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解密UFO文件背後:冷戰後目擊UFO事件驟減
瞭望東方周刊201114期封面
報告中,有目擊者把不明飛行物描述為「薄荷糖形狀的堅硬物飛行器」;也有人看到外形類似「戒指」或「水母」,或者是雪茄狀的飛行器,頂部還有「銀紗」迴旋。還有目擊者描述,他們看到過「通體藍色、外形好像香蕉般的外星人」
《望東方周刊》記者王亞宏 | 倫敦報道
對於地球之外生命的探索,總在不斷前行。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天體生物學家理查德·胡佛(Richard Hoover)在專業期刊上發表了自己的最新研究:在沉睡的隕石殘骸中,發現了生命證據。
而關於不明飛行物(UFO)的關注,更是長盛不衰的話題。
一名退伍的美國空軍飛行員喬治。菲勒(George Filer)中校近日宣布,4月底英國威廉王子的大婚典禮上,外星人會來「湊熱鬧」。掌管美國國家飛碟中心的菲勒說,最近還發現有飛碟在利比亞和日本海嘯地點附近出現,「外星人似乎對任何重大事件都感興趣」。
菲勒稱自己第一次親眼看見飛碟是在英國。他透露,上個世紀60年代他曾經遇見過威廉王子的爺爺菲利普親王,即伊麗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勒回憶,菲利普親王本人對飛碟和外星人非常感興趣。他告訴菲勒,「英國皇家空軍後來已不再派出戰機去攔截UFO,因為許多戰機都一去無回。」
英國國防部3月初公開了一批UFO的機密檔案,讓更多的秘密浮出了水面。
這批35份解密檔案內容非常豐富,加起來一共有8500頁,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50年代,也有很多近期的檔案,主要記錄的是英國政府收到的UFO報告,其中包括目擊者拍攝的照片、手繪的圖像、口述的文字以及英國國防部給目擊者的回信。
檔案顯示,上世紀70年代,由於熱門影片《第三類接觸》極大地激發了公眾的想像力,UFO目擊事件進入高潮,從1977年的435起增至1978年的750起。
部分外太空「疑案」曾引起英國安保部門和政府高層的高度重視。比如,在1979年1月,英國上議院曾就外星人問題進行過3小時的辯論。
英國人對UFO更有興趣嗎
這已不是英國第一次公布UFO檔案了,而且,這批檔案目前提供給公眾免費下載,時間是一個月。一個月之後下載文檔,每份均要付費。《望東方周刊》記者試圖下載2008年解密檔案中的一份文件,打開一看,價格標註為:下載一次需3.5英鎊,相當於人民幣37元左右。
英國國家檔案館UFO項目顧問、《UFO檔案》一書的作者戴維斯·克拉克說,自從英國制定了《信息自由法》,就不斷有大量信件湧向英國國防部,要求查閱有關UFO的檔案材料。
克拉克說:「從這些信件你可以看到,並不是專家才對UFO感興趣。從政府的最高層到普通百姓都在討論這種現象。」他認為,「這也確實給我們提出了問題,就是將來萬一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我們是否準備好了。」
今年40歲的英國人艾米麗就是對UFO頗有興趣的人之一。在免費期,她下載了部分UFO檔案來看。
她告訴《望東方周刊》,宇宙中很可能有UFO或者外星人存在,「就像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一樣,宇宙中有那麼多的行星,為什麼上面就不會有和人類一樣的生物呢?」當然,她承認,「對UFO和外星人的感覺主要是來自電影和電視。」
英國國家檔案館在接受《望東方周刊》獨家採訪時表示,國家檔案館負責保存和管理政府的檔案,根據不同的解密期,這些檔案會在解密期結束的時候被集體公開,所以英國已經多次解密UFO檔案。
不過,檔案館強調:「我們負責保管的是檔案和文件,而不是公眾或者政府的觀點。」所以,檔案館不能因此說英國人比其他國家的人對UFO更感興趣,也不能確定政府到底是如何看待UFO的。
畢竟,英國人中對UFO持否定態度的也大有人在。22歲的英國大學生奧利弗就對《望東方周刊》記者表示,他是理性主義者,不認為宇宙中有UFO和外星人,除非是在電影里。
除了英國之外,美國、法國等國家也數次解密過本國的UFO檔案。其中,美國中情局對UFO現象研究了50多年後,透露「前期的UFO現象可能是蘇聯政府為了製造美國社會混亂的陰謀;後期的UFO現象則是中情局絕密間諜飛機秘密實驗導致的。」
法國國家航天研究中心則開通網站,公布法國大約50年來關於UFO的秘密文件,其中包括對超過1600起目擊者宣稱看到UFO事件的政府調查報告。
文件挑戰想像極限
而對英國國家檔案館來說,今年所公布的UFO檔案是歷年來內容最豐富的一次,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此次的檔案包括一份份詳盡的文件、表格,比如從1959年到1996年每年報告給國防部的UFO事件數,從最少的一年20起到最多的一年750起。
《望東方周刊》記者下載了這批解密檔案後,看到很多表格記錄中,填寫的手寫字體有些歪歪扭扭,但卻有每一次關於UFO報告的目擊時間、目擊地點、內容摘要等項目,出於保護隱私的考慮,在每次出現報告人名字的地方都特意打上了水印。
雖然報告人的名字被保護了,但按照英國的法律,遭遇UFO的事件卻一定要公開透明。
英國《信息自由法》的規定,任何人不管是否擁有英國國籍,也不管是否居住在英國,都有權了解包括英國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部門、警察、國家醫療保健系統和教育機構在內的約10萬個英國公立機構的信息。被諮詢機構必須在20個工作日之內予以答覆。該法律生效後,英國公眾與政府信息的關係從原來的「需要知道」變為「有權知道」。一直嚴密保管的UFO檔案,當然也在《信息自由法》要求公布的信息之列。
進入本世紀以來,英國所謂的UFO目擊事件趨於減少。從2001年到2007年,每年平均出現130起。自2005年開始,英國媒體每年都例行性地報道部分UFO目擊報告。也就是從2007年開始,英國政府做出決定,向公眾公開有關UFO目擊事件的機密文件。
《望東方周刊》記者發現,在這些解密檔案中,內容涉及目擊UFO划過天空,近距離觀察太空飛船降落乃至親歷遭遇外星人綁架等諸多內容。而報告者的身份也形形色色,包括警察、士兵、皇家空軍軍官和普通民眾。
報告中,有目擊者把不明飛行物描述為「薄荷糖形狀的堅硬物飛行器」;也有人看到外形類似「戒指」或「水母」,或者是雪茄狀的飛行器,頂部還有「銀紗」迴旋。還有目擊者描述,他們看到過「通體藍色、外形好像香蕉般的外星人」。
在其中一起事件里,一名倫敦的男子稱,他曾在1998年10月看到一架不明飛行物在他家中上空盤旋,他記得「那是一個巨型雪茄形狀的飛船,兩邊各有一個機翼狀推進器」。「飛碟前端好像發出兩道亮光,一道白光圍繞底部閃個不停。你可以想像一下,我都嚇呆了。」隨後他就不明不白地遭外星人「綁架」,事後發現自己「又回到一個小時前」。
根據解密文件記錄,1978年4月16日,英國皇家空軍對17人聲稱承載著外星人的雪茄型UFO多次出現在英格蘭南部的事件展開調查。1990年11月,皇家空軍「旋風」戰鬥轟炸機的機組人員也在北海地區看到一艘UFO,體積與C-130「大力神」運輸機相當,通體發出明亮的藍光,速度驚人。飛行員說他「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東西」。
倫德沙姆森林謎團:殺回馬槍的飛行器
在歷年解密的眾多UFO材料中,最引人矚目的便是1980年在英國東部的倫德沙姆森林發生的目擊外星人的事件,其證詞之詳盡之生動,讓人簡直感覺外星人就在身邊。
位於英國薩福克郡倫德沙姆森林附近的本特沃特斯基地原本是一個空軍基地,按照北約的協議,有不少美國軍隊駐紮在那裡。
1980年12月27日凌晨,在空軍基地巡查的查爾斯·哈特中校看到在基地後門有異常的燈光出現,有一個神秘的物體在基地周圍的樹叢間移動。考慮到有飛機墜毀或迫降的可能,他派遣三名巡邏兵步行前去仔細觀察。他們回來報告說,在倫德沙姆森林中並沒有看到飛機殘骸,而是看到了一個發出像太陽光一樣的刺眼光亮的三角物體。
當時,三名巡邏士兵對眼前所見十分震驚:一個小的金屬飛行物正穿行在森林上空,最後它停靠在一塊空曠地上。三人偷偷靠近後,看到飛行器的側面印有奇怪的標誌,他們迅速掏出筆記本將圖形描繪了下來。
「該物體為金屬質地,三角形,寬達2到3米,高近2米,發出的白光幾乎照亮了整個森林。這個物體頂部還發著紅光,底部是藍光。這一物體可能處於懸浮狀態,也可能有支架。當派去的巡邏兵走近該物體時,它在樹叢中來回移動,不久便消失了。與此同時,附近農場里的牲畜陷入一片慌亂。」哈特中校在報告中稱。
天亮後,哈特中校和他的手下在飛行器曾經盤旋過的地面上發現三個凹陷的痕迹,呈等邊三角形分布,像是飛行物著陸時留下的。而且後來經檢測顯示,該地點曾遭受過比正常水平高7倍的輻射,而且在著陸點的中心位置檢測到的輻射量要高於3處壓痕。
正當哈特中校對造成這種奇怪現象的「元兇」疑惑不解時,沒想到消失的飛行器又殺了一個回馬槍。哈特得知後,立即帶領一小組士兵衝進森林展開調查,據他稱,當他們追蹤那架UFO時,他們的無線通訊系統突然失靈,而用來照亮森林的燈也突然熄滅。
好在哈特隨身攜帶的一個錄音機仍然能繼續工作,錄音帶錄下了哈特等人當時的驚訝和緊張情緒:「我看到它了??它又返回了??這真太奇怪了??它看起來就像一隻朝你眨眼的眼睛??它正朝我們飛來!現在我們看到一束光照向地面??一個不明飛行物仍然盤旋在基地上空!」
哈特於1990年退役後,對那次UFO事件一直守口如瓶。
UFO研究者相信,光臨英國倫德沙姆森林上空的UFO一定是外星人的飛行器,但針對英國境內發生的UFO目擊報告,英國國防部卻對此矢口否認,宣稱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該事件和外星人的飛行器有任何聯繫。
英國國防部發言人稱,「沒有一次案例能夠讓英國確認我們國家曾有外星人入侵。天空中的奇異現象很多,我們也接到不少民眾合情合理的報告,但是這些現象其實都可以用自然科學來解釋。」
假作真時真亦假:學生的把戲
此次英國公布的UFO檔案中不但有驚險故事,甚至還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惡作劇。
1967年9月4日一大早,英國皇家空軍值班總部電話不斷,英格蘭南部居民聲稱,他們醒來後發現6架小型發出嗶嗶聲的UFO,排成完美的一直線,從薛匹島飛至布里斯托海峽。並有外星人曾降落於倫敦東南方部小鎮布穆雷附近的高爾夫球場果嶺上,以及英格蘭西南地區索莫塞特的一個小山上。
上世紀60年代後半期,全球正處於冷戰高峰時期,謹慎的英國人一直在緊緊盯著每一寸天空,生怕一個不注意,漏掉了蘇聯打過來的導彈或是探聽情況的高空偵察機。
值得慶幸的是,遍布天空的雷達網到最後也沒有探查到敵人的蹤影,但卻勘測到了不少隱形效果並不怎麼樣的不明飛行物,而且有更多來自外太空的飛行器,竟然是靠人眼發現的。僅僅1967年一年,英國就有360起「目擊飛碟」的案例,而媒體也把遭遇外星人當作大事件來報道。
在這起惡作劇中,一支由6艘看起來象是巨大的荷包蛋的飛碟組成小艦隊抵達英國,引發情報人員、高層警官與政府高官的恐慌,也讓英國處於外星人大規模入侵的警戒狀態,警察、拆彈部隊、皇家空軍和國防部的情報部門全都動員起來,造成全國恐慌。
但嚇住所有人的飛碟並不是地外文明的產物,而是地地道道的「英國製造」。而且製造者只是英國范堡羅皇家航空研究院一群聰明伶俐、調皮搗蛋的工程師學員,這場「入侵秀」只是他們精心編製的惡作劇。
飛碟入侵的始作俑者是范堡羅皇家航空研究院的克斯斯托夫·邵斯浩與榮格·巴爾默,這兩名學生當時只有21歲,這場騙局原本是打算在范堡羅皇家航空研究院戲弄新生,同時為慈善機構募款的活動。當然,這兩名學生也很好奇:雖然整天聽到有關飛碟的報道,但一旦有外星人入侵,英國當局會有什麼反應,英國人會如何應變準備?
於是,這兩個年輕的學生花了30英鎊買了一些閃閃發光的塑膠艙,用它們造成了飛碟,並憑藉紮實的專業技能在夜色的掩護下讓這些手工製品升上了天空。結果,這些假飛碟不僅糊弄了他們的新生學弟,也蒙住了整個英國。
面對一不留心「玩大了」的局面,年輕的學生只能坦承他們的惡作劇,「我們相信飛碟有一天會降臨,所以我們先讓自己的飛碟降落,讓政府有機會練習。」
雖然這場鬧劇讓大動干戈的英國政府覺得很沒面子,但起碼那些學生的初衷是達到了。由於惡作劇帶來的知名度,這群學生為慈善機構募到2000英鎊,世界各地也有人出價收購此次事件中剩下來的假飛碟。
更重要的是,他們看到了英國政府好像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應對外星人入侵的窘境。
霧影重重:丘吉爾重視項目被經費難倒
從此次解密的檔案來看,英國政府其實對UFO早有關注,並對其進行了詳盡的記錄。比如在公布的關於UFO的文件中,包括一份二戰時期英國首相丘吉爾出席會議的報告書。當時,丘吉爾對英軍戰鬥機與一個不明飛行物相遇的報告極其關注,並下令將此事保密50年。
二戰期間,一架英國皇家空軍的偵察機和機組人員是從歐洲大陸返航時遭遇UFO的,他們在飛近英格蘭海岸時發現一艘金屬構造的UFO正尾隨著他們。機組人員稱UFO在飛機附近盤旋,發出很大的雜訊,機組人員拍下了UFO的照片。
丘吉爾對此無法解釋的事件非常憂心,他在跟當時任盟軍最高統帥的艾森豪威爾將軍舉行秘密戰爭會議時下達命令,禁止報道這一起發生在英國東海岸空域的離奇事件,因為他擔心這會在大眾中引發大規模恐慌,禁令時間長達50年。
之後在1950年代,英國政府一直把不明飛行物UFO的威脅看得非常嚴重,以致舉行高級情報專家會議,專門討論這一問題。英國國防部也在那時專門成立了UFO項目,對天外來客的飛行器進行專題研究。
英國國防部一個代號為DI55的秘密單位就專門從事不明飛行物體的調查工作,自從成立以來,這一項目到目前收到上萬份關於UFO事件的報告。對每一件有關目擊UFO的報告,都由情報人員進行詳細的調查、詢問目擊者、搜集證詞、記錄過程。
1978年4月16日凌晨,英國國防部的相關人員對此前出現的17起雪茄形的UFO目擊事件展開調查,這些形狀怪異的飛行器主要在英國南部地區出現。根據目擊人員的描述,神秘光線籠罩他們的基地,UFO向外排氣,駕駛艙呈白色。一些人還聲稱看到火焰或者火球。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年丘吉爾重視的UFO項目,卻在50年後由於缺乏經費而被迫關門。2009年受到經濟危機影響,英國政府被批收縮財政支出,國防經費被裁減,而隸屬於國防部旗下的UFO項目慘遭裁撤。
英國國防部決定,因沒有對國防產生價值,未來該部收到的所有公眾關於UFO的報告將不存檔而被銷毀。國防部的UFO調查項目和舉報熱線已經於2009年12月停止服務。而從UFO項目公布的調查結果看,它被裁撤似乎也理由充分,因為它從未發現任何可以證明外星人進入英國領空的證據,也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有關現象對英國構成潛在威脅。
從迄今解密的檔案看,絕大多數的UFO「目擊」很容易解釋原因。飛機、氣象氣球、衛星、燈光、雲層對陽光的折射等等都會造成錯覺。
英國國防部的一份備忘錄也指出:「專門的UFO熱線電話和電子郵件服務並沒有發揮防禦功能,而數量猛增的報告卻佔用了國防部里能夠在國防建設其他方面發揮更高價值的人力和物力資源。」
1979年1月,英國上院,即貴族院就UFO進行了一次長達3個小時的辯論,這也是英國議會唯一一次就飛碟展開討論。國防部在為辯論準備的備忘錄中聲明:「女王陛下政府從來沒有受到過來自外星的人的造訪。」
但為什麼這些部門早在20多年前就否認了UFO的存在,卻又調查了這麼多年呢?在UFO背後依舊疑雲重重。
盛極而衰:外星人任務完成?
隨著一份份關於UFO的機密文件逐漸公之於眾,本刊記者發現,英國國防部UFO項目組刀槍入庫確有道理,因為從數據來看,好像一下子外星人和他們的飛行器對地球失去興趣了。
UFO最早「出現」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40年代末、50年代初。在上世紀70年代是UFO熱的高潮時期,當時不僅出現了大批有關外星人、天外來客內容的電視電影,而且UFO目擊事件也進入了高潮。1978年英國內政部嚴肅地向所有警察局、消防隊發布指導意見,指導他們在發生「核衛星撞擊」事件時應該如何處理。不過進入本世紀以來,英國的UFO目擊事件趨於減少。
是外星人對地球不感興趣了嗎?
從務實的角度看,英國國防部在一份備忘錄中說「國防部對UFO目擊報告的調查,唯一的目的是搞清楚它們是否有防禦上的價值」。而在當年他們假設的防禦對象其實也從來都不是外星侵略者,而是距離只有幾千公里的蘇聯。
曾在英國國防部UFO項目處工作過3年的尼克·波普就認為:「答案在俄國人身上,而不是火星人。國防部和皇家空軍對領空的防禦從不敢掉以輕心,時刻準備著防範來自空中的入侵。如果看到天上有東西,而這東西不是我們的,我們就要搞清楚它是誰的。」
正因此,上世紀70年代冷戰達到最高潮的時候,UFO也進入了其「黃金時代」。從某種意義上說,UFO是對冷戰的恐懼和擔憂的一種折射。
也有堅定的UFO擁護者是站在外星人的角度來解釋這一現象的。
他們認為,外星人覺得地球的關注重要性比以前小了,所以就不用那麼頻頻來訪了。這其間的邏輯也和冷戰有關。
英國飛碟研究組織的普郎凱特就認為,冷戰結束是造成目前UFO目擊數量銳減的最大原因。他說,那些天外來客從二戰末期日本廣島和長崎落下兩顆原子彈時就開始跟蹤觀察地球上的動態。國際局勢緊張時期,不明飛行物的出現就頻繁,比較平和的時期,不明飛行物的出現就減少,「現在外星人可能已經完成了對地球的研究。」
UFO現身次數減少,不但讓波普曾供職的機構關門,也使得普郎凱特的英國飛碟研究組織日漸蕭條。這個成立於50年前的組織全盛期曾經有一段時間每周通訊上能列出至多30次發現UFO報告,全世界各地會員有約1500名。
但近年來目擊UFO事件大量減少,以至於結社進行研究和觀察逐漸失去了意義,該組織每月一次的集會出席者日減,最後不得不取消。
這也和技術進步有關,現在人們輕易就能在網上下載國家檔案館公布的8500多頁PDF版的解密文件盡情閱讀,而不需要集會時才能交換那些少得可憐的資料。
什麼是UFO?
有關飛碟的第一起報道發生在1947年的美國。那年6月24日,飛行員肯尼思·阿諾德駕駛著私人飛機在華盛頓州瑞尼爾山附近飛行時,突然發現有9個白色碟狀的不明飛行物體從他所駕駛的飛機左前方快速地消失在右側。他向地面塔台報告稱看到了「飛舞在水面上的碟子」,他的目擊證詞在北美和全世界引起不少類似的共鳴,從那時起,飛碟成為UFO的代名詞之一。
半個月後的7月8日,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斯威爾附近的一個農場中,突然發生碟形不明物體墜毀事件,美國第八軍司令部對這一地區進行了封鎖和隔離調查。從那以後,飛碟的時代就來臨了。在《牛津英語詞典》中,「飛碟」一詞被定義為「在空中出現的,被認為是來自外太空的碟形或盤狀物體」。
UFO是1950年美國空軍上尉愛德華·魯普特執筆的「UFO項目藍皮書」中所使用的「不明飛行物」(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一詞的首字母縮寫。從那之後,UFO就取代了飛碟,被媒體和公眾廣泛使用。
英國國家檔案館中的關鍵資料
在英國國家檔案館的資料庫中輸入關鍵詞「UFO」或者「飛碟」,能找到大部分相關文件的列表。這些檔案反映了英國政府在UFO方面的態度與政策形成的內幕。
國家檔案館中有關UFO的報告、分析和記錄從上世紀50年代早期開始,但最初的比較零碎,成系統的記錄從1962年起,在這之前很多資料都遺失了。在1967年前,每隔5年就會暫時銷毀一次有關UFO的記錄,因為當時人們認為保存這些資料都是出於「暫時的興趣」。好在這種做法及時得到了糾正。
在國家檔案館中所有和UFO有關的文件可分為四類:UFO政策、國會對UFO的諮詢和回應、公眾信函和UFO目擊報告。
英國專家:對UFO的迷戀紮根於人的靈魂深處http://www.sina.com.cn2011年04月11日09:37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在英國和美國,發布UFO的消息經常被當成散布假情報的良機,因為可以轉移公眾對秘密軍事項目等地下活動的注意力
《望東方周刊》記者王亞宏 | 倫敦報道
在全球各地的UFO熱潮中,很多國家先後建立了一些官方或者是非官方的研究機構,如美國UFO 聯合會、日本的「空中飛碟研究會」、法國的「不明飛行物研究會」等等。
英國UFO研究協會(British UFO Research Association)資深研究員托尼。埃克羅斯是英國UFO研究領域最有影響的專家之一,在英國政府再次解密大量UFO相關文件之際,《望東方周刊》駐英國記者對托尼·埃克羅斯進行了獨家專訪。
圍繞著世界各地UFO熱的原因、英國政府對UFO的態度等有意思的話題,托尼進行了專業而又生動的解讀,打開了一扇深度解析UFO的窗戶。
UFO總能佔領公眾的想像空間
《望東方周刊》:英國政府最新解密的這批UFO檔案,不僅在英國,在世界各地都再次掀起了UFO熱,請問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對UFO感興趣?
托尼·埃克羅斯:UFO是那些出現在天空中,被認為是來自太陽系以外、難以辨認的物體的統稱。雖然人們的猜測從來沒有被證實過,但這種說法卻在全世界範圍內被廣為接受。
不少報道說,有些人聲稱和來自外太空文明程度更高的生物有過接觸經歷,從他們繪聲繪色的描述看起來,一切都很像是親身體驗。但是,這些經歷是不是真如他們所說的切實存在呢?如果是真的話,那麼為什麼難以找到更多的證據?
因此,在我看來,人類對UFO的迷戀可以說是一種深層的精神需求,是一種紮根於人們靈魂深處,相信有更高的智能生物和我們共存的信念---不管對象是神仙、精怪、天使還是外星人都是相同的。可能從某個角度來說,這種心理能使我們感到安心。
對UFO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人類的自我認同,這也使得UFO的數據成為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研究的領域。
而且,人類對UFO 的興趣並不僅僅局限在外星人身上,還包括其他相關的話題,比如神秘的高技術---尤其是和軍事聯繫到一起的時候,更容易讓人感到亢奮。此外,UFO還關係到氣象學、地質學和天文學方面的一些罕見現象。
所以,不管從哪一點上來說,UFO總能佔領公眾的想像空間。
《望東方周刊》:你個人怎麼看待UFO,你是否認為宇宙中有外星人的存在?
托尼·埃克羅斯:在我們生活的空間中,人類可能並不是像我們之前認為的那樣,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在遙遠的星空中發現越來越多的行星,如果在地球上會出現生命奇蹟,那麼生命也可能在別的星球上出現。我們知道一些生命形式,但還有一些我們可能還並不了解。
我認為,對地外存在生命持開放的思維並不困難,但我很難相信外星人乘坐巨大的宇宙飛船正在訪問地球,因為在我接受這一點前需要有充足的證據。
英國政府其實對UFO這個話題還是很感興趣的
《望東方周刊》:從歷次解密的有關UFO的文件看,英國人和世界其他地區的人對UFO的態度有什麼異同?
托尼·埃克羅斯:雖然世界各國的人都有看到UFO的現象,但是由於時間不同、文化含義不同以及科學素養有差異,因此對不明現象的詮釋也不一樣。有人認為UFO是外星人,有的人甚至會以為是神祗和魔怪等。
但是另一方面,各國人對UFO的興趣都沒有多大區別,因為現在的共識是全世界共同分享UFO的研究。對於政府與外星人的接觸以及從外星獲取技術的陰謀論也廣為傳播,這也是有關文件被不斷公布的原因之一。
唯一不同的是,英國有《信息自由法》,到一定時限政府就要公布相關的檔案,這是我們能夠幸運地先看到解密文件的原因,而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樣的相關規章。
很多年以來,英國的很多研究者都在努力說服政府,請其對數量巨大的UFO相關文件進行解密。這些文件都存放在國家檔案館,其中有的文件提供了一些有趣的細節,但是,我認為,這些都不足以證明英國政府曾和外星人有過接觸,或者說政府掌握了一些來自外星的先進技術。
《望東方周刊》:那麼,請問英國政府對待UFO 的態度是怎樣的呢?
托尼·埃克羅斯:英國官方再三告訴公眾,政府只對UFO是否會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這一問題感興趣。但我個人並不接受官方UFO報告的這種說法,政府在自然科學相關領域很少提供有效的信息。
政府在國家檔案館向公眾開放的UFO相關文件中有很多來源,同時他們也沒有提供外星智能生物來訪的證據,但是,如果仔細分析字裡行間流露出的點滴信息,人們就會發現,英國政府其實對UFO這個話題還是很感興趣的。
有很重要的一點需要強調的是,當與UFO有關的話題在社會上非常流行的時候,比如說在上世紀90年代,英國政府面臨如潮的壓力和申請,要求透露有關UFO項目的信息真相。因此,對英國政府來說,UFO項目一度成為很煩人的話題,因為應對公眾的相關要求費時費力,花費不菲,而這一切最終又都要由納稅人承擔。
另外,在英國和美國,發布UFO的消息經常被當成散布假情報的良機,因為可以轉移公眾對秘密軍事項目等地下活動的注意力。這些假情報經常以看上去很真實的文件形式存在,有關機構擇機將其公之於眾。
此類文件的內容看上去證據確鑿,但事實上如果你認真研讀,會發現其實是由許多晦澀難懂的內容綜合而成,這無疑會大大增加UFO研究人員去偽存真的難度。
《望東方周刊》:你是UFO研究協會的成員,請問現在的UFO研究和數十年前相比有什麼不同?
托尼·埃克羅斯:當對UFO的研究最初成為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學科時,人類正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激烈衝突中走出來,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人們也開始邁入原子時代。在那個科學蓬勃發展的時代,有關UFO的發現總是能牢牢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在我們對星際旅行認識有限、很難理解時空旅行的時候,與UFO相關的科學發現意味著人類更容易去探索外部空間。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外星人正在大規模地通過維度、蟲洞等方式訪問地球,公眾講述與UFO相關經歷的方式與以前有了很大區別,不少故事已經成為進行神話學和文化心理學的研究案例。
北京天文館館長:從天文學角度外星人是存在的http://www.sina.com.cn2011年04月11日09:37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還有一種可能是,外星人和我們並不是存在於同一個時間裡,或者由於其他特殊原因,外星人保持沉默
文 | 王亞宏
UFO不僅在英國、美國等國家深受關注,在全球包括中國也都頗有市場。多年來,中國各地均報告過多起UFO事件,儘管最終都沒有足夠證據表明是天外來客,但公眾對此的熱情和探尋並未減少。
為什麼人類這麼渴望找到外星人?外星人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呢?《望東方周刊》記者專門就此採訪了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
朱進認為,人類對於UFO以及外星人的興趣,源自好奇心。目前只有地球上有人類,但大家都會猜測:別的星球上會不會有和人類一樣的生物。另外,某種程度上,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目前無法解釋、出乎想像的問題,此類問題還總會發生,最簡單的一種解釋就是遇到了外星人,以這樣的借口來推卸責任,似乎更容易找到答案。
朱進說,以他經歷的案例來看,UFO的照片也好,事例也罷,最終都能進行解釋或者被破解,均與外星人無關。但是,基於上述原因,UFO和外星人永遠是一個熱門話題。
對於外星人是否存在這個問題,朱進的答案是,從天文學的角度來看,外星人是存在的,「他們很有可能存在於和地球類似的遙遠行星上,但從沒來過地球。」
因為恆星的能量太大,溫度過高,所以外星人只可能存在於類似地球的其他行星上。
不過,人類自身要到達非常遙遠的別的行星,目前的科技還實現不了。迄今為止,人類到達最遠的地方是距我們約40萬公里的月球,人類探測器走得最遠的是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一號」,走了30多年也才走了太陽系千分之一的距離。人類計划去火星,可是現在也只有探測器能抵達。
所以朱進認為,如果外星人能來地球,說明他們的科技水平遠遠高出人類,可以輕易干擾地球人的生活,完全可以在人類毫無覺察的情況下往返地球;如果外星人在距離地球較遠的星球上,智慧和地球人相當,他們就不可能來過。
還有一種可能是,外星人和我們並不是存在於同一個時間裡,或者由於其他特殊原因,外星人保持沉默。
在朱進看來,人類發現外星人的途徑最有可能的是通過無線信號的方式。 另外,天文學家還通過尋找系外行星等方式間接尋找地球之外的生命,目前已發現了500顆,未來將有可能通過分析系外行星的元素含量、是否有水等方式尋找外星人的「蹤跡」。
對於世界各地非官方的UFO協會、UFO組織,朱進認為,公眾可能遇到一些問題,可能是對UFO感興趣,這個時候需要有人做出解釋,到底事情的真相是什麼,因此這些民間組織進行解釋有其意義。
一本雜誌的飛碟夢
「原來我們雜誌有個作者叫蔣明芳(音)是清華大學的一個研究生,給我們寫稿子,後來出國了,突然有一次,他回國,就一起吃飯聊天。他說,他就是因為看了《飛碟探索》,才選擇了現在的工作。」他現在在美國專門研究化石,解釋歷史和自然的秘密
《望東方周刊》記者何碩芳、特約撰稿呂爽 | 蘭州、上海報道
中國人最早遭遇飛碟的歷史更像是傳說。
最早的傳說推至於《淮南子》中,據說其流失的章節里專門有關於不明飛行物的記載。北宋人沈括的名著《夢溪筆談》中所記「異事」里,記錄了揚州空中飛行器「珠」,「??予友人書齋在湖上,一夜忽見其珠甚近,初微開其房,光自吻中出, 如橫一金線??」
成批整理和關注飛碟的各類傳說與記錄,則始於1978年。
那一年的11月,以《UFO,一個不解的世界之謎》和《飛碟---猜測中的來自其它星球的飛行器》(前者刊於《人民日報。國際副刊》,後者刊於《科學畫報》)兩篇文章為標誌,打開了中國人探究UFO現象、追索外星文明的窗戶。
而1981年《飛碟探索》雜誌在蘭州的橫空出世,更將中國的UFO預測與研究推向高峰。
2011年,《飛碟探索》已入而立之年。從最初的雙月刊到月刊,從常規頁到大開本,正如老讀者章雲華先生所言,「30年間,匯天下UFO資訊於一冊,一統『UFO世界』,不覺已成洋洋大觀,引領UFO研究之潮流??」
它對更多人來說可能只是路邊報亭的一紙封面,但毫無疑問它承載了許多中國人對於未知事物探索的好奇心,從未泯滅。讀者王江夏記得他第一次接觸《飛碟探索》的晚上,一口氣讀完裡面所有文章後震撼了,失眠了。「我那被捆綁多年的想像翅膀,一下子掙脫了枷鎖般的繩索,自由地翱翔在太空里??」
他把《飛碟探索》喻為一位默默開路的勇士,為破譯大千世界中千萬個謎,披荊斬棘,義無反顧。
一辦就是三十年
1980年年末的一天,王化鵬拿著一封信匆匆走進了科技編輯室(現甘肅科技出版社的前身)的大辦公室,他是來徵求大家的意見的。
時值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國內的思想界空前活躍,廣大人民群眾對知識的渴求、對強國的慾望達到了空前的地步。中國的開放政策打開了對外的窗口,在封閉的狀態下生活了幾十年的人們大口大口地呼吸著從這個窗口湧進來的新鮮空氣。在出版界,普及科學知識的刊物如雨後春筍般紛紛破土而出。
當時在北京有幾位學者---時波、朱福錚---看準了這個潮流,醞釀辦一份探索不明飛行物的刊物,他們四處聯絡能出版這份刊物的出版單位。王化鵬手裡拿的正是他們的來信。信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刊物由他們組稿、編輯、設計,只是找一個出版單位來出版,他們只掙一個辛苦錢:每期1200元人民幣!
這件事在當時有一定風險,這樣辦刊符合不符合規定?刊物的內容符合不符合四項基本原則?會不會犯自由化的錯誤?出版以後發行不出去會不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王化鵬有心打破堅冰嘗一嘗這個螃蟹,但還是有些拿不準。當時編輯室里的幾位同志,王郁明、陳景明、康克仁、丁如山等異口同聲地支持他。這下子王化鵬有底氣了,他把辦刊的報告交到了編輯室主任郭耀中手上。很快報到了社裡,社裡主持編輯業務的總編輯曹克已很快做了批複:辦!
《飛碟探索》第一期出來了。
創刊號封面圖案是一個大飛碟,四邊是1厘米寬的紅邊框。這是仿照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做的這個紅邊框,這在當時國內的刊物里是首創。
過了十年,雜誌社人事變動漸頻,「我是1990年來的,還有一個編輯是1998年來的,剩下的工作人員都是2004年前後的了。現在在這裡呆得最長的就是我了。」現任社長何曉東告訴《望東方周刊》。
迄今,這本雜誌已有30年,是國內唯一的UFO雜誌,也是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UFO雜誌。
有一部分人操心就可以了
30年的時光,人們的視野在變化,人們接觸資訊的渠道也在多元化,可以選擇的興趣點很多,科普雜誌的市場越來越小眾。
與此同時,原來的讀者群也在流失。「我們在不斷培養讀者的同時,也是在失去他。從讀者的角度說,這本雜誌對他已經起到了一個啟蒙、培養的作用。但當這本雜誌讓他了解了一些不明事物的事情以後,他可能就不看了,離開了。」何曉光已經感覺到了做科普雜誌的痛苦。
「但是我們依然有職業自豪感。」讀者的喜歡是編輯們堅持下去的動力。
《飛碟探索》的編輯們一起開玩笑說,十億人民中要是有一億人成天想外星人的事兒,這個國家肯定不正常,對於不明事物,有一部分人操心就可以了。他們覺得,太多人關心這些關於不明事物的事反而不好,「有一些人就說我整天想著這些事,都要有心理問題了。」
2010年何曉東去成都書市,一個40多歲的男人領著一個小孩,站在書攤前,男人一看雜誌,「哦,飛碟啊」。何曉東心裡明白,還是有很多人關注著《飛碟探索》,熱愛對於不明事物的探索。雜誌的編輯們也知道,很多人雖然沒看過這本雜誌,但是卻知道它。更有一些人會很關心雜誌的內容,關注雜誌的發展。
有一個退休老漢,幾乎每一期雜誌出版後都會給雜誌社寫一些東西來探討。從2009年開始,雜誌推出找雜誌中的錯誤的活動,每找出雜誌中的一個錯誤,即得30元,有一些讀者一直堅持下來。
還有讀者曾經給雜誌社寫信,說自己的孩子天天想著2012世界末日,請雜誌社的編輯們幫忙開導開導。雜誌社的編輯就真的給孩子打去電話,交流了關於2012世界末日的話題。
何曉光說,有很多讀者令他感動,也有一些人從一開始的讀者變成了雜誌的撰稿人。「原來我們雜誌有個作者叫蔣明芳(音)是清華大學的一個研究生,給我們寫稿子,後來出國了,突然有一次,他回國,就一起吃飯聊天。他說,他就是因為看了《飛碟探索》,才選擇了現在的工作。」他現在在美國專門研究化石,解釋歷史和自然的秘密。
《飛碟探索》曾經做過讀者分析,讀者群基本是高中生以上年齡和學歷的人,大學生比較多,也有40多歲的人。「可能就是有些人大學畢業以後堅持一段時間就不看了,但是到了40歲以後又開始找回《飛碟探索》,生活安頓下來了以後,又開始思考一些問題。」
人們對飛碟、不明事物的探索依然在繼續,並且越來越渴望。「讀者見面會的時候,他們來了就席地而坐,跟你討論關於一個問題他是怎麼想的。很多讀者的專業性,研究的深度,確實也很讓人佩服。他會給你找錯誤,他會跟你講,如果是這個情況會是怎麼樣。」
「這就是做這種雜誌這種話題給你帶來的樂趣。」社長何曉光說。
飛碟夢還能往哪走
何曉光在青島上學時,已經是《飛碟探索》的鐵杆讀者,當時,他覺得這本雜誌挺好看的,並沒預料到學水文工程的自己之後會結緣《飛碟探索》。何曉光的兒子讀初中,偶爾翻看一下父親帶回家裡的雜誌,也只是為了去同學那裡吹吹牛,並不是真的喜歡看,他愛看的是日本漫畫。
科普雜誌有一定的專業性和知識普及性,並不是每個人都愛看。而《飛碟探索》更是小眾裡面的小眾。從過去一年發行30萬冊到現在每年只剩下4萬多的銷售量,看上去《飛碟探索》已經走進了瓶頸期。
很多老讀者也給編輯部寫信,擔憂《飛碟探索》之後的發展道路。
雜誌曾經的宣傳語是「我們是國內唯一的UFO雜誌,世界上發行量最多的UFO雜誌」,但是現在已經無從標榜:面對網路媒體環境的衝擊,人們接觸關於UFO的資訊渠道更多也更豐富,平面雜誌已經不具有唯一性,而在時效性上更是遜色一籌。如何留下老讀者的關注又吸引年輕一代的目光,是《飛碟探索》面臨的最大挑戰。
雜誌曾經開闢了科幻小說的欄目,希望拓寬讀者群,但是老讀者們不太接受,最後還是取消了。
何曉光還想過給現在的雜誌「建一個預備役」---創辦《飛碟探索》的青少年版,用更新的形式和有趣的內容去吸引孩子,但是很多資源上很難實現。
對於之後的發展,何曉光說,產業化發展是必然的道路。「我們希望能夠成立俱樂部和協會」。
現在《飛碟探索》雜誌已經推出了「不明現象之友」的俱樂部,有5000多會員。依託《飛碟探索》這個品牌,俱樂部的內容可以做關於飛碟探索的圖書、天文觀測儀器等等。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藉助俱樂部的形式探索未知事物和自然,可能更有利於做雜誌。
何曉光對於未來仍有信心。「我們大家關注飛船、外星人畢竟是想知道人類將來的發展,往大處延伸,就必然要關注現在人類的周圍環境,關注自身的周遭。」而從2004年開始,雜誌的內容已經不再全部鎖定UFO,而是漸漸地走向關注天文、宇航、考古、歷史、地理??
.blkContainerSblkCon p.page,.page{ font-family: "宋體", sans-serif; text-align:center;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 color:#999; margin-top:35px;}.page span,.page a{padding:4px 8px; background:#fff;margin:0 -2px}.page a,.page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page span{border:1px #ddd solid;color:#999;}.page span.cur{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color:#fff; border-color:#296cb3}.page a:hover,.page a:active{ 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text-decoration:none}.blkContainerSblkCon p.page,.page{ font-family: "宋體", sans-serif; text-align:center;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 color:#999; margin-top:35px;}.page span,.page a{padding:4px 8px; background:#fff;margin:0 -2px}.page a,.page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page span{border:1px #ddd solid;color:#999;}.page span.cur{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color:#fff; border-color:#296cb3}.page a:hover,.page a:active{ 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text-decoration:none}.blkContainerSblkCon p.page,.page{ font-family: "宋體", sans-serif; text-align:center;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 color:#999; margin-top:35px;}.page span,.page a{padding:4px 8px; background:#fff;margin:0 -2px}.page a,.page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page span{border:1px #ddd solid;color:#999;}.page span.cur{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color:#fff; border-color:#296cb3}.page a:hover,.page a:active{ 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text-decoration:none}推薦閱讀:
※7,沙漠、橄欖園與戰敗的苦果
※【社會資訊】一英國母親叫14歲養女為自己生女兒
※至此,我選擇抵制倫敦希斯羅機場
※英國每年發生2000餘起UFO目擊事件
※德軍就算用全力也無法攻陷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