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講座62(慈氏述見第三十九…)
無量壽經講座62
(慈氏述見第三十九、邊地疑城第四十)
極樂世界這個寶幢是七寶山,高大支撐著地。地下的有山,地上的沒有。琉璃地是平的,這個附帶說一下,將來萬一有人搞不清楚。佛法沒有不清楚的,是現在人不清楚,答話的人目前不清楚。這不能懷疑,所以舉這個證明。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受記等,這些經裡頭,都還有類似的內容。還有很多沒看到的經,也有這些記載。
本品這些示現,具四悉檀。悉檀印度話可以翻譯為成就,或宗。四悉檀就是四種成就,或四種宗。南嶽慧思解釋說,悉字是咱們這兒話。悉是普遍,像如來悉知悉見。檀是檀波羅密,是布施。悉檀是普遍的饒益有情。這兩個講法,前者遵從的人多一些。成就眾生四個方面。四悉檀,第一是世界悉檀,把這個世界說出來,讓眾生生歡喜心。整個極樂世界現在大家之前,大眾歡喜。第二個為人悉檀,對人有幫助,為了大家。大家看了之後,都心生歡喜,願意往生極樂世界,都作禮、念佛,就是為人悉檀。第三個為對治悉檀,大家都破了疑了。最怕的就是疑。唐密經典里說,咒的功德極為殊勝,但是有一句:"唯除疑咒生疑。"你只要有疑,"有這麼大的功德嗎?""有這麼大的功德我念行不行呢?"這樣一來,那些功效你自然給否定了。你的自心就是佛,你一疑,功德就顯不出來了。唯心所現,現出那個否定的結果。所以"疑根未斷,即是罪根。信力圓時,全成佛力。"信力圓滿的時候,佛的力量全成你自己的力量。第四是第一義悉檀。上面說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那都是初步的。真實普利的是第一義悉檀,第一義諦。所以這裡就顯出心佛不二,感應道交。本來就沒有空間,用現代科學的話說,空間是錯覺。這是理體。事上十萬億佛土的世界,就在眼前,就在當下。事跟理就不二,顯出第一義諦。說明這一切,都是你本有的。假託極樂世界,依報怎麼怎麼莊嚴,正報怎麼怎麼莊嚴,顯示你自心如何如何莊嚴,不然你不能信,也無從去想。借他而顯自,為入實相故。如何領會第一義諦,彭二林的《起信論》說極樂和娑婆同一個法界,沒有彼此之分,也沒有東西之分。極樂世界遍於娑婆,娑婆世界也遍於極樂。這一切大地山河,森羅萬象,都是眾生眼睛裡有了翳子了,眼睛病所看見的。像青光眼,能看見種種好看的東西。若能一念入佛境界者,無量光明普周塵剎。三途六道,同時解脫。這是頓法,一成一切成。
也不獨是阿難的當時,蒙佛的威神加被看見阿彌陀佛的身、種種依正的莊嚴。也令末法眾生,能入這個法門。就是不離開你當下這一念,很快成佛。《華嚴經》說:"諸佛一似大圓鏡,我身就如摩尼珠。"佛就像大圓的寶鏡,我身就如摩尼的珠。"諸佛法身入我體",我這個摩尼珠中可以現一切一切。諸佛的法身是圓鏡,我這個摩尼珠都攝盡,都入我體中。"我身常入諸佛軀",我的身軀就常入一切諸佛的身軀之內。互融互攝,我們攝一切佛,也融入一切佛,為諸佛所攝,諸佛也融入我們的自身自心。沒有一毫一厘的地方是間隔處。"是知諸佛眾生本來不二,名為見佛。"剛才舉的《華嚴》的例子還是二嗎?水跟牛奶倒在一個杯子里,還是二嗎?大家這個見解要扭過來。以為我們看到光看到佛是佛了,這就是見佛了,其實你真正了達諸佛眾生本來不二,這才叫做見佛。"實無見者",實在說,沒有見者,這個就高了。不是說見佛見光的人沒有,那個水平低。在第一義諦之中,見佛"實無見者,何以見故?不可於一體中互相見入。"既然是一體,誰見誰呀?眼睛從來沒有看過自己是什麼樣子。有沒有眼睛?有!但誰能用自己的眼看見自己的眼睛呢?佛有一次從天上講經回來,有一個比丘尼想先見到佛,就變成轉聖輪王排在頭一個接佛。佛說:"你沒有先見著我,須菩提先見著我。"而須菩提當天他知道佛要回來,他在山洞裡修行,他說:"如來無所來,亦無所去,我又何所接呢。"他不去了。而佛說,不來的人先見了佛了。排隊排在第一的人,佛說沒有先見到我,這才是佛法。不然就是附在佛法里的外道。
《無量壽經》這部經,確實很殊勝,沒有一個地方鬆懈。一步一步加深,一直到最後。底下就是現在的佛和未來的佛看極樂世界。有人說:"這能說無所見嗎?"須菩提沒有來,是法身境界。有人拿《黃檗傳心法要》對我們說:"這上面講的無所來無所去,臨終看見什麼也不能跟著走。那麼我們往生怎麼辦?"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了。我說:"禪宗修的是法身境界,法身還得向上,所以須菩提無所來,無所去。那你臨終你跟誰走?要知道往生是凡夫的事。你是凡夫啊,反正得有所去。所以,不能不受後有,就不如受這個往生的後有。真能不受後有了,那你自由自在了。你不能不受後有,那只有隨佛往生。"這是不同的境界。往生的《四科簡》說:"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生是決定生,去則沒有去。"去則決定去,生則實不生。"去,我是決定去了。生,是沒有什麼叫生,證無生嘛。《四科簡》還有一句說:"生亦實不生,去亦實不去"。這些意思我們都要圓融。要量體裁衣。再進一步說,就是證了虹光身,來去自在。就是文殊、普賢還要示現求生極樂世界。這是"八十翁跳舞,教導兒孫故"。為了教導兒孫,八十老翁在這兒跳舞。因此,不管是上根還是下智,都應當示現往生。教導往生,底下就是,一切眾生皆以此法門來度脫。
慈氏述見第三十九
爾時佛告阿難,及慈氏菩薩:汝見極樂世界宮殿、樓閣、泉池、林樹,具足微妙、清凈莊嚴不?汝見欲界諸天,上至色究竟天,雨諸香華,遍佛剎不?阿難對曰:唯然已見。汝聞阿彌陀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眾生否?阿難對曰:唯然已聞。佛言:汝見彼國凈行之眾,游處虛空,宮殿隨身,無所障礙,遍至十方供養諸佛不?及見彼等念佛相續不?復有眾鳥住虛空界,出種種音,皆是化作,汝悉見不?慈氏白言:如佛所說一一皆見。
佛就跟彌勒說了,阿難那,慈代菩薩,你們看沒看到極樂世界,那些"宮殿、樓閣、泉池、林樹、具足微妙,清凈莊嚴不"?你們看沒看見"欲界諸天,上至色究竟天,雨諸香華(香華灑到佛剎裡頭)",看見沒有?阿難回答,看見了。又問到:見沒見到阿彌陀佛法音宣流,遍布一切世界,教化眾生?阿難說聽見了。佛又說,你看沒看見佛國經行的大眾,在虛空里游啊,有的還住在虛空宮殿里。不是建的,不用蓋,自然出現的。而且這種宮殿可以隨身,無所障礙,走到哪兒帶到哪兒。"游處虛空,宮殿隨身,無所障礙,遍至十方供養諸佛不"?這些你們都看見了嗎?"及見彼等,念佛相續不?"這句話很重要,你看沒看見極樂世界那些人在念佛相續。不是說念佛到往生就不念了,那恐怕往生不了。盡未來際,自然念佛相續。念佛到了極樂世界,正好念佛,沒有干擾。在我們這個世界,難得念幾句好的。還有眾鳥在虛空中,出種種法音。都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你們看見沒有?彌勒回答,"如佛所說,一一皆見",都看見了。這就是現在佛,未來佛在這樣一個法會上對極樂世界作個證明。為什麼佛經上專指這兩個人。因為阿難是結集經藏的,彌勒是當來下生的。佛滅度之後,佛法在世間要靠經典。阿難是結集經藏的,傳佛心印的是他呀。迦葉之後,二祖就是阿難。傳授密法還是他。蓮花生大士是阿難得到釋迦牟尼佛預先囑咐,要傳的法。所以,佛把微妙法托咐給這兩個人。這是大事因緣。
佛告彌勒: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汝復見不?彌勒白言:世尊,我見極樂世界人住胎者,如夜摩天,處於宮殿。又見眾生,於蓮華內結跏趺坐,自然化生。何因緣故,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有化生者?
色究竟天是凈居天,是天界上一個特殊的地方,是三禪天。外道也有到這個地方的。證不還果的人在凈居天,不到地球上來了。凈居天都是修行人。都是聖人聚會一處。這個聖人包括小乘的聖人。佛告彌勒,彼國人民有的是胎生的,有的是化生的。特別指到胎生。佛說你看見沒有?彌勒說:"世尊,我看極樂世界,人住胎者,如夜摩天。"夜摩天,是時時都在高興,愉快的地方。胎生都如夜摩天人在宮殿之中。同時我又看見眾生在蓮華內結迦跌坐,自然化生。為什麼極樂世界的眾生,有的是胎生,有的是化生?(為什麼說魏承貫會集的書不好呢?因他說彼國無有胎生,那就跟這個經不一樣了。會集,你不能自己出主意,所以夏老師只有再會集一遍。不能改,他已經死了,不能強加於他。)這個胎生,是借胎來說明,表示沒有"成人",人的功能他沒有。暗,不見天日。說明這一類的眾生,如同胎里的小兒一樣。愚痴,沒有能力和智慧,疑惑沒盡,障礙還存在。見佛聞法他聽不懂,所以不能見。用胎兒譬喻,不是真正胎所生,是自然化生。彌勒又問,何故彼國有這兩種?所以底下又回答了,邊地疑城。
邊地疑城第四十
佛告慈氏: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
"佛告慈氏: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有的眾生作功德,心中的疑沒有斷。要求生凈土是實在的,但"不了佛智",不能了達佛的智慧。這一句是總的,分成四個說。"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這四個智慧,不能了達,疑惑不信。可是他還相信有罪有福,相信因果,不敢做壞事,願作好事。"修習善本",念佛是善的根本,最重要的善,來求生彼國。這個水平,是胎生了。再看曇鸞大師的話,"又有一種往生安樂。不入三輩中於五百歲中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安樂國土謂之邊地,亦曰胎生。"這種人,是往生了,但不在三輩。五百歲見不了佛,聽不到經法,也不見菩薩大眾等。這也叫邊地,也叫胎生。分別於三輩往生。邊地與胎生是同體異名。一件事兩個名字。
不見三寶是八難之一。學佛不容易,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也不是什麼困難,生邊地,不聞佛法。雖然到了極樂世界,和咱們這個世界邊地一樣,因此叫邊地。曇鸞大師也沒肯定,他說或許這個地方就在極樂國的正邊邊上。為什麼不肯定?因為說極樂世界有個邊,這話也不好說,所以沒法肯定。但是,對於有疑惑的人,是他疑惑出個邊來。你說曇鸞大師他怎麼肯定。不過底下的懈慢國,就是在邊上,是很對的。懈慢者到中間就不前進了,那麼這就到了邊上。這些說法,往生之後才能完全聽懂。邊表示難,胎表示暗,這兩個各說一邊。疑城:你如果帶疑心念阿彌陀佛,生到極樂世界邊地,七寶宮殿里,五百歲中,不得聞三寶之名,有疑惑的人所居,稱之為疑城。《守護國界土經》里說:"若人命終之時,預知時到,正念分明,洗浴著衣,吉祥而逝。光明照身,見佛相好,眾善具現,定知此人,決定往生。"這個決定往生,因為相都現出來了。"若人念佛持戒,無精進心,命終亦無善相,亦無惡相。"(有惡相,決定不往生。)生前也不很特殊。這種人,地府不收,凈土不攝。陰間不收,生前念佛,三輩往生沒有他,如睡眠而去。給人證明時,就根據這個,經上的話,不能離開聖言量。"此人疑情未斷,生於疑城。五百世受樂,再修信願。"這五百世他再修,生信,發大願,方歸凈土。生邊地疑城的人也說他生在凈土。
大家要記住,不能按自個的思想辦事。"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老得記住,只能根據聖言量。自己的意思就是不能信,終究要說錯話,絕對是錯。不是絕對錯,佛幹嘛告訴你不要信。信汝意,這錯是錯不完的。只有豁然大悟,猛一下子揭一層皮。但也沒完,沒那麼容易。現在好多人都依靠邊地疑城,說老實話,這樣往生都不容易。所以,阿彌陀佛大慈大悲,這樣的人都攝受。
"懈慢國",在咱們這個國土和西方極樂世界中間。五萬億佛剎那個地方,有個懈慢國。因為就貪著這個國土的快樂,滿意了、懈怠了、驕傲了,不再前進。這不行啊,要修信願,要大大的懺悔,還要精進,才能出這個邊地疑城。《菩薩處胎經》說:西方去此,閻浮提十二億那由他國,有一個懈慢界。有這麼一個地界。"國土快樂,前後發意眾生"。前前後後的,過去未來的,想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的人,到了懈慢國,都染著這個國土,不能前進生阿彌陀佛國。這還沒到邊地,在中途已經傲慢了。這個地是現行的,它比邊地還差。億千萬眾,只有一人能生阿彌陀佛國,很多人都到了這個懈慢國。"何以故?皆因懈慢、執心不牢固。"因極力想往生的心不牢固,到這兒就不前進了。這樣看,懈慢國也屬於邊地疑城的一個種類。生這裡的願因,就是因為不了達四種智慧。下面討論這些智慧。
不了佛智是總的智。對於佛的殊勝智慧,你不明了。《凈影疏》的話,佛的智慧,淵博、深奧,"余不能測"。除佛以外,其餘的人沒有法子去測度。猜想不到,名為"不思議智";思是不能達到的。佛的智慧很多,非言語所能盡,所以不可稱阿。用言語來說,稱不全,名"不可稱智";於一切法門,窮其根源,儘其所有。沒有不能夠了達的,沒有剩下的,名之為"大乘廣智"。"位分高出",這個智慧很高,無等無倫,沒有能比的,稱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唐海東元曉法師,朝鮮人。當時朝鮮有兩個凈土的大德,一個是元曉,一個是憬興。他們的著作都入了藏。當年這些國家到中國來學佛的都是出色的。朝鮮的禪宗比日本人強。《地藏經》就是從朝鮮來的。元曉把上面的四智和轉八識成四智的四智結合的好。不思智,就是成作智。前五識,眼耳鼻舌身這個識,轉識成智,就成了成所作智。這個智慧做不可思議的事情。一念稱名,多劫的重罪永滅。十念功德就能出三界之外,得界外的殊勝果報。這些事情,都不是人所能測的。這樣來度眾生,是成所作。是不可思議的。所以稱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是妙觀察智。這個智慧,能夠觀察不可稱的境界。謂一切法如夢如幻,非有非無,離言絕慮。妙觀察智告訴你,一切法都是如此,凡有言說,皆無實意。思慮是達不到的。我作的注經偈頌有兩句:立論唯依聖,得旨在忘情。立個論,有所說,論點,唯獨要依止聖言量。不是自個獨出新裁。經上的話,你一句一句都抄下來,不能得旨,得旨在忘情。在情見之中,有是非、有邪正、有分別、有眾生有佛——都是情見。你懂不了。把情見忘掉,掃光,才能得智。所以,不可稱智,不是追逐言語所能稱量的。因此,稱為妙觀察智取。妙觀察智轉什麼?轉意識。意識就是分別。有分別就不可能了解實際情況。無分別中妄生分別,根本就錯到底了,那怎麼能夠生智慧?要依智不依識。依識是妄情,不可稱智就是離言絕慮。
大乘廣智就是平等性智。此智平等,廣度一切眾生。不同小乘(小乘自了),度無量無邊的眾生,盡未來際。沒有間歇、沒有疲厭,游於無我。在清波里游泳(清波就是無我),在無我中游泳,同時也沒有無我。不但無我,無我也無,平等的來攝授,就普度了。平等性智,怨親平等、善惡平等、邪正平等,什麼都平等,平等普攝。只有佛有這個智慧,才能真做的到。我們起碼,應該是心嚮往焉。這個同體的智力,載運無邊的有情,同至無上菩提,叫作大乘廣智。得到無上的菩提,廣度一切眾生,這是平等性智。
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就是大圓鏡智。這個是轉了本識,本識是阿賴耶識。前頭把各種識都轉了,到這兒剩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方皈心源,真正歸到本心之源。一切種境,種是心裡的種子,境是種子發現而出外頭的境界。心內是種,發現於外就是境。種和境沒有不圓照的,所以叫大圓鏡智。大圓鏡智有五種殊勝:無等是第一個殊勝,得解脫之身,二乘也能得到,彼此共同的。大圓鏡智就是法身,是二乘所能共的,所以叫無等;無倫是第二殊勝。前頭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都是菩薩漸漸得到的。一點點的修持,一點點增長。大圓鏡智,唯佛頓證。只有佛一人能證到,而且頓證。更無餘類,沒有其他人能達到。所以叫"無倫"。這是第二殊勝。第三個殊勝,過於"不思議智"為"最";逾於"不可稱智"為"上";寬於"大乘廣智"為"勝"。是為第三、四、五勝也。所以名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經中說,以疑惑心者,不能信了佛的智慧,生疑惑心。以下,綜承曇鸞、無曉、峻諦(日本),併兼取憬興這些老師的精華(有三位外國人)。譯文大家讀起來很困難,取他們的意思,綜合為四個方面。
第一個,不信"不思議智"有大威力。疑,但念阿彌陀佛,未必能生。他不知道不思議智有大威力。這種人很多。"我沒作什麼功德,就這麼念念行嗎?"佛號的功德,非思量所能及,唯佛與佛能究竟。廣說起來,一切萬法都是自力他力,自攝他攝,總之,是信自信他。千變萬化,無量無邊,出種種法門。你怎麼能用凡夫有礙的情見、心意識來懷疑如來的無礙妙法。一小面鏡子,能現萬種相,千年積薪(千年堆的柴禾),一火燒盡(一個洋火頭能把它燒盡)。森林大火也如此。故至心一念稱名,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十念必生,又何足疑異。
第一就破這個,因為他不相信這個不思議智,對持名他懷疑,認為念佛只是死了能得點好處,或陰間多點元寶,不能相信如是的功德。
第二個,不信"不可稱智"。佛智沒有對待,離四句,絕百非。眾生都在這個四句百非之內。曇鸞大師的話:"不可稱智者,言佛的智慧絕稱謂(不可稱量),非相形待(不相對待)"。絕了對待,沒有對待,沒有相形,相待的東西,也不可稱量。何以言之?為什麼這麼說?說法若是有,必有一個知有之智;若法是無,也應有一個知無之智。諸法離於有無,因此,佛冥諸法(放下諸法)。知有的智,知無的智,沒有對待,沒對立面,則智絕對待。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佛是知,是神慧的立論,後來他寫不下去了。)以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知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雙非,也不是知,也不是不知來取佛,也不知道佛。)以非非知,非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四句之內,都是有過,都不正確。離四句再說一句出來,就沒說的了。眾生就那麼點本事,全不對。離此四句,即離百非。這個法,本體離開了對待。"楞嚴"的話最好,(要抓兩頭,抓一個先滅的"楞嚴",抓一個最後滅的"無量壽"。)佛說:"你是文殊嗎?"文殊說:"說我真文殊,無是文殊,若是文殊,即二文殊。"我真文殊,沒有說是文殊,如果說是文殊,就倆文殊。說是說非,早已成了對待。兩個文殊就成了虛妄。所以,這個智慧,離四句,絕百非。絕諸對待,思量所不能及,不可稱,不可說。從這個智慧流現出的念佛法門,功德也是不可說,產生的作用也是不可說。你不能生信,懷疑,就叫不了不可稱智。
第三個是不信"大乘廣智"。懷疑佛不能度盡一切眾生。"這麼多眾生,佛一個人怎麼能度的了"。懷疑一切念佛的眾生,怎麼能都往生。對阿彌陀佛起了一個有限度的想法。"這麼多人都到極樂世界,那裡裝得下嗎?"超情離見的事,十方的國土,都叫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這一切,言說總是表達不清楚。對治此疑,故說"大乘廣智"。此智無法不知,無煩惱不斷,無善不備,無眾生不度。
推薦閱讀:
※大道至簡64382的【易經講座】
※《跟我學預測》系列講座─第八講
※黃念祖居士 無量壽經講座32/69(發大誓願第六)
※王子4.16講座:牛股是怎樣選出來的
※河洛納甲法講座
TAG: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