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語文教育的幾點理解

對語文教育的幾點理解

——摘自《蒼梧師魂——連雲港市特級教師風采錄》

曹興戈(曹興戈的博客http://caoxingge.blog.zhyww.cn/index.html )

教育的起點和歸宿都應該是「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人(包括教育對象和教育者自己)能夠有尊嚴地生活。因此教育者守護自己更守護對方的尊嚴。教育者工作的成功就在於:他的教育對象在實現了有尊嚴的生活的同時,能夠執著一念地守護他人的、民族的、正義的尊嚴。這才是真正的「立人」教育。教育者的工作由知識而技能而素養,我更看重境界。在那裡教育的詩性精神和理性之美的明眸一閃,所有繁雜的細節和瑣屑的事物便熠熠生光。在技術性教育的浮躁和喧囂充斥於天地間之際,教育尤其需要理想主義光芒的照耀和引領。教育要養育心靈,不妨多一些「慢」功夫。

教師的職業價值和生命意義在於「引領」。在體認時代精神和祖國語言文字之美中,教師在不斷的完善自己也執著的引領學生。理想主義的光輝是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職業和生命里的重要元素以及高擎的旗幟,它在引領「人」的同時也不忘傾聽來自社會底層和心靈深處的呼喚,他會常常詢問自己:「我能做好學生的有品位的對話者么?」責任的自覺擔當就會給他以信心和力量。

「對話」語境中教師的學生觀是「欣賞」。可以借用這樣的詩句表述:「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一個眼神、一個問好、一封簡訊,或者偶然的一束小花,都會令我驚異於生活如此美好。而在這一切問候之中,並非全然因為禮節和知識,更多的是因為真情。它為我洗滌俗念,使我對自己的慷慨付出而毫無怨悔。

追求「知行合一」的教學觀是「行走」。可以將自己在生命課堂的「行走」比作「穿行在青春的叢林里」,那是生命與生命的相互激活,思想與思想的相互碰撞,智慧與智慧的相互吸引,心靈與心靈的相互置換——心心相印,教學相長,就像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彼此的毛病和缺點都被忽略。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的教材觀是「生長」。對於鍛煉母語素質和提升心性,語文教材永遠是一片「培養基」。價值和效益的獲得,全看你饑渴的程度和汲取的姿勢與態度。

以專業發展為指歸的教師的教研觀是「個性」。「轉益多師是吾師。」但你只會憑著愛戀在自己手夠得著的地方作艱難的爬羅剔抉,並且還是在渾然的忙碌中剜出一塊空間作有限的揮霍。閱讀與思考會給你些許的發現,但你應該知道這些靈犀的花蕾全是從興趣和實踐相融合的這片土壤里鑽出來的。你真正與生俱來的有什麼?可以說一無所有。


推薦閱讀:

情感教育,語文教育中不能承受之輕
微博精選之#教學散記#
「植文語之苗·樹人生大計」來TOP狀元全語文,捐舊書,領綠植,送課程啦!
最好的未來——心田敘事
論葉聖陶的語文教育思想

TAG:教育 | 語文 | 理解 | 語文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