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好將來思維力?思維力的培養

思維力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判斷和推理的能力。  一個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過思維能力反映出來。有一位教育家這樣說:「教育就是教人去思維。」教育教人以知識,但知識並不能代替思維,如同思維不能代替知識一樣。在大多數實際生活中,知識從來就是不完全的,所以,我們需要思維。  現代原子物理學的奠基人盧瑟福對思考極為推崇,一天深夜,他偶爾發現一位學生還在埋頭試驗,便好奇地問:「上午你在幹什麼?」  學生回答:「在做實驗。」  「下午呢?」  「做試驗。」盧瑟福聽後不僅皺起了眉頭。  他繼續追問:「那晚上呢?」  學生回答:「也在做實驗。」  他厲聲斥責道:「你一天到晚地在做試驗,什麼時間來思考呢?」勤奮的學生本以為能夠得到導師的一番誇獎,沒想到盧瑟福居然大為惱火。  其實,孩子學習有雙重的目的:一是掌握知識,二是發展思維技能,也就是發展訓練思維力品質。然而,大多數父母往往只注意前者而忽略了後者,因此出現了許多學習成績較好,但思維能力較差的「高分低能」的孩子。可見,培養孩子廣闊、靈活、敏捷的思維能力,對開拓孩子的智慧極為重要。  思維力,是人腦間接地概括地認識事物的心理活動能力。思維力是智力結構的中樞,是智力的核心。思維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反映,思維也是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獲得知識技能、發展智力的中心環節。  人之所以能通過思維間接地、概括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主要是由於人有第二信號系統的活動。人掌握了詞、語言第二信號系統以後,依靠第一信號系統的協同活動,人腦才能對客觀事物進行多階段的綜合活動,從而形成各種不同等級的概括了的暫時聯繫。人們在認識活動中,只有掌握了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才能預見未來、指導實踐。所以說「思維是認識的高級階段」。反之,在人們的認識過程中,如果沒有思維力這個加工廠的運轉,人們能得到的各種信息原料和動力資源將成為一堆廢物。同時在智力結構中,其他諸因素都必須有思維力的參與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所以說,思維力支配著智力的其他諸因素,它是智力的核心。

 

在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時,家長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幾乎可以說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到。  1、讓孩子具有豐富的知識與經驗  孩子的知識越豐富,思維也就會越活躍,因為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可以使孩子產生廣泛的聯想,使思維靈活而敏捷。因此,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就變得非常重要。但孩子的閱讀能力有限,作為家長就可以給孩子多買一些動畫書、卡片等,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動腦筋的故事,如寓言故事、科普性讀物等,最重要的還應常常和孩子一起討論。  2、教會孩子利用想像打開思路  想像力是智力活動的翅膀,為思維的飛躍提供強勁的推動力。因此,要善於提出各種問題,讓孩子通過猜想來打開思路。牛頓從樹上掉蘋果而產生想像,進而研究出萬有引力定律。某物理學家在評論愛因斯坦時說:「作為一個發明家,他的力量和名聲,在很大程度上應歸於想像力給他的激勵。」這些都從一個方面說明了想像的重要性。  要孩子發揮想像並不難,關鍵在於家長隨時隨地的啟發。比如,當看到自己車圓圓的輪子時,可以讓孩子想像一下圓的輪子還可以用上什麼上面。隨便你提出什麼需要想像的問題,孩子們的回答都可能千奇百怪,大大出乎你的預料,這個時候千萬別嘲笑孩子的創意,打擊他的積極性!  3、激發孩子求解問題的興趣  思維是從問題的提出開始的,接著便是一個問題的解決過程,所以說問題是思維的引子,經常面對問題,大腦就會積極活動。  當孩子愛提各種各樣問題的時候,家長要跟孩子一起討論、解釋這些問題,家長的積極主動對孩子影響很大。如果遇到自己也弄不懂的問題,可以通過請教他人、查閱資料、反覆思考獲得答案,這個過程最能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孩子一兩歲以後,就不像以前那麼愛向家長提問題了,這時家長應該主動提出一些問題進行討論。  4、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有的孩子遇到疑難問題,總希望家長給他答案;甚至有時候孩子還在自己思考的過程中時,家長就迫不及待地把答案告訴孩子了。雖然當時解決了問題,但從長遠來說,對發展孩子智力沒有好處。因為家長經常這樣做,孩子必然依賴家長的答案,而不會自己去尋找答案,不可能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高明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告訴孩子尋找答的方法。也就是啟發孩子,一個問題應該怎樣去想、去分析,去歸納,去推理,去設想解決的方法與程序。這需要孩子自己去設想怎樣運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和經驗,怎樣看書,怎樣查參考資料等。當孩子自己得出答案時,他會充滿成就感,這對於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有好處。

 

 

那麼,如何訓練孩子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呢?  這裡介紹幾種學會思考的方法:  思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由於孩子的思維水平大都處於直觀形象階段,應學些適合他們年齡特徵的方法。  1.抽象與概括  抽象與概括是對一類事物進行分析,總結出主要特徵的一種方法。  小學裡低中年級的學生進行的抽象和概括一般都是藉助於實物和直觀形象而進行的。  我們在開始學數字時,是在認識具體實物(如蘋果、糖塊、小竹棍)數量(一個蘋果、二塊糖、三根小竹棍)的基礎上,逐漸撇開實物,抽象出數字「1,2,3,4……」的,同時也弄明白這「1,2,3,4……」是代表事物數量多少的符號。這就是直觀的抽象、概括。  到了高年級,語言水平有了一定發展,能理解文字、符號的意義,這時,要藉助於這些文字、符號,圖像,幫助我們進行抽象概括。比如在幾何中學習「角」的要領時,就要分析組成「角」的各種特徵,將非本質特徵——形狀、位置、角度等與本質特徵——端點、射線區別開,並把本質特徵抽取出來,這就是抽象過程,然後把缺陷出的本質特徵聯繫起來,得出「角」的概念:「角是由一個端點引出的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平面。」這就是概括過程。通過這種方式進行訓練,就可以提高我們的抽象、概括水平。

2.學會分類  分類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思維方法。把具有某些相同特徵的事物歸成一類。這樣有助於我們從整體上掌握某一類事物。  分類時,要明確不同的分類標準,分的類是不同的。如三角形,如果按邊是否相等可分為:等邊三角形、不等邊三角形。  如果按角的大小可分為:  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由於可見,分類標準是前提。  確定分類的標準後,就開始對事物進行分類。如果把每一類的事物都想全,如把昆蟲這一類的事物都想全,如把昆蟲按會飛與不會飛來分,那麼會飛的昆蟲這一類中就包括蒼蠅、螳螂、蜜蜂、蜻蜓、飛螞蟻,還有蟬、螞蚱……等。當然,分類中能否想得全面,與我們的知識水平有關。我們應當在自己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3.歸納和類比  小高斯在計算老師出的題1+2+3+……+98+99+100?時,是採用了歸納法,他是這樣進行的:  共50項:101×50=505034  採用這種歸納法,使問題很容易得以解決。  歸納時要抓住事物的關鍵。例如從男人、女人,成年人,兒童,白人、黑人中歸納他們都屬於人。從汽車、火車、自行車、摩托車、三輪車等歸納出「車」的概念。這些都是用了歸納的方法。  類比是由一事物的某些特徵而聯想到另一事物,並進行比較。比如鳥與飛機,它們都會飛,由三角形到四邊形,由直線想到平面等,類比是通向創造發明的一條重要途徑。許多發明和創造都是通過類比而實現的。  總之,培養孩子的思維力關係到孩子智力的發展,更關係到孩子學業的進步,同時也決定著孩子長大以後工作的能力。所有家長都應該積極努力培養孩子的思維力。

推薦閱讀:

從思維力到創造力

TAG:思維 | 思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