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二月十五 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聖誕 見轉者吉祥增福
道德天尊是公認的道教創始人,即太上老君。 又稱太上道祖、道祖、太清道德天尊、混元上帝、降生天尊、開皇末劫天尊。
在莊嚴肅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供奉著神態端莊的三位尊神,這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祖師」。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道經記載,道祖老君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天尊之一,道祖常常分身降世,傳教度人,弘揚道法。
著有震古爍今的道教祖經——《道德經》五千餘言。
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教創始者——道祖老君的聖誕日,為國際道教節。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道教創始人,道祖,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之一。尊為道教的道祖。據《史記》記載老君,又稱老子,姓「李」 ,名「耳」,字「伯陽」,謚號「聃」。
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尊號:一氣化三清太清居大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氣所成日神寶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簡稱太上老君。
據《魏書·釋老志》等正史記載:「道家之原,出於老子。」即道教為老子所創。又載老子「先天地生,以資萬類。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是至尊天神,而且常常分身降世,傳教度人,弘揚道教。著有震古爍今的道教祖經——《道德經》五千餘言。
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元妙出於自然,生於無生,先於無先,挺於空洞,陶育乾坤。號曰無上正真之道,神奇微遠不可得名。夫老君者,乃元氣道真,造化自然者也。為元始天尊所度的金仙上品,乃一切無有有無之祖,大道化身(自然規律、法則的化身)。真正意義上的道教開山道祖,位列至高神三清尊神之第三位,在千年中國道教的演變史中,一直擔任著極為重要的特殊角色。
太上老君又稱「道德天尊」、「混元上帝」、「太上道祖」、「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三清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
在道教宮觀「三清殿」,老君塑像居元始天尊右位,手執蒲扇。相傳老君居住大羅天上太清仙境。
春秋末年,老子騎一青牛,從洛陽向函谷關而來。函谷關守吏尹喜平日里喜好道學,頗有些道根。老子來之前,尹喜觀星象、望氣,就看見一股紫氣從東方冉冉而來,他於是推算出必有真人要來。當老子駕牛車過關時,尹喜認定老子就是那位真人,就挽留老子留下,希望老子在隱世前能給他們講經說道,給後世留下著作。老子盛情難卻,就給尹喜留下了史上有名的老子五千文,也就是後來著名的《道德經》。
老子臨別時告訴尹喜:要他一千天後,去到成都青羊肆去找他。其時,尹喜準時在青羊肆等待老子,只見老子騎著一頭青牛,從空中而下。後來,傳說老子就在那裡度化尹喜得道成仙,並帶他一起到西域向佛門弟子們傳道去了。而在老子度化尹喜的地方,還留有一首詩:
西出函關佛事拜,
東來魯國聖人蔘。
太清寶誥。志心皈命禮。
隨方設教。歷劫度人。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假名易號。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隱聖顯凡。總千二百之官君。包萬億重之梵炁。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陰陽。命雷霆用九五數。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太上經典
《太上老君開天經》 、《太上老君說報父母恩重經》、《太上老君內觀經》、《混元皇帝聖紀》、《太上老君說百病崇百葯經》、《太上老君說了心經》、《太上老君內丹經》、《太上老君養生訣 》、《太上老君內日用妙經》、《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經》、《太上老君說五廚經》、《太上九要心印妙經》等。
太上心印經
太上智光 燭照太虛 獨此真陽 永劫長存
手不妄動 足不輕行 目不外視 耳不他聽
口絕閑言 心無妄想 自朝至暮 洗心滌慮
無牽無掛 更遠累害 制外養中 退藏於密
惟慎幽獨 時時內觀 刻刻返照 不離方寸
惺惺常存 守之不敗 寂而長照 照而常寂
綿綿密密 不二不息 對境無心 遇物不染
常應常靜 無文無武 動觀自在 靜養中和
精神內蘊 怡養穀神 積至久久 誠至明生
了了常明 如如自在 純乎以正 默默合天
老君神咒太上老君 普在萬芳 道無不應
三界之內 六合之中 順之者吉 逆之者凶
敕命一到 雷霆隨行 弟子有難 幸願汝偕
逢凶化吉 化殃為祥 急急如律令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即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子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神。然後玉符保神,金液鍊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幹,眾聖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結緣推薦:
眾妙之門微信公眾平台
推薦閱讀:
※[典籍] 太上老君說常清凈經 etc
※太上老君為什麼不能用八卦爐將孫悟空煉化?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
※太上老君枕中經
※道教人物——太上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