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祭祀文化:慎終追遠、報本返始
客家人有句老話說:「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而這句老話正是客家人「不忘本」的最好體現。
客家圍屋內盛大的春節祭祖場景
客家人歷來十分注重對先祖的膜拜祭祀。每年除了最重要的春節祠祭、春節墓祭、清明節墓祭以外,中元節(即農曆七月半)一般還有舉辦家祭。通過祭祀的思宗念祖活動,既傳承了客家人慎終追遠、報本返始的傳統美德,又起到了敦親睦族、維繫團結的作用。
春節祠祭春節的祭祀是客家人中最重要的祭祀活動。節前,首先要祭灶。十二月二十三日晚後要將廚房的灶台刷洗乾淨,把舊的灶君像取下燒掉,年三十晨再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燒香、點燭、放紙炮。以求今後一年全家不愁吃、胃口好。
客家人喜歡一姓一村或一片聚族而居,各姓都有自己的祠堂,祠堂的神龕里供奉著本姓始祖、高祖和定居地的列祖列宗的牌位。
每年農曆臘月二十後,各姓祠堂都進行大掃除,抹洗祖牌、清理香爐、燭台、案桌,楹柱上張貼姓氏楹聯、郡望堂號,大門懸掛姓氏大紅燈籠,呈現一派節日喜慶氣氛。
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都會去祭祀。客家圍龍屋中的十幾戶都是同姓同祖宗的人家。圍龍屋的上堂是祭祀祖先神的地方,上堂的上方是神龕,神龕上供奉本族歷代列祖列宗,並書「天地君親師位」,神龕前擺放著是祭台香案。每年春節,圍龍屋裡的各家各戶都會一起忙著祭祀事宜,陳設供桌,布置香案,擺上雞、魚、肉、果品,用來敬奉祖先。老老小小都要在祖先面前下跪三拜,祈求祖先保佑。
其實,在客家人的圍龍屋中,最有分量當屬擺放在圍龍屋上堂神龕後面、龍台之下的五塊石塊。這五塊石塊是祖先在建造圍龍屋時就擺放於此的,稱之為「五行石」,即代表「五行」:水、火、木、金、土。它們是構成字宙的五種元素,圍龍屋擁有了這五行,也就擁有了與大幹世界相一致的結構要素和和諧因素。因此每次在上堂祭拜祖先之時,「五行石」也同樣成為了祭拜對象。
除此之外,大年三十,各家廳堂還要要掛起祖宗畫像和代表姓氏的大紅燈籠,要在大門口貼上鮮紅的春聯,而這春聯也是根據姓氏來寫的。穀倉門上、禽畜欄前、傢俱床鋪以及水缸邊都要貼上紅紙條,叫做「封歲」,也叫「上紅」。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乾乾淨淨過年。年夜飯時,必須多拿幾套碗筷,請祖先與我們「一起吃」。
除夕夜的晚上還要守歲,辭舊歲,迎新春。每個房間都要整夜燈火通明,老人稱這個為叫「點歲火」,從前有牛欄、豬舍時也要點上燈。家長要給小孩發壓歲錢,有些地方還要給老人壓歲錢。其實,只要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客家人對祖先的種種祭拜活動。對祖先的祭拜之所以成了客家祭祀文化中最突出的一部分,其原因還要追溯到客家的形成歷史和文化傳統。
春節期間挑選某吉日上午,全族男女老幼,人人穿新衣戴新帽,家家喜氣洋洋雲集祠堂,莊嚴肅穆,擺放好牲醴茶果糕點等供品,焚香點燭。接著由德高望重的長者念誦祭文,讚揚祖德,陳說本姓淵源,遷徙經由,勉勵族人傳承和發揚祖德。在長者的指揮下,全體肅立,虔誠地向列祖列宗行叩拜禮,然後燒紙衣、紙寶,燃放鞭炮、敲鑼打鼓。祠祭期間,在家的、外出讀書、工作的宗親們歡聚一堂,相互交流、道賀,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也會給孩子們派發利市,祠堂里外洋溢著一派喜慶和吉祥氛圍。
客家的先民,原為中原黃河江淮流域的漢人。唐宋時期開始,由於天災和戰亂等原因,他們大量輾轉南遷。當客家先民輾轉奔波,最後找到閩、粵、贛交界地區這片大本營時,被周邊的其他民系視為「客人」,即「外來人」。為了不受當地人欺負,客家人必須緊緊的聯繫在一起,共同抵禦外敵,共同建設家園,以至於期待有一天能夠回到故鄉。而把客家人聯繫在一起便是——祖先,追述、崇拜自己的祖先,建立宗祠,好讓人們記住自己的來源。後來,雖然客家人再也沒有返回中原,但現在的宗祠除了祭祀先人以外,也包含著客家人對後代子孫的殷切希望。
客家人數千年來,歷經喪亂,艱困播遷,仍能團結相親,守望相助,子孫繁衍,拓展進取,靠的便是對祖先的敬仰!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正是用這種「祖先崇拜」的共同行為,努力維繫著一個民系的精神特質,守護著中華古老文化的共同心理——「把根留住」的情結和炎黃子孫的意識,這便是客家人血脈相傳的精神內涵!
春節墓祭(「掛紙」)客家人除了重視「七月節」,每一年的「掛紙」更是少不得。所謂「掛紙」,是客家人對掃墓的別稱,是悼念死去親人的一種祭祀活動。或許你會問:為什麼不是「掃墓」而是「掛紙」呢?因為客家人的「掛紙」不僅僅是除清墳頭雜草,還要在每個墳壓墳紙,而且要壓三列九行的紙錢。
在先人的墓碑上通常都有下兩代人的姓名,從前只記錄男丁的姓名,如今早已無男女之分。這是因為家族人希望祖先不要忘記了他們的子孫們,而企求他們的保佑。
墳前擺放的供品,也是很有講究的。通常有大小「三牲」兩副——一般是雞、鵝、豬肉、魚等幾種中的三種,最簡單的是豬肉一塊,鹹魚兩條,三碗飯或飯糰若干,筷子三雙。三茶五酒,茶一般只斟一次,但酒要過三回。香三枝或三枝為一束多插,蠟燭兩枝。點香燭,焚燒紙錢,三跪九叩之後,放一掛鞭炮儀式便算結束。
不過,客家人的「掛紙」通常除了清明時節進行,在春節期間也進行。過春節時,待到一大家子齊聚之時,定會在正月十五之前選擇一天去祖上墳頭「掛紙」。這是因為舊時男丁在正月十五之後,便要到外出打工或則出洋,所以要選擇家人全到齊的時候才「掛紙」。
客家人向來推崇孝道,人們不管居家或外出,都要供奉祖先牌位,按時祭奠,晨昏獻香。通過對祖先的祭拜,可以啟發子女的孝敬心理,培養子女愛護家庭的熱情,示子女以為人處事要飲水思源,以榮宗耀祖為本。而「掛紙」便是崇尚孝道的一種表現,正所謂「百善孝為先」,一個遵循孝道的人,才會是一個能夠自覺地從善棄惡的人;一個遵循孝道的家庭才會是一個和美的家庭;一個遵循孝道的家才會是一個安定團結的家。
清明節墓祭(「掛紙」)客家山區交通不便,祖先墓地星散,故墓祭在清明節前三五天就開始準備。大家帶上各種供品和香燭、紙衣、紙寶、鞭炮,同時還要帶上鐮刀、鋤頭等工具。到了墓地,首先把墓周圍的雜草、灌木割除乾淨,墓頭額上掛上灑有雞血的紅紙,亦稱「掛紙」。
在墓地從左至右插上12支香串紙片(閏年插13支)稱「龍神紙」。然後擺上牲醴果品,焚香點燭,大家按輩分高低排列好,崇敬地向祖先亡靈行三次叩拜禮。最後焚燒紙衣、紙寶,燃放鞭炮。
舊時,墓祭經費由公嘗支出,有些還請吹鼓手或八音班,來迴路上吹吹打打,眾人在墓地膜拜時,也要吹打一番,熱鬧非常。此外,有些墓地路遠,大家還帶上米菜、酒水及炊具、碗筷,在墓地的山上野炊,稱吃「醮墓飯」。其時,正值春光明媚的大好時光,大家趁墓祭踏青,歡聲笑語,也覺心曠神怡。
中元節家祭中國有傳統的三大鬼節——清明、中元、冬至。清明掃墓在全國各地盛行,而客家人則把中元節(即農曆七月十五,客家人也稱「七月節」)看得較重,影響更廣,祭祀儀式也最隆重。雖然客家人有時也會祭神,比如說:土地神、門神、灶神、農神,但客家人祭得最多的是自己的祖先。
農曆七月十五稱中元節(古人稱農曆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民間傳說,這天祖先的亡魂都會回家與子孫團聚,故有「鬼節」或「亡魂節」之稱,家家都要備好牲醴、紙衣、紙錢祭祀他們。所以農曆七月十五,也是客家人祭拜祖先的傳統節日。
當天,各家各戶都會很忙,大家都要宰雞鴨、買魚肉、備酒水等供品,在自己屋內廳堂設案,擺設牲醴茶果,焚香點燭、燒紙錢、紙寶,虔誠祭拜祖宗。上午一般要寫好包皮,即用來包裹冥衣信錢的、有固定寫法的草紙。每家要殺一隻鴨子,並且要把鴨血滴在草紙上,草紙一般都用工具鑿成錢幣狀。大約在晚上六點左右,客家人在自己家的祠堂前燒那些沾有鴨血的紙,相傳這是讓鴨子帶路,游過奈河,把冥衣信錢送到祖先面前。
有些地方在當日晚飯後,還要在村頭、路口插香、燒紙衣、燒冥幣,超度孤魂野鬼,祈求保佑一方平安。
七月半,時值農閑季節,大家藉助這一家祭傳統節日走親訪友,互相宴請,謂之「過月半」。為了避免同一日「過月半」,影響互相拜會串門,從七月十二開始至七月十七,各村各地分別舉辦「過月半」,屆時輪流由各主家認真籌備酒菜,宴請親友,久而久之,也自然地成了客家傳統習俗。
客家人七月半的祭祖敬神作為一種民間風俗,其流傳下來的禮儀雖然多少仍與封建迷信有關,但這卻是客家人懷念祖先、寄託哀思的表達,以起到緬懷先人功績、勉勵後人的作用。
點擊左下角查看更多
推薦閱讀:
※紅色綠色客家行 梅縣旅遊馬當先
※客家古樸有趣的婚禮
※《客家家訓》
※客家「粄」大集合,你最喜歡吃哪種?
※客家話腔調為什麼不統一,怎樣去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