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牙齒不好易患痴呆症
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牙齒幾乎全部掉光且不使用假牙的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風險明顯高於其他同齡者。日本的研究小組對居住在愛知縣的4425名65歲以上的健康老人進行了問卷調查,了解其牙齒健康狀況,並在此後的4年時間裡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顯示,無法咀嚼硬物的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風險是咀嚼能力強的老年人的1.5倍;不經常去牙科醫院就診的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風險是經常去看牙醫的老年人的1.4倍;與擁有20顆以上自身牙齒的老年人相比,牙齒幾乎全部掉光且未安裝假牙的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風險是前者的1.9倍,而牙齒幾乎全部掉光但使用假牙的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風險是前者的1.2倍。研究人員認為,牙齒脫落的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風險升高,可能與導致牙齒脫落的某些口腔疾病與痴呆症誘因之一的腦梗塞有關聯,同時由於咀嚼能力低下,對腦部的刺激欠缺老人失眠應慎用長效鎮靜催眠葯自從上了歲數,李大媽就感覺自己的睡眠明顯不如以前好,入睡倒不難,但就是睡得很淺,稍微有一點響動就容易醒,白天卻昏昏沉沉,無精打采。為了改善睡眠,李大媽從6個月前開始每晚服用1片安定。沒想到,服用之後,睡眠時間倒是延長了,但整個上午感覺更加 「迷糊」,不清醒,總想睡覺。1個月前,在一次去超市買東西時,李大媽因為神志恍惚,還跌了一跤,摔成骨折。個體化給葯是原則失眠發生後,許多人把希望寄托在鎮靜催眠葯上,認為一片葯就可以讓自己睡得又舒服又踏實。事實上,這是錯誤的觀念。鎮靜催眠葯是一類中樞神經系統抑製藥。鎮靜葯和催眠葯之間並無明顯界限,很多藥物小劑量時表現為鎮靜作用,引起中樞神經系統輕度抑制,使患者由興奮、激動和躁動轉為安靜。隨著劑量的加大,則引起近似生理的睡眠。老年人使用鎮靜催眠葯的一般原則是:使用最低有效劑量和最短時間,做到個體化給葯。使用大劑量鎮靜催眠葯可損害老年人的認知功能和心理反應,增加意外傷害的危險;長期使用還可能導致藥物療效減退,併產生依賴性,一般以不超過4周為宜。目前主張,在服用鎮靜催眠葯之前,需進行詳細的病史採集和相關檢查,確定失眠類型,選擇最恰當的藥物。慎用長效苯二氮卓類葯臨床最常用的鎮靜催眠葯是苯二氮卓類和新型鎮靜催眠葯。在苯二氮卓類藥物中,大部分藥物的藥名以「安定」「西泮」或「唑侖」結尾,如大家熟知的安定(地西泮)、舒樂安定(艾司唑侖)、氯硝安定(氯硝西泮)等。這類藥物的作用原理類似,在體內能停留較長的時間,屬於長效苯二氮卓類。但對於老年人來講,長效苯二氮卓類藥物不是最佳的選擇。因為老年人服藥後發生嗜睡、輕微頭痛、乏力、運動失調的危險性比青年人更高,再加上老年人平衡能力減弱,更容易發生跌倒,導致骨折,上述李大媽的經歷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老年人應盡量避免選地西泮、氟西泮、誇西泮、氯硝西泮(老年人對本葯異常敏感)和氯氮卓等長效苯二氮卓類藥物。用藥之外,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營造良好的睡眠氛圍,藉助調理型的食療,如牛奶、大棗、蓮子、百合等,對改善睡眠質量是十分重要的。當然,若其他的因素都已經調整到較好的狀態仍無法保證一個滿意的睡眠時,老年患者也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鎮靜催眠葯。
雲中公子歡迎您
您已欣賞本篇
分
秒
推薦閱讀:
※在世的 90 歲以上的神智清晰、口齒伶俐的老人,是否算「活古董」?
※有哪些適合老人用的物品?
※知乎有老年人用戶嗎?比如年齡在六十歲以上的?
※全身癱瘓活著的意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