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發願之後要有行動,從哪裡開始?從持戒下手

  所以,緣分很重要,跟自己發心有關係。章嘉大師告訴我,真正發菩提心,捨己為人、為教,你的一生佛菩薩替你安排,你不要操心。我完全接受,我一生沒有想過自己,為什麼?都是佛菩薩安排。我要是想自己怎樣做,佛菩薩不安排了,那我得操心了。這樣我一點都不操心,樂得自在。佛菩薩安排的順境,在順境學不貪戀,順境貪戀不能離輪迴;逆境沒有怨恨,不跟人結冤讎,冤家宜解不宜結。無論是毀謗或者是其他的傷害、障礙,統統接受,歡喜接受,消自己的業障,增福慧。總而言之,生活在平常心,平是平等,常是永遠保持清凈平等,決定不受外界影響,菩提道才會一帆風順。

  小小境界現前就受干擾,就受影響了,這個很不容易。如果有這樣情形怎麼辦?有這種情況的人非常之多,現在有辦法,以前問我,我也沒辦法,現在有辦法。專聽海賢老和尚的光碟,這個法子太妙了,有很多人給我打電話,寫信告訴我好!他們一天有聽十遍的。自從我勸導大家之後,已經有念幾百遍的,聽幾百遍的,愈聽愈歡喜,愈聽遍遍都有悟處。那個悟處有沒有止境?沒有止境。為什麼?從自性流的。只要是從自性流的,就無量無邊,無有限量,所以你會法喜充滿,你會常生歡喜心。真正抓到佛法的總持法門,一切諸佛的總持法門,那就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千萬不要忘記這一句,太難得、太難得了。

下面說,「陀羅尼有四種」,第一種「法陀羅尼,又名聞陀羅尼。於佛之教法,聞持而不忘也」,學了之後永遠記在心上。初學的人切忌多,貪多嚼不爛。實在講,佛法在修學指導的原理原則上,四弘誓願,就是最高的指導原則,告訴我們怎麼做法。首先要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你度眾生你就不會害眾生,要發這樣的大願。發這個願之後要有行動,行動從哪裡開始?從持戒下手,「煩惱無盡誓願斷」。持戒是斷煩惱的,如果持戒生煩惱,你就顛倒了,哪有這個道理,戒是清涼的。持戒生煩惱,馬上懺悔自己錯了,不是戒錯,不是經典錯,不是佛錯,你自己錯了。戒是幫助我們斷煩惱、證菩提的,所以因戒得定。定是什麼?就是《無量壽經》上的清凈心、平等心。清凈、平等也分三輩九品,像佛說的八地以上,那是上上品的清凈、上上品的平等,那個覺跟如來果地上覺非常接近;也有下下品,我們真正肯修的話,下下品能得到,從下下品希望年年上升,有進步。到功夫純的時候,煩惱真的少了,月月上升,這個時候真的法喜充滿。

  不但是佛經是一,世間所有宗教經典都是一樣的,你一門通了門門都通,我們講他們的經典,他歡喜聽。我講《古蘭》,不少穆斯林喜歡聽,我講《新舊約》、講《玫瑰經》,天主教、基督教人都喜歡聽。所以一門悟了,門門都悟了,要求這個。不重知、解,不重,重在自見,其義自見,自見一定是清凈平等心。心不清凈、不平等,不生智慧,生煩惱;心清凈、心平等,生智慧,不生煩惱,這個要知道。

  根本,佛的根本、中國儒道的根本,都是在孝,都是在敬。孝是什麼?一體,整個宇宙一切眾生跟我什麼關係?一體,一個自性變現的,這孝。知道孝,敬自然而生,表現在外面,恭敬,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萬物沒有不恭敬。對事認真負責,是恭敬;對物,把它都放得端正,整整齊齊、乾乾淨淨,對它的恭敬。這些全都在海賢老和尚身上看到,這能不看嗎?他的表法是阿彌陀佛囑咐他的,他不辜負阿彌陀佛,真正把《無量壽經》這上面無論是理是事,點點滴滴他統統落實了。我勸大家把光碟當作《無量壽經》來看待,這個話是真話,不是假話,是實實在在的老實話,真能幫助我們這一生往生凈土,圓滿成佛。聽一千遍,聞持而不忘,法陀羅尼你拿到了。

  第二個「義陀羅尼」,義是什麼?裡面講的義理,講的道理,「於諸法之義,總持而不忘也」。

  第三個「咒陀羅尼,於咒總持而不忘」。這個咒就是南無阿彌陀佛,你們想想,這一句是不是咒語?咒語,無上的咒語。藏傳裡面很多仁波切他們接受了,很難得,這些接受的人都是佛的代表,來為我們表法的。下面跟我們說明,「咒者,佛菩薩從禪定所發之秘密言句,有不測之神驗,名為咒陀羅尼」。彌陀名號深廣無盡,這一句裡頭含無量義,確確實實是第一總持法門。照字面上看,你看,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這從字面上翻。為什麼不翻出來?尊重不翻,用梵文的原音音譯,南無阿彌陀佛,或者是念阿彌陀佛,都行,都一樣的。阿彌陀佛是什麼?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是我們自己的本性,能生萬法。能生萬法,他怎麼不理解萬法,對於諸法的義理一定通達明了。所以只要見性就全通了,走這個路子是捷徑。「義翻之名,有四」:有翻作「明」,光明的明,有翻作「咒」,有翻作「密語」,有翻作「真言」,這統統是一般講的咒,咒是密語,是真言。

  第四「忍陀羅尼。安住於法之實相,謂之忍,持忍名為忍陀羅尼」。忍是禪定的前方便,所以在六度裡頭,忍辱波羅蜜後面就是禪定波羅蜜,後面是忍辱、精進、禪定。《金剛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海賢老和尚能忍辱,人家打他兩耳光,不計較。旁邊人看到不服氣,要去找他來理論,老和尚說不必了,出家人要有度量,要能包容。什麼都能忍,造謠生事、毀謗,能忍,沒有辯別,那是謠言,不是事實,何必去辯別。時間久了,真相自然大白,那個時候明了了,才讚歎老和尚,忍辱功夫真好。六度萬行,在日常生活、工作、待人接物,跟任何人,看什麼都好,沒有不順眼的,沒有不高興的。一生沒發過脾氣,沒有跟誰紅過臉,你怎麼樣侮辱他、對待他,他對你都是笑咪咪的。為什麼?他知道一切相是假的,不是真的,就能忍了。像科學家所說的,這個世界上有沒有物質這個東西?沒有,物質是假的,剎那生滅。一秒鐘,這個現相,整個宇宙的幻相,已經換了二千一百兆次,一秒鐘,哪一個是真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你明白這個道理,才能夠徹底放下,放下就是。

  末後這一段,『百千三昧』。「《會疏》曰:百千三昧者,眾生無量,心行不同,有利有鈍」,這是心行,「於諸結使」,結使是煩惱、習氣,「有厚有薄。是故菩薩行百千種三昧,斷其塵勞」。這就講得很清楚、很明白,菩薩教化眾生,對症下藥。癥狀很複雜,不是一種方法能治好的,所以菩薩要行百千種三昧。菩薩沒有一樣不知道,沒有一樣不通,你現在需要什麼,他現在給你;過幾天之後,他又換個方法給你,他幫助你,提攜你,他的善巧方便很多,對症下藥。

  方東美先生叫我學《華嚴》,《華嚴》最適合知識分子。我到台中去了之後,學小部經,一個月學一部,法喜充滿,這一部我就能夠從頭到尾講得還不錯。我講老師聽,同學聽,老師聽。沒有出家之前,住十五個月,學十三部經。出家之後,再回去學大經,我很想學《法華經》,老師正好講《楞嚴經》,他說你就學《楞嚴》好了,《楞嚴》跟《法華》分量差不多,都是大部經。他講了三年,他星期三晚上講經,第二天星期四我復講,所以他講一遍,我也講一遍,老師、同學認定沒講錯,所以到外面敢講大經。

  我第一次離開台灣到香港,一九七七年,那一年我五十歲,在香港講《楞嚴》,四個月,每天兩個小時。前面兩個月,在倓虛老法師的佛教圖書館講,後面兩個月,在壽冶老和尚藍塘道的光明講堂接著講,跟香港結了法緣。以後,就是每年到香港去講一個月。我記得到澳洲也是講一個月,當中還加新加坡,這是在這個地區。《楞嚴》我記得前後大概講過七遍,還是念念不忘《華嚴》,講《華嚴》的時間最長,有十幾年。

  這個地方告訴我們,這第四個,「真言」。「《秘藏記》云: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語。」為什麼?沒見性。佛家的秘是深密,不是秘密,佛沒有秘密。這個道理太深了,一般人無法想像,這稱之為密。「百千三昧」是應對無量眾生、無量心性,菩薩用這些方法,你看看,斷其煩惱。「譬如為諸貧人慾令大富,當備種種財物,一切備具,然後能濟諸貧者」。這是用比喻說,我們要幫助人,沒有財富不能弘法。我命裡頭沒有財富,還沒有壽命,命運四十五歲就沒有了。章嘉大師知道,教我,命里沒有,現在修還來得及。怎麼修法?修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法布施沒有問題,我喜歡講經,講經是提升自己,但是財沒有,無畏的緣也沒有。最後想到素食,所以我學佛六個月就長素了,為什麼?不食眾生肉,這是屬於無畏布施,無畏布施的果報是健康長壽;法布施,聰明智慧。

  財布施,沒錢。大師問我,一毛有沒有?一毛可以,沒問題。一塊行不行?一塊勉強,也可以。他就教我,你就從一毛、一塊開始布施,要有布施的心,不能沒有這個心,布施的事隨緣隨分。我真干,大概幹了十年,效果出來了,十方供養漸漸多了。壽命到了,這一關也過了,四十五歲那年生一場病,一個月就好了。第二年遇到甘珠活佛,他也是章嘉的弟子,是藏傳的仁波切,人非常好,他大我十幾歲。告訴我,他說你的命因為你這十幾年,那時候十二年,講經十二年,講經的功德,你壽命延長了。他說,你壽命很長,你沒有福報,你累積的這個福報很大。告訴我這個信息,沒有想到第二年他老人家往生了。說明什麼?老師所教的真有效果,所以對老師的信心愈是感恩,堅定不移。

  下面的比喻是比喻治病,你有種種藥物,你治病沒有問題;你有財富,布施沒有問題,救濟貧苦。統統要學,統統要干,不要害怕。布施,愈施愈多,不施就沒有了,愈施愈多。這是我六十多年的經驗,不要怕,有多少你就施多少,無量無邊的福德、功德、智慧你統統可以得到。好,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摘自《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0五集) 

凈空老法師主講 

2014/9/8講於 澳洲凈宗學院


「中海學佛社」微信平台提供

⊙凈空老法師開示 ⊙劉素雲、胡小林等老師開示

⊙三時繫念、念佛共修等佛事資訊

博客:blog.sina.com.cn/1293529140

微博:weibo.com/zhxuefo 微信號:zhxuefo


推薦閱讀:

認識佛教  (第一集) 凈空法師講解
凈空法師講《佛說十善業道經》9_【吃虧是福,難得糊塗】,那個糊塗是假糊塗,不是真的。決定不可以存佔便宜的念頭,佔便宜你就吃了大虧。
凈空法師法語:六種真正覺悟的人
凈空法師:宇宙萬法的真相(4)
凈空法師開示3

TAG:凈空法師 | 行動 | 法師 | 持戒 | 凈空 | 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