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我們供養西方三聖,供養西方三聖什麼意思?--學佛網
我在前面跟大家提到,我們供養的西方三聖,就表示了這個法門。阿彌陀佛代表第一法門,大勢至菩薩代表第一智慧,你才選擇這個法門。大勢至菩薩專修專弘,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最高智慧的選擇!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從哪裡表現?就是把凈宗法門介紹給別人,勸人念佛求生凈土,這叫大慈大悲。不是別的慈悲,別的慈悲沒有比這個大,這才是真正第一大慈大悲。因為眾生聽到這個法門,接受這個法門,一生成佛。資料摘自:凈空法師專集網站彌陀要解演義 (第六集) 1995/1 台灣高雄元亨寺 檔名:01-015-0006
我們供養西方三聖,供養西方三聖什麼意思?供養阿彌陀佛,讓我們時時刻刻見到阿彌陀佛的像,就想到阿彌陀佛的教訓,是這個意思。阿彌陀佛的教訓都在《無量壽經》上,想阿彌陀佛發的什麼心,阿彌陀發的什麼願,阿彌陀佛怎樣幫助一切眾生,我們見到他要效法他、要學習他,是這個意思。這叫相應,我們的心跟佛心相應,我們的願跟佛的願相應,我們的解行跟佛的解行相應。換句話說,時時刻刻把經典裡面的道理方法記在心裡,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我們要把它做到。無論在哪一個行業,無論你是什麼身分,一定要遵守佛在經典講的這些原理原則。把佛所講的道理、講的教訓,變成我們的思想生活行為,這叫做念佛。念佛不是口念,口念沒用處的。
觀音菩薩代表的慈悲,大慈大悲!什麼叫大慈大悲?把這個至高無上究竟圓滿的法門,介紹給一切眾生,推薦給一切眾生,讓一切眾生都能依這個法門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叫大慈大悲。觀音菩薩代表這個。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至高無上的智慧就是選擇這個法門,自始至終,始是初發心,終是成佛,從初發心到成佛決定不改變,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修行的方法「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大勢至菩薩了不起的智慧,看到大勢至菩薩,對這個法門信心堅定,決定不改變,一門深入,這叫大勢至菩薩;全心全力把這個法門介紹給一切眾生,這就是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這是我們供養西方三聖真正的意思,哪有迷信!這個功德多殊勝。你要是認真去做,人生最高的享受你就得到了,真實的幸福快樂就在其中。你要不做,你得不到;你要真的去做,你就得到,所以快樂是要自己去求。佛教給我們的沒有錯,菩薩事業非常之廣泛,任何一個行業都是菩薩事業,任何一個行業都是服務社會大眾。菩薩跟一般凡夫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菩薩的心廣大,純是利益眾生的心,而不是利益自己的心。利益眾生,自己就包括在其中;利益自己不包括眾生,利益眾生包括自己,自己也是眾生之一,包括自己,所以福報無有窮盡。資料摘自:凈空法師專集網站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一五七集) 1992/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157
善財童子是至高智慧的選擇,選的是念佛法門,用這個方法斷煩惱,用這個方法開智慧。智慧開了之後,這才「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就是「入法界品」第二個階段,五十三參,出去參學。參學裡面,佛實在慈悲,怕我們誤會,所以一出去參學,第一位善知識是德雲比丘,教他什麼法門?念佛。這一出去參學就遇到教他念佛,對念佛的信心更增長、更堅定了,用意在此地!然後才有能力接觸社會,接觸廣大的群眾,接觸無量法門。這個接觸成就自己的後得智,無量的智慧,無所不知,成就自己無所不知。自己的信心愿心沒有動搖,還是一句彌陀念到底,還是一心一意求生凈土。我們要在五十三參裡面看到這些東西,你就得利益了。到末後,見到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從念佛開始到往生西方圓滿。這是《華嚴經》上展示給我們看的,顯示出這個凈宗是第一法門,這個選擇是智慧的選擇。
觀世音菩薩稱大慈大悲,慈悲在哪裡?救苦救難!哪些苦難?六道生死輪迴是苦難。如何幫助這些眾生,脫離六道生死輪迴之苦?觀音菩薩勸我們念佛求生凈土。所以勸人念佛求生凈土,就是觀世音菩薩徹底的大慈大悲,要懂這個道理!我們念佛人,家裡有個小佛堂,供養西方三聖。每一天你就燒香磕頭,把它當神明來看待,祈求他保佑你升官發財,保佑你平安,錯了!大錯特錯。
供養西方三聖這個像是提醒你,用意在此地。見到阿彌陀佛不能忘記「信願持名」,不能忘記。要時時刻刻想到,「我心要像佛的心,心同佛、願同佛、解同佛、行同佛」,我們見阿彌陀佛的像,提醒我們這個念頭。見到大勢至菩薩,要像菩薩一樣智慧選擇,選擇這個持名念佛的法門,決定專修。不但這一生不改變,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改變,這個就是大勢至的智慧。見到觀世音菩薩,我們要把這個法門,時時刻刻,利用一切的機緣,介紹給一切眾生,介紹給你認識的人,只要能夠接受的,都要幫助他、要介紹給他,這叫大慈大悲,這就是觀世音菩薩。所以,西方三聖的像供養在那裡,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自己,專修專弘,是這麼一個意思。資料摘自:凈空法師專集網站彌陀要解演義 (第七集) 1995/1 台灣高雄元亨寺 檔名:01-015-0007
推薦閱讀:
※奔向驕陽 | 學誠法師答問十分
※大安法師《佛說無量壽經》講記(6)
※《維摩詰經》講記-11 大虛法師《指月真髓》緣起 空性 心大心小
※印泉法師《妙法蓮華經》講解內容(20)
※(86)定弘法師:一則附體事件給學佛人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