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傢具話禪椅

明清傢具話禪椅

1
 

  蘇州園林博物館傢具廳中收藏了一件清中期楠木禪椅(如圖)。說到禪椅,這是一種椅面比較大的椅子,因禪師可以盤腿坐在裡面修禪而得名。這種禪椅的造型,也是符合人們打坐需要的。禪椅的座盤寬敞,故能盤腿而坐。此為禪椅的特性,造型風格則趨於多樣。  禪椅因跏趺坐修禪而得名,早期禪師跏趺坐多用繩床,後來演變成禪椅。禪椅在敦煌壁畫中的一些畫作上都有反映。在五代時期,出現類似四齣頭大官帽椅的大椅坐禪。到宋代至明時期,逐步演化出專門用於坐禪的禪椅。另外,王世襄先生認為矮南官帽椅,很可能是寺院禪椅,專供趺坐而制的。故目前,我們所能歸納出明代用於坐禪的椅子可分三類:四齣頭大官帽椅、禪椅和矮南官帽椅。  蘇州園林博物館傢具廳中陳設的這件禪椅的搭腦十分低,大概只到人的腰部,這是為了讓打坐的人一坐上去,搭腦正好抵住人的腰眼,令人的腰身直起,成為標準的打坐姿勢。再者,它的椅面十分長,禪椅的扶手縮進去,非常短,扶手只到椅面的一半,椅面的前半部分空著,這是讓打坐的人可以盤腿。而前面一塊非常長,坐在椅子上靠不到靠背,只有盤腿而坐才能靠到靠背。所以說,這種椅形完全是為人所考慮,再加上做工精良,靠背和扶手裝飾協調,正是古代傢具中人文精神和高超技藝的完美組合。  禪椅在宋代的禪師與羅漢畫像里,也展示了如此寬闊坐面的椅子。禪椅主要以木料、竹材或原生樹枝幹製作。晚明木匠手冊《魯班經匠家鏡》也記錄了一張禪椅的尺寸細節,以及以天然枝幹形板材所製作的大禪椅的一幀圖像。現在,我們在流傳下來的宋畫里,也能找到禪椅的清晰脈絡,像赫赫有名的《張勝溫畫卷》《五山十剎圖》,以及佚名的《十八羅漢圖》《十六尊者》《六尊者像》等,都描繪著宋時禪椅的具體圖像。動人心魄者莫如《張勝溫畫卷》里的「禪宗七祖」,七位宗師神情體態各異,但都前置足承、盤腿趺足坐於形制寬大、氣度超凡的禪椅之上。這些禪椅均以四齣頭扶手椅為基本形格,取材天然、盤根錯節,或隨形就勢、或突顯奇幻,樸素而具詭譎之趣,在中國傢具的庸雅格局之中,可謂別生一枝。  明代文震亨《長物志》「禪椅」條目記:「以天台藤為之,或得古樹根,如虯龍詰曲臃腫,槎牙四齣,可掛瓢笠及數珠、瓶缽等器,更須瑩滑如玉,不露斧斤者為佳。近見有以五色芝粘其上者,頗為添足。」不管怎麼說,宋代以降的禪椅,其形制還是有跡可尋的。一般而言,禪椅形出扶手椅的基本款制(這種扶手椅,可以日本正倉院藏的宋代木椅為其標準形態,到明代衍變為出頭官帽和玫瑰椅兩個方向的造型),比例低平闊大,便於盤腿打坐。至於氣度的超脫,往往求助於局部的誇張變異,特別是以搭腦的形態表達為顯著特徵。《遵生八箋》記:「禪椅較之長椅,高大過半,惟水磨者佳,斑竹亦可,其制:惟背上枕首橫木闊厚,始有受用。」說明禪椅的形制有不同尋常的尺度、奇特的取材以及靠背、搭腦上的誇張處理。由於清代開始流行根節式傢具,禪椅逐漸式微沒落。  蘇州園林博物館傢具廳的這件禪椅是用楠木製作的。楠木是一種樟科常綠大喬木,它主要分布區位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西部。楠木為中國特有,是組成常綠闊葉林的主要樹種,是馳名中外的珍貴用材樹種,四川有天然分布。楠木材質優良,用途廣泛,屬高檔木材,其色淺橙黃略灰,紋理淡雅文靜,質地溫潤柔和,無收縮性,遇雨有陣陣幽香。南方諸省均產,唯四川產為最好。明代宮廷曾大量伐用。現故宮博物院及京城上乘古建多為楠木構築。楠木不腐不蛀有幽香,皇家藏書樓、金漆寶座、室內裝修等也多為楠木製作,如文淵閣、樂壽堂、太和殿、長陵等重要建築都有楠木裝修及傢具,並常與紫檀配合使用。可惜今人多不識之,常以拜物心理視之,覺得質不堅不重,色不深不亮,故而棄之。行內人視其質地有如下稱呼:金絲楠、豆瓣楠、香楠、龍膽楠等。  說到這種禪椅,最後還是要提及一下中國的禪宗文化。古代,禪宗文化與文人士大夫的山野田園生活的精神意趣相互融合。但禪宗文化至唐代末年以後,已經不再是叢林里的梵我冥思,禪宗本身就是佛教在中原土壤上與世俗融合的產物。白居易《香山寺二絕》:「空門寂靜老夫閑,伴鳥隨雲往複還。家釀滿瓶書滿架,半移生計入香山。」這讓我們看到,唐代文人已經把自己的意念時空轉移到了空寂境界的山門之前。到了宋代,禪宗全面與中國士大夫階層的精神生活相互滲透,成了儒釋道熔爐里的一道風景。  □姜晉
推薦閱讀:

古運河畔的明清老街
明清第一任皇后之悲(下)
「文學遺產論壇:明清詩文的文體記憶與文體選擇」召開
紛繁明清玉 拍場盡顯實力

TAG:傢具 | 明清 | 明清傢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