丶提倡王道,反對霸道。「聖人者,君之師傅也」。歷代帝王內心深處沒有一個願真正實現王道,但絕大多數帝王還是盡量避免與聖人衝突,願意修身丶齊家丶治國丶平天下。

也有消極作用。1丶聖人崇拜。2丶「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淡漠探索自然。

四、《周易》與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1丶憂患意識。

2丶自強不息。

3丶厚德載物。

五丶《周易》闡述的中國人的人格

《周易》對中國人人格的影響,是《周易》作為中國人聖經的重要體現。關於人格,它的願意是「面具」、「臉譜」。西方的人格理論,包含生理、物理、心理、哲學多方面內容,中國人的人格理論,主要是講倫理道德,講的人生追求的最完善的目標,我們常稱之為人生境界,也叫國民性。一個個中國人的人格,構成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性格是一個民族文化中的精神,是這個民族「一以貫之」的文化精神。

1、人的本質。實際是哲學上主客體關係問題,道家主客體關係主張向自然人全方位回歸,「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佛家主張主客體空、是「無明」,只承認佛性是永恆的。儒家主張「內聖外王」,向內塑造高尚修養,向外認識並適應客體。《周易》主張天人合一,「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表明,中國人沒有神性,是天地之化育、天地之貴,自然性與社會的統一,是主客觀的統一。這就從根本上定義是中國人特色、與高貴的品性-----神學認為,人不過是神的僕人,人只有依照神的指意行事,才能擺脫原罪,最終回到神的懷。而《周易》塑造、規範的中國人擺脫了一切神性,這是人類關於人的本質最早最正確的觀點。

關於人性,儒家主張性善論,強調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如果後天不加以正確的教育,就會步入歧途。法家認為性惡論(韓非子:人天生自私、趨利避害。《周易》主張性善論:「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為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立人之道悅仁與義」。《周易》認為人格是分層次的,聖人、君子、小人,《周易》君子一詞出現135次,明確宣布「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

《周易》對理想人格的描述:

1、進取型的特點:

一是慎獨。具有君王的品德,但是卻隱居起來的人。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而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潛龍有兩種狀態,一是處於有道治世但沒有被人發現重用,一是處於亂世。無論處於哪種情況,都應「不易於世」。歷史上蓍名人物伯夷、叔齊----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隱士。屈原---舉世皆濁、醒而我獨清、醒。

二是「循世無悶」,默默無聞時「獨善其身」。「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卷而懷之」,,「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著名人物後唐的李泌與五代的「山中宰相」陶弘景。「長樂老」馮道。

2、誠信。「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知也;知終終之,可與有義也」,也就是說,君子為人的首要方面是對人以誠,要對人守信用,說話算數,言行一致,並且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言行做起。著名的「抱信柱」。

「人不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在西方,導致資本主義發展的,韋伯認為是禁慾意識和懺悔精神,按基督教觀點,人有原罪,一方面在塵世努力工作以淚水和汗水洗滌自己的罪過重新回到上帝的懷抱;另一面是內心懺悔。我們中國人呢?是內省,每日三省我身,「反身而誠,樂莫大焉」。是一種內省自責的思想。

.中國人這種積極進取的精神,最終是要「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凶」。馮友蘭把中國人的人生境界劃為了「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個階梯。

(二)寬容性人格

來自於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1、防微杜漸。「履霜,堅冰至」,「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對於因果,《周易》承認,「善因善果,惡因惡果」。

2、「括囊」和「隱退」。「括囊無咎,慎不害也」。「括囊」是指君子處在臣子位,逢天地閉、賢人隱這時,為了不受無謂的傷害,被迫隱退,言不出,知不發,身不行,咎過不至,令譽無求,絕對地謹慎自守。

老子提出「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觀察自然現象,日月經天,晝出夜沒,,寒來暑往,都是很自然的「功成,名遂,身退」,只有人類的心不肯罷休,永遠想在不可把握中希求把握。三皇五帝時代,遠古的帝王們把「內聖」與「外王」很好好地結合起來,在於他們所倡導的「禪讓」制度---功成身退而退位於人。三代以後,「功成身退」丶退位讓國的,幾乎沒有一個出於至誠的,也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著名的如趙武靈王丶唐明皇丶北魏文帝。功成身退,全身避禍的,著名的有范蠡(陶朱公)丶郭子儀(「沖而不盈丶和光同塵)丶曾國藩(清朝中興名臣,「左列鍾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太虛。」真正做到了「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毀之而不加沮」,「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論語》)。我認為,曾國藩應該是中國歷史上「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與「立徳丶立言丶立功」的最成功的典範。

(三)謙誠型人格。

《周易》謙卦前面是大有,「大有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居大有之位者,戒滿丶戒驕丶戒奢。從卦象上看,艮為山,位在下卦,坤為地,位於上卦,高山屈於卑地下,比喻具備高尚德行的君子仍能處於卑下;內卦艮體為止,外卦坤體為順,止乎內而順乎外,就是內含崇高的德行而不自居,外有柔順之行而退讓自持,「謙亨,君子有終」。「《易》乃寡過之書」。很多卦爻辭中處處充滿兇險丶警示之辭,惟有謙卦,無凶悔吝咎之辭,只有吉辭。君子只有固守謙道,才能善始善終。天上的日月之光是向下的,人間才能感受到它的光明;地雖卑下,而地上的所有生物都是向上的。

1丶謙謙君子。「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初六以柔爻處謙卦下位,是柔爻又在卦體最下方,是卑下之極,謙而又謙,故稱為「謙謙」。此時,如何做呢?首先要戒。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戒之在得」。說到底,就是戒欲。除極個別縱慾的宗教外,大多數的宗教都強調禁慾丶滅欲。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主張強調節慾,認為人應該按照上帝或真主的旨意,根據他們所提出的要求,節制自己的慾望,如基督教的摩西十誡。宋明理學提出「存天理,滅人慾」,初始的含義是在天理的指導人慾,後來才成為封建社會殺人的一把軟刀子。佛教小乘佛教號召拋棄一切世俗的慾望,修身成佛。後來禪宗提出「鬱郁黃花無非般若,住行坐卧皆為佛事」,反正對一切極端的禁慾。密宗「菩提心為因,大悲為種子,方便為究竟」,有縱慾之謙。

戒欲是君子處于謙謙地位的第一步,真正做到「卑以自牧」,必須學會忍。歷史上忍字做到家的有三人:孫臏丶韓信丶張公芝。

2丶鳴謙君子。「鳴謙,貞吉,中心得也」。鳴是聲名遠播,六二以陰爻居陰位,柔順又能謙退,又處下卦中位,執守中道,則無過與不及之虞。就是說,當一個人成為名人後,必須謙虛謹慎丶戒驕戒躁,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首先,要慎行。古人說四種避禍方法,最徹底是永遠隱遁山林,與現實社會決裂;其次,從一個地方到一個相對平安的地方,與現實社會仍保持著密切接觸;再次是從處世的態度上加以注意,要端正嚴謹,和善包容,發現情況不對,就及早離開;最後是在上述處境下,不要隨便對社會政治發表看法,更不炫耀自己。這其實說的是名人處世問題。蕭何和劉邦丶諸葛亮和劉備丶魏晉名士。

3丶勞謙君子。「勞謙君子,有終吉」,勞謙君子,萬民服(悅服)也」。九三以剛爻居陽位,當位得正,且是全卦唯一陽爻,乃成為眾陰爻所要歸附的對象,必然功勛卓著,但絕不能邀功自寵,而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蘊含美德,有美德而不顯露,如果去從事政治事物,要把握時機才發揮,如果輔佐君主,即使有功也不自居,而是歸功於上。「無成」不居功。首先,「功成而不居」。著名人物:介子推丶晏嬰丶東漢馮異。其次是「自是(自我表現)者不彰炫耀)。只有依據「不爭之德」,才能「不自是故彰丶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老子》)。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參議會的演說》中,一再告誡全黨,「共產黨員決不可以自以為是,盛氣凌人,以為自己什麼都好,別人什麼都不好。

4丶剛謙君子。「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陽爻為實,陰爻為虛,六五陰爻居陽實之位,是虛而不實,表示謙格人慾望「不富裕」,就是常說的「虛懷若谷」的狀態,意思是說謙格人以人格的力量換取人心!又六五是君位,君王位不可一味謙虛,不能一味謙虛,還要有威武,剛柔並濟,所以君主就必須採取雷霆之力,「利用侵伐」,處理一切不恭者。

一個人應該有怎樣的剛?宋代李昌齡在《太上感應篇》中區分了「小人之剛「:「逞強好鬥丶凌人暴物」,應該拋棄;「君子之剛」,剛毅不拔丶謙下納言而又堅持原則,剛正不阿而又不剛愎自用,勇於批評,而又嚴於律己。著名人物藺相如,《史記》稱「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

5丶鳴謙君子。「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異國」。上六以柔爻處極點之位,與九三的勞謙發生共鳴,彼此應和,所以鳴謙君子要有意識地表達自已「勞謙」的形象,以此作為自己的名片,這是「王道」;又「六二丶九三丶六四丶六五丶上六」是師卦,是「行師」丶出征,上卦為坤是國邑,意思是說上六振威揚武,王霸並用,才符合謙虛之道。

(四)丶節儉型人格。

節儉型的人格,來自於「節卦」,節有調節丶節制的意思。節卦外卦為坎,為水,內卦為兌,為澤,水流入澤中,過度就會小集團出,應加以節制,所以稱為節,坎為兇險,兌為沼澤,皆是危險之地,互卦艮(六三、六四、九五爻),艮為止,震為動,有停止前進之意,所以節是調節丶節制的意思。崇儉抑奢,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極力倡導的一種美德。《商書·太甲》提出,「慎乃儉德,惟懷永圖」。把慎守儉德與國家長治久安聯繫起來。孔子謳歌「飯蔬食飲水」而樂在其中的志士。孟子從道德修養和磨鍊人才的角度,闡述簡樸生活的意義。墨子主張「節用」丶「節葬」,「多以裘褐為衣」,努力實踐節儉的主張。

1、厲行儉德,治國平天下。老子對節儉有充分的論述,把那些窮奢極欲丶橫徵暴斂的統治者稱為「道誇」(強盜頭子,要求統治者做到「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欲而民自朴」。唐代譚峭《化書》將儉徳奉為「萬化之柄」:「儉於聽可以養虛,儉於視可以養神,儉於言可以養氣,儉於私可以獲富,儉於公可以保貴,儉於門闥可以無盜賊,儉於環衛可以無叛亂,儉於職官可以無奸佞,儉於嬪嬙可以保壽命,儉於心可以出生死。是知儉可以為萬化之柄。」(《化書·化柄》)指出天地萬物、社會人生和諧相處、繁榮有序的奧秘在於運用了易簡淳樸、恬淡自然的法則。毛澤東告誡全黨必須艱苦樸素丶戒驕戒躁,「進京趕考」,《甲申三百年祭》。,

2、勤儉節約,修身齊家。崇儉抑奢不僅是治國安邦需要,也是維持生命健康丶保全身家性命的需要。首先,健康必須崇儉抑奢。歷史上的皇帝壽命只有40幾?,壽命較長的有粱武帝(80歲)丶宋高宗(89歲)丶康熙丶乾隆(80多歲)。除極少數早夭小皇帝外,大多數短命是由於窮奢極欲。其次,持守儉德,能使人適應惡劣環境,在困境中免遭禍咎,保存自身。蔡元培先生指出:只有保持衣食住行方面的簡樸,才能達到無往不宜,而那些「習於奢侈者,非美衣不衣,非美食不食,一旦遇有亂世,美衣美食不可得,其不自由又何如!」。又「君子以儉德避難」(《易·否卦象》)。明代思想家唐甄評價遭破棺戮屍之禍的張居正:「位已極也,猶恐人之不我屈;權已重矣,猶恐人之不我威;功已大矣,猶恐人之頌我不至」(《潛書》)。猶今日徐才厚。

3丶淡泊儉約,養德明志。司馬光:「君子寡慾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慾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這幾句大意是:君子不貪心就不被外物所役使,就可以走直道,小人不貪心就能謹慎處世,節省用度,使罪禍免除,家庭豐裕。

司馬光是在論述「儉,德之共也」時說這番話時。他認為具有好品德的人都有儉樸的作風,而好的品德正是從儉樸中產生出來的。因為~。可馬光所說的道理,已為古今許多事實所證明,今天仍值得人們重視。其中的「寡慾」應指克制過度的慾望,而不是禁慾

人之所以要克已節制,是因為萬物都知道節制。地球有著自己的軌道,太陽有羞自己的位置,各個行星都有自己的運行軌跡,誰脫軌,誰毀滅。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慾望的無限膨脹,正是人的不知節制的慾望害了人本身。貪污受賄的、攔路搶劫的、殺人放火的、強姦行騙的、篡黨奪權的、殺父弒君的、六親不認的……哪一個不是為了滿足一個欲字!慾望是人生存的本能,沒有慾望,人大概就會活得沒有生氣。可是,若是放開了慾望的閘門,人就成魔鬼。然而,人要知節制,要懂規矩,卻要防備一種傾向掩蓋著另一種傾向。節格人過於節制,結果舉止獃滯,性格內向、謹慎膽小。日常時間足不出戶,安於做一份普通工作。休閑時樂意做家務,謀生時常常跟隨一個個師傅或者長者,不敢獨立闖天下。工作勤勉努力,力求讓別人滿意,壓力下平庸無主見,聽任長者安排,挫折情緒下奮不顧身、愚蠢蠻幹。

教研部門意見

負責人:

年 月 日

校學術委員會意見

負責人:

年 月 日

註:此表可在市委黨校教務科研處網頁下載。


推薦閱讀:

「姓社姓資」問題的多維解析(下)
另外空間(多維時空)被發現與證實的劃時代意義
與多維次空間眾生之間的交往之一、與龍族眾生的交往
五行的多維性質

TAG:文化 | 周易 | 多維 | 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