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的BLOG--(麻黃概述)中草藥用藥配伍-2

第一節 發散風寒葯

發散風寒葯的性味多屬辛溫,多有較強的發汗作用,適用於外感風寒表證,症見惡寒發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口不渴,無汗或有汗而仍發熱惡風寒,舌苔薄白,脈浮緊或浮緩等。部分藥物對

於具有風寒表證的咳喘、水腫、瘡瘍及風寒濕痹痛症也可應用。

虛人慎用發散風寒葯

麻黃 《本經》

[方名] 生麻黃、凈麻黃、炙麻黃、麻黃麻黃絨、蜜麻黃。

[概述]麻黃始載於《本經》,自漢·張仲景《傷寒論)創麻黃湯方後,一直被歷代醫家視為發汗解表、止咳平喘、利尿的要葯,多用於治療風寒表實重證及多種咳喘證。由於麻黃髮汗作用猛烈,常將其製成炙麻黃、麻黃絨,炙麻黃絨等不同炮製品使用。從中提取的主要化學成分麻黃鹼,已被製成鹽酸麻黃鹼片劑和注射劑,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過敏性反應及低血壓等。

[性味歸經]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功效]發汗,平喘,利水。

[主治]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無汗等表實證,風寒外束,肺氣壅遏所致喘咳,風水浮腫、小便不利,風疹搔癢,風濕痹痛、皮膚不仁,以及陰疽、痰核等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宜先煎,去水面浮沫,1.5—9克;或入丸散。

[藥性比較]麻黃有生用與炙用之分。

生麻黃味辛微苦,性溫,以發汗解表,利水消腫力勝,多用於風寒表實證和風水浮腫,小便不利;風濕痹痛,濕熱黃疽亦可用之。

炙麻黃,即蜜炙麻黃,味辛甘微苦,性溫而偏潤。發汗力弱,以利肺平喘力強,多用於肺氣壅阻之咳嗽氣喘症。

麻黃根,性平味甘,無毒,歸肺經。本品專功收斂止汗,多用於體虛自汗、盜汗。與麻黃解表發汗迥然不同。

[宜忌]惡辛夷、石韋;厚朴、白蘞為使。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宜炙用,凡由體虛而致自汗、盜汗、咳喘者均忌服。雖有可汗之症,亦不可過劑。

前一篇:(小李按)中草藥用藥配伍-1後一篇:(麻黃的藥理)中草藥用藥配伍-3
推薦閱讀:

【第486期⊙視頻】楊式太極拳引進落空術概述
【八字論相概述】
奇門遁甲綜合概述
八字概述 (文/愣頭青)
五行概述

TAG:中草藥 | 草藥 | 用藥 | 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