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霍國玲《紅樓解夢》陶然亭

angelnun的玫瑰園 樓主  2015-07-11 14:26  61樓  霍國玲《紅樓解夢》  香玉皇后的陵寢在北京陶然亭公園(一)  雍正駕崩時身邊有位皇后——即香玉皇后  按正史記載,雍正只有一位皇后——烏拉納喇氏孝敬憲皇后,但她於雍正九年九月已薨逝。按清史檔案的記載,至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駕崩時,再沒有冊立過皇后。但是,從一些史料來看,正史的記載為假,雍正後來並非沒有立過皇后,只不過是乾隆皇帝將這段歷史,作了相當徹底的刪削和篡改。——對此問題,我們曾在《曹雪芹把乾隆皇帝釘上了篡改歷史的恥辱柱》一文(見本書第三集)中作過論述。這裡再作些補充和總結:  《紅樓夢》中的隱記:1.戚序本第十八回,賈政對賈元春說:「惟朝乾夕惕,忠於厥職外,願我後萬壽千秋,乃天下蒼生之同幸也。」賈元春隱寫著香玉。賈政對元春說:「願我後萬壽千秋。」所隱指的即是:香玉在被冊立為皇后以後,曾回曹家省親。此句正是曹頫對香玉皇后的祝願。2.仍是在第十八回,書中寫道:一對對龍旌鳳羽,雉羽夔頭,又有銷金提爐焚著御香,然後一把曲柄七鳳黃金傘過來,便是冠袍帶履。「曲柄七鳳黃金傘」,按《雍正會典》系皇后所用。此外,像「龍旌鳳羽」、「銷金提爐」等,也只有皇后才可使用。所以說元春背後所隱寫之人的身份是位皇后。  《清高宗實錄》的記載:  雍正十三年己卯八月丁卯朔己丑……於是諭:「……隨大行皇帝黃輿進宮。庄親王允祿隨皇太后及宮眷進域。圓明園阿哥弘瞻年甚幼不必隨進城,派顯親王衍潢帶散秩大臣二員在國照看。」……諭總理事務王大臣:「皇考遺命,以朕繼承大統,應行尊奉妃母典禮,著察奏。」上面兩段上諭,分別發佈於雍正駕崩當日黃輿進宮前後。第一段上諭的內容為:由於大行皇帝(雍正)的黃輿要進宮,皇太后(即原雍正皇帝的正宮皇后)須隨行,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解決「年甚幼」的皇后所生之皇子弘瞻的問題呢?於是上諭曰:他不必隨進城,而由一名親王和兩名大臣留在圓明園照看。從第二段上諭可以看出:乾隆其時還稱自己的生母為「妃母」。《實錄》中的「八月丁卯朔己丑」,即八月二十三日雍正駕崩之日。上面所引的兩段「上諭」,是乾隆同一天發布的。由此可知此「皇太后」,絕非乾隆生母鈕鈷祿氏,而是另有其人,此人便是香玉皇太后。其時,乾隆生母還不能稱為「皇太后」,還需「王大臣」們「著察奏」之後,才能明確其皇太后身份。  「母后」與「聖母」是兩個皇太后:1.在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乾隆上諭曰:……皇太后仁慈撫愛反躬,聖心切至,凡有所知,母子之間豈有不舍之理?但聯與王大臣所辦政務,外人何由所知?其應奏聞母后者早已奏矣。2.乾隆三十七年御制《詣暢春園恭問皇太后安,遂駐御園即事成詩》一詩的「暢春養志冀娛親,來往間安年例循」處有註:每歲冬,朕自圓明國進宮。聖母以風景清勝,尚留園居,至節近萬壽進京。……比較兩位皇太后可知:母后皇太后,即「正宮娘娘」,不僅主持後宮事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過問政治。(但被史書徹底刪除。)此人即是香玉皇太后。而聖母皇太后,只知如何享樂。此人便是乾隆的生母。(即史書上的「孝敬憲皇后」鈕鈷祿氏。)  雍正崩後,曾焚燒雍正遺後的「儀仗」:  皇帝崩後,所用「鹵簿」、「儀仗」等,因不再使用,便要焚毀。其皇后因已成為皇太后,儀仗也要更換,原有儀仗需與皇帝的「鹵簿」等一同焚毀。史料載:(雍正十三年)十月十一日,弘曆將胤禛的梓宮由雍和宮奉移至易州泰陵安葬,舉行了隆重的移靈儀式,弘曆全身縞素,和皇太后、皇后等一路隨行護送。……胤禛生前的鹵簿和皇后儀仗,皆於燎次火化。文中的「梓宮」,即棺材。「鹵簿」,指古代帝王外出時在其前後使用的儀仗。此史料說明:雍正皇帝崩後,他的「鹵簿」和他的皇后的「儀仗」都要「火化」。此處的「皇后」,指雍正皇帝崩時的皇后,即香玉皇后。因雍正皇帝既逝,香玉皇后升為皇太后,她原有的皇后儀仗,已不再使用,自然要隨皇帝的駕崩而火化。  按野史記載,雍正暴亡時,身邊有位皇后:  清義《雍乾嘉三帝事記》載:雍正十三年秋皇上暴病。鄂爾泰飛馬及鞍,疾走入內。御榻數人,皇后至,面淚容。鄂揭開御帳瞧,「喲」聲出。庄、果二親王亦到。近矚御容,都嚇了一跳。庄王道:「把帳放下,圖後事。」面請皇后安,後咽道:「好端端人,為什麼立刻暴亡?」按此書記載,雍正暴亡時,有皇后在其身邊。  《紅樓夢》中「內有皇后,外有王妃」:  乾隆人舒坤《批本隨園詩話》卷上頁四有一批云:乾隆五十五、六年間見有鈔本《紅樓夢》一書,或雲指明珠家,或雲指傅恆家。書中內有皇后,外有王妃,則忠勇公家為近是。曹雪芹去逝於乾隆二十八年,至乾隆五十五、六年僅有二十幾個年頭。這種傳言,可靠性較強。按這種傳言,《紅樓夢》中隱有真事。這件真事主要是指:皇宮內,有這家的「皇后」;皇宮外,有這家的「王妃」。「皇后」即指香玉皇后,「王妃」則指曹寅的兩個女兒,其中一個是平郡王納爾蘇的福晉,福彭的母親。……  民間流傳:曹家與皇室是「內親」關係:  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吳世昌、吳恩裕等五人,曾於1963年訪問香山張永海老人。張永海老先生說:「曹家是皇室的『內親』"關係。」所謂「內親」,是指曹家有人在清宮做了皇后。此皇后,即現已考證出的香玉皇后。  香玉皇后的畫像已被考證出:  已考證出「香玉皇貴妃採花圖」和「香玉神像」;已考證出香玉皇后的十二幅「行樂圖」。  各種史料都證明: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所隱寫的香玉皇后,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其歷史檔案被乾隆皇帝刪除與篡改了。曹公在《紅樓夢》中,不僅記述了她的一生,而且還隱寫了她的葬地。本文主旨,即論證香玉皇后的葬地。  《紅樓夢》中對香玉皇后葬地的隱寫  香玉皇后葬地的特點:  香玉皇后死時,年僅三十六歲。(見《<芙蓉女兒誄>——一篇為香玉皇后作的誄文》和《香玉皇后傳略》等文)死後,她被埋葬在何處呢?對此,在《紅樓夢》中有多處隱寫。  第二十七回,回目為「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埋香冢飛燕泣殘紅」。回目中隱記著其葬地——「香冢」。該回,黛玉在《葬花吟》中吟道: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堆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  《葬花吟》從正面小說看,葬的是花;從背面歷史看,是以花喻人,葬的是人,即黛玉原型香玉。這數句詩說明,香玉死後有「香丘」。此「香丘」,便是回目中所提到的「香冢」。  ……  我們有位讀者,名程一為,在河北省圖書館采編部工作,堅信「解夢」觀點,閱讀了大量史料,經常把自己的心得、見解寫信給我們。他曾在1998年2月寄來一信,信中寫道:  你們在書里捉到雍正晚年有個名叫「香玉」的皇后。有一天,我忽然從「香玉」聯想到「香妃」。「香妃」的傳說許多人都知道,經過考證,都說「香妃」實際上是容妃。確實,在傳說中,「香妃」是乾隆的妃子,從他那裡找,只有容妃與之接近。然而,「香妃」與容妃的共同點就是都來自回部,都是維吾爾人,此外就沒有相同的了。可是我把「香妃」往雍正那邊想,雖然有異想天開的味道,但也是有根據的。首先,香玉很年輕,比乾隆還小,又死在乾隆初年,日子一長,很容易附會到乾隆那裡;其次,香玉和「香妃」都不是正常死亡,死後都沒有埋入皇陵;可是,既然附會到乾隆身上,也就只能為妃了。我說附會到乾隆身上,是因為在清朝皇帝中,他的口碑是最多的。因此,我認為,「香妃」這個人物是香玉的某些遭遇,加上容妃的身份,再加上人們的想像創造出來的。香玉皇后死後埋在什麼地方呢?找不到任何證據說葬在清西陵。在「香妃」的傳說中,有一種說法說她埋在陶然亭。值得注意的是,裡面有……一座香冢,就是傳說中埋葬「香妃」的地方。雖然這一說法現在被公認為是訛傳,可是陶然亭在古代北京是唯一的「公園」,沒有神秘之處,去遊玩的人也很多,怎麼會憑空出現這一說法呢?  對於程一為先生的設想,我們認為值得研究。但因羈絆於其他問題,便把此信收藏起來,留待以後再說。  整整兩年以後,2000年2月20日,程先生看到紅旗出版社所出的一套《紫禁城檔案》(其實是現代人所寫的資料彙編),在《大內奇案》分冊中,見到有關「香冢」的(他以前沒見過的)新材料,向我們作了介紹,後又寄來此書上有關的幾頁複印件。我們也特地到出版社購來了此書。書中這樣一段話引起我們的興趣:  (1930年)清代著名工匠「樣式雷」(本名雷發達) 的後裔獻瑞、獻華兄弟二人,迫於生計,將家藏清代各項工程樣圖及文卷,賣給當時北平圖書館與中法大學。雷家幾代人都參加了修圓明園、頤和園等著名工程,人們對其所售工程圖深信不疑。當時,在圖卷中發現了《香妃陵工圖說》,為整套設計圖並附說明,詳記其奉旨設計年月,並雲其進呈設計圖後,奉太后之命停止,而未動工。核對圖中所畫陵址,正在陶然亭一側,許多人從此更加相信這裡即為香妃墓,只是因為特殊原因,未修建大的陵寢罷了。  這段話也引起程先生的注意,他寫道:  評論只看樓主  angelnun的玫瑰園 樓主  2015-07-11 14:28  62樓  霍國玲《紅樓解夢》  香玉皇后的陵寢在北京陶然亭公園(二)  《香妃陵工圖說》如果屬實的話,可以斷定與容妃無關。首先,容妃死時,太后已死多年了;其次,妃的墓應稱為「園寢」,而不能稱作陵;第三,更沒必要在陶然亭建陵,那裡既不是家族墓地,又與伊斯蘭教無關。如果「香冢」與香玉有關,那就好理解了。她由於出家了,不能埋在西陵,於是就在陶然亭選址建陵。不久,香玉的身份暴露,就被貶為妃。她的墓地因乾隆開息,仍稱作「陵」。即使如此仍遭到太后反對,就形成現在所見到的模樣。……  近二年來,我們也開始收集有關香玉墓的資料,逐漸堅信「香冢」與香玉有關,因而,在發現國家圖書館還有《香妃陵工圖說》後,喜出望外,便去查閱。誰知七十年來,「樣式雷」工程樣圖及文卷還未曾整理過,無法查閱。儘管如此,根據現有資料,並不影響我們研究工作的繼續深入。  香冢即「香玉冢」  我們為了解「香冢」及其周圍環境,曾與陶然亭公園聯繫,園領導及工作人員都給予熱情幫助,特別是園長倫永利與邵海先生,不僅向我們詳細介紹了有關園景,還提供了相關資料,在此謹致謝意。  香冢在陶然亭東北部的錦秋墩上。冢前有一碑,高僅二尺左右。「文化大革命」期間,香冢被平,碑亦不知下落,幸而在國家圖書館存有拓片。  碑正面鐫刻篆書「香冢」兩個大字。背面刻銘文及詩。  我們先看銘文(隸書體):  浩浩愁,茫茫劫。  短歌終,明月缺。  鬱郁佳城,中有碧血。  碧亦有時盡,  血亦有時滅,  一縷煙痕無斷絕。  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下面我們對銘文作個闡釋:  浩浩愁,茫茫劫——你的憂愁浩蕩無邊,你的劫難茫茫無際。  短歌終,明月缺——你短暫的生命,似悲歌一曲,已經結束。你的美貌,如明亮的皎月,再也不會出現。《紅樓夢》第三十一回,曾寫道:「日是陽,月就是陰。」由此可知,「月」,多用來比喻女性。「明月缺」的喻意即:一位年輕的女子,失去了生命。  鬱郁佳城,中有碧血——「佳城」意墓地,《博物志? 異聞》:「漢滕公(夏侯嬰)死,求葬東都門外,公卿送葬,駟馬不行,掊地悲鳴,跑蹄下地,得石有銘,曰:『佳城鬱郁,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遂葬焉。」「碧血」源於 《莊子?外物》:「喪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後來多用碧血稱頌為國家和民族利益獻出生命者——此句的含意即:在這鬱鬱蔥蔥的基地上,埋葬著一位為正義事業作出犧牲的人。  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煙痕無斷絕——正義事業可能被壓制下去,為正義事業而鬥爭者,可能獻出生命,但是這種鬥爭會像一縷煙痕那樣永不斷絕。  是耶?非耶?化為蝴蝶——你所做的是對?是錯?無人評論,無聲無息,似蝴蝶般翩然而去,無從尋覓。  從銘文中我們了解到這位被埋葬者的如下情況: 1.這位被葬者是位年紀較輕的女子,她貌美似「明月」。 2.她遭遇很大劫難,有不盡的憂愁。 3.她心懷國家和人民,為正義事業而死。 4.對她所從事的事業,無人了解。因而人們不知她所做的一切是對,還是錯?得不到應有的評價。  以銘文所記對照香玉的情況,兩者完全吻合,可說此銘文應是為香玉而作。  1香玉死時年僅三十六歲,年紀還輕。她貌美如皎月。因而可說她:「短歌終,明月缺。」 2.她本與雪芹相愛,只因她身為曹家婢女,被逼代李大姑娘(李香玉)進宮,此為一劫。她進宮後本做公主,郡主的陪讀,原想出宮後再與雪芹完婚,卻又被老皇帝雍正看上,強納為皇貴妃——皇后,此為二劫。雍正崩後,她舍掉兒子,出宮到尼庵中帶髮修行。之後又為雪芹的妻子李氏所欺騙、陷害,因生子被逼身亡,此為三劫。此三劫為她帶來不盡的憂愁。她的一生堪稱「浩浩愁,茫茫劫。」 3.她少女時,與雪芹生活一起,兩人都憂國憂民。她做皇后以後,仍能從國家和人民利益考慮,配合雪芹毒殺雍正皇帝。因而可稱她的墓地為「鬱郁佳城,中有碧血」4.她和雪芹原設想的是:在除掉雍正後,由弘瞻繼位。因弘瞻年僅三歲,尚幼,可由她作為皇太后代政,實現雪芹的政治理想。這實際是一次宮廷政變。但後來乾隆以製造假遣詔,而篡奪皇位,致使香玉的宮廷政變夭折。(見《乾隆篡位考》、《曹雪芹的思想體系和政治理想》等文)但她和雪芹在心裡從未屈服。銘文「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煙痕無斷絕」,正是這種情況的寫照。 5.她死後默默被埋葬,沒有入清皇陵,沒有建陵園,沒有立碑,後來乾隆又刪削了有關她的歷史檔案,致使後人無法評論她一生的是非。這正像銘文所寫:「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這篇銘文是為「香冢」而撰寫的。「冢」即墳墓。「香」應是一個人名字的縮寫。誰的名字?從銘文分析,應是香玉的名字。所以說,「香冢」即「香玉冢」。  「七絕」表達出立碑人的情感:  在香家碑銘文後面有五個行書小字:「題香冢碑陰」。在此之後有行書七絕一首:  飄零風雨可憐生,香夢迷離綠滿汀。  落盡夭桃又穠李,不堪重讀瘞花銘。  我們先對此詩作闡釋:  「飄零風雨可憐生」——飄零:原指花、葉的墜落、飄落,也比喻一個人不幸失去依靠後,使生活很不安定。風雨:風和雨,比喻艱難困苦。生:詞義很多,在這裡意為生平、一生。此句的含義是:你的一生,飄泊於社會的風雨中,歷經艱險,實在可憐。《紅樓夢?葬花吟》云:「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艷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其詩意可作為「飄零風雨可憐生」的註腳。  「香夢迷離綠滿汀」——汀:水邊平地。此句意為:你的墓地旁是草木叢生的池邊平地,在墓室中,你作著撲朔迷離的香夢。  「落盡夭桃又濃李」——「夭桃濃李」是用來比喻年輕貌美之女子的。此句詩的含義即:年輕貌美的女子一個接一個地死去。此句詩與下句詩只有結合《紅樓夢》才可能理解。《紅樓夢》中正、副、又副十二釵均是香玉的分身。她們一個接一個地死去,猶如「落盡夭桃又濃李。」因她們背後所隱寫的都是香玉一人,作者是以此比喻在她還很年輕時便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不堪重讀瘞花銘」——瘞:埋,埋葬。瘞花銘即葬花銘。銘:在器物、碑碣上記述的文字。牢記在心也用「銘」, 如銘記在心、銘刻在心。《紅樓夢》中有《葬花吟》。將《葬花吟》牢記心中,即《葬花銘》或《瘞花銘》。詩中不用「葬花吟」,為了諱知者。「不堪重讀瘞花銘」意即:不敢重讀《葬花吟》。那麼,《葬花吟》是怎樣一首詩呢?從內容來看,應是香玉聽到將被納為皇貴妃時,以花自喻,有感而發的一篇吟詠之作。(見《<葬花吟>——一首香玉寫的詩歌》)在此「香冢」碑陰詩中,不僅稱此為「銘」,而且寫詩云:「不堪重讀瘞花銘」。  綜合來看這首七絕:第一句寫香玉的一生。第二句寫香玉的葬地。第三、四句寫香玉死後,雪芹自己的悲痛感情。此詩因第三、四句與《紅樓夢》有關聯,非其作者曹雪芹,他人寫不出來的。  ……  花神廟即香玉祠  花神廟又稱花仙祠,在陶然亭東北部錦秋墩山頂上。廟已蕩然無存,其遺址即現錦秋亭稍南處。據記載,花神廟或花仙祠概況如下: 1.位置:在陶然亭錦秋墩山頂。2.建築:有三間小屋,裡面繪有十二位花仙子像。院牆矮小,或以竹籬代之。3.近處有孤墳:因而有題壁詩云:「寂寞獨憐荒冢在,埋香埋玉總多情。」  下面我們看看此花神廟到底是怎樣的「廟」?首先,它……這組建築是與 《紅樓夢》有關的。其次,花神廟中的「十二花仙像」與《香玉皇后行樂圖》十分相似:《香玉皇后行樂圖》(見本書第三集《香玉皇后的十二幅畫像》和編外集《<香玉皇后行樂圖>繪畫性質及繪製時間的再考論》二文)共十二幅,畫的同一人,每月一幅,每幅大都有一種鮮花表示月份,若將這組畫像改名「十二花仙像」也未嘗不可。第三,「十二花仙像」與脂批的「周歲十二月之像」之意完全吻合: 第七回,當寶釵談及冷香丸時,說道:「……要春天開的白牡丹花蕊十二兩,……」在此句下庚辰本、戚序本都有夾批曰:「凡用十二字樣,皆照應十二金釵。」按照「分身法」,十二金釵均是香玉的分身。蒙府本在此處還有側批曰:「周歲十二月之像。」意即一年中的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幅畫像。誰的畫像呢?所「照應」的「十二金釵」的畫像,亦即香玉在一年十二個月中的畫像。若以此來對照「十二花仙像」,與其名十分吻合。第四,花神廟附近是埋葬香玉之地:花神廟附近有孤墳,是「葬花」「埋玉」之所。題壁詩則云:「埋香埋玉總多情」,即這裡埋葬著「香玉」。第五,花神廟實為「香玉廟」:《紅樓夢》第七十八回,談到晴雯死後到天上做花神去了。晴雯亦是香玉的分身。而香玉死後,陶然亭中便出現了「花神廟」。此廟有三個特點十分明顯:其一,十分簡陋,僅三間小屋,繞以短牆,且無人看管。 可見修建此廟者,不很富裕。其二,花神廟有畫(「十二花仙像」)亦有詩(題壁詩)。 可見此廟為文人所建,又為文人所重視。其三,「百花生日」與林黛玉的生日為同一日: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寫道:  襲人道:「二月十二日是林姑娘(生日),……」寶玉笑指襲人道:「他合妹妹是一日,所以他記得。」

  評論只看樓主  angelnun的玫瑰園 樓主  2015-07-11 14:31  63樓  霍國玲《紅樓解夢》  香玉皇后的陵寢在北京陶然亭公園(三)  林黛玉的生日隱寫著香玉的生日,即香玉的生日也是在二月十二日。襲人姓花,也與黛玉生辰相同,說明此日與花有關。——按當時的習俗,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也稱「花朝」。宋代楊萬里《誠齋詩話》說:「東京以二月十二日為花朝。」即是說:「花神」與香玉的生日為同一日。 《紅樓夢》正是利用這種巧合,把香玉皇后說成花神。「花神廟」也就成了「香玉廟」。  上述三個特點,再結合前面四點情況綜合考慮,此廟應是曹雪芹為香玉所修建,實為「香玉廟」。  曹雪芹之所以一定要在香玉的陵寢上面修建一所「花神廟」,目的有二:其一,由於香玉即「花神」,當雪芹欲祭奠香玉時,便到這裡來祭奠,而不被引起懷疑。其二,在香玉陵寢上面修建「花神廟」,有利於保護香玉的陵寢。第三十九回,當寶玉聽到劉姥姥說,有人要平了茗玉的廟時,便趕忙道:「快別如此。若平了廟,罪過不小。」  可見在老百姓中,把破壞廟宇視為犯罪。而「茗玉廟」所隱的正是「香玉廟」。雪芹利用這種民俗,在老百姓保護廟宇的同時,也就保護了香玉的陵寢免遭破壞。  ……  「香妃陵」實為香玉墓  《都門竹校詞》有詩曰:  香廠蟠桃莫浸誇,黑窯游履斗紛華。  誰知芳草香妃墓,卻在荒涼南下窪。  詩下有注云:  邑廟在南下窪,與陶然亭畔之香妃冢相去密彌,踏青於此者,競不知有古迹,良堪浩嘆!  這是清代民間流傳下來的詩歌。詩中在「香妃」前特別加定語「芳草」。此「芳草」與「香冢」碑上的「跋」所說之「寄之芳草」一致,即指「花神」。「誰知芳草香妃墓」意為:有誰知道作為花神的香妃之墓地在哪裡?詩中的「芳草香妃墓」系指香玉墓。順便說一句,民國以後許多人將香妃附會成乾隆的容妃,是一種以訛傳訛的誤解。此問題後面還將詳談,這裡不再贅述。  1930年清代著名工匠「樣式雷」(雷發達)的後代售出為皇家搞建築的工程圖。其中有《香妃陵工圖說》,經核對其陵址正在陶然亭一側。(按照它的模型所開的尺寸,佔地面積達20餘畝)。這個面積大體與湖心島的面積相仿,即整個湖心島應該都是「香妃」的陵寢。香玉生前是皇后,「皇后陵寢,與帝陵雷同,只是規模小些罷了。其建築形式也有山門(隆恩門)、享殿(隆恩殿)、配殿、方城、寶頂、明樓、石五供,以及石碑等。」但香玉死後,因發現她原是曹家的奴婢,是代曹家小姐進宮的,因而安葬時便予以降低等級,「香後陵」成了「香妃墓」,且不能進皇家陵園。關於降等埋葬,歷史上也有這種情況。但在這裡的稱呼上有個矛盾:後墓才能帶稱「陵」,妃墓只能稱「園寢」。香妃墓當然應稱「園寢」。對此,「樣式雷」不會不知。既明確標出「香妃陵」,使人不能不懷疑既是「陵」,就應是「香後陵」才對。  前面所論述的花神廟——香家碑——鸚鵡家碑一組遺迹與香玉有關,本部份所論述的香妃陵也與香玉有關,實際上所有這些說的都是同一處——香玉墓。不同的是:「香妃陵」只是圖紙,並未修建,而修建的是簡陋的花神廟和一座小小的空墳及兩個矮小的石碑。地面建築如此,墓下情況會是怎樣的呢?根據《香妃陵工圖說》中的說明:此圖是奉旨而設計的,但呈進後,又奉太后之命停止,並未動工。因而墓下情況,便出現兩種可能:其一,按照規定將香玉皇太后埋葬後,乾隆才降旨為其修陵。在這種情況下,她葬時仍有棺材,或許還有地宮。其二,在乾隆發現香玉原是曹家丫鬟出身,便將她焚屍。曹雪芹偷偷地將骨灰用紅綢包裹,放入棺中(沒有墩),並埋葬於陶然亭錦秋墩。後由於乾隆受到各方面壓力,只好降旨「樣式雷」為她設計陵園,將她降等,稱其為「香妃陵」。  那麼,香玉棺木埋葬在什麼地方呢?不論是由皇家埋葬,還是由曹雪芹埋葬,都應該是在錦秋墩。後來曹雪芹在上面建造了花神廟,香玉墓穴即應在廟下,碑立在南坡(香家碑和鸚鵡冢碑)。現錦秋亭稍南處即花神廟遺址。從上述分析可知:香家、鸚鵡家只是立碑處,實是空墳。並且1952年曾下挖丈余,一無所獲,證明此處並非墓家。  香玉死於乾隆十六年(1751),雪芹死於乾隆二十八年(1764)。這期間雪芹定會經常到陶然亭來為香玉上墳。文獻中雖未找到有關曹雪芹來陶然亭的記載。但有兩條記載也值得重視:其一,乾隆十八年(1753)「五月,愛新覺羅?敦敏、敦誠及友共九人宴集陶然亭。」其二,乾隆二十一年(1756)「冬, 愛新覺羅?敦誠錢友於陶然亭,作《重遊陶然亭記》。」敦敏、敦誠均為雪芹生前好友。  還應當指出:在乾隆十六年埋葬香玉時,陶然亭的湖水還很清澈。那裡變成臭水塘是乾隆三十七年以後的事了。……  香妃陵和香家與容妃無關  早期的史書中並無香妃的記載,只有容妃的史料。她是新疆伊斯蘭教上層「和卓」家族的後裔。關於香妃,最早見於漢文的記載是清光緒十八年(1892)刊印的《聽園西疆雜述詩》。作者肖雄,號聽園居士,光緒初曾隨平定阿古柏叛亂的清軍到過喀什。其中一首題為《香娘娘廟》的詩寫道:「廟貌巍峨水繞廊,紛紛女伴謁香娘。」詩的附記說:「香娘娘,乾隆年間喀什噶爾人」,「降生不凡,體有香氣。」雖貴為妃,而仍歸葬於故鄉。後來人們多認為此詩中的香娘娘或香妃,即容妃。但此詩說其葬地是在喀什,而非陶然亭。  1914年從承德避暑山莊調來十餘幅美人圖。其中一幅「戎裝美女像」陳列在故宮浴德殿內。該畫下附「事略」。內容梗概即: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體有異香,高宗聞之,命兆慧征西部時擄入宮中,妃不屈從皇帝,被皇太后賜死。(「事略」全文,將載於《郎世寧為香玉畫的一幅畫像——兼辨考各種「香妃像」》一文中)從承德運來時, 像上並無題識,當時內務部長朱啟矜順口說一句:「大概是香妃吧!」於是便有了上面的「事略」。人們普遍認為此香妃即容妃,但皇太后死於乾隆四十二年,早於容妃薨十一年,如何「賜死」?同樣,此時並無人說香妃(容妃)葬於陶然亭。  直到1930年發現《香妃陵工圖說》後,因看到此陵在陶然亭,人們才紛紛將香妃——容妃與「香家」相聯繫。並由此產生出更多的傳說。但隨著歷史學家們的不斷考證,已徹底否定容妃葬於香家的說法。已有確切史料證明,容妃葬於河北省遵化縣的昌瑞山下,乾隆皇帝裕陵妃園寢之中。這座陵園建於乾隆十年(1745),初名妃衙門,後改稱純惠皇貴妃園寢。這裡實際埋葬著三十六位嬪妃。容妃墓排在明樓東第二排第一個。她病殘於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葬於同年九月二十五日。1979年因容妃基前台階石條斷裂塌陷,經有關人員清理和發掘,發現此墓曾被盜,棺內尚存死者頭骨,髮辮花白,一些衣物、織物碎片,印有維文的八寶花綾等。棺木上寫有描金的阿拉伯文「奉真主之名」。——以上情況說明死者是以妃禮下葬,信仰伊斯蘭教,五十多歲,均與文獻中所載之容妃情況吻合。  現在已有足夠的史料證明,陶然亭的「香妃陵」和「香冢」,與乾隆的容妃無關。  小結、驗證和呼籲  對上述的論述,我們可作如下小結:按《紅樓夢》的隱寫,香玉皇后薨後並未葬入清皇陵,而是葬於某荒池邊的高地上。  據1930年發現的《香妃陵工圖說》,此「香妃陵」在陶然亭公園內。而陶然亭恰有一香冢,不知墓主為誰,引起人們種種猜測,認為這是乾隆容妃的葬地。但經1979年對東陵容妃墓的探掘,已徹底否定了這種猜測。當我們把香妃陵與《紅樓夢》中對香玉墓地的隱寫作比較後,發現兩者十分吻合,「香妃陵」實為「香後陵」,只是在香玉死後發現她原為曹家丫鬟,才未入清皇陵,並降等(由後降為妃)而擬修建的。(只有圖紙,而無修建。)  陶然亭中花神廟——-香冢碑——鸚鵡冢碑一組遺迹,尤其香冢之碑引起人們的種種猜測,不知墓主為誰,成為一個大謎。但將《紅樓夢》中所隱寫的香玉墓地與之對照,所有的謎竟都迎刃而解。原來這組遺迹都是由曹雪芹修建。香玉的墓穴應在花神廟(錦秋亭稍南處)下面,香家碑和鸚鵡家碑是雪芹為香玉所立之碑。  通過對「香玉墓」的考查,我們發現了曹雪芹的兩首佚詩:「香家」碑陰的七絕《飄零風雨可憐生》和花神廟題壁詩七律《雲陰瑟瑟傍高城》兩篇碑文,即《香冢碑文》和 《鸚鵡冢碑文》。兩塊碑中的文字,均系曹公親自書丹和鐫刻。其中包括篆書、隸書、行書、楷書等多種字體。字數雖然不多,但終於使今日的曹公崇拜者,有機會目睹曹公真跡,實乃一大幸事。  關於香玉的基穴情況有兩種可能:其一,按皇貴妃規格修建了地宮,內有棺材。其二,安葬得十分簡陋,屍體被焚,骨灰以紅綢包裹,安放於普通棺內。我們認為第一種可能性更大些。  上面我們己對香玉皇后的陵寢作了充分論證。為使此論證得到最後的落實,我們提出兩點希望:(一)國家圖書館儘快整理出「樣式雷」的設計圖,以便從《香妃陵工圖說》中找到進一步的論據。(二)勘察錦秋亭前平地及亭下是否存在地宮。(按現在的先進儀器和方法不必掘地,即可勘出。)  最後,我們呼籲: 能早日在香玉的墓地建立陵園!(而這也是了卻曹公的一樁心愿。)  儘早在陶然亭原址重立「香冢」和「鸚鵡冢」兩塊石碑, 以使人們能一睹曹公的真跡!  霍國玲、紫軍  2000年8月19日  評論只看樓主  angelnun的玫瑰園 樓主  2015-07-11 14:32  64樓  霍國玲《紅樓解夢》  《紅樓解夢》第八集——黛玉原型畫像考  東方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發行八千冊  前言  本書有兩個重點:一是香玉的幾幅畫像;一是曹雪芹的幾處故居。本前言便是針對這兩個問題進行議論。  小說中的林黛玉形象與香玉畫像十分吻合  《紅樓解夢》系列叢書所考證出的有關香玉皇后實有其人的史料,已比較充分,本集提供出三幅香玉的畫像,在以前史料的基礎上又作了補充。  此前,我們曾考證出香玉皇后的十二幅行樂圖。對於這套行樂圖,我們有三篇文章作了論證,即《香玉皇后的十二幅畫像》、《繪畫性質及繪製時間的再考論》和《三論「香玉皇后行樂圖」——兼駁楊啟樵<故宮果真有香玉皇后肖像?>和朱家縉<關於雍正時期十二幅美人圖>兩文》。通過這些畫像我們可以了解到香玉原型的真實相貌。本集我們又提供了三幅畫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郎世寧所繪的香玉採花圖。這是一幅油畫。油畫對人物和物體的寫實性很強,而這幅畫又出自高手,因而可以相信該畫對畫主的描繪應當是很真實的。我們可以以此畫為標準對其他繪畫和小說中林黛玉的形象作比較研究。  首先,這幅香玉採花圖與十二幅香玉行樂圖的人物特徵完全一致:  身材:均苗條嫻娜,胖瘦適中,高矮相當。  肩:均是削肩膀。  發:均烏黑濃密。  手:均纖細靈巧。  面龐:均鴨蛋形臉。  眉:均柳葉細眉。  眼:均細目有神。  鼻:均鼻樑較高。  口:均端正小口。  耳:均橢圓形狀。  之後,我們再以這些繪畫作品與小說中林黛玉的形象作比較,便會發現:兩者之間十分相似。  第三回寫了寶玉眼中的林黛玉:  細看形容,與眾各別:兩彎似蹙非蹙煙眉,一雙俊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脂硯齋在「兩彎似蹙非蹙煙眉」處,威序本有夾批曰:「奇眉!妙眉!奇想!妙想!」在「一雙俊目」處,有批曰:「奇目,妙目!奇想,妙想!」  我們不妨將「香玉採花圖」與上述這段描寫相對照,便可看出:從長相到神態,兩者之間多麼相似。其文字有如對繪畫的寫照。難怪王熙鳳一見黛玉後,便說:「天下真有這樣標緻人物,我今才算 了!」甲戌本有眉批曰:  「真有這樣標緻人物」出自阿鳳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筆看。  一句「史筆」便肯定了黛玉原型何等標緻。  之後,許多回都談及了黛玉的形象及性格,如第五回談到仙子可卿時,提及林黛玉時說道:  其裊娜風流,則又如黛玉。  又如第二十六回,寫道:  寶玉見他星眼微揚,香腮帶赤……  第七十四回寫道:  王夫人聽了這話,猛然觸動往事,便問鳳姐道:「上次我們跟了老太太進園逛去,有一個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  這一段話看起來是在形容晴雯,實則是對黛玉形象的描寫。在「水蛇腰」處,庚辰本有夾批曰:「妙,妙!好腰!」在「削肩膀」處,庚辰本有夾批曰:「妙,妙!好肩!俗雲『水蛇腰』,則游、曲、小也。又雲『美人無肩』,又曰『削肩』,皆至美之型也。凡寫美人,偏用俗筆、反筆,與他書不同也」。在「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處,亦有庚辰本夾批曰:「更好,形容盡矣。」  《紅樓夢》沒有對黛玉的形象專門作大段描寫。但是從上述的幾段引文可看出,小說中對林黛玉的描寫與香玉畫像的形象十分吻合。因而考證出香玉其人,能夠更加深一步理解林黛玉這個人物。即便單純地從林黛玉的形貌考慮,也大大有益於影視中對黛玉演員的「海選」和繪畫、雕塑藝術作品的創作。  建議將「39號院」和「恭王府」正式確定為曹雪芹故居  在《曹雪芹故居考論》一文中,考證了香山正白旗村39號院為曹雪芹故居。第五集中刊出了數篇涉及曹雪芹故居的文章,包括《曹雪芹在京城內的故居——恭王府前身》、《燕京大學校園前身是曹雪芹的故居》、《再次呼籲建立曹雪芹香山故居》等文。本集又收入了《在「恭王府」建曹雪芹紀念館的條件已經成熟》、《再次考論曹雪芹香山故居——兼駁胡文彬<曹雪芹隱居實考>和高陽<曹雪芹擺脫包衣身份初稿>》、 《在學術上,香山正白旗村39號院為「曹雪芹故居」的觀點已佔壓倒優勢》等文。對於筆者所考證的這兩處曹雪芹故居,沒有任何學者提出不同的看法。  2008年奧運會在即,我國為這屆奧運會提出了「人文奧運」的理念。何謂「人文」?「人文」即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人文奧運」,即將這屆「奧運」辦成一個充滿文化色彩的國際運動會。何謂文化色彩?我國是世界上創建文明最早的古國之一,而且自創建到今天,文明一直延續與發展,從沒有中斷過,對周圍的國家和民族產生了重大影響。「人文奧運」即不是把提高運動成績看作辦奧運的唯一目的,而是還有其他的任務,其中之一便是利用在我國召開奧運會的機會,向世人介紹我國的悠久文明史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然而奧運會的時間只有半個多月,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如何介紹如此豐富的中華文化呢?這就有一個選擇的問題。《紅樓夢》及其作者曹雪芹應當是其介紹的重點。中華文化的重要特點之一是文史合一,隨著歷史的發展,唐宋以後,尤其到明清時期,又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文史分流的現象。由於《紅樓夢》是一部正面是小說、背面是歷史的奇書,使得文史合一與文史分流達到完美的結合和統一。因而,從它的形式上看,其表面是小說,但書中又有大量的詩、詞、曲、賦、聯對、謎語,各種文體具備;從它的內容上看,則反映了中國18世紀封建社會的現實生活,堪稱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而從它的背面歷史來看,則真實地記述了與曹家和香玉皇后有關聯的、被乾隆刪削的一部歷史。  欲向世人介紹《紅樓夢》及其作者曹雪芹,就需要一個基地。這個基地應當在曹雪芹曾經居住過的地方。我們對於北京的四處曹雪芹故居(包括蒜市口住宅、恭王府前身、燕京大學校園前身、香山「39號院」)都做過論證,這四處故居的情況如何呢?曹雪芹曾在蒜市口地區居住過很短一段時間,由於有兩個院落有18間房屋,難以確定是哪個院落,因而在修建廣安大街時,並未保留。燕京大學校園前身曾是曹家的郊外別墅,現是北京大學校園的一部分,不可能對外開放。這樣就只剩下恭王府和香山「39號院」兩處了。這兩處均可建成曹雪芹故居,因為這是曹雪芹在不同時期居住過的地方。下面再分別作些介紹:恭王府是康熙皇帝約在康熙四十九年給十六皇女(馬氏),即曹雪芹母親的賜府,雍正六年曹家被抄時,這裡也被錯誤地抄沒,但當曹家回京後不久,便還給了十六皇女(馬氏),曹家住了進去。雍正十一年香玉做皇后以後,又做了擴建,修建了後花園,直到乾隆十六年才第二次被抄沒。曹雪芹在此地居住的時間超過了20年。這裡是榮國府的原型,其花園中的幾個主要景區被寫進了大觀園中。筆者的有關論文發表於2003年元月,至今已有近7年,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香山「39號院」即曾於1971年發現題壁詩文的院落。自發現題壁詩文時起直到1997年筆者發表《曹雪芹故居考論》一文時止,對於是否曹雪芹故居有「肯定說」和「否定說」兩種意見。但在《曹雪芹故居考論》充分研究了雙方意見,認為「39號院」確系曹雪芹故居後,沒有任何文章對此說提出反對意見。自1984年以後,否定說再也沒有什麼新的文章發表;與此相反,肯定說的圖書或文章卻較多,主要有:筆者於2003年元月發表的《再次呼籲建立曹雪芹香山故居》、胡德平於2004年4月出版的《說不盡的紅樓夢——曹雪芹在香山》一書、本集又刊出了《再次考論曹雪芹香山故居——兼駁胡文彬<曹雪芹隱居實考>和高陽<曹雪芹擺脫包衣身份初稿>》和《在學術上,香山正白旗村39號院為「曹雪芹故居」的觀點已佔壓倒優勢》兩文。這樣,就將香山「39號院」實為曹雪芹故居的問題論述得更加完善,並且批駁了直至現在所出現的「否定說」的所有觀點,完全可以將此院確定為曹雪芹故居了。  其他名人故居一般只有一處,為什麼曹雪芹故居應當建在恭 府和「39號院」兩處呢?這是由於這是一種客觀存在,第一處,是曹家在第二次被抄沒之前居住之地,可使人看到皇后之家、公侯之家的豪華;而香山「39號院」則是曹家在第二次被抄沒之後,曹雪芹在這裡過著「舉家食粥酒常賒」的貧寒生活,創作了《紅樓夢》。由於這兩處故居的性質不一樣,舍掉任何一處都是不合適的,都不能正確理解曹雪芹。  此外,早在1984年,便在題壁詩文的發現地——香山正白旗村「39號院」建立了「曹雪芹紀念館」,此館不能隨意撤銷,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此館的範圍有限,且需要盡量保持與恢復曹雪芹時代的生活環境,若建較大規模的博物館是不合適的。而曹雪芹恭王府「故居」若能建成,則會有許多空房,足可利用起來辦各種展覽室,開闢為博物館——就像現在的故宮博物院那樣。這樣,兩處故居便可相輔相成了。  紫軍  2006年10月15日  於香山月地雲居

  評論只看樓主  angelnun的玫瑰園 樓主  2015-07-11 14:34  65樓  霍國玲《紅樓解夢》  揭開雍正暴亡之謎(一)  中國史學和文學的兩個大謎  雍正暴亡——史學大謎  雍正皇帝死得十分突然。據史料載: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日丁亥,只「偶爾違和,猶聽政如常」。但兩天後,二十二日戊子,戍刻,即「漏將二鼓」時(晚九時),突然「疾大漸」,令人「驚駭欲絕」,「太醫進葯罔效」,至二十三日子時(夜 ll——1時)便駕崩了。  關於雍正的死,各種史料,如《清世宗實錄》、《清高宗實露》、《澄懷主人自訂年譜》等,記載基本相同,即八月二十二日之前雖稍有不適,但照常工作,到晚九時,病情突然加重,二至四小時之後,便駕崩了,可見實屬暴亡。由於雍正死得十分蹊蹺,便引起人們的猜測和研究。  關於雍正的死,在民間的傳說中,以被呂四娘刺殺的說法最為風行。傳說呂四娘是呂留良之子呂褒中之女。呂留良(1629一1683年),清初名士。在著作中提出「華夷之分,大 臣之分」,堅持漢族立場,不稱「大清」、「國朝」、「聖朝」,而謂之「彼中」、「燕」、「北」、「清」。他拒絕服務於清,後削髮為僧。他的立場,再加上作為理論家的聲望,成為當時頗有影響的學者。所謂「窮鄉晚進有志之士,風聞而興起者甚眾」。對於呂留良反清案件,雍正於八年十二月至十年十二月連連降旨,將呂留良之子及其門生多人處死。呂的孫輩人數眾多,全部發往邊遠的寧古塔,給披甲人當奴僕。傳說呂四娘因在安徽乳母家中,才幸免於難,時年13歲。她得知全家慘遭屠戮、流放後,悲憤填膺,寫血書「不殺雍正,死不瞑目」八字,投拜武林高手學藝。藝成之後,潛入皇宮,刺死雍正,削去其頭,用錦袱包好,盜出皇宮,去自家祖墳祭奠。  這種說法僅是訛傳,經不起辯駁。但既能廣泛流傳,為人們普遍接受,定然事出有因。從這種流傳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如下幾點:1.雍正的暴亡並非自然死亡,而是他殺。 2.殺雍正者是位女傑。清時漢族女子多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然而殺雍正者卻是這樣一位女子,而不是男子,豈不令人深思! 3.雍正之死,被說成「無頭案」。而「無頭案」是雙關語,其中一解便是:追查不到頭緒的案件——即未被偵破的案件。這種傳說,既說明這是一個未被偵破的他殺案,又提供了一絲線索——為一位女傑所殺。  雍正死因的第二種說法,「是中風死去的」。這僅是一種推測,並未找到史料根據。  目前學界比較普遍的看法是:雍正食丹藥中毒死的可能性最大。對此問題,我們已在本書第三集《曹雪芹把乾隆皇帝釘上了篡改歷史的恥辱柱》和《賈敬探源》兩文中作過論述,讀者可參看。但這種看法並未解決雍正暴亡之謎。因為雍正平日所食用的是「既濟丹」。這是一種健身之丹。他還曾贈送給其大臣服用。為什麼「既濟丹」突然變成了毒丹?又是誰勸說雍正服用的?這毒丹的製作者是誰?等等問題仍是未知數。所以說雍正暴亡乃是一個史學之謎。  《紅樓夢》中隱寫的真事——文學大謎  本書第二集《前言》中,曾對「《紅樓夢》中『有隱』、『無隱』的爭論」作過論述。第五集《<紅樓夢>與中國古典文學理論體系》等文將作進一步論述。《紅樓夢》中隱有真事,這在該書流傳初期本是不爭的事實。無論是作書人、批書人(脂硯齋)、讀書人(如戚寥生),都說真事隱於書中。但是什麼真事,因作者和批者都未明說,後來的讀者便議論紛紜了,成為二百多年來的一個文學大謎。  作者為什麼不把真事明白說出?在那大興文字獄的時代,此事不能明說,一旦泄漏就會滿門抄斬;因為此事是歷史上的大事件,又不能不說,這才迫使作者竭盡全力把此事隱於書中。那麼這是件什麼事呢?《紅樓夢》第十三回,戚序本有一首回前詩:  生死窮通何處真?英明難遏是精神。  微密久藏偏自露,幻中夢裡語驚人。  下面將這首詩作個闡釋:  「生死窮通何處真?」——對於書中寫出的生、死、貧、富諸事,你能透徹地理解哪些地方是隱寫著真事嗎?  「英明難遏是精神」——「精神」是指人的意志、思維活動和心理狀態。這句詩的含義是:書中所隱寫的人物,對生、死、貧、富觀所採取的卓越而明智的行動,是源於他們內在智慧與意志。英明者的智慧和意志是難以遏制的。  「微密久藏偏自露」——意即:作者曾經參與的、細微末節都必須長期隱瞞、有關生死的一件大事,卻偏要在自己的書中進行披露。  「幻中夢裡語驚人」——何謂「幻」、「夢」?第四十八回,香菱苦志學詩,「夢中作詩說夢話」處,庚辰本有夾批曰:  一部大書起是夢,寶玉情是夢,貢瑞淫又是夢,秦氏家計長策又是夢,今作詩也是夢,一柄「風月鑒」亦從夢中所有,故曰《紅樓夢》也。余今批評亦在夢中,特為夢中之人特作此一大夢也。脂硯齋。  在脂硯齋的批語中還多次提到「幻」,如「全用幻」,「此是幻像」,「點幻字」,「又點幻字」,「已入幻境」等等,但又歸結到「夢」,即「所謂幻境都如夢境看也」。因此,「幻」、「夢」實指《紅樓夢》一書。  「幻中夢裡語驚人」意即:《紅樓夢》中所隱寫的這件有關生死的大事,會令人驚訝不已。  從這首詩我們可以得知如下之事:1.書中隱寫著真事。這是件生死大事。2.這不是件平常的生死之事。此事一旦泄露就會有殺身之禍,因而必須作為「微密」而「久藏」。3.但是作者偏偏將這件必須永遠隱藏的生死大事,在《紅樓夢》一書中「自露」。4.一旦讀者從《紅樓夢》中揭示出作者「自露」的大事, 便會驚訝不已。  儘管此詩作了如此勾畫,但這到底是件怎樣的生死大事呢?仍是難解之謎。  同時解開文學和史學的兩個大謎  本書與任何紅學論著都不同,其他紅學論著的研究對象都是不帶脂批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而本書的研究對象是帶脂批的八十回本《石頭記》。經過研究,《解夢》作者寫出《賈敬探源》等文。文中對於《紅樓夢》中所「自露」的「微密久藏」之「驚人」大事作了初步揭示,即《紅樓夢》作者曹雪芹與香玉皇后(被乾隆從歷史中刪削),聯手毒殺了雍正皇帝。這一揭示引起社會嘩然,反響不同尋常。本書第二集《前言》中說:這是同時揭開文學和歷史的兩個大謎。  本文就是要在原有基礎上作進一步的揭示。  雍正皇帝因服毒丹而暴亡——已明確論證  本書對雍正皇帝的暴亡問題,已作過如下論證:  賈敬隱寫著雍正皇帝:1.寧國府隱寫著清皇宮。寧國公居長,做的是「披龍腰玉」的官(皇帝)。承繼其官位者賈代化——賈敬,所隱寫人也應是皇帝。2.「賈氏宗祠」隱寫著「皇家」太廟。「賈氏宗祠」的主祭人,所隱寫的是皇帝,而賈敬正是主祭人。3.賈敬之名是雍正溢號的第一個字。此外,在賈敬和?雍正之間還有不少相同或相似之處,如都喜歡居住都中城外,都好道等。  賈敬之死隱寫著雍正之死:關於賈敬之死隱寫著雍正之死的問題,在《賈敬探源》中作了詳盡論述。在第二集《再論曹雪芹的生辰》一文中,還專設一節「賈敬的賓天隱寫著雍正的暴亡」加以論述。文中列舉出十五點論據,論證賈敬之死實隱寫著雍正之暴亡,讀者可參看。現僅對第十五點再作些補論。原我們認為「雍正的靈柩停放在保和殿內」,現核查應是停放在乾清宮,原寫法有誤,需加以糾正。對此問題的認識過程是這樣的:  庚辰本第六十四回關於賈敬靈柩進城,記述道:  擇於初四日卯時請靈柩進城,……至未申時方到,將靈柩停放在正堂之內。……  在《紅樓夢》中,「正堂」所隱寫的正是保和殿(見本書第二集《寧國府實隱清皇宮》一文)。後來我們查閱《清高宗實錄》、《張廷玉年譜》等史料,均記雍正之靈停放在「乾清宮」,而非「保和殿」,如《張廷玉年譜》所記為:  ……上於路哭不停聲,至隆宗門跪接,親扶黃輿而入,安奉大行皇帝於乾清宮。……  之後,我們又核查威序本,果然關於賈敬靈柩進城一段出現異文,為:「將靈柩停放在正室之內」。威序本的「正室」與庚辰本的「正堂」不同。「正室」隱寫的應是另外一處——乾清宮。戚序本將「正堂」改為「正室」,說明該鈔本所隱之史更加準確,也說明作者對隱寫背面之史,態度何等嚴謹與認真!  賈敬因食丹而暴亡,雍正也是死於食丹  《賈敬探源》一文詳細論述了賈敬食丹而亡,實際隱寫著雍正食丹而崩。  從現有的史料來看,如雍正好道喜丹,突然暴亡後,乾隆首要之事竟是放逐道士等,可驗證《賈敬探源》中所揭示的雍正的死因——吞食毒丹,是正確的。(見《曹雪芹把乾隆皇帝釘上了篡改歷史的恥辱柱》一文)因而「雍正皇帝因服毒丹而暴亡」的觀點,已可作出定論。  現在對於雍正皇帝因服丹而亡,並無疑義,需要作進一步論證的只是他是否被曹雪芹和香玉所毒殺?在這當中又有兩個問題最突出:1.香玉當時已是皇后,並且已生子弘瞻,將來便是皇太后。不論地位還是財富,都已達到社會金字塔的最尖端。就個人來說,她還有什麼可追求的呢?她為什麼還要參與毒殺雍正皇帝的行動?2.雍正既是服毒丹而亡,毒丹從哪裡來的?誰製作的?又如何交到香玉皇后手中的?  如果上述兩大問題能予圓滿解決,雍正暴亡之謎也就被徹底揭開。  評論只看樓主  angelnun的玫瑰園 樓主  2015-07-11 14:34  66樓  霍國玲《紅樓解夢》  揭開雍正暴亡之謎(二)  香玉皇后為什麼與曹雪芹合作?  香玉進宮前,是雪芹的戀人:  為了談清香玉皇后為什麼能與雪芹聯手毒殺雍正的問題,還必須從頭談起。  …….  從這部分論述,我們已清楚:香玉在進皇宮前,和雪芹雖沒有正式結婚,但已把雪芹看作自己的丈夫,而雪芹也已將她視為妻子了。  香玉始終把雪芹視為主人:  前面已論述:香玉在進宮前,與雪芹是戀人關係。其實不僅是戀人關係,由於香玉是雪芹的貼身丫鬟兼伴讀,他們之間還是主僕關係。香玉進宮後,先是做公主、郡主的「入學陪侍」,身份是才人、贊善類的女官,後來做了皇貴妃、皇后。由於她是以曹家女兒身份進宮的,所以她與雪芹以兄妹相稱。但這只是表面現象。在他們,尤其香玉的思想深處,是怎樣看待她與雪芹的關係呢?  第二十五回,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被請進家後,對賈政說:通靈寶玉可以除邪,要求拿出「持頌持頌」。持頌後果然有效果。在這一段眉端,庚辰本有批語曰:  通靈玉聽癩和尚二偈即刻靈應,抵卻前回若干《莊子》及語錄機鋒偈子,正所謂物各有主也。  這條批語的意思是:通靈玉之所以一聽癩頭和尚的持頌,便靈驗起來,是因「物各有主」。癩頭和尚實為通靈玉的主人,他們是主僕關係。若從所隱寫的歷史來看,癩頭和尚所隱喻的是何人?通靈玉又隱喻著何人?癩頭和尚所隱喻的是曹雪芹,通靈玉所隱喻的是香玉。因而他們之間的關係非同尋常,除前面提到的戀人關係外,還包括著主僕關係和師徒關係。這幾種關係便使雪芹具備說服、勸導香玉與他合作,完成除雍大業的可能性。  雪芹說服了香玉——共同完成除雍大業:  香玉對雪芹一向信任、尊重,把他看作自己的主人。但她當時畢竟已是皇后,成了後宮之主,如果遵從雪芹的意見,毒殺雍正皇帝,對她來說,意味著要作出巨大犧牲。她能夠同意嗎?從書中隱寫來看,她被雪芹說服了。  《紅樓夢》第二十五回,關於如何讓「寶玉」重新靈驗起來,以能除邪祟,是這樣寫的:  那僧道:「長官你那裡知道那物的妙用。只因他如今被聲色貨利所述,故不靈驗了。你今取他出來,待我們持頌持頌,只怕就好了。」  賈政聽說,便向寶玉項上取下那玉來遞與他二人。那和尚接了過來,擎在手上,長嘆一聲道:「青埂峰一別,展眼已過了十三載矣!人世光陰,如此迅速,塵緣滿日,若似彈指!可羨你當時的那段好處:  天不拘來地不羈,心頭無喜亦無悲。  卻因鍛煉通靈後,便向人間覓是非。  可嘆你今日這番經歷:  粉漬脂痕污寶光,綺攏晝夜困鴛鴦。  沉酣一夢終須醒,冤孽清償好散場。」  對於這一段文字,脂硯齋加了十多條批語。……僅就癩頭尚的兩首詩作個闡釋。(僅闡釋背面之喻。)  第一首:  「天不拘來地不羈」兩句——指香玉六歲剛來到曹家時情況。她那時無拘無束,天真爛漫,還是個不懂事的幼女。  「卻因鍛煉通靈後」兩句——對此二句詩,須首先解釋兩個詞:「鍛煉通靈」和「人間」「是非」。  「鍛煉」意指批語中所說的「三次鍛煉」(甲戌本)和「又是一番鍛煉」(庚辰本),意即「三次學習」和「又是一番學習」。香玉在曹家有過兩次學習,第一次是學習戲曲,第二次是作為雪芹的伴讀,學習基礎知識和詩詞曲賦等。「通靈」是指經過學習而變得聰明,懂得事理。庚辰本這裡有批曰:「所謂越不聰明越快活是也。」這裡的「聰明」,正是對「通靈」的注釋。  「人間」「是非」在這裡不是指個人恩怨,家庭瑣事,而指社會的大是大非。什麼是社會的大是大非呢?少年雪芹和香玉是怎樣尋覓的呢?第六十三回有段描述值得思考:  因又見芳官梳了頭,挽起鬢來,戴了些花翠,忙命他改妝,又命他將周圍的短髮剃了去,露出碧青頭皮來,當中分大頂,……又說:「芳官之名不好,若改了男名才別緻。」因又改作「雄奴」。……芳官笑道:「我說你是無才的。咱們家現有幾家土番。你就說我是個小土番兒。」寶玉聽了,喜出意外,忙笑道:「既這等,再起個番名,叫『耶律雄奴』。『雄奴』二音又與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況且這兩種人自堯舜時便為中華之患,晉唐諸朝,深受其害。我們正該作踐他們,為君父生色。」芳官笑道:「既這樣著,你該去操習弓馬,學些武藝,挺身出去拿幾個反叛來,豈不盡忠效力了。」寶玉便叫他「耶律雄奴」。……一時到了怡紅院,忽聽寶玉叫「耶律雄奴」,……大家也學著叫這名字,又叫錯了音韻,或忘了字眼,甚至於叫出「野驢子」來,……  從表面來看,這是兩段玩笑話,但其背面卻深有喻意,下面我們作些剖析:1.芳官打扮成「小土番」的喻意:寶玉命芳官改妝,「又命他將周圍的短髮剃了去,露出碧青頭皮來,當中分大頂」。這正是清人男子頭部正面的形象。在「芳宮笑道:『我說你是無才的』」地方,庚辰本有夾批曰:「用芳官一罵有趣」。正文下面的話是「咱家現有幾家土番,你就說我是個小土番兒。」脂批是在提醒讀者:芳官打扮成了土番人。即暗指清人是土番。2.「耶律雄奴」是「兩種人」的「犬戎名姓」:「耶律雄奴」是寶玉給芳官起的「番名」。這「番名」包含了「兩種人」的「犬戎名姓」。關於「雄奴」,寶玉說:「雄奴」二音,又與匈奴相通。"關於「耶律」,寶玉沒有直接說。3.作者將「番名」之一叫作「耶律」,是出於痛恨,而進行的「作踐」:寶玉說:「我們正該作踐他們,為君父生色。」如何「作踐」呢?他把芳官打扮成清人樣子,再為她起個名叫「耶律」。讓大家混叫,結果在玩笑中叫成「野驢子」。按史料載,明朝初期,女真分三大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又稱黑龍江女真)。「野人」本來就是一種貶詞,作者在這基礎上再加以「作踐」,反映了他少年時期對民族統治和民族壓迫的痛恨。 4.文中把「這兩種人」(「耶律」和「雄奴」)說成「中華之患,晉唐諸朝,深受其害」,因而應該「去操習弓馬,學些武藝,挺身出去拿幾個反叛來」。「反叛」也是指「這兩種人」。這反映出少年雪芹和香玉反對民族統治和民族壓迫的志向。  第六十三回的這段描寫,表面看似乎是少男少女的遊戲,實質所反映的正是雪芹和香玉在少年時代是如何「向人間覓是非」的。  第二首:「粉漬脂痕污寶光」兩句——理解這二句詩的關鍵是把「寶」即寶玉的含義弄清。在這裡「寶」指通靈玉,隱指香玉。關於此問題可參看本書第一集《<紅樓夢>里的分身法》。從此角度去理解,這兩句詩的含義是:香粉胭脂污染了香玉的純凈,使她只知在華貴的卧室里,晝夜沉迷於男女之情。  「沉酣一夢終須醒」兩句——這兩句詩關鍵一詞是「冤孽」。所謂「孽」,即邪惡、罪惡。「冤孽」,即造成冤讎或冤屈的邪惡或罪惡。誰對雪芹和香玉造成冤讎或罪惡呢?——雍正。「冤孽償清」,即讓雍正償清一切冤讎、罪惡,亦即除掉雍正。「好散場」,指香玉與雍正的「夫妻」或「帝後」關係可以結束了。因而這兩句詩的含義即:酣暢的睡夢該醒醒了,以讓雍正償清孽債,結束他的生命,割斷同他的「夫妻」關係。  曹、竹除掉雍正後準備做什麼?  對前面的詩句「冤孽償清好散場」,還需作進一步剖析。即「冤孽償清」後,雪芹和香玉準備做什麼呢?  第一回,在「原來女媧氏鍊石補天之時」處,甲戌本有側批曰:補天濟世,勿認真用常言。  「鍊石補天」與「補天濟世」是什麼關係?  關於女媧氏鍊石補天的故事,《淮南子?覽冥訓》寫道: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 火燎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於是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  女媧補天是作者的一種比喻。之所以要補天,是因為天塌地陷,火焰不滅,洪水不退——以此比喻外族入侵,九州覆亡。在這種情況下,女媧不僅要鍊石補天,還要斷鰲足,殺黑龍,積蘆灰等——比喻除掉雍正(殺黑龍),重建新朝(補天),再振中華。  這就是脂批「補天濟世」的含義,也是「女媧氏鍊石補天」的隱意。  女媧補天之石,可叫做女媧石。其中一塊幻化為「寶玉」。「寶玉」隱喻著兩個人:一是「石頭」,即作者曹雪芹;一是「紅玉」,即香玉皇后。因此「鍊石補天」內隱的深意為:經過學習、鍛煉,深曉民族大義,明辨大是大非的香玉皇后,將主持朝政,推行雪芹的政治主張。 因而,曹、竹毒殺雍正不是目的,真正目的是搞宮廷政變。即雍正崩後,由嫡皇子——弘瞻(當時三歲)即位(雍正被毒殺前,應已有這樣的安排)。因皇帝年幼,由母后——香玉皇太后主政,雪芹做輔政大臣。(關於此問題,請參見《乾隆篡位考》和《曹雪芹的思想體系和政治理想》兩文)。  在曹、竹看來,這場宮廷政變,取決於毒殺雍正的成功與否。所以他們在毒殺雍正問題上做了周密安排。  ……  《紅樓夢》是一部「表裡皆有喻」的書。其表面之喻,通過薛蟠的人命案,深刻揭露了上層統治階級胡作非為,草菅人命,官官相護,欺壓百姓的本質。而裡面之喻則通過隱寫雍正之死的真象,嚴厲痛斥了乾隆利用皇權刪削、篡改歷史的罪惡行徑,揭示出他虛偽的嘴臉;並且如實向人們展現了作者本人及香玉皇后向兩代封建專制皇帝進行不屈不撓鬥爭的情景,以及他們超人的聰明才智。  評論只看樓主  angelnun的玫瑰園 樓主  2015-07-11 14:36  67樓  霍國玲《紅樓解夢》  揭開雍正暴亡之謎(三)  曹、竹的宮廷政變因乾隆篡權而遭失敗  曹、竹毒殺雍正的目的,是為了使香玉之子弘瞻繼位,因其年幼可由母后(香玉)主政,以這種方式便可實現曹、竹的政治抱負。但未料到皇權被弘瞻的兄長弘曆(乾隆)篡奪去, 使這場宮廷政變夭折。  這次宮廷政變的失敗使曹雪芹感到十分愧疚。這種心情在《紅樓夢》中也有反映。第一回,作者以自己的口氣,談到「一事無成」和「一技無成」。所謂「事」和「技」,莊子云:「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藝者,技也。」「一技無成」,可理解為:沒能以一種技藝作為謀生手段。「一事無成」,則可理解為:沒有完成「上治人者」的大業,即沒有得到統治人的權柄。  同回,在寫到青埂峰下的女媧石「無材補天,幻形入世」處,甲戌本有夾批曰:  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愧恨。  同回,寫有一首石上偈:  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  此系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  在「無材可去補蒼天」處,甲戌本有側批曰:  書之本旨。  在「枉入紅塵若許年」處,甲戌本亦有側批曰:  慚愧之言,嗚咽如聞。  何謂「天"」何謂「材」?使得作者如此「愧恨」,「嗚咽如聞」?為何無材補天是「書之本旨」?  按古代神話,遠古時候,天塌地陷,烈火炎炎,洪水泛濫,猛獸猖獗。於是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蒼天。天塌是因水神共工將天柱撞斷所致。這裡隱喻的是中華之「天」,被清兵捅破。在《紅樓夢》中,「清」屬「水」;反之,即「水」隱「清」。因此,「水」神共工將天柱撞斷,造成天塌,隱喻著清朝統治者入主中原,為中華大地帶來了災難。作者立志將此「天」補上,因此勸說香玉皇后與其合作毒殺雍正帝,以搞一次宮廷政變。但是政變流產,沒能將「天」補上,原因是沒有機會成為補天之「材」。作者正是為此而自愧「枉入紅塵」,其「嗚咽」之聲,「如聞」在耳。而這正是「書之本旨」。 然而曹雪芹和香玉並未因自己失敗而灰心,脂批在多處都有透露,如第四十四回,在「說著,也滴下淚來了」處,庚辰本有夾批曰:  婦人女子之情畢肖,但世之大英雄羽翼偶催,尚按劍生悲,況阿風與平兒哉?所謂此書真是哭成的。  雪芹、香玉的這次宮廷政變雖然失敗,但不過是「大英雄羽翼偶催」,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同清王朝的鬥爭。最後直到無路可走的時候,雪芹還以筆為槍,將真史隱入《紅樓夢》中,揭露了清王朝的腐敗,以及乾隆篡改歷史的罪行。  曹、竹不愧為大英雄  曹、竹的宮廷政變沒有成功,但畢竟毒殺掉一個暴君,進行了一次奪取皇權的嘗試,難怪脂硯齋評他們二人為「大英雄」。……香玉和雪芹互為知己,卻未能結為合法夫妻。香玉做了皇后,配合雪芹除掉暴君雍正。  曹、竹宮廷政變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在本集《關於<紅樓夢>的思想傾向性》一文中,論述了曹雪芹所代表的是奴隸階級。香玉本是曹家買來的女奴(小戲子)。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雪芹逐漸對她產生感情。後來經過曹家的罹難,香玉的進宮,雪芹本人的社會交往,使雪芹的思想產生了升華,把個人的愛和恨升華到階級的高度。應當說明的是:《解夢》作者認識到這一點是有個過程的。比如:在本書第二集《前言》中,對於曹、竹毒殺雍正帝之原因的認識,還只停留在他們之間個人的恩怨上。  關於應該如何認識曹雪芹其人,其實《紅樓夢》中也有過說明。該書第二回,賈雨村談到賈寶玉時說:  可惜你們不知道這人來歷。大約政老前輩也錯以淫魔 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讀書識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參玄之力,不能知也。  即是說,要想真正了解到《紅樓夢》背後所隱寫的歷史,真正了解「寶玉」(雪芹)其人,不「多讀書識事」,不進行深入思考、綜合分析,是不行的。對於複雜的事物,人們的認識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一個由淺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認識過程。筆者對於曹雪芹和香玉毒殺雍正帝動機的認識,也是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從前面所揭示的史實來看,他們殺雍決不是簡單地為了私仇、私情所致,而是有崇高的政治抱負。曹雪芹和香玉比原來我們所想像的,要高大得多  ……  曹、竹二人所代表的階級,其政變的目的,以及政變的失敗,也反映在《姽嫿詞》《芙蓉女兒誄》等詩歌中。曹雪芹在誄文中,不僅借用大量《離騷》中的比喻,還用了屈原、賈誼、鯀、石崇、嵇康、呂安等在政治鬥爭中失敗罹禍者的典故,表明他對佔上風的邪惡勢力的憎惡,對敢於與之鬥爭者的崇敬。他寫這些正是隱喻他與香玉在政治鬥爭中的失利。  曹、竹所代表的是奴隸階級利益(見《曹雪芹的思想體系和政治理想》一文)。他們的政變,是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的一次機遇,一次神話般的難以令人置信的機遇。  雪芹和香玉雖然沒有達到原設想的政變目的,卻除掉了一個殘暴的君主。這次行動的社會意義即:  首先,這是自滿族統治者進佔中原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的代表所做出的第一次奪取國家政權的嘗試。  其次,中國是個文明古國,中華民族是個古老民族——她所遭受的磨難和重壓在世界上實為罕見。這正是中國封建社會漫長,社會生產力發展極其緩慢的主要原因。然而,我們從雪芹和香玉除掉雍正帝的事件中,卻看到了中華民族所蘊藏的巨大力量和智慧——它使世人驚嘆不已!  雪芹和香玉的高尚品德令人驚嘆——香玉已達到皇后的高位。「母以子貴」,其子弘瞻必繼皇位無疑,而雪芹則貴為國舅,定會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以及成群的美妾艷婢。然而為了奴婢們的解放,他寧可拋掉這一切。從曹、竹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中華民族的希望!  雪芹和香玉的勇敢無畏令人驚嘆——他們所面對的是強大而殘暴的大農奴主階級,而自己的力量竟弱小得可憐,但他們卻能抓住歷史的機遇,把生命置之度外,義無反顧地出擊,這是何等英勇的精神!  曹雪芹所達到的思想高度令人驚嘆——當時中國封建社會雖已是晚期,但大農奴主、大封建主的統治還異常堅固,孔孟之道、封建倫理道德,嚴重地束縛著人們的思想。然而曹雪芹民主主義思想所達到是高度,竟可與西方文藝復興和資產階級早期巨著中所表達的思想媲美,甚至已萌發出君主立憲制的雛形,怎能不令人驚嘆!  曹雪芹的智慧令人驚嘆——曹雪芹所處的時代正是大興文字獄的時代。然而他用一些合於封建統治階級口味的詞句為外衣進行偽裝後,竟將自己反封建的叛逆思想,甚至「理想國」的方案,以及香玉皇后的傳記隱寫於《紅樓夢》一書中,真是不可思議!這正是中華文化的結晶!民族智慧的結晶!  雪芹與香玉原設想的政變,早於法國資產階級革命54年,早於日本明治維新133年,早於中國的戊戌變法163年。儘管這次政變設有成功,給人們留下無限遺憾,卻也遺留下巨大的精神財富!  近幾年來一些西方人曾談論:二十一世紀將是東方的世紀,中國的世紀——-但大多著眼於經濟角度。然而中國能否成為世界強國,首先在於有沒有一種潛在的能力,有沒有一種敢於創造奇蹟的勇氣和精神!將來中國成為世界先進強國後,人們將把目光,從面向西方而轉向東方,轉向中國。考察中國何以能從一個落後弱國,經過與強國的競爭,不但沒有被壓倒,反而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人們將發現,其根本原因在於:這是一個在人民中蘊藏著偉大力量和智慧的國家。中國有成千上萬甘願為祖國和民族貢獻自己一切的優秀分子。  雪芹和香玉除掉雍正帝所給予人們的啟示和精神力量,定將永存!  紫軍 霍國玲  1998.2.28.  評論只看樓主  angelnun的玫瑰園 樓主  2015-07-11 14:37  68樓  霍國玲《紅樓解夢》  《芙蓉女兒誄》——為香玉作的誄文  《紅樓夢》第七十八回中,有篇《芙蓉女兒誄》。按小說情節,讀者均知此誄是寶玉用來誄晴雯的。然細思,此誄內容多有與晴雯身份不合處,脂批暗透,此誄「名為誄晴雯,實為誄黛玉也」。再深究,定會發現被誄之芙蓉女兒,亦甚不同於黛玉。我們經過對誄文的剖析和系統研究,了解到:原來此誄系曹公為林黛玉原型香玉而作。  現將我們對誄文的解注、剖析和研究,公佈於此:  作者對諒文的構思  在《紅樓夢》全部詩詞曲賦中,《芙蓉女兒誄》是最長的一篇,也是作者的感情和文學才能發揮得最為淋漓盡致的一篇。因此,除應對誄文進行認真研究外,尚需對誄文的構思有所了解。誄文前有段文字,其內容正是作者寫此誄文的構思過程。  ……  ……  既非誄晴雯,又非誄黛玉  從前面部分的論證可以看出,這篇誄文的內容與所誄對象之間,存在明顯的矛盾:表面看來是在誄晴雯,而誄文中流露出的感情則是對戀人或妻子的哀悼。因此說,這篇誄文的名(誄晴雯)與實(誄黛玉)不相符。但如果說這篇誄文所誄的就是黛玉,從小說的交待來看,亦不正確。例如:誄文中說芙蓉女兒「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沒而莫能考者久矣」。林黛玉姓林,是賈母的外孫女,父名林如海,母名賈敏,怎能說「湮沒而莫能考者久矣」?又如誄文中說:「玉得於衾枕之間」也與黛玉不符。寶、黛是表兄妹的關係,一個住怡紅院,一個住瀟湘館,黛玉如何為寶玉鋪床疊被,服侍梳洗?所以不能說,芙蓉女兒就是指黛玉。 如果進一步研究誄文,便會發現此誄文既非誄小說中之晴雯,又非誄小說中的黛玉。顯然,所誄之人是超越了此二人之外的另一人。  芙蓉女兒的性格:誄文中說「姐妹悉慕英嫻,嫗媼咸仰惠德」。就是說,此女兒性情嫻雅,品德賢惠。這種性格更像「溫柔和順」的寶釵、襲人,而不像「風流靈巧招人怨」的黛玉、晴雯。  鷹隼、鳩鴆、茝蘭之喻的含意:這些是屈原在《離騷》中曾用過的比喻。茝蘭用以比喻賢人,塢媽,鳩鴆用以比喻惡人。屈原用這些比喻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男女之情無關。作者誄芙蓉女兒時,大量用《離騷》中的辭彙和比喻,是有意引導讀者將芙蓉女兒之死,與政治勾掛,而絕非單純的閨閣之因、兒女之情。  「高標見嫉」一典的含意:此典故寫的是賈誼因高潔不群而遭嫉被貶,用以比喻芙蓉女兒,說明芙蓉女兒遭到嫉恨,並非性格上的原因,而是政治上的原因。  「羽野」典故的含意:此典故是寫鯨盜用「息壤」,且解除洪水帶給人民的痛苦,為此他才遭難於羽山之野。誄文借用此典,是為了說明芙蓉女兒之慘死,其根本原因在於:她也鯀那樣,為解除人民之苦,得罪了「天帝」。  自「天何如是之蒼蒼兮」開始的一大段騷體歌詞,頌揚的是誰呢?讀者須知,天上的社會,是人間社會在人們的頭腦中加以想像後,生髮出來的。誅文中的這一大段對芙蓉女兒的頌讚,將她描繪成能夠駕玉龍、乘瑤象,邀游於天宇之神,此人在人間就絕不會僅僅是似晴雯這樣的丫鬢,或似黛玉這樣的小姐。反之,如果芙蓉女兒能在天上駕龍馭鳳,那麼她到了人間,定是位能夠駕龍車,馭鳳輩的人物。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說明,《芙蓉女兒誄》既非誄晴雯,又非誄黛玉——所誄之人,原非小說中的人物,而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可歌可泣的香玉皇后。  《芙蓉女兒誅》實為誄香玉  從前面對《芙蓉女兒誄》的分析看,誄文既似誄晴雯,又似誄黛玉;既非誄晴雯,又非誄黛玉。那麼,作者灑淚泣血、 所歌所頌之人,究竟是何人呢?當讀者看過第六集《香玉皇后傳略》等文之後,自然會了解:曹公筆下的「芙蓉女兒」,實乃香玉皇后。  香玉是曹家用銀子買來的女奴,她曾做過曹天佑(雪芹)的丫鬟。此人生的裊娜多姿。聰明靈巧,恰似書中的晴雯;香玉自九歲開始做曹天佑的伴讀,並與之朝夕相處,耳鬢廝磨,情深意洽,與作者之間的關係,正似小說中寶玉與黛玉之間的戀人關係;香玉進宮後,曾做過皇后,死後以皇太后身份大辦了喪儀。這種情況反映到誄文中,便是芙蓉女兒在天國所受到的非比尋常的待遇——駕玉龍、乘瑤象;月亮為她照明,雷神為她助威;危星和虛星做他的侍衛,箕星和尾星做她的隨從。她佩戴用香花串成的佩帶,她戴著用明月鏤成的耳墜。她的蓮燈中點燃著蘭花香脂,她的酒杯中注滿了瓊漿玉液。神仙趕來為她奏樂,百獸群集為她起舞。……在人們的頭腦中,天國的生活往往是人間生活的再現和升華。天上的神上神,所喻指的恰是人間的人上人一一即香玉皇后。  願讀者都是「解昧人」  當我們理解與領悟了《芙蓉女兒誄》的內容,並解注、翻譯後,再次吟涌時,禁不住熱淚盈眶。香玉皇后一一品質高貴,心靈純潔,神智清明,容貌嬌美;不論年輕的還是年老的婦女,元不讚揚她嫻雅的性情,賢淑的品德。然而她卻受到惡勢力的「謠垢」,最後含冤而死。她為了民族的利益,不惜將個人得失置之度外,其事迹可與屈原、賈誼,乃至鯀相比。但屈原、賈誼和鯀,終歸還記入史冊,留下美名,而香玉皇后卻從歷史上被徹底刪削一一歷史上留下的滿篇都是對帝王的歌功頌德,卻不給香玉皇后哪怕一個字的記載。一般百姓死後,還都建有墳冢,墳前立碑;而她竟沒有陵寢,也沒有碑文一一歷史啊!這是何等的不公!  在這殘酷的事實面前,雪芹怎能抑制住自己的情感!他與香玉相處時的情景,一幕幕呈現在自己的眼前。  少年時,香玉做雪芹的伴讀,「親昵狎褻,相與共處」五年八個月有餘,兩人成為生死戀人。  香玉進宮做皇后以後,為了實現雪芹的政治理想,一切從民族的國家的利益考慮,不顧個人名位的得失,乃至生命的安危,配合雪芹去完成他所設計的壯麗事業。  雍正暴亡,皇權不幸被乾隆篡奪,香玉被迫痛苦地與親子分離,出家修行。這期間雪芹開始著述,隱寫他們的一段經歷。開始寫的是《風月寶鑒》,香玉既是他最忠實的讀者,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參與了創作,使得他的作品更加豐滿與完善。  然而,香玉皇后一一雪芹少年時的伴侶,事業上的密友一一卻含冤身亡。曹雪芹積鬱心中的情感怎能不像火山的進發!《芙蓉女兒誄》不是寫出來的,更不是像一般小說那樣編出來的,而是從心底深處噴發出來的。一千四百多字詩文一氣呵成,像山洪暴發傾瀉而來,像狂風卷浪洶湧澎湃。這是對一位聰明高尚的女奴的禮讚!這是對一位為民族與國家而犧牲自身的偉人的頌揚!這是對殘暴的惡勢力進行討伐的檄文!他為香玉的遭遇而悲泣,而憤恨,而鳴不平一一《紅樓夢》正是他懷著巨大的歷史使命感,「一字一淚,一淚化一血珠」哭成的,目的正是為香玉皇后寫傳一一此傳,隱寫於小說背後。這部傳記,猶如一座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碩大無朋的豐碑! 此書即《石頭記》,或曰《紅樓夢》。 《紅樓夢》第一首標題詩為: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對於此詩,脂硯齋批曰: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  即這部書是「哭成」的。但為誰而哭?為什麼哭?一一誰能正確回答這個問題,誰也就解開了「其中」之「昧」。《芙蓉女兒誄》既是全書最長、最難理解的詩文,也是作者「灑淚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哭成」的篇章。無疑,為「解」這「其中味」,讀者或許能從我們注篇對「誄」文的解注中,得到啟迪。  我們衷心祝願每一位讀者都成為曹著的「解昧人」!  霍國玲紫軍  1999年夏初稿  2000年1月8日完稿  評論只看樓主  angelnun的玫瑰園 樓主  2015-07-11 14:39  69樓  霍國玲《紅樓解夢》  部分詩詞曲賦燈謎之詮釋(上)  釋賈雨村《對月寓懷口號一絕》  《紅樓夢》第一回,在中秋之夜,甄士隱邀請賈雨村宴飲。 雨村在「有七八分酒意,狂興不禁」時,「乃對月寓懷,口號一絕」: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對這首詩批書人脂硯齋寫道:「這首詩非本旨,不過欲出雨村,不得不有者。用中秋詩起,用中秋詩收。又用起詩社於秋日,所嘆者三春也,卻用三秋作關鍵。」這是告訴讀者,這首詩本身非關宏旨,只不過是借用它來交待賈雨村的身份而已。  蔡義江先生為此詩作注時,以詩中「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與宋趙匡胤未登極作皇帝時所作《詠月》中的「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萬國明」相比。這一認識對作者的立意把握得相當準確,無疑是深有見地的。徐鉉讀到趙的上述兩句詩時,認為帝王之兆已顯。小說中的甄士隱讀了賈雨村的詩後亦贊他「飛騰之兆已見」。趙匡胤,後來真的創立了大宋江山。筆者以為,作者有意宗趙詩作出「天上」二句,正是要告訴讀者,酸儒賈雨村日後也真的作了皇帝。所以當小說敘及賈雨村「生得腰圓背厚,面闊口方,更兼劍眉星眼,直鼻權腮」時,脂硯齋說這是「莽操遺容」,以陰謀篡奪君位的王莽、曹操呼之了。  雖然作者在小說一開始就標榜他的書中沒有「傷時罵世之旨」,「皆是稱功頌德」之意,不像「歷來野史,或訕謗君相,或貶人妻女」。可恰恰在頭一回中就借《對月寓懷》詩道出賈雨村是皇帝,並通過批書人的幫助使讀者知曉,這還是一個「滿口假話(姓賈名化),口是心非(表字實非),語言粗村(別號雨村)」的皇帝。  作者還藉助他的合作者批書人脂硯齋告訴我們,這個「滿口假話……語言粗村」的皇帝在小說中雖不配佔主角位置,卻也不可或缺。所以在小說一開始就借中秋《對月寓懷》詩寫到他(第一回);快結束時的《中秋夜大觀園即景聯句三十五韻》 中寫到他(第七十五回);在小說寫到一半時(第三十八回)又借起「菊花社」,作《螃蟹詠》,再度寫到他,用以穿插映帶。脂硯齋告訴我們,作者之所以這樣寫,正是要以這「三秋」來映襯他所哀惋、讚歎「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指作者本人)之上」的「所有之女子」。也就是說,他這個故事自始至終與清朝宮廷相關密切,而皇帝本人在小說中則一直是個關鍵的配角,是個受針貶的對象。  所以我們說作者借《對月寓懷》詩交待出賈雨村的真實身份是皇帝。又藉助脂硯齋的幫助,了解到這是一部「指奸責佞,貶惡誅邪」,「傷時罵世」的小說。而且矛頭是直接指向皇帝本人的。  釋賈探春的花名簽  花名簽酒令之二  一枝杏花,那紅字寫著「瑤池仙品」四字,  詩云:日邊紅杏倚雲裁。(第六十三回)  這枝杏花簽由探春掣得。簽上除鐫著上述文字外,還注著「得此簽者,必得貴婿……」探春日後到底嫁給怎樣一位貴婿呢?小說中是由眾人笑著哄道:「我們家已有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似乎將來探春必是王妃無疑。書中是這樣說,但是我們如果細作追究的話,就會發現其中有許多問題。首先我們看簽上鐫的「瑤池仙品」四字。瑤池是神話中的仙境,相傳西王母住在那裡,並有許多仙女與她相伴。「瑤池仙品」指這仙境中的仙女。後來人們常常將有著三千粉黛的皇宮後廷比作瑤池。此處將得此花簽的探春比作瑤池中的仙女,一種解釋是極言探春仙骨亭亭、娟娟貌美的風姿和日後備極榮寵的地位;另一種則是將瑤池作實了解,即將其注於此處暗示探春日後嫁給皇帝。進入皇宮後廷。哪一種解釋正確,僅從四字來看尚難以確定。我們只好從花名簽上那句詩上再尋找答案。「日邊」句出自唐代高瞻的《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一詩。全詩是這樣的: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裁。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封建文人常以天、日稱皇帝,以雨露喻君恩。高瞻詩中本以要桃和紅杏喻指那些春風得意的貴族官僚集聚在皇帝周圍,狗苟蠅營,企圖分沾余唾。小說中藉此詩句將其中的碧挑和紅杏喻指女子。「日邊紅杏倚雲栽」這句詩如果說的是掣籤人將來婚姻狀況的讖語的話,那麼這個「紅杏」女子將來嫁到「日邊」,也就是指嫁到皇帝之側。常識告訴我們:嫁給親王、郡王的叫王妃,嫁給皇帝是不稱作王妃的;封建時代只能以天、日喻指皇帝。親王、郡王既不能,也絕不敢接受被譬為天、日的比喻。如果是這樣的話,小說中對於探春的杏花簽的解釋就有問題了。作者既然在杏花簽上標註出天、日、瑤池,這等於向讀者提示:這裡交待的地點和人物是皇家宮掖和皇帝本人。然而小說卻偏偏說探春將來要作王妃。也就是說,這個貴婿不是皇帝,而是個親王、郡王之類。這個矛盾如何解決?探春將來到底是王妃呢還是皇妃?書中說眾人笑道,"我們家已有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但是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小說中從未交待過賈府什麼時候出過一位王妃,而只出過一位貴妃元春。所以我們說小說中的這句話或許應該這樣說:「我們家已有了個貴妃,難道你也是貴妃不成。大喜,大喜。」筆者以為,如果從探春得的杏花簽來看,應該得出如是結論。  我們在許多文章都論述過,作者在書中所寫的諸多裙釵只是他所眷戀之女——香玉的不同身份經歷的分身寫照。然後在她們之間又給我們留下種種線索,使之相互勾掛、映帶。這一點在以杏花交待人物命運及以杏花設譬上也不例外。 如:在小說的第二十一回,寫寶玉早晨披衣輟鞋到黛玉房中去看黛玉和湘雲——  只見他姐妹兩個尚卧在余內。那林黛玉嚴嚴密密裹著 一幅杏子紅綾被……  脂硯齋於此鄭重批出五字:「寫黛玉身份。」讀者或要設問:「嚴嚴密密地裹著被子,怎麼就表現了黛玉的身份呢?」當我們往下看,在小說敘述到湘雲的睡態時,則再不見描寫什麼被褥的花色。所以不容我們忽略此處煞有介事地敘及的「杏子紅綾被」,同時很自然地將其與「日邊紅杏」句相勾掛。這一聯繫則使我們了解到黛玉的身份是紅杏,亦當為「瑤池仙品」。  ……  ……  評論只看樓主  angelnun的玫瑰園 樓主  2015-07-11 14:39  70樓  霍國玲《紅樓解夢》  部分詩詞曲賦燈謎之詮釋(下)  作者就是這樣不斷用紅杏與書中女主人公相勾掛。就連探春行酒令時也不放過,在她的令詞中悄悄加入「日邊紅杏倚雲栽」的詩句。他之所以這樣做的目的,同樣是為了在這些女兒身上做出標誌,告訴讀者:她們都是小說中香玉的不同分身,曾做過皇帝的后妃。為了使讀者堅信這一判斷,小說中還特寫了賈雨村求娶甄家的丫鬢嬌杏一段文字,以嬌杏和探春的杏花花簽相映照。小說第二回是這樣寫的:  雨村因那年士隱贈銀之後,他於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會了進士,選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  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丁兩封銀子、四匹錦緞,答謝甄家娘子;又寄一封密書與封肅,托他向甄家娘子要那嬌杏作二房。封肅喜的屁滾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兒前一力攛掇成了,來夜只用一乘小轎,便把嬌杏送進去了。雨村歡喜,自不必說,乃封百金贈封肅。  有人會說,這次講錯了,嬌杏既已嫁給贓官賈雨村,就再當不成什麼貴妃了。我們說此處的賈雨村恰恰又是皇帝雍正的一個分身。脂硯齋曾提示我們,此書是「以小喻大,以家喻國」,而此處賈雨村升任的「本府知府」正是喻指的。而嬌杏就是嫁到皇帝身旁的「日邊紅杏」。謂予不信,再請看如下證明。  第二回,賈雨村到任後,晚間便遣公差來喚甄士隱——  封肅忙陪笑道:「小人姓封,並不姓甄。只有當日小婿姓甄,今已出家一二年了。不知可是問他?」那些公人道:「我們也不知什麼『真』『假』,因奉太爺之命來問你,他是你女婿,便帶了你去親見太爺面稟,省得亂跑。」說著,不容封肅多言,大家推擁他去了。封肅家內人個個驚慌,不知何兆。  下面我們將此段文字與「賈元春才選鳳藻宮」一回的相關文字摘出對照。  一日正值賈政過生日,忽報六宮都太監夏守忠來賈府宣皇帝聖旨。(第十六回)這太監「至檐前下馬,……走至廳上,南面而立」,口內宣道:  「特旨:立刻宣賈政入朝,在臨敬殿陛見。」說畢,也不及吃茶,使乘馬去了。賈赦等不知是何兆頭。只得急忙忙去更衣入朝。  賈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飛馬來往探信。  讀者請注意這兩段文字的筆墨雷同之處:1.一個是公差來喚;一個是太監降旨。均為不速之客。2.同是主子召見,匆匆趕去。3.又都不知緣故,凶吉未卜,使得兩家人皆惶惶不安。4.結果都是虛驚一場,賈家的女兒元春被晉為貴妃;甄家的丫鬟嬌杏被娶作二房。5.更為有趣的是要甄、賈兩家都得賞金為黃金百兩。第五十三回:「(皇家)縱賞銀子,不過一百兩金子。」第二回:「(雨村)乃封百金贈封肅」。  通過上述對比,我們可以發現作者在敘述甄、賈兩家故事時,所使用的這段文字如出一轍。藉助脂硯齋的幫助,我們曾論述過小說中的甄、賈暗諧真假,這兩家之間實可互為映照。這一點在封肅說及「小婿姓甄」時,作者再度借公差之口道出,「我們也不知什麼『真』『假』」來加重這種暗示。並特留下脂批「點晴妙筆」數字。叮囑我們切莫輕輕放過書中敘及甄、賈兩家的筆墨,並因此而使我們得知:書中寫賈(假)家的女兒晉為貴妃,即是寫甄(真)家的丫鬟嫁入皇宮一事。更何況《清碑類鈔》一書中,又明明記載著冊封皇后「由內務府備賜後父後母黃金百兩」的典制呢!這一記載使我們認識到「百金」被注於此處,是承擔著特殊的作用,提供了嬌杏這紅杏女子事實上是嫁進了皇宮的鐵證。  我們看到作者就是用這種手法,通過杏花將小說中的人物探春、黛玉、李紈、邢岫煙、嬌杏、元春等人連為一體,並通過杏花的聯結使我們從上述人物身上,較清晰地看到香玉身世經歷的大致輪廓。得知作者傾心相戀的香玉,在小說中雖被寫成假(賈)家的小姐,但事實上在作者的真(甄)家卻像嬌杏姑娘一樣是個丫鬟。這個丫鬟後來嫁到皇帝身邊,最美好的年華是在「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元春語)度過的。待她像李紈一樣給皇帝雍正生了一個孩子,「花已全落,葉稠陰翠」,從宮中出來與曹公相伴時,難怪作者對著邢岫煙像對著「綠葉成蔭子滿枝」的大杏樹那樣,發出「把杏花辜負了」的感嘆,以至「流淚嘆息」不已了。  我們說作者通過探春的杏花簽,交待了香玉曾嫁到皇宮後廷,被納為皇帝后妃的這段經歷。  評論只看樓主  angelnun的玫瑰園 樓主  2015-07-11 14:41  71樓  霍國玲《紅樓解夢》  「解夢」飛鴻選登  霍國玲給讀者的的複信之一——  ×××同學:  來信收到了,從信中得知你的同學們對《紅樓解夢》感興趣,爭相閱讀。《解夢》中提出的新觀點,拓寬了你們的思路,並在同學之間引起爭論。不管我們的觀點能否得到你們的認同,只要能活躍學術氣氛,引發讀者進行思考,我們的辛苦便沒有白費。  信中提到的三個問題,現答覆如下:一、《解夢》中所推出的新觀點是如何產生的? 1980年,我在讀《紅樓夢》時,發現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之間有矛盾,因此便想看些參考書,於是便從圖書館借來了俞平伯先生編撰的《脂硯齋紅樓夢輯評》,由於此書是借來的,為了留住這些可貴的資料,於是我便動手將這些脂批約二千餘條,逐一抄在《紅樓夢》正文的相應部位。待將這些評語全部抄完後,我便基本上明白了曹公因何要著作此書,此書背面隱寫了什麼。但那隻不過是一種印象,是《紅樓夢》背後所隱入之史實的簡單輪廓。自此時起,我便開始搜尋與此有關的史料。經過十幾年的不斷尋覓、分析、綜合、思考、論證,才最終將《紅樓夢》背後之所隱揭示出來。當然,這其中還有我的丈夫、姐姐和弟弟。我們幾人通力合作,終於完成了一百多萬字的論文,將《風月寶鑒》從裡面調了過來,使讀者飽享一睹隱秘之快。  我們在書中作出的每一結論,都有原文、脂批與史料作後盾,因此說,書中並不存在猜謎式的附會。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可以檢驗。我們說,任何一位認真的讀者,這其中自然包括你和你的同學們,都可以對我們所得出的結論進行檢驗和裁決。  ……  評論只看樓主  angelnun的玫瑰園 樓主  2015-07-11 14:42  72樓  霍國玲《紅樓解夢》  《紅樓解夢》第五集分上下兩冊,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發行六千冊  內容簡介  本集內容共分四部分,計18篇文章。現簡介如下:  第一部分:論證了幾個理論問題:1.《<紅樓夢>與中國古典文學理論體系》:本文論述了中國古典文學與西方文學分屬於完全不同的兩個文學體系的問題,《紅樓夢》是中國古典文學發展的頂峰。 2.《<紅樓夢>是一部奇書、謎書——兼答「130位專家學者」的「共識」》。3.《正確認識索隱派》:長期以來,對於索隱派,學術界都是採取基本否定的態度。本文對索隱派進行全面分析,給予了正確評價。  第二部分:在前三集的基礎上,繼續論證小說背面所隱之史。這部分由四篇文章組成,其重點有兩個:一是論證了史湘雲和鳳姐的原型;二是論證了《葬花吟》系由香玉所作。1.《曹雪芹祖母的侄孫女一一李大姑娘》:曹雪芹的原配夫人是其表妹——李煦的孫女李大姑娘(本名李香玉)。該文對其人的身世、長相、性格、才情、思想、命運,及與曹家各個成員之間的關係作了具體論證。2.《<葬花吟>一一香玉寫的一首詩歌》:《葬花吟》是《紅樓夢》中最被人稱頌的詩歌之一。該文對此詩作了闡釋,並論證出此詩系由香玉所作。3.《<紅樓夢>的五個書名釋義》。 4.《曹雪芹筆下的王夫人是慈善人嗎?一一一篇單純的小說評論短文》。  第三部分:對曹雪芹四處故居的考證。 1.《曹雪芹在京城內的故居——恭王府前身》:有人認為「恭王府」是大觀園的原型,其實不是。大觀園的「原型」應是圓明園。本文從「恭王府」中遺留下的一些隱謎入手進行考證,經分析得知:此處應是在香玉做皇后以後,曹家在京城內的故居。2.《燕京大學校園前身是曹雪芹的故居》:在香玉做皇后以後,曹家為了她的省親,在西郊圓明園附近建了新宅。此宅即燕京大學校園前身,亦即和坤府的前身(現為北京大學校 園)。3.《曹雪芹蒜市口故居考》:全國約五十家報紙對北京廣渠門大街207號院(原蒜市口16號院)作了報道,稱此處為曹雪芹故居。其實這種說法毫無根據。因此院房間實有數(26間)與史料記載(17間半),無論怎樣計算也是不能相符的。 4.《再次呼籲建立曹雪芹香山故居》:本書在編外集(《紅樓圓明隱秘》)中,已對曹雪芹在北京香山的故居(香山正白旗村39號院)作了考論,本文則將確立曹雪芹香山故居的過程,作了介紹。乾隆十六年,曹家第二次被查抄後,雪芹便來此地居住。  第四部分:系由七篇考證文章組成。1.《<紅樓夢>中隱寫著雪芹之父曹顒的生年——兼及曹雪芹家庭成員表》:本文考論出曹顒生於康熙三十三年(公元 1694年)。2.《<好了歌解注>釋義》:《好了歌解注》的背面隱寫著曹家的興衰歷史。3.《三論曹雪芹的生辰》:本書1989年版曾刊出《曹雪芹生辰年月考》一文,論證出曹公生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五月初三日。增訂本第一集收入了此文。第二集在此基礎上,繼續進行了深入論證。自1989年之後,一些紅學家對曹公的生辰也進行了研究,分別提出「康熙五十六年四月二十六日」說、「康熙五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說、「康熙五十九年四月二十八日」說和「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初四日」說等。但一個人只能出生一次。這種種說法只能有一種是正確的。本文對這些說法一一進行了驗證。經過驗證,再一次證明:曹公的誕日只能是康熙五十四年(1715)五月初三日。4.《再論曹雪芹的卒年一一卒於癸未史實無法推翻》:本文結合當前對曹雪芹卒年問題的一些看法,進行了論辯。 5.《三論<香玉皇后行樂圖>一一兼駁楊啟樵<故宮果真有香玉皇后肖像?>和朱家縉<關於雍正時期十二幅美人圖>兩文》:本書第三集和編外集兩次對存放故宮的十二幅「雍正妃子圖」進行了論證,認為應是「香玉皇后行樂圖」。日籍學者楊啟樵和中國學者朱家縉提出異議。為此,本文進行了第三次論證,併兼作答辯。6.《對於大觀園實隱圓明園問題的補充論述》:本篇論證兩個問題:一是「會芳園實隱『匯芳書院』」;另一個是「為什麼說瀟湘館隱寫著『茹古涵今』」。  評論只看樓主  angelnun的玫瑰園 樓主  2015-07-11 14:44  73樓  霍國玲《紅樓解夢》  曹雪芹在京城內的故居——恭王府前身(上)  周汝昌先生曾對「恭王府」(前身)作了大量考證和考察,並於1980年出版《恭王府考》,1998年將該書增訂後,以《紅樓訪真——大觀園在恭王府》之名出版。該書作出兩點突出貢獻:(一)以大量史料說明:該府邸在和珅之前就已存在,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大太監李廣。此府絕非和珅所建。(二)許多史料說明:此府與《紅樓夢》有關。口碑流傳中稱之為「西府」、「榮國府」、「大觀園」。  此府的後花園經過整修後,被稱作「恭王府花園」,已於1990年對社會開放。  筆者已對如下兩個問題作過論證:(一)曹雪芹的母親馬氏是康熙皇帝的公主。(見《曹雪芹的母親馬氏是康熙的公主》一文)(二)曹家曾有個「女兒」進宮,後來做了雍正的皇后一一即香玉皇后。  ……  清皇族中的流傳——「恭王府」即榮國府  劉大紳名秀英,系《老殘遊記》作者劉鄂的四子,1887年生。曾以官費留學日本攻讀哲學,為《易經》學者。1938年初遷入前海附近南宮坊口二十號宅院,聽到不少關於近鄰「恭王府」(前身)即榮國府的流傳,遂寫成題為《空傳》的七律四首。後來其子劉慧孫、劉厚澤,其孫劉德隆,也都著文寫了有關自己的住家和「恭王府」,以及有關「恭王府」傳說的文章。劉厚澤在《關於「南官坊口二十號」》文中寫道:  這所房子從格局上來看,和當時旁邊十九號、二十一號都是相互有聯繫而強為分割的。房子正中的大廳、抱廈共十四間,門窗都是很高的木雕隔扇。最令人奇怪的是不但在大門外有一對L形上馬石,二門外還有同樣一對上馬石;第二進院子的牆角上,還有一個高約八十厘米和約半米見方的石雕旗杆座。從內外上馬石看來,這所房子過去應該是一個府第;從旗杆石座來推測,也頗令人懷疑是滿洲人風俗立竿子神所用。當我們搬進去住,聽到附近的居民談論說:「小府里有人搬來住了。」更詫異的是又有人稱它為「東府」。以後時間長了,問起一個當時住在我們門口,以拉冰床(北京當時的一種冰上交通工具,冬天從什剎海冰上載運乘客的)為生者,據稱為道光皇帝六世孫的淪落皇族,他說:「你們住的是《紅樓夢》上的寧國府,西邊恭王府是榮國府,所以大家都一直叫慣了『東府』、『西府』。」這就使我們了解了這所房子確實是有些來歷的,也知道了恭王府的垂絲海棠為什麼要稱為西府海棠了。  前海(什剎海)這一帶「老旗門子」比較多,不少是皇族的後代。他們所談的情況,因為是祖輩流傳下來的,所以值得格外重視。這種看法可引伸出如下三點: 1.《紅樓夢》與清皇族有關。將敦郡王府(府主允我,被雍正治罪)說成寧國府(東府);將「恭王府」(前身)(府主從歷史上被抹掉)說成榮國府(西府)。認為《紅樓夢》隱寫著清皇族內部的真事。2.榮國府既隱寫著「恭王府」(前身),榮國府人的原型 (如賈寶玉的原型曹雪芹)便是居住在「恭王府」(前身)中的人物。3.「恭王府的垂絲海棠」隱寫進了《紅樓夢》中。  第十七回,寫賈政帶一些人遊覽大觀園,當進入怡紅院 時,看到:  ……那一邊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翠縷,花吐丹砂。眾人贊道:「好花,好花!從來也見過許多海棠,哪裡有這樣妙的。」賈政道:「這叫作『女兒棠』,乃是外國之種。俗傳系出『女兒國』中,雲彼國此種最盛,亦荒唐不經之說罷了。」眾人笑道:「然雖不經,如何此名傳久了?」寶玉道:「大約騷人詠士,以此花之色紅暈若施脂,輕弱似扶病,大近乎閨閣風度,所以以『女兒』命名。……」  《紅樓夢》中,賈政和寶玉不僅圍繞著這棵「西府海棠」為何稱作「女兒棠」大發議論,而且脂硯齋也加了多條批語。如:在「女兒棠」處,戚序本有批曰:「妙名。」在「女兒國」處. 庚辰本有側批曰:「出自政老口中,奇特之至。」在「荒唐不經」處,庚辰本亦有側批曰:「政老應如此語。」在「紅暈若施脂,輕弱似扶病」處,戚序本批為:「體貼的切,故形容的妙。」庚辰本側批為:「十字若海棠有知,必深深謝之。」  作者和脂硯齋之所以圍繞著「西府海棠」作如此多的文章,正因為他們對此十分熟悉,其所隱寫的是自家院中的一棵樹。而這又與「恭王府」附近百姓口碑流傳的:「恭王府是榮國府」,亦被稱作「西府」,院內有棵垂絲海棠叫作「西府海棠」完全吻合。  不論「賴大耳孫」,還是道光皇帝的六世孫,他們的祖先都清楚「恭王府」(前身)的主人是誰。他們把《紅樓夢》及其作者與「恭王府」(前身)相聯繫並非毫無緣故。他們都是把「恭王府」(前身)看成了榮國府、大觀園,把賈府看成了曹府。只是經過數代流傳,「真事」便愈來愈模糊了,可信度也就愈來愈降低。  ……  我們首先需要辨明的是:在和珅之前,「恭王府」(前身)的位置,究竟是民宅還是府第?如果確實是民宅,當然《紅樓夢》的隱記及傳說,全屬虛構。而經過辨明,並非民宅,而是府第,我們再進一步論述:此府第的主人是何人?  「天香庭院」匾和「錫晉齋」建築  恭王府府邸建築分為三路。中路為三進院落(包括儀門),東西兩路各為四進院落。西路第三進錫晉齋庭院有七間正房,院子四周廊廡相接。垂花門內側北面懸「天香庭院」匾,系慎郡王允禧墨跡。此齋樑柱皆用楠木,室內紫檀隔斷式樣仿寧壽宮製作,雕鏤富麗精美。院內多植翠竹。  此庭院有三個特點十分明顯,下面我們來逐一分析:  慎郡王題寫的「天香庭院」匾,說明此地當時已新建成府第:「天香庭院」匾沒有上款,也未署名,只矜一顆郡王印。製作、懸掛,都十分考究。慎郡王允禧系康熙第二十一子,雍正朝封貝勒,乾隆即位後晉郡王,二十三年卒。——一個宅院能由慎郡王題匾至少說明兩點:其一,此宅絕非一般民宅,而應是一所豪華的府第。其二,此宅主人與慎郡王關係較密切。需要說明的是:和珅於乾隆十五年(1750)才出生,慎郡王去世時,他僅虛齡九歲。況且他「少貧,無籍」,地位極低,其發跡是後來的事。因而,此匾應是慎郡王給和珅之前的府主寫的。既排除了此宅系由和珅所建的可能性,那麼,此府第便應在和珅之前早已存在,因而,在《乾隆京城全圖》中就應有所反映。然而,《全圖》中卻把此新建府第繪成了一片民宅。這是怎麼回事?這隻能說明:該圖已遭篡改。「恭王府」(前身)這部分的圖樣為偽造的。有人或許會說:地圖還能篡改嗎?試想,統治者為了自己政權的需要,什麼干不出來呢?既能刪削與篡改原始檔案,為什麼原始地圖就不能篡改?  錫晉齋的樑柱系用楠木,紫檀隔斷仿寧壽宮修建——本身即說明,此府第非和珅所建:既然「天香庭院」匾是慎郡王寫給和珅之前的府主的,而它與整個建築渾然一體,此院中的錫晉齋也應是由原府主所建。修建錫晉齋所使用的樑柱,是只有皇宮才能使用的楠木,其隔斷系按寧壽宮(皇后居住地)式樣做成。這使人不能不思考,府主為什麼要這樣做? 從史料的記載來看,此院似由和珅修建。而且此事亦是他獲罪的原因之一。但細究卻有不合理處:違制在封建社會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一旦被發現,定被治罪無疑。一般認為:「恭王府」(前身)賜給和珅,是在乾隆四十幾年或五十年初。當時和珅不過是三十幾歲的青年,剛剛得勢不久。對於這樣一個人,恐怕再狂妄,也不會不考慮後果,而故意去違制吧!只能有一種解釋才合乎邏輯:此府第原本就存在,錫晉齋對原主人,並不存在違制問題,但對於和珅就不同了,此建築對他來說,是嚴重的違制。既然錫晉齋在和珅之前就早已存在,便應當繪製在《乾隆京城全圖》上,但《全圖》在「錫晉齋」處,卻繪製的是一片民宅,顯然造了假。  院內栽滿翠竹,庭院卻起名「天香」一一本身便說明,此名含有深意,而與和珅無關:「恭王府」府邸後為輔仁大學女生部校址。關於「天香庭院」,1943年畢業生李秀蘊賦詩云:「天香翠竹几千桿。」1945年畢業生美籍女學者葉嘉瑩教授亦詩云:「四十年前地,嬉遊遍曲闌。春看花萬朵,詩詠竹千桿。」此院的主要特點既非植有散發幽香的桂樹,亦非種有號稱國色天香的牡丹,而是翠竹「千竿」,但為何名為「天香」?和珅並非毫無知識,原也是個讀書人,不會不知道「天香」何意,卻為什麼將此有「翠竹几千桿」的院落稱作「天香庭院」呢?這,也只能有一種解釋:「天香庭院」並非他起的名字,在他之前就已存在。  洞府中的康熙御筆「福」字  恭王府佔地約九十畝。南半是軒峻壯麗的府邸,北半是佳構天成的萃錦園。  萃錦園建築分為三路。中路中心是一座高聳的太湖石假 山,山腳有洞府。洞府正中央,靠北石壁,用石塊嵌砌一龕,龕內是一石碑,上刻康熙御筆極大「福」字,並有印璽一一這件遺物肯定與和珅無關。和珅於乾隆十五年(1750)才出生,到乾隆晚年才得此賜第。康熙的「福」字應該是賜給該府原主人的,但誰是該府原主人?便引起了人們的探索。  評論只看樓主  angelnun的玫瑰園 樓主  2015-07-11 14:44  74樓  霍國玲《紅樓解夢》  曹雪芹在京城內的故居——恭王府前身(中)  對於這種探索,伯菲先生的看法值得一提。他認為這是雍正朝的遺迹,理由是:  如在當時,康熙本朝,刊刻皇帝的「御書」,必然要放在顯著的地位,以為榮耀,也要高懸敬掛,如何會藏到山洞裡去?碑豎立於正中,示敬,放在陰暗,在幾乎難以看到的地方,是為了什麼「效果」呢?應當看到,這種位置法,簡直就是一個「金」,把它供起來的意思,這分明說出:立碑時已非康熙時代,是在用這個奇特的隱含方式來懷念「老皇帝」的意思,這就必然是雍正或雍、乾之際的某一個和康熙皇帝有過密切關係而又經歷了政治上的不幸遭遇的家族所辦的事,否則就很難解釋。看來,這個府園是有過一番事故的。  筆者認為:「恭王府」(前身)在和珅居住之前的主人應當具有如下一些特點,而這些特點與和珅及其先輩均無任何 關聯:第一,此府主人康熙朝時受到恩寵,以致康熙皇帝利用某次機會,賜他(她)御筆「福」字。和珅出身貧寒,康熙的「福」字,不可能是賜給和珅先祖的。第二,此府主人雍正朝時有不幸的遭遇(如抄家等),但後來又有中興。即是說府主的命運呈馬鞍形:康熙朝恩賜他(她)「恭王府」(前身)——雍正朝被抄沒——後又還給他(她)。因為府主只有再得到該府邸,才有刻「福」字之舉。和坤直到乾隆十五年才出生,因而將「福」字刻於洞中,與和珅無關。第三,此府主人將康熙御筆「福」字刻於碑上,表達了對康熙的尊崇和懷念;但將其置於洞府中,說明府主政治上的謹慎小心。這種做法曲折地反映出心理上對雍正的敵視與畏懼。和珅生於乾隆朝,與康熙和雍正均無瓜葛。  應當指出藏有「福」字的洞府,是整個花園的有機組成部分,甚至是該花園的核心(後面將論及),說明在和珅之前,此花園早已建成。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再來看《乾隆京城全圖》。《全圖》中的「花園」位置,竟是一片民宅。對於這種情況,只能有一種解釋,即:《全圖》的這一部分同府邸部分一樣,也是經過篡改的。  通過這一部分辨析,我們可以作如下的小結:1.由於在「天香庭院」匾和洞府中之「福」字上面,分別有慎郡王和康熙皇帝的印記,說明在和珅之前,在「恭王府」(前身)的位置(包括府第和後花園),已有府第存在。 2.但是在《乾隆京城全圖》中,「恭王府」(前身)的位置卻被繪成一片民宅。3.經過辨析,「匾」與「福」字均為真實物品,不可能為假,而《全圖》如同清代檔案,乾隆——和珅既可對檔案刪削、篡改,當然也可以篡改地圖。在《全圖》中,「恭王府」被繪成一片民宅,正是被篡改的結果。  「天香庭院」匾和「福」字碑  前面已經論證,「恭王府」(前身)原是一座府第。那麼這是誰家的府第呢?是不是如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所隱寫及傳說中的曹家府第呢?  「天香庭院」匾和錫晉齋說明此府系曹府  「天香庭院」和錫晉齋是在和珅之前就已修建成的。這是何人修建的呢?1.「天香庭院」是慎郡王為曹雪芹題寫的匾額:慎郡王允禧於康熙五十年生,比雪芹大表兄福彭(康熙四十七年生)小三歲,比雪芹大四歲,三人是同代人。允禧與福彭都欽敬謝御史(謝濟世,敢抗雍正,幾被處斬,充軍西北,乾隆赦回)。在這點上雪芹與他們思想一致,雪芹與福彭又有親屬關係,這就決定了雪芹與允禧可能有交往。一次,我們去看望周汝昌先生,談到慎郡王允禧和曹雪芹的關係時,他說:慎郡王的府第即名「隨園」。此「隨園」並不在南京。一首記述「隨園」的詩歌中,提到「曹先生」,即應指曹雪芹。他認為:從各方面情況來推斷,曹雪芹和慎郡王,應有較密切的聯繫。我們若再結合後面幾點情況綜合來看,此匾應是慎郡王允禧按曹雪芹要求題寫的。時間大約在修建錫晉齋前後。  「錫晉齋」是香玉晉陞皇后以後,內部結構仿寧壽宮修建的:「錫晉齋」之名的含義即:錫,賜也。晉,進也,如晉陞。此齋名意即:賜此齋主人以晉陞。這座建築十分富麗堂皇,裡面用黃色的瑪瑙石鋪地,外面東西北三面建有仙樓,碧紗櫥、檻窗、欄杆、庭柱全由雕刻精美的楠木組成,其樣式與皇宮內寧壽宮相仿。  寧壽宮一一當時是皇后的住所。在封建社會,建制十分嚴格,只有為皇后修建的「省親別院」,才有可能仿寧壽宮修建。而香玉皇后在清宮恰恰是居住寧壽宮。乾隆於元年七月三日曾上諭曰:  皇太后及裕貴妃,移居慈寧宮,不可照寧壽宮之例添用水上女人。  本書第三集《曹雪芹把乾隆皇帝釘上了篡改歷史的恥辱柱》一文,已對此皇太后作了分析。此皇太后非乾隆生母,而是香玉。她在做皇后時居住寧壽宮(故宮內廷的東南部);做太后以後,應遷往慈寧宮(故宮內廷的西南部)。  曹家為皇后省親準備的休克里處,當然可以用楠木做樑柱,室內的紫檀隔扇亦可仿寧壽宮。大概香玉喜歡這種式樣。  曹家第二次被查抄是在乾隆十六年,到乾隆四五十年時,已經過三十多年,「恭王府」(前身)一直廢棄著。乾隆將此宅賜和珅後,和珅必然要作大規模修繕油飾,但楠木樑柱、紫檀隔扇、「天香庭院」匾等,既堅固,又美觀,定不會拆除。此院建築(楠木、隔斷等)對皇后來說是符合建制的,但對於和珅(只是個三等忠襄伯)來說就逾制了,因此成為他的罪狀。嘉慶帝曾對他作過質問:  「一問和珅:『現在查抄你家產,所蓋楠木房屋,……逾制,並有多寶格及隔斷樣式,皆仿照寧壽宮安設。如此……不法,是何居心?』」  這裡所說的「所蓋楠木房屋」及「皆仿照寧壽宮安設」,即是指「錫晉齋」。在封建社會,逾制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賜和珅的是一片空地,恐怕他不會愚蠢到故意去犯用楠木仿寧壽宮建宅的罪行。在筆者看來,他之所以造成「逾制」,蓋因他既未事先聲明此建築系原房主所留,亦未拆毀,卻對其進行了修繕油飾,心安理得私自使用之故。而他之所以對「逾制」罪,只能默認不諱,是因有關香玉皇后的檔案,乾隆正是通過他的手徹底刪削的;他也正因此才盤踞高位。這裡正用得上一句俗語:「搬起石頭(刪削檔案)砸自己的腳(無從查證)。」  「天香庭院」之名有雙解: 其一,「天香庭院」之名隱喻著香玉的名字:「天香庭院」是「錫晉齋」所在的院落。「錫晉齋」既為香玉皇后而建,「天香庭院」當然也是為香玉皇后而建。這從其名中可看出:「天香」可指花容月貌之女子,如明?史槃傳奇《家雀》云:「但國色天香,未易描寫;幽懷遠趣,難以形容。」「天香」常與「國色」連用,而成「國色天香」。此詞常用以指牡丹花。《紅樓夢》第六十三回拈花名簽時,寶釵拈的是牡丹花,題著「艷冠群芳」四字。寶釵亦為香玉之分身,因而「天香」之名實隱香玉。而庭院種滿翠竹,則正像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香玉皇后的十二幅行樂圖》中,每幅都繪有翠竹一樣,以「竹」諧香玉之姓竹字。因而可以說「天香庭院」是為香玉皇后省親修建的庭院。 其二,「天香庭院」之名是天佑和香玉名字的縮寫:「天香」之名隱寫著天佑(雪芹)和香玉名字的第一個字。為什麼雪芹要以自己和香玉名字的縮寫命名此庭院呢?原來雍正七年時,雍正將康熙賜給馬氏公主的府第還給了曹家。當時雪芹十五歲,便被單獨安排在一個院落居住,香玉(原名紅玉)因是他的丫鬟,當然也住在這裡。雪芹為了懷念這段生活,便將此院稱之為「天香」——即:這曾是他們兩人共同居住過的院落。由此看來,錫晉齋繫於雍正十一年修建,此前,這裡曾有一個院落,此院落當時系由天佑(雪芹)居住。  上面幾點,即對「錫晉齋」和「天香庭院」所作的論述。從中可斷定:此庭院應為曹家為香玉皇后修建的「省親別院」。  「錫晉齋」和「天香庭院」也被隱寫在《紅樓夢》中,下面我們就試作論述:  「天香樓」之名隱寫著「天香庭院」:《紅樓夢》中的「天香樓」和曹府的「天香庭院」,都名叫「天香」。  ……  和珅府中違制物系前府主所遺留:  梁章鈕《歸田瑣記》(卷五)記載道:  (和珅敗後)又分和珅之第,半為和孝公主府(和珅之子豐紳殷德和十公主),半為慶親王府(時尚為郡王)。及嘉慶二十五年慶親王亮,五月十五日管府事阿克當阿代郡王(諱綿敏)呈出:毗盧帽門口四座,太平缸五十有四,銅路鐙三十六對。此項皆親王不應有之物,而和珅有之,且銅路鐙較大內所陳尤為精緻,今分設於景運、隆宗兩門外。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一,《高宗諸子傳》中,也作了相同的記載。並寫道:「上諭曰:『慶親王府第本為和珅舊宅,凡此違制之物,皆和珅私置。』」  把「毗盧帽門口」等,說成「和珅私置」,並非屬實,理由如下: 1.前面已論證:「錫晉齋」系曹家為香玉皇后省親而修建,當然可仿「寧壽宮」規格。和珅不僅未呈報,反而將香玉皇后史料全部刪削,這自然成了違制之齋。「錫晉齋」既如此,和珅更沒有必要在「毗盧帽門口」等物品上去故意違制私造,所有這些都應是前府主遺留下來的。  評論只看樓主  angelnun的玫瑰園 樓主  2015-07-11 14:45  75樓  霍國玲《紅樓解夢》  曹雪芹在京城內的故居——恭王府前身(下)  這些違制物品是慶親王之子綿憨呈報的,需知此府第是嘉慶分給慶親王的,正因慶親王把這些物品連同府第都看作皇帝賞賜的,所以在長達二十幾年的時間裡,一直都未呈報。和珅的情況與此類似,慶親王可以不呈報,和珅沒有呈報的原因不也是與此相同嗎?  嘉慶皇帝不知和珅府之前的情況:香玉只做了三年后妃,雍正崩後,乾隆元年便離開清宮,到廟(庵)中靜養。乾隆十六年,香玉薨,曹家被查抄,府邸被封存。嘉慶於乾隆二十五年才出生。他不知香玉皇后,乃至曹家的情況。更重要的是,乾隆——和珅既然已經將香玉皇后的歷史檔案悉數刪削,他也無從了解。再加上和珅貪贓枉法,罪惡極大,便誤認為此府邸系由他所建,其中違制建築和物品均應由他負責。皇帝一作定論,自然以訛傳訛。今日我們有責任辨清真偽,明確這些違制建築和物品均系前府主——曹家遺物。  皇家不可能為和珅這個三等伯修園建府:  據「恭王府花園」管理處領導介紹:在「樣式雷」的卷宗中有「恭王府」(前身)的圖紙(這些圖紙現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中)。  「樣式雷」是專為皇家建築進行設計的家族,和珅雖是炙手可熱的乾隆寵臣,但爵位並不高,只是個三等伯爵,不大可能得到「樣式雷」的設計。那麼,「樣式雷」關於「恭王府」(前身)的圖紙是怎麼回事呢?只有把此府看作曹府,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釋:雍正皇帝因要為寵後(香玉)修建「省親別院」,便諭令「樣式雷」為「曹府」(「恭王府」前身)設計圖紙,並由國庫提供建築經費。所以說,這裡最早是寵後之家的府邸,而非一般王府。  ……  燕京大學校園前身是曹雪芹的故居  賴尚榮家隱寫著曹家「前邸」的規模和建制  書中賴尚榮家隱寫著曹家:讀者均知,《紅樓夢》中的賴家是寧、榮二府的奴才。賴大是榮國府的管家。當書中寧、榮二府隱寫著清皇宮、清皇族的時候,清朝內務府的官員,便被隱寫成了寧、榮兩府的管家。曹家正是清內務府官員。因此說,此時的賴家便隱寫著曹家。  當寧國府隱寫著清皇宮,賴家隱寫著曹家時,賴尚榮的祖母賴嬤嬤身上便隱寫了曹雪芹的祖母李氏,賴二隱寫著雪芹的叔父曹頫。由於曹顒為曹寅長子,過繼的曹頫自然行二,所以 書中寫賴二是寧國府的管家。  第四十五回,集中隱寫了賴尚榮三十歲時他家的居住情況:  首先,作者寫出賴尚榮中舉封官年齡是三十歲:  (賴嬤嬤對賴尚榮說)「你今年活了三十歲。雖然是人家的奴才,一落娘胞胎,主子的恩典,放你出來……。」接著便借賴尚榮家大擺酒宴之機,寫出他家府第之概貌:  (……李紈、鳳姐對賴嬤嬤說)「……閑了坐個橋子進來,和老太太斗一天牌,說一天話兒,誰好意思委屈了你。家去一般也是樓房廈廳,誰不敬你。自然也是老封君似的……」  這裡不僅道出賴家具有「樓房廈廳」,甚至賴嬤嬤也是「老封君似的」。賈府奴才賴二之母,連自由民都不是,怎麼可與皇上親封的誥命夫人相比?我們知道,《紅樓夢》里的賈母、王夫人都是「封君」。作者於此處,借「老封君」將賈母與賴嬤嬤相綰系。  接著,作者借賴嬤嬤要為孫子做「縣官州官」連擺三日酒席,道出賴家府邸的堂皇富麗:  「第一日,在我們破花園子里擺幾席酒,一台戲,……外頭大廳上一台戲,擺幾席酒。……」  由此可知,賴家(隱曹家)不僅有花園,而且有大廳,且大廳非同一般,甚至廳中可以搭台唱戲,可見賴家大廳之大!  在第四十五回中,作者令賴嬤嬤說出「我們破花園子」之後,又惟恐讀者會將賴家之花園真的視為「破花園」。到第四十七回便具體寫出了賴家花園的規模和氣勢:  ……轉眼到了十四日黑早,賴大的媳婦又進來請。賈母高興,便帶了王夫人、薛姨媽及寶玉姐妹等,至賴大家花園坐了半日。那花園雖不及大觀園,卻也十分齊整寬闊,泉石林木樓閣亭軒,也有好幾處驚人駭目的。……  由此可見,賴家(隱曹家)花園不比尋常,竟然敢與大觀園(隱圓明園)相比;為了強調賴家花園寬闊,並有寬闊的湖面,在第五十六回中,作者借探春與平兒的談話,進一步作了渲染。  探春說:「……年裡頭往賴大家去,你也去的。你看他那小園子,比咱們的這個如何?」平兒笑道:「還沒有咱們這一半大。樹木花草也少多了。」探春道:「我們和他們家女兒說閑話兒,誰知那麼個園子,除他們戴的花兒,吃的筍、果、魚、蝦之外,一年還有人包了去,年終總有二百兩銀子剩。從那日我才知道,一個破荷葉,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錢的。……」  由此可知,賴家(隱曹家)花園不僅寬闊,且園中有大面積水域。此園被人包了去,湖中魚、蝦、蓮、藕,年產值為數百兩銀子,可見其面積之大,出產之豐。  曹雪芹三十歲中舉、宮州同,隱寫在賴尚榮身上:  曹雪芹做沒做過官,中沒中過舉,一直是紅學界爭論的話題之一。戴不凡先生曾考證出:曹天佑於乾隆九年中舉。筆者論證過曹天佑是曹霑的別名(即「字」),曹霑即曹雪芹之原名。因而,曹雪芹應於乾隆九年中舉。曹公生於康熙五十四年五月初三日(1715年6月4日),(見本書第一集《曹雪芹生辰考》、第二集《再論曹雪芹的生辰》和本集《三論曹雪芹的生辰》等文)到乾隆九年(1745年)恰恰是三十歲。 曹雪芹在書中寫賴尚榮三十歲中舉,得「官州同」,亦是「追蹤攝跡」之筆。這是他自己三十歲中舉,得宮州同(六品)的真實記錄。  曹雪芹到三十歲時,整整「樂了十年」:  我們曾論證,香玉十七歲時做了雍正的皇貴妃,十八歲生子弘瞻,生子後的第二天(六月十二日)便晉封為皇后,隨即決定第二年省親。這就是說,香玉虛齡十八歲時,曹家開始在城外尋找地方修建「省親別墅」。香玉十九歲時,曹家便搬進了這套建有樓台廈廳、大面積水域的花園式住宅。其面積之寬闊、建築之精美,堪與圓明園中數個景區相比。其中景點,也有幾處頗令人「駭目驚心」。香玉省親約在雍正十二年六、七月份。  曹家住進這處花園式別墅的時間,是在香玉十九歲、曹雪芹二十歲這一年,即雍正十二年。自此曹家聲名顯赫,家道勝過從前。曹天佑(雪芹)這位國舅,自然也就過上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好日子。自雍正十二年(1735)到乾隆九年(1744)曹天佑中舉,整整十年。作者借賴媽媽之口道出:  「……到了二十歲上,又蒙主子的恩典。許你(賴尚榮)捅了前程在身上。……你一個奴才秧子,仔細折了福。如今樂了十年,不知怎麼弄神弄鬼的求了主子,又選了出來。州縣官兒雖小,事情卻大,為那一州的官,就是那一方的父母。……」(第四十五回)  書中寫賴尚榮二十歲捐了前程,三十歲中舉得「州縣」官,已高樂了十年。這恰恰記載了曹公的一段經歷:自他二十歲香玉封后省親,到乾隆九年中舉並得官州同,整整樂了十年。對此曹公在書中隱記得十分精確。  賴尚榮隱記著曹雪芹不再是「包衣」  作者在書中借賴嬤嬤之口道出賴尚榮一出生便不是清宮的「奴才」。請看書中賴嬤嬤的一段話:  「……你(賴尚榮)今年活了三十歲,雖然是人家的奴才,一落娘胞胎,主子的恩典,放你出來。上托著主子的洪福,下托著你老子娘,也是公子哥兒似的讀書認字,也是丫頭老婆奶子捧鳳凰似的,長了這麼大。你那裡知道那『奴才』兩字是怎麼寫,只知道享福。也不知道你爺爺和你老子受的那苦惱。熬了三輩子,好容易掙出你這麼個東西來。……」(第四十五回)  《紅樓夢》作者,借書中賴嬤嬤數落賴尚榮的這段話,道出了與自己相關的三件史實:1.曹雪芹三十歲中舉,已經「樂了十年」。……  ……  評論只看樓主  angelnun的玫瑰園 樓主  2015-07-11 14:46  76樓  霍國玲《紅樓解夢》  《紅樓解夢——紅樓史詩》東方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發行八千冊  同時出版了《脂硯齋全評石頭記》  筆者於1980年從圖書館借到俞平伯輯《脂硯齋紅樓夢輯評》。為在償還書後,仍能繼續研究脂硯齋批語,便將全部脂批抄錄在我自己的《紅樓夢》一書的相應部位,抄不下時便夾紙條。這樣就形成了一部帶有脂硯齋批語的《紅樓夢》。經過對正文、脂批,以及兩者之間關係的研究,筆者發現《紅樓夢》原來是一部具有正反兩面的奇書:正面是小說,背面是歷史,脂批正是指導讀者從正面小說看到其背後隱史的嚮導。筆者一方面對正文和脂批進行全面綜合研究,另一方面開始查閱大量清史檔案資料,逐漸探索到《紅樓夢》中隱寫在小說背後的歷史,於是便將其公之於世(見《紅樓夢中隱入了何人何事?》一文),載於《紅樓解夢》1989年版及「解夢」理論叢書第一集,此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對其中個別情節又作 了修正。筆者所揭示的《紅樓夢》中的隱史梗概如下:  曹雪芹於康熙五十四年五月初三(公元1715年6月4日)出生在金陵,原名曹霑,字天佑,曾中舉,官至州同。他所鍾愛的女子黛玉原型紅玉,是曹家買來的小戲子,當時年僅六歲。八歲時作了雪芹的伴讀丫頭。與她一起做伴讀的還有另外一個丫頭,名叫柳蕙蘭,長雪芹一歲。此外,與雪芹一起讀書的還有曹雪芹祖母的侄孫女,雪芹的表妹李大姑娘李香玉,她與紅玉同歲。  雍正六年元宵節前夕,曹雪芹十四歲時曹家被抄,之後三人亦隨曹家由金陵來到北京。雍正七年,李大姑娘作為曹家小姐必須親名達部,以備第二年清宮挑選秀女、才女。李大姑娘不肯參選,紅玉被雪芹的嬸娘收做女兒,頂曹香玉之名代李大姑娘參選。是年,她十五歲時,被選中「才女」,進宮後做了公主、郡主們的侍讀。  雍正九年九月,雍正嫡配皇后薨逝。十年,香玉十七歲被納為皇貴妃,主持後宮事宜。曹雪芹因與香玉結婚無望,於是聽從家裡安排,與李大姑娘結婚,柳蕙蘭成為雪芹之妾。  香玉做皇貴妃一年後生子弘瞻,被冊封為皇后。在弘瞻三歲時,曹雪芹得知雍正在密詔中已定他為皇太子,便密謀搞一次宮廷政變,以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於是曹雪芹說服香玉與他合作,計劃以毒丹殺死雍正,立弘瞻為皇帝,實行太后垂簾聽政。然而,雍正雖死,皇位卻被乾隆篡奪。乾隆雖未追究其父皇死因,香玉卻受到排擠而出家帶髮修行。乾隆初年雪芹開始寫《紅樓夢》,其中有關清皇宮內的秘事均由香玉提供。  乾隆十五年初,香玉受到曹雪芹的正室夫人李氏蠱惑,至秋冬,為雪芹生下一子後,於十六年初懸樑自盡,香玉原是婢女身份事發。十六年春,曹家二次被抄,雪芹妻子史湘雲原型李氏投水自盡,有關香玉的全部歷史檔案被銷毀或篡改。曹雪芹一度逃禪,待災難過去便隱居香山。此時曹雪芹的妾柳蕙蘭來到他的身邊,曹雪芹將她扶正,並在她的協助下,修訂百十回本《紅樓夢》,將其後三十回砍掉,並在前八十回中詳加批語,題名《石頭記》,將香玉及自己的傳記,以及有關清宮秘史隱入書中。  曹雪芹為了讓讀者了解書中隱有真事,特意在《紅樓夢》中設計了一個小說人物名叫甄士隱,諧音「真事隱」。藉此達知讀者:書中隱有真事。當時曹雪芹便已料到:既然他已明言書中隱有真事,讀者中必然會有人去鉤沉索隱、探微揭秘。  評論只看樓主  angelnun的玫瑰園 樓主  2015-07-11 14:47  77樓  霍國玲《紅樓解夢》  《紅樓夢中的情案》(上)  柳湘蓮和尤三姐  第六十五回尤三姐談了自己的擇夫標準:  「姐姐今日請我,自有一番大禮要說。但妹子不是那愚人,也不用絮絮叨叨提那從前醜事了,世人盡知,說也無益。既如今姐姐也得了好處安身,媽也有了安身之處,我也要自尋歸結去,方是正理。但終身大事,一生至死,非同兒戲。我如今改過守分,只要我揀個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憑你們揀擇,雖是富比石崇,才過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裡進不去的,也白過了一世。」  賈璉、二姐和尤老娘都以為定是寶玉無疑,但尤三姐讓他們「只在五年前想就是了」。  後來二姐對賈璉說:此人便是柳湘蓮。三姐非他不嫁,「自己說了,這人一年不來,他等一年,十年不來,等十年。若這人死了再不來了,他情願剃了頭當姑子去,吃長齋念佛,以了今生。」  賈璉說:「他柳湘蓮最和寶玉合的來。」現萍蹤浪跡,若回來,寶玉的小廝定知道。問詢之後,柳湘蓮確實不在。後來賈璉在一次出遠差時,與湘蓮在途中相遇,告知此事,並從湘蓮手中討了鴛鴦劍作定禮轉交三姐。  尤三姐「果是個斬釘截鐵之人,每日侍奉母姐之餘,只安分守己,隨分過活。」拿到鴛鴦劍後,「喜出望外」,「自笑終身有靠」。  柳湘蓮後來又後悔,認為「東府里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乾淨,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幹凈」,於是欲索回寶劍。三姐知湘蓮變卦,竟以劍自刎。湘蓮撫屍大哭一場,泣道:  「我並不知是這等剛烈賢妻,可敬,可敬!」  後來湘蓮「竟自截髮出家,跟隨瘋道人飄然而去」。  上面所記為柳湘蓮和尤三姐的故事梗概,其背後隱寫著怎樣的真實歷史呢?  首先柳湘蓮亦稱柳二郎或柳二爺,以「二爺」與寶「二爺」寶玉勾掛起來。在第四十七回,當柳湘蓮向寶玉提及秦鍾時,庚辰本有夾批曰:  忽提此人,使我墮淚。近幾回不見提此人,自謂不表矣,乃忽於此處柳湘蓮提及,所謂「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也。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意:他們這些人都應視為同一歷史人物——曹雪芹的分身。  關於尤三姐,第六十五回中興兒曾說:黛玉的「面龐身段」和三姐不差什麼。這樣便把三姐與黛玉勾掛起來,使她也成為歷史人物香玉的分身。  柳湘蓮和尤三姐的情案,主要隱喻如下史實:  尤三姐思念的人,要往「五年前想」,所隱寫的史實是:從香玉二十歲出宮做尼姑,往前推五年,恰是她十五歲進宮之時。第六十七回在「薛姨媽道:『……柳相公那樣一個年輕聰明的人,怎麼就一時糊塗,跟著道士去了呢?我想他前世必是有夙緣的、有根基的人,所以才容易聽得進這些度他的話去。……』」處,靖藏本有眉批曰:  似糊塗卻不糊塗,若非有夙緣,有根基之人,豈能如此?尤三姐姣姣,冊之副者也。  從小說角度看,湘蓮和三姐之間並不是「有夙緣、有根基之人」,否則便不會造成三姐的自刎。因此這段批語指的是歷史,即香玉和雪芹是「有夙緣、有根基之人」。  關於尤三姐「從前醜事」,從小說角度看,指的是她的風流事,但從背後歷史看,指的是香玉進宮做皇貴妃、皇后,曾受到雍正的污染。此後她便「安分守己,隨分過活」起來,這隱寫著她出宮後的尼姑生活。  尤三姐的死,隱喻著香玉死的十分「剛烈」,她死後,柳湘蓮出家,其中隱寫著香玉死後,雪芹一度出家。從小說看,柳湘蓮出家做了道士,然而,第六十七回寫道:  ……柳湘蓮聽了,不覺冷然如寒冰浸骨,掣出那股雄劍,將萬根煩惱絲一揮而盡,……  何謂「將萬根煩惱絲一揮而盡」?「萬根煩惱絲」指頭髮,「一揮而盡」,即剃光,這句話實指「削髮」之意。試想:若真的是隨道士而去,因道士是留長發的,則不必削髮。作者這樣寫,正是故意製造的「誤謬」。這表明:此處所隱寫之人,並非做了道士,而是削髮為僧了。曹雪芹實際上是出家為僧,卻在小說中寫柳湘蓮出家為道,這是為了諱知者,所採用的隱寫法便是「顛倒相酬」法——此處隱寫著雪芹在香玉死後,曾一度出家,然而卻在僧道之間作了顛倒。  據民間傳說,曹雪芹的出家之地為北京香山法海寺。為此,文學家老舍先生、紅學家周汝昌先生都曾先後來此探游。後來,紅學家胡德平、嚴寬等人也都多次來此考察,認為此寺與曹公有關。筆者經過考察,並以《紅樓夢》內證、外證相結合進行推證:此寺很可能就是曹雪芹的出家之地。吳熙順先生撰有《曹雪芹出家之地——北京香山法海寺的考證》一文,讀者可參看。  賈薔和齡官  作者在第三十回寫道,寶玉隔著籬笆洞看到有個女孩子在薔薇花架下用簪子在地上劃字,下雨也不離去。寶玉隨著簪子的起落,在手心裡一寫,原來是個「薔」字。後來寶玉才了解到這個女孩子叫齡官,正與賈薔相戀著。  第三十六回作者又寫,寶玉「因聞得梨香院的十二個女孩子中有個小旦齡官最是唱的好」,便央她唱「裊晴絲」一套。誰知她一口拒絕。寶官告訴他,等賈薔來了叫她唱,她「是必唱的」。稍等片刻,看賈薔提個鳥籠來,花一兩八錢銀子買的,這鳥名叫「玉頂金豆」,「會銜旗串戲台」。齡官說:「你們家把好好的人弄了來,關在這牢坑裡學這個牢什子還不算,你這會子又弄個雀兒來,也偏生干這個。你分明是弄了他來打趣形容我們,還問我好不好!」賈薔一聽立刻放了雀兒,還把籠子拆了。對齡官說:「免免你的災病。」此處蒙府本有側批曰:  此一番文章從「畫薔」而來,「薔」之劃為不謬矣。  齡官由雀兒聯想到自己。自己曾「咳嗽出兩口血來」,偏生「沒人管沒人理的,又偏病」。說著又哭起來。賈薔要去請大夫,因正是「大毒日頭底下」,齡官又不讓他去。他們之間的互相體貼,使寶玉明白了齡官劃「薔」的深意。  賈薔和齡官,形成一組情案。其中所隱寫的仍是雪芹和香玉的戀情。賈薔是個「薔二爺」,可以「二爺」為綰系,與寶玉勾掛,而成為雪芹的分身。而齡官「眉蹙春山,眼顰秋水,面薄腰纖,裊裊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態」,即作者以長相相近將齡官與黛玉相綰系,作為香玉的一個分身。本文作者論述了「齡官劃薔」背後所隱寫的歷史是「香玉畫霑」。作者寫這組情案所要反映的史實是:  香玉曾是曹家買來的小戲子;  香玉和雪芹當時最要好。雪芹總設法哄著香玉玩,香玉也願把所學戲曲唱給雪芹聽。  齡官不僅長得像黛玉,連病也相同,看來香玉有咳血的病史。  評論只看樓主  angelnun的玫瑰園 樓主  2015-07-11 14:48  78樓  霍國玲《紅樓解夢》  《紅樓夢中的情案》(下)  賈芸和紅玉  賈芸和紅玉一見鍾情。第二十四回,賈芸去見寶玉。等寶玉,不見來。「正是煩悶,只聽門前嬌聲嫩語的叫了一聲『哥哥』。賈芸往外瞧時,卻是一個十六七歲的丫頭,生的到也細巧幹凈。」——這是賈芸第一次見紅玉時的印象。紅玉見到賈芸後,下死眼把他盯了兩眼。她勸賈芸先回去,明天再來,因為寶玉晚上不下來。在「下死眼把賈芸盯了兩眼」處,庚辰本有側批曰:這句是情孽上生。  蒙府本有側批曰:五百年風流孽冤。  這兩句批語是暗喻賈芸和紅玉的原型有「風流孽冤」之事。在紅玉說:「……難道只是耍的二爺在這裡等著挨餓不成」處,蒙府本有側批曰:業已種下愛根,俟後無計可拔。  紅玉種下「愛根」以後,便落入情網,當晚做了一個夢:  忽聽窗外低低的叫道:「紅玉,你的手帕子我拾在這裡 呢。」紅玉聽了忙走出來看,不是別人,正是賈芸。紅玉不覺的粉面含羞,問道:「二爺在那裡拾著的?」賈芸笑道:「你過來,我告訴你。」一面說,一面就上來拉他。那紅玉急回身一跑,卻被門檻絆倒。  在此處庚辰本有側批曰:  睡夢中當然一跑,這方是怡紅之鬟。  此後,紅玉便情思纏綿,心中總惦記著賈芸。作者非常細膩地描寫了他們在蜂腰橋一次邂逅時的表情:  這裡紅玉剛走至蜂腰橋門前,只見那邊墜兒引著賈芸來了。那賈芸一面走,一面把眼向紅玉一溜;那紅玉只裝著和墜兒說話,也把眼去一溜賈芸;四目卻相對時,紅玉不覺臉紅了,一扭身往蘅蕪苑去了。  在「紅玉不覺臉紅了」處,庚辰本有夾批曰:  看官至此,須掩卷細想上三十回中篇篇句句點「紅」字處,可與此處想如何?  這是讓讀者把書中的「紅」字與紅玉勾掛,暗示小說背後所隱寫的歷史人物,即名「紅玉」者。紅玉姓「林」,名字中帶「玉」,無形中就使人將她與林黛玉之間產生聯想——恐怕這正是作者的期盼。  賈芸被人稱為「賈二爺」。書中的賈璉、賈寶玉、賈芹、賈菌、 賈薔,均可被稱為「賈二爺」,他們均映照曹雪芹這個曹二爺,因此說這群「賈二爺」,都是曹雪芹在小說中的分身,其中當然也包括賈芸。  賈芸的父親死的早,只有母親與他相依為命。這與曹雪芹的情況極為相似。在賈芸撞上醉金剛倪二時,在倪二稱賈芸「賈二爺」 處,庚辰本有側批曰:「如此稱呼,可知芸哥素日行止是『金盆雖破份量在』也」。——這就透出賈芸原本出身高貴,這點亦與曹公情況相同。  當寶玉見到賈芸「容長臉,細長條身材」、「生得著實斯文清秀」時,竟對賈芸說:「你倒像我的兒子。」——可見賈芸身材、容貌與寶玉頗為相似。  作者以上述種種手法,暗透賈芸身上隱寫著自己。  紅玉丟了手帕,讓墜兒去問賈芸拾著了沒有。賈芸將自己的一條手帕托墜兒轉交紅玉,謊稱是拾來的。紅玉收下了賈芸的手帕,而紅玉的手帕卻留在了賈芸手裡。這就是說,二人交換了信物,構成了一組情案。此情案亦應與「石兄」挂號。  從小說角度看,上述描寫出現不少「誤謬」,如紅玉「嬌聲嫩語的叫了一聲『哥哥」』——賈芸是主子(寶玉的侄兒),紅玉是丫鬟,紅玉應稱賈芸為「爺」(如倪二稱賈芸為「二爺」),怎麼卻叫起「哥哥」來?其實賈芸與紅玉這組情案,隱寫的應是曹雪芹十七八歲時曾在圓明園當差,管理過植樹工作。當時香玉十六七歲,在圓明園做公主、郡主的伴讀。雪芹在圓明園當差期間,曾暗中與香玉見過面,兩人以兄妹相稱,託人傳遞過信物。  《紅樓夢》中的情案小結  本篇文章共論及《紅樓夢》中的情案達二十多個。通過論證我們了解到:  脂硯齋批道:「通部情案,皆必從(與)石兄挂號。」同時又批道:「……蓋全部(指《紅樓夢》全書)之主惟二玉(指寶玉和黛玉)二人也。」「蓋此二人(指警幻和寶玉)乃通部大綱」。不論寶玉和黛玉,還是警幻和寶玉,其背後所隱寫的都是曹雪芹和香玉。將這兩句話連起來理解,即:《紅樓夢》這部書從表面看,寫了許多情案,但所有這些情案背後所隱寫的,都是曹雪芹與香玉兩人之間的愛情。  曹雪芹和香玉之間的戀情,並不是僅僅體現在寶玉和黛玉一組情案中,而是體現在所有情案中。或者說,《紅樓夢》中的情案,所隱寫的都是曹雪芹和香玉在不同時期、不同場合的愛戀活動。每個情案都隱記著曹雪芹和香玉戀情的一個側面或一個局部,綜合起來便是他們一生的戀情。從中可清楚地看到他們的愛情觀。  從曹雪芹的愛戀活動,我們可以看到他和香玉對愛情的忠貞和專一。當香玉僅僅是被買來的女奴時,雪芹能只看重她的品行和才情,而不考慮她社會地位的低下。當香玉已做皇后時,雪芹想的不是以此作天梯飛黃騰達,招納美妾艷婢,供個人享受。此時,他的思想已升華到首先考慮國家、社稷和人民,就個人來說,他仍思念香玉。當香玉進廟庵修行後,雪芹也未拋棄與冷淡她,仍關心她的憂苦。雪芹和香玉愛情的不幸是社會造成的,而他們始終未向社會屈服,體現了他們偉大的人格。  曹雪芹、香玉的愛情觀很值得後人研究與學習!  霍國玲 紫軍  1998年6月初稿  2005年11月定稿  評論只看樓主  angelnun的玫瑰園 樓主  2015-07-11 14:49  79樓  霍國玲《紅樓解夢》  《紅樓解夢》第七集——解析秦可卿  東方出版社  2007年出版發行八千冊  秦可卿的身世及隱喻  【導言】秦可卿的身世,隱喻著其原型香玉皇后的身世。小說中寫秦可卿是從養生堂抱來的,即她不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是誰,隱寫著其原型香玉不知自己的生身父母是誰。由於所有正副十二釵都是香玉的分身,若結合香菱的身世來看,可知香玉被拐子拐走時,年齡很小,不記得自己的家在何處,也不知自己的父母為誰。  下面我們就來對秦可卿的身世進行解析。  秦業所任「營繕郎」隱喻曹頫任江寧織造  關於秦可卿的父親,《紅樓夢》第八回寫道:「他父秦業,現任營繕郎。」  「營繕郎」是一種什麼官職呢?  歷史上查不到「營繕郎」這種官職。但是在清代內務府屬下設有營造司,掌管皇宮的繕修工程事務;工部屬下有營繕清吏司。《清史稿》「職官志一」中寫道:  (營繕清吏司)掌營建工作,凡壇廟、官府、城郭、倉庫、廟宇、營房,鴆工會材,並典領工籍,勾檢木稅、葦稅。  「營繕清吏司」的職位有兩種:正五品之郎中和從五品之員外郎。  清代史料中,查不到所謂「營繕郎」一職。因而對於秦業的「營繕郎」一職,若從正面小說角度看,可以不必追究在現實生活中是否實有其職,只要理解由他負責「營繕」的行業就可以了。  上面說的是「營繕郎」的「正面之喻」,它的「反面之喻」是什麼呢?甲戌本有夾批曰:「官職更妙!」  這裡的「官職更妙」,當然是指「營繕郎」。如果把「營繕郎」簡單地理解為「營繕清吏司」的「郎中」,是談不上什麼「更妙」不「更妙」的。此處強調「更妙」,就是說此官職寓有深意;是說所謂「營繕郎」,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這麼個官職,這是一種作者編造出的「誤謬」。作者為什麼起這樣一個似是而非的官職名呢?只能有一種解釋:為了利用「營繕郎」來隱寫秦可卿養父的官職。  作者不讓讀者按照官職的詞義去理解,那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對於「營繕郎」一詞,還有一種理解方法,即按照此詞的字面去理解。在《紅樓夢》的寫作奇法、秘法中,有一種拆字法。此詞的關鍵一字是「繕」。「繕」按拆字法,可拆出一個絲旁,意絲織品。因而「營繕郎」可引申為:經營絲織品的郎中或員外郎。曹家自曹璽開始,經曹寅、曹顒至曹頫都是任江寧織造職。職務為郎中,或員外郎。  由此來看秦業任「營繕郎」,其背面之隱則是曹頫的官職為管理織造的員外郎。  將秦業理解為曹頫,將「營繕郎」理解為管理織造的員外郎,是否有道理呢?  小說中的寧國府所隱寫的是清皇宮。當寧國府隱寫著清皇宮時,秦業所隱寫的便是曹頫,他在內務府任職,職務是江寧織造,官職為五品員外郎,恰與絲織品有關,完全合乎邏輯。論至此,讀者定會拍案叫絕:「營繕郎」這一官職名起得何等之妙!它準確地隱寫著香玉「養父」曹頫的官職o  秦可卿抱自養生堂隱喻著香玉不知自己的身世  《紅樓夢》第八回末尾寫道:  他(指秦可卿)父秦業……因當年無兒女,便向養生堂抱了一個兒子並一個女兒。誰知兒子又死了,只剩女兒,小名喚可卿。  從這段記述可知,可卿是抱養來的——這是小說中的描寫,其背後所隱寫的歷史是怎樣的呢?  在「誰知兒子又死了」處,甲戌本有側批曰:  一頓  這是暗示讀者,此事是小說,到此了結。下面主要談女兒之事。在「只剩女兒,小名喚可卿」處,甲戌本有夾批曰:  出名。秦氏究竟不知系出何氏?所謂「寓褒貶,別善惡」是也。秉刀斧之筆,具菩薩之心,亦甚難矣!  如此寫出可兒來歷,亦甚苦矣!又知作者是欲天下人共來哭此「情」字。  為什麼說「秦氏究竟不知系出何氏」呢?前面不是已說明是抱自養生堂嗎?是的,這裡是在強調秦可卿不是出自名門貴族。下面「所謂寓褒貶,別善惡是也。秉刀斧之筆,具菩薩之心」句何意?這是指作者的筆法。《紅樓夢》的寫作原則是:「追蹤攝跡,不敢稍加穿鑿。」(第一回)小說是假語村言,但作者在小說背後隱寫歷史時,卻鐵面無私,如實記載,不講一點情面。這就是「秉刀斧之筆」,但在記史過程中,也並非完全自然的記述,而是寄寓著作者對各種事物的「褒貶」,以及體現出「善惡」分明的態度,體現著作者對下層人民,尤其是奴僕的「菩薩之心」。  批語的第二段則強調:秦可卿「來歷」「甚苦」。作者希望天下人共來哭「情」字。「情」諧音「秦」,意即希望天下人都來哭「秦可卿」——當然不是指小說中的秦可卿,而是指秦可卿背後所隱寫的歷史人物,或說秦可卿的原型。  秦可卿的原型是誰呢?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釵之一。前面已說,所有十二釵都是香玉的分身。關於這個問題,我們看第七前的題詩: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誰是惜花人。  相逢若問何名氏,家住江南姓本秦。  戚序本有夾批曰:  凡用十二字樣,皆照應十二金釵。  從此批語可知,「十二花容」照應十二金釵。這首回前詩的前兩句,從詩表面看,指的是宮花,但其背面的隱意則指向十二金釵。其意為:這十二釵的容貌、品格都是最好的,誰來愛惜她們呢?最後一句「家住江南姓本秦」。「秦」從小說來看,當然是指秦可卿。但小說中的秦可卿並不是「家住江南」,這又是「誤謬」。但從其背後隱意來看,則完全正確,即實指香玉,她恰恰是來自江南(蘇州)。  從這首詩可知秦可卿的原型,實際上與其他十一釵,特別是主要分身林黛玉的原型相同——都是香玉。只是她們每人所隱寫的側重面有所不同。  因而,香玉的出身,也就是秦可卿背後所隱寫之歷史人物的出身。那麼香玉是什麼出身呢?她的出身主要體現在香菱(英蓮)身上。香菱原籍蘇州,三歲被拐走。「這種拐子單管拐五六歲的兒女,養在一個僻靜之處,然後伺機賣掉。」香菱被拐走時三歲。  第七回寫了這樣一段:  周瑞家的又問香菱:「你幾歲投身到這裡?」又問:「你父母今在何處?今年十幾歲了?本處是那裡人?」香菱聽問,都搖頭說:「記不得了。」周瑞家的和金釧兒聽了, 倒反為嘆息傷感一回。  評論只看樓主  angelnun的玫瑰園 樓主  2015-07-11 14:50  80樓  霍國玲《紅樓解夢》  秦可卿的身份隱寫著香玉皇后  【導言】秦可卿被嫁進寧國府後,按小說她是賈蓉的妻子,但是當我們翻過來看其背後的歷史時,便會發現:由於寧國府隱寫著清皇宮,秦可卿所隱喻的竟然是雍正皇帝的皇后——香玉皇后。  秦可卿與元春相綰系的隱喻  第十四回,在「因東邊寧府中花園內梅花盛開」處,戚序本有夾批曰:  元春消息動矣。  寧國府梅花盛開,與賈元春有何關聯?按照小說,寧國府是貴族之家,而元春深居皇宮後庭,關於元春的消息只能來自皇家,怎麼賈母等人一去寧國府賞梅,脂硯先生便批出「元春消息動矣」?這是怎麼回事?從小說角度看,無法解釋,說明在此事之後必存隱情。  按照隱史,寧國府隱喻著清皇宮,秦可卿是皇宮中人。她的身份是什麼呢?這要看賈蓉的身份。下一節我們將論證賈蓉的身份是皇帝,那麼秦可卿的身份當然就是皇后了。我們以前曾論證過:元春在隱史中的身份也是皇后。脂硯齋批出「元春消息動矣」的文字,說明秦可卿一出場,賈元春便要省親。賈元春在小說中是貴妃,其隱在的身份是香玉皇后,秦可卿背後所隱寫的人物,當與她相同——即也是皇后。在《紅樓夢》中,將同一個歷史人物分寫在不同的小說人物身上,稱作「分身法」,這是《紅樓夢》的寫作奇法、秘法之一。作者將同一個歷史人物——香玉皇后分寫到秦可卿和賈元春兩個人物身上,正是採用的這種特殊的寫作方法。  在文學中,往往將美人比喻為鮮花。寶玉隨賈母等人來寧國府賞梅,也是為了「賞美人」。書中兩次提到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圖》,第一次是在第五回:  (寶玉)入房向壁上看時,有唐伯虎畫的《海棠春睡圖》,兩邊有宋學士秦太虛寫的對聯,其聯雲:  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  在《海棠春睡圖》處,戚序本有夾批曰:  妙畫。  為什麼這幅圖是一幅「妙畫」呢?  原來關於這幅畫有個典故。據《明皇雜錄》載,唐明皇(唐玄宗)在沉香亭召貴妃(楊玉環)同宴,侍兒挾掖至,但貴妃宿酒未醒,於是明皇笑曰:「豈是妃子醉耶?海棠睡未足耳。」蘇軾則有詩曰:「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震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都是以海棠喻楊貴妃或美人。  書中第二次提到《海棠春睡圖》,是在第十一回:  寶玉正眼瞅著那《海棠春睡圖》,並那秦太虛寫的「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的對聯,不覺想起在這裡睡晌覺,夢到「太虛幻境」的事來。  這樣,作者便通過「妙畫」《海棠春睡圖》,使楊貴妃、寧國府中的秦可卿、「太虛幻境」中的仙子可卿彼此呼應了。  結合前一章的論述,我們明了了秦業與寧國府之間的關係。  當寧國府隱寫著清皇宮時,秦業一家則隱寫著曹頫一家。秦業任營繕郎,隱寫著曹頫在內務府任江寧織造(員外郎)。  當秦業隱寫著曹頫時,秦可卿既然是秦業從養生堂抱養的,那麼她背後的隱史便是:紅玉(香玉)是被曹頫收養的女兒。  秦可卿被嫁到寧國府,隱喻著香玉被「嫁」到清皇宮。  秦可卿的背面所隱寫的是香玉在清皇宮中的地位,其身份是皇后。那麼,她的丈夫賈蓉的身份便應該是皇帝。那麼,他是哪位皇帝呢?  秦可卿丈夫賈蓉隱寫著雍正皇帝  秦可卿的丈夫是賈蓉,關於他們之間的關係,最早出現在第五回:  因東邊寧府中花園內梅花盛開,賈珍之妻尤氏,乃治酒請賈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賞花。是日,先攜了賈蓉夫妻二人來面請。……一時寶玉倦怠,欲睡中覺,賈母命人好生哄著,歇息一會再來。賈蓉之妻秦氏使忙笑回道:……  這兩段引文說明秦可卿的丈夫是賈蓉,他們二人是夫妻。在小說中賈蓉是賈珍的兒子,賈敬的孫子。到第八回末尾,說明了秦可卿是如何與賈蓉結了親的:  秦業……只剩女兒,小名喚可卿,長大時,生的形容裊娜,性格風流。因素與賈家有些瓜葛,故結了親,許與賈蓉為妻。  那麼,賈蓉背後所隱寫之人是誰呢?  既然寧國府隱寫著清皇宮,那麼,讓我們先看一看寧國府的譜系:  當日寧國公與榮國公是一母同胞弟兄,兩個。寧公居長,生了四個兒子。寧公死後,長子賈代化襲了官,也生了兩個兒子:長名賈敷,至八九歲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賈敬襲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愛燒丹鍊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幸而早年生下一子,名喚賈珍,因他父親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讓他襲了。他父親又不肯回原籍來,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們胡孱。這位珍爺倒生了一個兒子,今年才十六歲,名叫賈蓉。  在「長子賈代化襲了官」處,甲戌本有側批曰:  第二代。  在「次子賈敬襲了官」處,甲戌本有側批曰:  第三代。  在「名喚賈珍」處,甲戌本有側批曰:  第四代。  在「名喚賈蓉」處,甲戌本有側批曰:  至蓉,五代。  這裡需要說明的有三點:  第一,這裡說的是賈家族譜,由於寧國府實隱寫著清皇宮,其所隱寫的是皇族譜。  第二,小說中的賈代善,諧「假代善」,而歷史上也確有「代善」。他是清皇族中的第二代人。  第三,賈蓉是第五代,反映的是清皇族的第五代。  從上述三點可以看出,在小說中的寧國公一家與清皇族之間存在著一種對應關係。請看下面列表:  寧國府代次與清皇族代次對照表  清皇族:/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天命  寧國公及後代:賈演(寧國公)  代次:第一代  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天即崇德  賈代化  第二代  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  賈敬  第三代  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  賈珍  第四代  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雍正  賈蓉  第五代  從上述的表格中可以看出,賈蓉所對應的或所隱寫的是雍正皇帝,因而,秦可卿所隱寫的應是雍正的皇后。因為賈蓉是賈珍的獨生子,是寧國府的承業繼宗者。他是寧國府第五代當家人。作者在書中以家喻國。因此我們說,賈蓉身上隱寫著清朝第五代皇帝雍正。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紅樓夢》中的隱寫,不是採取小說人物與歷史人物一對一的形式進行,而是運用一系列特殊的隱寫方法,其中包括分身法。賈蓉與雍正皇帝以第五代相綰系,可以說賈蓉是雍正皇帝的分身。  秦可卿的房間隱喻著寵後內宮  第五回介紹了秦可卿屋內的擺設,書中寫道:  案上設著武則天當日鏡室中設的寶鏡,一邊擺著飛燕立著舞過的金盤,盤內盛著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設著壽昌公主於含章殿下卧的榻,懸的是同昌公主制的連珠帳。寶玉含笑,連說:「這裡好!」秦氏笑道:「我這屋子,大約連神仙也住得了。」  在這段文字的第一句話中,列出了三個歷史人物:武則天、飛燕和太真。  曹雪芹對秦可卿房間的描寫,目的正是欲以此暗示給人們:她背後隱寫的是一位身在皇宮中的人物,她在宮中地位顯赫,應當是寵妃、寵後。  評論只看樓主
推薦閱讀:

周公解夢 孕婦夢見被貓咬是什麼意思
解夢算是心理學嗎?
夢見已故的長輩,預兆什麼?
【紅樓解夢】賈政厭惡賈寶玉之始末根由
瘦老鼠-昨夜一夢

TAG:解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