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論道丨談《周易參同契》的主要內容
魏伯陽(資料圖 圖源網路)據明正統道藏《參同契注》中長生李真人序論所云:《周易參同契》為東漢魏伯陽所著。魏伯陽(126-127),名翱,號雲牙子,會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縣豐惠鎮)人。明正統道藏《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序》述,真人魏伯陽者,會稽上虞人也。世襲簪裾,唯公不仕;修真潛默,養志虛無,每視軒裳如糠秕焉。不知師授誰氏(伯陽不願做官,志在求道,遊歷山川,訪師求道到長白山遇一高人,傳授其煉丹秘訣,回家鄉隱居潛修)得《龍虎經》,盡獲妙旨,乃約《周易》,撰《參同契》三篇。徐從事:《參同契》的第一位注家又云:未盡纖微,復作補塞遺脫一篇,繼演丹經之玄奧。所述多以寓言,借事隱顯異文。密示青州徐從事,徐隱名而注之,至後漢桓帝時,公復傳授與同郡淳于叔通,遂行於世。《參同契》的第一位注家,是青州徐從事。
《新注周易參同契直講》(資料圖 圖源網路)徐從事其人,史書無載,從事系官名,在注本上只署了官名,而他的名字卻被隱去。淳于叔通名斟,叔通是他的字,也有書說他名翼,字叔顯,他是魏伯陽的同鄉,好道術,擅占卜。漢桓帝時,曾擔任過徐州縣令、洛陽知府等官職,史傳中有記載。後來棄官歸隱,養性修真。經此二人傳播,《參同契》方傳於世。《周易參同契》成書於何時據《神仙傳》載:「魏伯陽者,吳人也。本高門之子,而性好道術。……作《參同契》《五相類》凡三卷,其說如解釋《周易》,其實假借爻象以論作丹之意。」唐劉知古《日月玄樞篇》亦云,抱朴子曰:「魏伯陽作《參同契》《五相類》凡二篇,假大易之爻象以論修丹之旨。」考《隋書·經籍志》未著錄《參同契》。《舊唐書·經籍志》始有《周易參同契》二卷、《周易五相類》一卷。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談及《周易參同契》三卷時謂:「漢魏任陽撰。按《神仙傳》:伯陽,會稽上虞人……修真養性,約《周易》作此書,凡九十篇。徐氏箋注。桓帝時以授同郡淳于叔通,因行於世,彭曉為之解。按唐陸德明解易字雲,虞翔(字仲翔)注《叄同契》,言易字從日下月。今此書有日月為易之文,其為古書明矣!」又據宋朱熹《周易參同契考異》中所附黃瑞節的序中說:「朱子曰……《參同契》文章極好,蓋後漢之文者為之。」以上諸家所談,均認為《周易參同契》由魏伯陽祖師所作,當無疑義。其成書年代在順帝和桓帝期間,亦無異議。二、《周易參同契》的主要內容《周易參同契》從開始出現,就被人們認為古奧難解。五代彭曉《參同契解義·序》說:參,雜也;同,通也;契,合也。謂與《周易》理論而契合也。莫不假借君臣,以彰內外;敘其坎離,直指汞鉛;列以乾坤,奠以鼎器,明以父母,保以始終;合以夫妻,拘其交媾;譬如男女,顯以滋生;析以陰陽,導以反覆;示以晦朔,通以降騰;配以卦爻,形與變化;隨之斗柄,取以周星;分以晨昏,昭諸漏刻,莫不託易象而論之,故名《周易參同契》。
《周易參同契》從開始出現,就被人們認為古奧難解(資料圖 圖源網路)彭曉又在《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序》中說,公撰《參同契》者,謂修丹與天地造化同途,故托易象而論之……故以乾坤為鼎器,以陰陽為堤防,以水火為化機,以五行為輔助,以真船為葯組,以玄精為丹基,以坎離為夫妻,以天地為父母,互施八卦,驅役四時,分三百八十四爻;循行火候,運周天二十八宿,環列鼎中。乃得水虎潛形,寄庚辛而西轉,火龍伏體,逐甲乙而東旋。易曰:「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公因取象焉。由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參同契》是借《周易》卦爻象數之象徵符號,又以天文律歷圖讖等術語作比喻,其核心內容是以修鍊內丹為主旨,長壽成仙為目的,其要義是以陰陽二者的配合,進退變化,闡明修鍊的功理及功法。魏伯陽又恐怕人們對陰陽二者的變化難以捉摸,故借八卦納甲之法,十二月消息卦、日月晦明朔望作為周天進退之火候,經中所說天乾的甲、乙、丙、丁、庚、辛者是指月的昏旦出沒,仍分六卦之方位,以乾坤為鼎爐,以坎離配水火為藥物,以六十卦定升降。闡明金者是日之所生,銀者是月之所育。日月應用,水火合成,龍虎相須,陰陽制伏,而成真丹。
《周易參同契》核心內容是以修鍊內丹為主旨(資料圖 圖源網路)總之,伯陽祖師是繼承了淵源極古的黃老清靜無為之妙旨,《火記》《龍虎經》之真詮,通過自身多年苦心隱居,潛修密行,道成德就之後,把他的經過與實踐,配合《周易》卦象及爻義,並參儒理,借托爐火,方將修鍊內丹的功理功法著成此書。古今中外,均認為有真實性和準確性。遵循其法修鍊,越來越多的實例證明了它的真實和準確。
推薦閱讀:
※儒釋道三教論道:中國如何實現「和為貴」?
※遠處的燈塔356的文件夾【談武論道】3
※百川論道 | 韓信
※【金台論道】主流電影為何越來越受歡迎
※壺公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