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的孩子學習動力
家長大概都聽過很多老師這樣的告誡:「不要只看學習成績,多關心下孩子的其他方面。」雖然話的意思很清楚,也是很少有家長去思考話背後的意思。這也難怪,很多家長都不是學教育的,很少有人知道教育學裡的——「冰山模型」,而老師們說這個話大多都是出自對「冰山模型」的理解。
「冰山模型」是美國人麥克里蘭提出的,原名是能力素質模型,模型如下:
它告訴我們,知識、技能、學生的成績是「冰山的頂端」,是表象,決定這一切的因素都深深地隱藏在底端,這才是核心因素,是整個「冰山」的根基。鬼谷子說過:「口乃心之門戶。「講的是一個人若想口才好,內在修養最關鍵,內在到達一個境界了,表現出來的就和別人不一樣。學習成績也是一個道理,成績只是一個表象,而獲得好成績不僅僅是通過知識的獲取,還要對孩子有更多方面的培養,當然,首先要培養孩子的學習動機。
素質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會學習」。「會學習」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其中自主學習能力是先發條件,而自主學習的主因就是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的組成因素很多,如對知識的渴望、成就欲、家長和老師的激勵等;大致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兩種,今天我僅談談如何培養內在動機。
對孩子內在學習動機的培養
孩子內在的學習動機可疑表現為很多方面,如:興趣、追求獲得知識的快樂、成就感、
為了實現超越自我的目標等。內在動機一旦養成,會比較穩定,不輕易受外界的影響。
如:很多對數學感興趣的學生,其主要內在動力就是通過自己推理,解對問題後的成就感。這樣的內在動機,只有在遇到最大挑戰時才會動搖。這時候的關鍵角色就是家長和老師,這時候家長與老師的支持能夠幫助學生戰勝挑戰,學生的信心就會更足,熱情就會更高。
再如:喜歡閱讀的孩子是對故事本身感興趣,在給同學和家長講故事的時候或自己創作故事的時候獲得成就感。這種動機的促使下,使得一些孩子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並且在閱讀中積累了大量的知識。
所以,激發孩子內在動機可以解決本質問題。這裡有幾種方法可以供家長參考:
1、 培養和孩子同樣的愛好。同樣的興趣能產生話題,孩子其實很樂意與父母交流同一個問題,也希望父母把自己當做成人一樣平等的交流。這種平等能激發孩子的興趣,使孩子有一種希望交流的願望,這需要其不斷攝取知識來獲得交流的機會,這樣的過程長期進行,會養成孩子關注某一方面的習慣。
2、 讓孩子在你那裡獲得成就感。成就感是孩子產生動力的關鍵因素,孩子希望在父母、老師、同學面前展示自己比他們強的一面。這就是孩子總喜歡把自己的「發現」告訴父母的原因。有意或者無意地向孩子詢問問題,或者認真傾聽孩子的話並給予肯定可以讓孩子或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能激發孩子不斷的學習。(這種方法的關鍵是傾聽,傾聽不能敷衍,孩子能看出你的敷衍!)
3、 讓孩子明白學習是快樂的事。很多家長常跟孩子說「學海無涯苦作舟」和「懸樑刺股」的故事。初衷是對的,但是我認為不妥。孩子不會直接理解故事和語言背後的含義,他們的第一反應是——學習是件痛苦的事!既然是痛苦的事,孩子怎麼可能從心裡想去學習呢?所以這些故事和名言我認為要少說。
我認識的一名家長就是通過「快樂學習」來教育孩子,他就常常跟孩子說:「學習是快樂的!」,從來不給孩子講學習的痛苦。當孩子崇拜柯南的時候他這樣告訴孩子:「柯南推理的時候很快樂,因為他在幫助別人,也是讓別人認可自己。別人認可你,你也會很快樂,當然要別人認可必須通過學習,做到最好才行。」 帶孩子去看彌勒佛的時候,他這樣告訴孩子:「彌勒佛之所以哈哈大笑,是因為他滿腦子都是知識。」這就是教育的智慧,需要家長從改變自己學習的觀念開始,讓孩子感受學習的快樂。
推薦閱讀:
※關於秦始皇的研究性學習
※天賦與兩種思維模式
※[轉載]傳統太極拳學習資料整理1
※英國值得學習的5個植物園與私家庭院!
※這4條人生經驗,我後悔沒有早點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