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超大規模的集中遷徙為何難以避免?-搜狐評論
每年總有那麼幾個月,我們要談談春運。今年的鐵路春運自1月19日起至2月27日止,為期40天,其中節前15天、節後25天。春運期間,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2.3億人次,同比增加2554萬人次,增長12.5%,日均575萬人次。一年一度如同潮汐一樣的候鳥式大遷徙又要開始了…【網友評論】 |
春運有壓力,鐵路運輸有難處 春運歷史悠久,隨民工潮而壯大 春運,一開始稱「春節客運」,後來叫「春節期間的交通運輸」,再後來簡化為「春運」。春運的歷史可能比大家想像的要長。從1954年起,鐵道部就有春運記錄,當時日均客流為73萬人次,高峰客流90萬人次,時間為春節前後15天。1981年,「春運」兩字第一次出現在《人民日報》的標題上。1989年,伴隨著民工潮,媒體開始大量使用「春運」字眼。從此,一年一度如同潮汐一樣的候鳥式大遷徙不斷輪迴,時間也達到了40天。【詳細】 |
鐵路運輸:淡季吃不飽,旺季壓力大 與春運相伴而生的就是回家難。由於鐵路運輸存在明顯的淡旺季,在春節、黃金周、寒暑假等運輸旺季,由於農民工返鄉、大學生放假和出遊人數增加等原因,客流量加大,現有運力無法滿足出行需求;而在平時的運輸淡季,鐵路運力又會出現「吃不飽」的情況。「運力不足」確實一個回家難的一個客觀原因,春運期間要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疏散那麼大的客流量,壓力可想而知。從現有情況看,我國鐵路客運能力在平時是能夠滿足出行需求的,而春運期間要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疏散那麼大的客流量,壓力可想而知,「運力不足」確實一個回家難的一個客觀原因。【詳細】 |
人性化買票服務,這個可以有 一票難求和人山人海已經成為春運的經典畫像,受困於一票難求的是以農民工和工薪階層為主,與其他假期以工薪階層為主相比較,春運無疑更具民生意味。修鐵路解決運力需要時間,在目前運力下強化民生舉措、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卻是可以努力的。比如降低動車票價,提高高鐵的公共屬性;比如從制度上探索,全面推行實名制,讓火車票發售更公開、公正、公平;比如儘快推行網路訂票,完善電話訂票等。【詳細】 |
春運背後的傳統文化情結 人口集中流動就會產生運輸問題 解決春運問題,首先必須理性找出春運問題產生的原因。春運問題的核心是:一定量的人集中在一起。大家都集中回家過節日,導致節日客流量是日常客流量的2-3倍,就是人口再少,也會產生運輸問題,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其他國家。相反,要是沒有集中在一起,就是人口再多,導致產生了日常運輸問題,也不會產生春運問題等階段性運輸問題。要解決春運問題,也就必須從解決「集中」這個問題開始。【詳細】 |
春節回家,滿足情感需求 「春節回家」這一行為選擇的心理基礎是:滿足一種情感需求,即人們對「春節」賦予的一種情感寄託。節日是一種文化現象,春節更是如此。春節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語境下,是最隆重的節日。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與宗教、祭祀、慶典、聚會等相聯。傳統的春節,有關於「年」獸、萬年創建曆法、熬年守歲、貼春聯、賞冰燈等各種傳說;有掃塵、春聯、門畫、倒貼「福」字、守歲、爆竹、拜年、看大戲等習俗;還有大年初一不掃地、不走後門、不打罵孩子、相互祝賀新年萬事如意等風俗……這些林林總總、枝枝蔓蔓的講究,以其悠遠而深刻的人文礦藏,與豐厚的民俗積澱形成了文化含量龐大的春節文化,並且擔負起了文化的功能:一是辭舊迎新,打上一個人生的結;二是祭祀,祈盼人生幸福;三是宗親禮儀往來,找到個人定位;四是文化娛樂,體味生活之樂。春節文化歷經幾千年,質是不變的,這個質就是源於生養我們的「文化之根」。 |
法定假日偏少,人們扎堆回家 目前我們的法定假日中,只有春節反映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特色。一些傳統節日已經有逐步走向衰落的跡象,很多青年青睞西方的聖誕節等節日。實際上,世界各地的華人都很重視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香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重陽節為五大傳統節日,被規定為法定假日。與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們的法定假日偏少,只有10天,所以完全有增加法定假日的餘地。【詳細】 |
城市的工作很吸引人,城市留不住回家的人 農民工在城裡工作,卻無法長久立足 由於戶籍制度的限制,農民工在住房、醫療、子女教育等方面不能與市民享受同樣待遇,無法真正融入城市,只能在城鄉之間來回奔波,既沒有安身立命的自我認同,也找不到安居樂業的歸屬感。人口的隔離作用,使得外出務工者在他們工作的地方無法長久立足。他們不能把工作地當成自己的家園,回家團聚就成了一年一度的大事。【詳細】 |
城市化水平遠遠低於經濟發展水平 從目前的發展情況看,我國的工業化進程快於城市化進程,城市化率與同等情況的國家相比偏低,城市的結構規模與人口、經濟規模不協調。因此,大量的農民工以農民的社會身份承擔了產業工人的職能,推進了中國工業化進程,但卻無法在城市駐留,許多農民工的家人和子女也無法與農民工在打工城市一同居住。因此,城市化率偏低,城市化水平低於工業化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才是春運難背後的深層原因。解決春運難問題的大思路也還在於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讓農民工能夠在城市駐留。 |
城鄉一體化可以一定程度減弱遷移量 加速不同地區間城市發展的平衡和地區內城鄉之間的共同富裕。農民之所以外出務工,是因為城鄉之間、不同地區之間還存在收入等方面的差距。如果不同區域、不同城市之間發展相對平衡,農民工外出、或出遠門打工的動機就會減弱,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或避免春節期間的巨大遷移量。 |
專題策劃 搜狐評論 責任編輯:胡拜地
推薦閱讀:
※人在歸途,春運期間注意安全
※春運安檢防線上的「火眼金睛」
※劉若英當導演了,電影的文案可以每年看一次
※春節自駕1000公里回家後,我特別想要一輛自動駕駛汽車
※中國為什麼有春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