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母親是一種職業

今天我坐在這裡不是以一個專家"一個專家助手"一個成功母親的身份出現"而是作為母親義工來與大家交流。 我有一個女兒"不到8歲。我是因為有了孩子"才對家庭感興趣"才體會到這也是一門學問的。我是以母親義工走到現在的。何為母親義工:即為了家庭教育這個愛好"不講報酬"把母親當成一種事業來做。開始時"我的對象是我的女兒"後來發現"受益的不止是她"還有她的同學和許許多多孩子"我說我自己是個母親義工。 在國外"母親義工很常見"也很受學校"社會的歡迎.在我國"這還是一個新生事物。我想"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和開放教育觀念的滲透"它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我相信"在座的不少母親以後可能也會成為母親義工"從這個角度上說"我和大家是同路人。 現實中"我很少遇到知音"工作忙"瑣事纏身成為許多人的借口。沒想到"在滄州竟有個母親俱樂部"一些人干著與我相同的事情。德國一位教育學家說過"一個國家的命運不是掌握在統治者手裡"而是掌握在母親們手裡。我們作為國家命運的掌握者"衝破世俗的阻力"為了一個共同認知的話題坐在一起"我真的很感動。 剛剛解放時"我們主張婦女走出家庭走向社會"而當社會教育被推向極致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又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過去我們不承認母親是一種職業"實際上"大家必須把母親提到一種職業的高度去認識"必須明確—— 母親也需要成長 多年前"我看過一篇文章"文章的內容我已忘記了"但其中一句話至今仍記憶猶新.那就是——21世紀孩子們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年輕母親們之間的競爭"而年輕母親要進入這個競爭就需要成長。 一個女人生完孩子便由妻子自然」升級」為母親"我說"這只是生理型的母親"管孩子吃"喝"不生病的母親.要成為完整意義的真正母親"我們就必須成長"面對孩子成長中出現的許多問題"不斷學習。 我以一個母親的身份坐在這裡與大家交流"告訴大家我的經歷"經驗"教訓"這是我在孩子成長中學到的.大家聽我講"我希望你們不是想從這裡獲得一種教育孩子的靈丹妙藥"拿走一個解決孩子問題的偏方"而是從中受到啟發"然後自己動腦筋觀察孩子"從自己孩子的教育中獲取經驗""成為自己孩子的最合適的老師.母親需要這樣的學習"在這樣的學習中"母親才能不斷成長。 所有母親都像我一樣經歷過這樣一件事.孩子很小的時候"剛自己學吃飯.她哆哆嗦嗦地拿著一個小勺開始找嘴"一會兒把勺杵在腦門上"一會兒又杵到鼻子上"脖子里"在這反覆的尋找中"她終於找到了嘴.但如果作母親的不這麼觀察她"容忍她"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呢?"看這孩子笨得連嘴也找不到」"然後抓住她的手把勺放進她嘴裡.這兩種方式"最後的結果都是孩子找到了嘴"但第二種卻使孩子失去了自己得到經驗的機會.也許你會說"你的孩子大了"不用找嘴了.但我要說"遇到別的問題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就是這樣與孩子一起走過來的.接下來我講一下—— 我的女兒 當懷上孩子的時候"我希望我的孩子生下來是個天才"為此"我搞胎教並把它推向很高的程度.基而很遺憾"孩子是個早產兒"腦缺氧"窒息.女兒先天不足的現實讓我十分沮喪.我曾跟丈夫商量再生一個.先生很會做工作"他說:「行"咱再生.但有一個問題這個孩子怎麼辦?你得先把這個帶好"不然再生個"你也帶不好.先從她身上獲取點經驗吧!」 出院後"我承接了孩子的養育"開始以做媽媽的心態投入進去"努力使孩子接受早期教育.每天給她做幼兒操"做各式各樣的訓練"講故事"聽音樂.兩年的時間"女兒終於跟正常孩子一樣了。我興奮"在此基礎上"我接著做天才夢。因為我接受了「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培養的」這種觀點。這時期"我干過傻事"讓她學繪畫"結果是她從此不再碰畫筆.她學英語如醉如痴也在這個階段.當我的夢還在做的時候"孩子3歲因意外事故摔成顱骨骨折.當時我並不知道這會帶來什麼.大夫告訴我"這種外傷型骨折"有1/4的會引起抽風"不過兩年內不抽風"以後就不會出現了.從此"我就像對珍貴瓷器似的把她供著.一年後複查"對我打擊更大"孩子外傷引起腦萎縮.在一般情況下"她看上去是個正常孩子"但稍微提高一點就顯現出來"協調能力差"動作慢都是表象.可從那次以後"我再沒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過.因為"我希望她能像個正常孩子"不希望把陰影帶到我們中間"不願意周圍的人盯著她看。 那陣子"一個殘疾人運動會正在進行"當我看到殘疾人運動員比賽時"我不得不佩服他們"他們做到了一般健全人做不到的事.我下決心教會孩子戰勝自我.我看過一個故事"說的是夫妻兩人生了個孩子"但孩子兩腿不一樣長.母親就告訴孩子"所有的人原來都一條腿長"一條腿短"你看人家腿一樣長"那是練出來的.結果"孩子就不停地練"終於擁有了與玷常人一樣的腿.我希望自己的女兒也能這樣. 我是如何教育女兒的"下面我會在報告中陸續談到.我想先講講—— 直線人生與曲線人生 絕大多數母親曾走過許多彎路"因此希望孩子不走彎路不走曲線"兩點一線"直接達到目的地.實際上"這種認識是片面的"許多經驗的獲取必須要經過困難挫折"孩子的成長一定要經過這條曲線"這是成長的必然。如果今天他沒走曲線"明天就會走"這件事上沒走"那件事上會走.母親的願望不能代替事實。 孩子很小的時候剛學走路"地上有一張桌子"桌角是要碰著孩子的.當孩子碰著桌角晨"有的家長就會沖孩子大嚷: 「我早就告訴過你"你早晚非撞上不可"你就不聽"活該!」也有的母親怕磕著"就用手捂著桌角"保護孩子"不讓他靠近.雖然這個母親滑有阻止孩子的行為"孩子也沒受傷"但孩子卻失去了獲取經驗的機會.說到這兒"我要問你一個問題:你能永遠幫孩子判斷嗎?你能永遠跟著孩子嗎?都不能.所以我說"你不去保護"他碰了桌角"不會造成生命危險"只是痛苦一下"疼痛一下"你就沒有必要對孩子進行這種保護。因為這種保護的結果"是孩子沒有了對事物的判斷性.總之我還是那個觀點"孩子要走的彎路還是要讓她有個很深的體會"那便是—— 溺愛的孩子不會長大 我曾是一個在漲愛中長大的孩子"在家裡"可以說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我哥哥就不行"我干一點壞事兒"只要推到哥身上"他准得挨一頓臭揍"哥哥往往成了替罪羊.我在這種環境下長到3歲上幼兒園"我的厄運就來了.小朋友都不跟我玩"沒人願答理我"教師也不喜歡我.這時"我開始怨恨別人"怨恨老師.當我有過那段經歷後"我就不想讓我的女兒再像我那麼做.因為我明白了"溺愛的孩子不會長大"缺乏責任感. 說一個物別簡單的例子"我在家從來不刷碗"不幹家務"我母親主張"小孩子該讀書時就讀書"家務不用學"長大自然而然就會幹了.長大後"我也果然會幹了"但做飯刷碗不是我的一種習慣行為"而是生活的一種點綴.飯我可以做得很好"我能露一手"可如果一日三餐讓我做"謝謝"我不幹"我寧可下館子.為什麼?實際上"潛移默化使我有了惰性"使我沒有機會品嘗原汁原味的生活.我的原汁原味的生活到哪裡去了呢?被我的父母過濾掉了.等我工作了"結婚了"我收入比較高"家務活兒我不願干"好"就請個阿姨來做.可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一輩子條件都很好.後來"我做生意賠了錢.怎麼辦?自己做吧"那感沉不好受呢!所以我說"讓孩子接受最本質的生活是最重要的.我要放手讓孩子品嘗原汁原味的生活.這就有了—— 女兒第一次進廚房 我女兒學英語"且說得不錯"因此"我們有機會認識了一些國外家庭"發現了許多讓我驚訝的事情.有個美國女孩叫美玲"一個混血兒.一次我們一起到公園去玩"她媽媽拿出香蕉餡餅給我吃"我嘗著很好吃"就對美玲說: 「你看"你媽媽手多巧"這餅做得這麼好吃.」美玲卻說: 「這是我做的.」她當時只有4歲.我幾乎不能相信她的話"可她媽媽給予了肯定.那你還會做什麼?我問。孩子說"她會做餅乾"烤蛋糕"會自己沖早餐"會很多東西.當然"他們的飯西方化"做起來比較簡單"但另一方面"從中表現出的教育觀念很好"即讓孩子了解原汁原昧的生活"不去過濾生活。在這個過程中"她就會了解"一日三餐是必須做的事情"而不是我願或不去做都行的。 相比之下,美玲從生活中獲取的經驗比我近6歲的女兒要豐富。我為什麼不讓孩子做,因為我怕孩子做飯燙著。就這個問題,我還與美玲的媽媽討論過。她這麼說:燙也不會燙得太厲害,她這次燙了,下次就燙不著了。聽了她這種解釋,當時我認為她這樣當媽媽太不負責任了,過後,我想想,不負責任的恰恰是我自己,事實上,人家說得沒錯,我們往往這樣,小時不讓孩子學,等大了七八歲了,我們又說孩子:怎麼這麼笨呀,這麼大了什麼也不會幹?家長有沒有考慮過:是我們自己從來沒有讓他會過! 從那時開始,我就讓孩子下廚房了。記得第一次,女兒做的是雞蛋湯。打雞蛋時,她將兩隻小手洗乾淨,把雞蛋捏破,把過殼撈出來。鍋里放上涼水,打開爐子,燒開,然後把雞蛋倒進鍋里,擱點鹽,點點油。當然,有我在旁邊適當指導,什麼叫水開了,爐子最後要關好,等等。最當全家喝這個湯時,我由衷地讚賞自己的女兒——這是我小小的女兒為媽媽做的飯。 許多家長往往忽視了小時候對孩子的培養,認為孩子長大了自然而然會做事兒。其實這是不對的,在此,我再給大家講講—— 一個留學生的故事 不少人也許都看過電影《我們的留學生活》,它很火過一陣子,巧合的是,事後我才知道其中一個主人公是我母親朋友的孩子。那是主人公的父母拿著電影錄像帶來我家時告訴我們的。 看過影片的人都會記得那個清瘦英俊的小夥子,他在考試前被趕出來,後來在一個便當店完成了自己的學術論文,獲得碩士學位。當他父母看這部片子時,淚流滿面。為什麼?有一個情節,大家或許記得:小夥子到一個飯店要了兩份餃子,他說——「別以為我天天都能來此打牙祭,這是我吃了一個星期的速食麵節省下的錢。雖然這餃子不如我媽媽做得好,但我已經很滿足了。」他說:「在這一點兒上,我不得不怨媽媽,她沒支委會我包餃子,沒支委會我生活。在日本,我最大的問題不是學習,而是自己不能好好地照顧自己。」他的父母看到這裡流下眼淚。我想,這淚不是因孩子學業上的成功,而是為他們生活上的失敗而懊悔,他們沒有在孩子小時候教會孩子該學會的東西,連基本生活是什麼孩子都沒有感悟過。 無疑,小夥子的道路是很多家長夢寐以求的,出國留洋,碩士,博士,一份好工作。但他卻也缺了什麼。直到現在,他回國,他媽媽總要做許多好吃的給他。但我要問一問:媽媽能天天給他這些嗎?他能在自己想吃的時候都得到得了嗎?當然不能。大家要明白,不要過早經孩子安排一個直線人生,將來孩子長大要靠的還是他自己。 說到這裡,我想談一談相的問題,即—— 不要取代孩子的價值觀 在成人看來,坐車比走路好,坐小車比坐公交車好,坐飛機當然最最好,這是成人衡量好壞的標準,它是以錢為價值尺度的。但這原本不是孩子和價值觀。在孩子眼裡,坐過幾飛機、汽車後,也許會覺得,坐飛機最不好,坐在裡面不能動,只有白白的雲,藍藍的天,亮亮的太陽,沒多少可看景物;坐火車比它好,因為坐火車沿途能看風許多不同景色,田野、河流、樹木、村莊,而且它們都一樣樣往後「跑」。坐汽車就更好,能隨時停下來。從孩子角度說,走路可能最好,可以隨時觀察,這兒螞蟻在打架,那兒有個小蟲,他可以去捉。但我們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價值觀,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的強加於孩子。慢慢地,孩子接受了成人的觀念。這樣到十四五歲,就有一種情況出現了:「我的衣服600多快,你的才400快。」被比下去的就要回家跟媽媽要好的,這時,媽媽會承受不了,埋怨孩子,覺得孩子的要求太過分了,可反過來,家長你想漢想過,是誰把這種價值觀灌輸給他的?在孩子幼小時,正是家長說話、做事,把自己的觀念,自己的價值評判帶給了孩子,影響了孩子。 到底該如何尊重孩子的價值觀,讓他們在生活中自由地領悟和感覺,自然而然得到自己的價值標準呢?我從一個老外身上得到了啟迪—— 我與老外撿垃圾 這個老外一家非常富有,我想可能是我這輩見到的最富有的人。女主人是中國人,後來嫁給了一個英國貴族。她工作非常忙,孩子的教育就托給一位家庭教師,這位家庭教師年收入就達50萬元。 我與這位家庭教師關係不錯。一次,她得意地告訴我她發現一樣「寶貝」。我一看,是別人家扔掉的菜罈子。我非常驚訝:「你要這個幹什麼?」只見她打開一個紙箱子,我看到了什麼?裡面是一個一個口袋,口袋上貼著標籤,打開看,雞毛、廢紙筒、包裝紙等,最最讓我不理解的是還有瓜子皮——西瓜子皮和葵花籽皮。我吃驚:「你撿它們幹嗎?你什麼東西不能買來?」她說:「你錯了,年有的東西都能買來,但童趣你是買不來的,孩子的喜悅是買不來的。」我當時並不理解,甚至還諷刺她——噢,你是個拾破爛的大王呀!她聽了竟很高興:「好,我就是拾破爛的大王。」我可是一點讚賞的意思也沒有。 然而,過了一段時間,我無意間走進她教的這兩個孩子的教室,我驚訝了:牆上掛著一幅非常逼真,漂亮的獵頭鷹,用的東西正是瓜子皮,雞毛,核桃皮等等。我在他家裡看到過許許多多國內外買回的高檔玩具,但教師告訴我,孩子們親自製的獵頭鷹是他們最喜歡的東西。喜歡它的原因不在於花了多少錢,而在於他們花了心血,「花」了自己的想像。 除此以外,我還看見窗台上放著好多植物,這些植物是同類的。但可以看出,它們被有意錯開了種植的時間,高低不同。我問這是為什麼,家庭教師回答,為了讓孩子觀察,讓他們看出不同成長時期同類植物的不同特點。哎呀,我是自愧不如。這些東西沒有特別的,都是生活化的。人家是教師而我這個孩子的母親又做得怎麼樣呢?我真是感慨又感動。她還告訴我,那個泡菜罈子就是為了給植物安個新家,因為它們長大了。 從他們生活的點滴中,我看出,我們給教育的定位常常是純粹而又純粹的,讓孩子不犯錯誤是教育,教給孩子知識是教育,可我們從來不把生活當成教育,我們給孩子提供教育時把許多本質的東西都過濾掉了而實際上,生活本身就是教育,而且是更本質的教育。 我們成年人往往用錢來衡量事物,但是,卻很少想到,有時恰恰是錢剝奪了孩子的快樂。這就引發出這個家庭中的另一個小故事—— 富翁的孩子為什麼偷東西 這個家庭的女主人非常忙,為了讓兩個女兒接受中國傳統的教育,她把家安在了北京,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可她的銀行總部設在香港。於是,每周五的晚上,她都打「飛的」飛回北京,與孩子團聚;星期日晚上再飛回香港。她為不能常跟孩子在一起,不能全心全意照顧孩子而愧疚。所以,她想補償,用錢來補償,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每次回來給孩子帶回不少價格不菲的玩具。我以為,她的孩子是生活在天堂裡面。但是很不幸,這兩個孩子都有個不好的毛病——偷東西。問題是家庭教師發現的。一天她跟我說她不會說中文要請我幫個忙,到幼兒園跟教師解釋一下,孩子拿回了不是她的發卡,必須送回去。在中國,不論教師還是孩子,對外國孩子都多一份寬容。拿個發卡,別人也不在意,我也認為,這對兩個孩子不是太大的事。可家庭教師說,這不是小事,因為兩個孩子經常這樣做,甚至到超市去偷。 那麼,到底哪兒也了問題呢?「是孩子的父母的錯,因為他們用錢剝奪了孩子們的快樂」。當時,我不太明白這話的意思。後來,我想通了。記得我小的時候,能吃一塊糖是很高興的事——小心地剝開糖紙,吃完糖,還要舔乾淨糖紙,把紙放在水裡泡凈,風乾後夾到書本里。其實這種喜悅已遠不是得到一塊糖的喜悅,而由此延伸了許多快樂。當然不能否認這也是物質匱乏時的悲哀,但另一方面,孩子長期的盼望,一旦得到滿足,那種快樂是無可比擬的、超價值的。而這兩個孩子恰恰沒有這種快樂,要空虛,買;要那個,買。許許多多的買,孩子失去了期待得到滿足後的歡娛。沒有快樂,她們就去找,到哪兒找呢?這個東西不能拿,我知道,但我拿了,沒人發現,心裡就高興,就美!瞧,快樂從這兒來了。 你說,這和道德有什麼關係?不是道德德育出了毛病,而是因為環境封殺了孩子的快樂。就像成年人用坐車封殺了孩子走路,用怕燙著封殺孩子做飯的快樂一樣,我們用無數「不可以」,封殺了孩子無數的快樂。因為勻行為的不適,造成了兩個孩子行為的不端。 接下來,我要談到—— 欣賞孩子也有學問 欣賞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已經成為家長的共同認知,但我要說,如何欣賞也需家長動腦筋,不動腦子地一味欣賞也是害人的。 我曾與一位在國外受過多年教育的朋友談起中西方教育的不同。她舉了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她說,一個兩三歲的孩子自己穿衣服,面對這種情況,中國媽媽可能會說:「看你穿得歪歪扭扭的,怎能么見人?」然後,她便幫孩子生新穿好。那這孩子從中獲取的是「知羞恥」,穿得不好,難看。換一個西方母親可能就會這樣,「瞧,你穿得真棒,你真了不起」。也許衣服穿得根本不像樣,領子窩著,扣也系錯了。但媽媽不在乎,可能會自豪地抱著孩子出去走一圈,逢人就誇:「看,這是寶寶自己穿的。「這是讚美式教育。一般情況下,這種教育沒錯,但朋友的一句話讓我深思:如果這個孩子不是三四歲而是七八歲,衣服穿不好,你還不讓他「知恥」,還讚美他,這是不是儍了?所以欣賞也要看對象,分時間。 受朋友啟發,我開始關注如何欣賞的問題。孩子兩歲時,她做了什麼事,我便讚揚她:「寶寶,真棒,我真為你驕傲。」她欣然接受。但當她三四歲時,我領悟到,不能再這麼稱讚下去了。有一次,我一進家門,她就鑽進洗手間,我跟過去一看,原來她把洗手池刷得乾乾淨淨。我說:「寶寶,你真是個好孩子,我太喜歡你了。」然後,就出來干別的事了。過了一會兒,我突然發現,她還在洗耳恭聽手間刷池子呢!「你怎麼還刷呀!」她說:「你沒告訴我呀。」我說,媽媽不誇你是好孩子了嗎?「可你沒說池子刷得是不是乾淨。」噢,我才明白,我是沒告訴她,我誇她不具體,而她不需要這種寬泛的稱讚。所以,我就說:「客店客店,你刷得很乾凈。」她卻說:「真的嗎?」看,這時再稱讚,她開始懷疑了。這使我認識到,稱讚要具體,哪怕指出她的不足,她都能接受。 就這樣,我又做了幾年,這還不容易嗎?稱讚具體、適宜、恰當。但後來,我又是發現問題了,孩子對我的稱讚不感興趣,而對同齡人的認可更看重。這是我下面講的—— 孩子學騎自行車 我的孩子因早產和3歲時受過腦外傷的原因,動作不太協調。為了鍛煉她,從5歲時,我便教她學騎自行車。每次我都很注意表揚和鼓勵,而且表揚得很具體,但她仍然不願騎。就這樣,磕磕絆絆學了一年。 她6歲那年的夏天,在一個小操場上,有幾個小孩子在爭騎一輛自行車,那幾個孩子沒我孩子年齡大。看人家爭搶,她似乎很羨慕,躍躍欲試,我便說:「你也過去騎騎吧!」她走過去:「能讓我騎騎嗎?」幾個小孩子見來了個大個兒,扔下車子走開了。女兒扶起車子,正在這時,從樹後轉過一個小女孩,她說:「車子是我的」。女兒問:「我能騎騎嗎?」「好吧!」這時,女兒喊我:「媽媽幫我扶著點兒。」沒想到,只這一句話,就把那個小女孩的話匣子打開了:「那麼大了,你還讓媽媽扶著,我才4歲,就會騎了。你多羞呀!」說得我都覺得難堪,認為她傷害了我女兒,再看女兒也是眼淚汪汪。她用手撥拉開我:「不要你管。」兩個小時,她摔了兩個小時,沒讓我扶一下,她會騎了。 當她騎著自行車立到我面前,興奮地喊「媽媽,我會騎馬自行車了」時,她的眼淚「刷」地流了下來。我也忍不住流淚了。我沒有想到一個孩子的話對她那麼重要,她開始關注別的小朋友對她的態度和評判,開始進行橫向比較了。那麼多小朋友會騎自行車,沒有人誇他們怎麼怎麼好,而一個小朋友蔑視的眼神,讓女兒明白媽媽的稱讚是虛假的,她需要的是公眾的認可。至此,我還重申,家長只有動腦子,才會使一個教育方法好。 有的家長可能說,對自己的孩子來說,這些都已晚了,不是的,相反,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我要告訴家長,你所有的教育不要只為孩子的現在,而是要—— 為孩子的成長做準備 家長應該永遠走在成長著的孩子的前面:孩子出生後,你應該為他上幼兒園做準備;上幼兒園後,你應該為孩子青春期的變化做準備。 昨天,我與一位家長聊天,她說起孩子剛上幼兒園那陣兒,自己很揪心,孩子離不媽媽,而且 一下子就是八九個小時,孩子會怎麼樣?我理解她的心情,但我女兒上幼兒園時,我並沒有像她這麼焦慮。為什麼?因為我早就為孩子上幼兒園做了準備。定時定點吃飯,為訓練這一點,我斷掉她的零食,吃飯時讓她抓緊時間,否則規定時間吃不完,飯就端走。還有睡覺等。因為上幼兒園前,我就給她做了「預備動作」,入園後,她很快就適應了那裡的生活。 女兒入小學前,我就研究訓練她的學習習慣,讓她自己收拾房間,收拾書包,告訴她丟了書本要自己負責任,學習是她自己的事,不是為了媽媽。另外,鍛煉她在嘈雜的環境下學習的習慣。 這些「準備」不是我與生俱來就會的,也是與其他家長交流後得到的。這裡我要提到的是另一個老外的家庭。這家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其中女孩與我女兒很投緣,常在一起玩。我們兩位母親是不介入他們的玩耍和爭鬥的。突然,我發現,咦,怎麼少了一個,再一看,男孩在房間一角看書呢!開始我以為他不願跟女孩玩或性格內向,時間長了,我知道,不是,他也很活潑,有時甚至很淘氣。我就奇怪了:他為什麼能夠在這麼一個嘈雜的環境下安靜地看書呢?我問他的媽媽。沒想到,這位母親委不經意地說:噢,這是個習慣。我問好是怎麼培養孩子這個習慣的。她說:「我在中國生活了這麼多年,發現中國人很在乎讀書,看書一般要安安靜靜,坐下來,不讓人打擾他,久之,在嘈雜的環境下例子就看不下書。而我們從不把看書當成特別的一回事,委平常,不用講究環境。也正因如此,他們讀書有抗干擾能力。 我受啟發,便函著手培養我的女兒,並設計出一套方案。兩歲時,女兒安靜地在房間畫畫,看書,我給她關著房門,後來,我把她的房門打開,只關住客廳的門,再後來,我把有電視的房間門也打開……一步步,經過這種訓練,她逐漸習慣了在嘈雜環境下專心致志干她喜歡的事情。這為她上學鋪墊好了道路。 現在,我又在做一件事—— 為女兒青春期而著書孩子的青春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階段,能否順利渡過這一轉型時期,孩子與家長關係是否融洽,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家長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如今,我已經在為女兒青春期的到來做準備,準備什麼呢?寫自已成長年經歷,寫出在教育她時的成敗和心路歷程。為什麼這麼做?我有一份擔心。等女兒大了,她可能會想:媽媽有車,也會開車,可以帶我去上課,為什麼每次非要讓我乘地鐵,擠公交車,別的家長不這樣,是不是媽媽不愛我?媽媽有錢,可以給我買某件東西,她卻不給買,說自己沒錢,是下是媽媽不愛我?在這種情況下,她青春判逆期的表現會很強烈的。那我怎麼能告訴她媽媽是愛她的呢?通過《與孩子一起成長》這本書告訴她。至於她接受不接受,接受多少,那取決於她。不過,我相信那時她會有一個最初的人生價值判斷。也許她讀了這些東西會和媽媽交流,說出希望得到什麼樣的愛,她心目中什麼是愛。所以,我還在成長在為做青春期到來的女兒的媽媽而成長。我想我這樣做,到孩子青春期時,會對媽媽的認可程度高一些,也讓孩子有一個成長的空間,有個超越母親的空間。 我們也必須承認,母親不是完美的,所以,我要談到—— 女兒逼我學英語 中國傳統教育有句名言:身教重於言教,實際中,原來許多家長更多的卻是言教。現在我們強調身教,強調身教重於言教,這的確是種進步。這裡,我還想再發展一步:身教重於言教這句話不錯,但是,如果把它推向極致,就沒有給孩子超越母親貿下空間,也就不會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出現,孩子就會說:「你都沒上大學,憑什麼讓步我一定上大學;這道題你都不會解,我做不上來也是應該的。」這不能不讓我們思索。 我自學過去10年繪畫,父母一聲令下,我沒有去考藝術院校,使我終生留下遺憾,我很想在女兒的教育中補償回來。 我認定女兒是個畫家的材料。在我的「教育」下,女兒最後連畫筆也不摸,連畫兒也不看。因為她只要一畫,我就認為她這條線沒畫好,這樣畫就不對,所以她不弄了。可有一個東西也就弄,什麼呢?英語。這可是我最害怕的。 當她無意中接觸外語,會說外語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讓她忘了吧。我的朋友,同學都不理解。我說:不讓她忘了還能怎麼樣呢?我教不了她,我又不會。後來,同學說,我不信你一個大人教不了一個1歲的孩子。我也不信,教吧。1歲的孩子沒有上課的概念,「寶寶,我們來學英語。」她說了:「媽媽,我要吃蘋果。」我正干著別的呢,她來了:「媽媽那邊有個『BOY』。」我沒明白怎麼回事,因為對我來說,這個時間不是英語時間。等她說:「媽媽,那邊有個小哥哥。」我才知道好說的是『BOY』。這種情況下,我怎麼辦,只好踏踏實實,一點點學,一點點教。早晨起來,把過去的「早安」改為「good morning」,晚上再說「good night」,這樣,從一句加到兩句,三句,到最後,我們兩個人到9點以後就不說中文了。你說,在這個過程中,誰教育了誰?應該說,我一直在被我女兒教育著。 更可氣的,她見著老外就讓我「出醜」。她看電視,知道哪種長相的人說英語,於是,在大街、機場、賓館,見到老外,她就跟人家去說,我則站在旁邊聽。在這種情況下,我被她督促著。到了3歲,她愈發「膨脹」了。她到了英語角,那個地方是我從不敢涉足的,因為我一句話也聽不懂。可我女兒如魚得水,在成人英語角,當別人拿不準跟一個3歲的孩子如何說話時,她硬抓住人家說英語。現在,她快8歲了,每星期五都要去英語角,在那裡,她找到了自己的一個天地。找到了也自己的驕傲。她知道,媽媽是可以超越的。 在此,我還要告訴大家,孩子可以超越媽媽,媽媽更應該給孩子立個梯子—— 讓孩子超越自己 我女兒學英語沒有使用過任何正規教材,沒上過任何正式的英語班,她曾在北京舉辦的少兒英語比賽中兩次獲獎。但昨天,她打來電話告訴我,她在前不久參加的英語考級中沒有通過。這個自負的小傢伙終於讓我等到一次機會。 說真的,她雖然沒通過,我依然很欣喜。因為她沒有過應試的訓練,沒用過正規教材,她還是考了個相對高的分數。但我目的是想借這個機會告訴她:你不是最好的,你還有發展的窨,你沒通過,媽媽不怨你,但你應該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就出在讀和寫上。在這個過程中,我想她會接受現實,她會明白她必須要超越自己,戰勝自己。這就牽涉到一個問題,家長應怎樣給她立個超越自我的梯子。 超越自我是每個人的希望。在這中間,家長要注意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試想,如果我們沒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一個孩子剛上學就不喜歡學習,那麼,9年義務教育中,他該多麼痛苦呀!那麼怎麼保護呢?是不是要家長充當「二老師」呢?不是的。在孩子兩三歲時,我們要鼓勵孩子提問,激發他的好奇心,並給予解答。孩子再大些,當他具有了一些知識,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問題時,家長就不要急於回答孩子的提問了,而應給他自己探索和成長的空間。我就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告訴大家—— 一個6歲女孩的研究報告 這個研究報告來源於女兒的一個問題。她說:「媽媽,我特別喜歡漂亮的動物,見到它們我就想摸摸。」我趕緊告訴她:「你可別隨便摸,有的漂亮動物有毒。」過了一會兒,我把這事兒忘了她又來了:「媽媽,花蝴蝶有毒嗎?」這下,我傻了,我還真不知道。「媽媽也不知道,等媽媽看看書再告訴你,行嗎?」女兒走了,我突然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錯誤,女兒提出問題時,我為什麼說媽媽看書後告訴她,為什麼我不和女兒一起去書呢?我在想,我們幹了一件什麼樣的傻事呀,就相當於孩子上動物園,我告訴她怎麼怎能么走就到了,孩子又要上頤和園,我又告訴她怎麼怎麼走。結果,孩子就認識了一條路。 其實到動物園的路很多,怎麼讓孩子認識更多路呢?一個辦法——教孩子識別地圖。孩子認識地圖了,他的足跡就會比我們大得多。現在,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住處化時代,孩子需要的是獲得住處的手段,我們的任務就是幫助她找到這種途徑。 基於這種認識,我便對女兒說:「你不是想知道蝴蝶有沒有毒嗎?那好,咱上圖書館查書。」打遍北京所有圖書館的電話,終於找到一家少兒圖書館。帶女兒到那兒,查了許多資料,我們認識了許多蝴蝶和其他昆蟲。晚上回來,女兒完成了她的第一份學術研究報告。 後來,在女兒的再堅持下,她把文章投到了《北京晚報》,參加了正在舉辦的「暑假你讀的一本好書」的徵文,她獲得了二等獎,而且是參賽年齡最小的選手。 有了這次經歷,她再有問題,就知道可以上圖書館查資料了,後來,又知道了上網查詢。為解決一些問題,她還走訪過地震局,消防局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她獲得了一種能力而不只是知識本身。 還有,如何鼓勵孩子主動獲取知識呢?我認為,重要的在於—— 把學習興趣培養在生活中 什麼是學到的知識?我們也許都有一種經驗,在學校學習了許多,但到後來,該還給老師的都還給老師了,該忘得凈光的都忘得凈光了,最後剩下的那些才是自己的知識,是源於生活本身的知識。而這些知識多數可能正是你自己喜歡的東西,是你主動獲的東西,並不完全來源於課堂。因此,我們家長就要總結自己的體驗,擅於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並適時告訴他得到知識的渠道。 一些家長可能告訴過孩子,查電話號碼撥「114」,但有多少家長讓孩子新手試過呢?我就有這樣的經驗。女兒到商場去玩,發現除了電梯外還有樓梯,問我為什麼,我告訴她是緊急出口,著火的時候用的。她問我有電梯為什麼走那兒,電梯不是更快嗎?當時,我就想回答她,可我忍住了,讓她自己想別的辦法。「著火,哪管兒?」我說消防隊。「消防大隊怎麼走?」「可以打『114』查消防大隊的電話號碼,再打消防隊的電話問。」 回到家,女兒開始打「114」。一會兒她把電話掛了。「媽媽,不對呀,裡面沒人說話。「原來,號碼撥完,有兩聲鈴響,然后里面問你查哪兒,你才能告訴人家。而女兒不知道,她撥完號碼就開始說要查哪兒,等查貿易員接聽時,只聽到了她半句話,可能以為有人搗亂,就切斷了。於是,我告訴她等裡面有人問時再說。好吧!第二次接通,人家告訴她了。剛說完,她就放下了電話。號碼是什麼?沒記注。我說,你再問,拿支筆記一下。這下她坦然了很多,拿了支筆,「68……」,人家掛了,她還沒寫出完,又沒記下來。我說這樣不行,你聽完,先在心裡記住,然後記下電話,馬上寫在紙上。第四次,才真正查出來。可從這以後,「114」怎麼回事她就知道了。所以,我說要注意把學習興趣培養在生活中,然後,貿下孩子自己學習的窨。家長不公要告訴他方法,而且要讓孩子去實踐,通過實踐,孩子能對知識有更深的領悟和體驗。 到現在,我女兒已完成了幾份學術報告。沒人相信,一個7歲孩子能寫出出一份完全按規範寫成的科學報告《海水為么是鹹的》。我認為,生要的不是報告本身,而是孩子科學思維模式的樹立和培養,是提出假設加以驗證,得出結論的科研方法的掌握,是在實踐中學習,在生活中感悟的途徑。關於這一點,我想講一下女兒的一個社會實踐的故事—— 女兒街頭賣玫瑰 對孩子參加社會實踐到生活中學習鍛煉,家長們態度不盡相同,但女兒的一次街頭賣玫瑰的經歷,讓我看到了這種學習的必要。 那次,她約了幾個小夥伴到橋頭賣玫瑰花。她們自己進貨,回家自己包花,然後再到橋頭去賣。第一天,她在橋上來回走了多少遍,也沒賣出幾支,她根本上不知道,賣花是要叫喊的。看花從自己手中漸漸萎縮,凋謝,孩子開始動腦筋想辦法。最後一天,她們用買一支花送一支花,外加送一首外文歌的辦法,終於把花全部賣掉。賣的過程中,她還知道了,當你賣花時,成年人不會因你是小孩子就對你的所寬容;當她們被工商部查抄時,孩子明白,做買賣也得辦手續,也得合法經營。當然,她更明白了勞動的辛苦和掙錢的不易;三天下來一算帳,賣花賺了8塊錢,不夠3天吃飯的,與她參加一次比賽得到的150元相比,她知道了勞動價值的不同,找到了創造更大價值的動力。 一個小小的賣花行動,她寫出了3篇文章,記錄了從進貨到銷售的全過程和自己的感受感悟。我覺得,她在這次實踐活動中學到了許多平時學不到的知識,得到了孩子在課堂上得不到的鍛煉。 生活就是教育,社會就是課堂。這句話的確不錯。 現在尊重孩子、欣賞孩子成為家庭教育中大家的共識,但隨之,要不要批羨孩子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我要說,一定要批評,但必須注意方式方法,要盡量做到—— 給孩子畫一個大圈 一位老師曾跟我說起,學生們做「看圖說話」,圖中表現的是同學間的互助,可一個學生怎麼也說不到點子上,那老師能否指出他的錯呢?現在許多情況都是這樣,問題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其他方面。我主張,對孩子來說,你要盡量給他畫個大圈,讓所有孩子都能站到這個圈子裡。你幹嗎非要讓他說非對即錯那麼具體的標準答案呢?我見過一幅圖,它沒有情節,只有印跡,無人街道、人的足跡、小鳥爪痕、蘋果核、花瓣等,題目是請你講講剛才這裡發生的故事。任何老師都沒有答案,孩子可以展開想像,怎麼說都不算錯。 所以,批評孩子有時得看你給他的是什麼?是設一個籃球筐,他投中就對,投不中就錯;還是畫一個大圈,讓孩子很容易進入其中。另外,我們要允許孩子探索,要鼓勵,培養他的發散思維能力。如學摺紙,我們能不能多給他幾種材料,電光紙,皺紋紙,等都供他選擇。當孩子拿吹朔紙時,一折,「咔」折了,摺紙折不成,這會兒,他會自己有個判斷——這種紙脆,不能折。好事實教育了他,這樣比你直接批評他,效果不是更好嗎? 這裡,我還想談一下家長與學校老師的關係,尤其是女孩子的家長,很有必要聽聽我的意見—— 數學與女孩子 無論家長還是老師對教育的認知程度越來越高了。可能有種現象大家注意到了,小學時期,女孩子一般語文學得委好,數學就差些。為什麼呢?有一個觀點認為,女孩子形象思維、認知能力較強,抽象思維、邏輯思維差,這種觀點也被許多家長接受。但我要說,事實不是這樣,問題是老師的態度及兩門課程間的不同。語文是可以意會的,很多時候它的答案不是惟一的,像造句、組詞,而數學就不行,它要求精確,猶如一台嚴密的機器,對就是對,錯就是錯,1+1等於2,你了「3」,准得個大「X」。實際上,這種過分強調的精確,會禁甸孩子的思維。尤其剛上學的孩子,數學課上,學「12+8」老師一般說「先拿2和8相加得10,然後兩個10再相加得20」,要求孩子用完整的話把這個過程說出來。但一些孩子雖然懂,話他卻說不完整,這樣在老師那兒就通不過去,孩子會受批評,而這種批評會當著班上許多孩子進行,孩子的自尊心就會受到傷害。 生活中,大家往往生視成人的自尊而忽視孩子的自尊。在北京,呼機停了,傳呼台都不能打「因欠費停機」,而要說「因固停機」,因為有人告狀:你知道我為什麼不交費嗎?不是沒錢是不想用了,不要了。那麼為什麼我們把成人的自尊得這麼重,卻不考慮孩子受的傷害。很多老師批評孩子是作為一種手段——「殺雞給猴看」,而這種種手段最大的受害者是女孩子。為什麼?因為女孩子認知、感悟能力量很早就具有的,她對外界的感覺、對別人的態度很敏感,老師沒有說她,她已經很焦灼、緊張了。她不想讓老師批評,所以就拚命按老師要求的那樣去做。漸漸地,女孩子的思維被數學老師固化了。她只按老師的路子跑,只學了一種解題方法。但到了中學,老師不再一步步直接告訴結論,而是主張「條條道路通羅馬」,這時候,女孩子就要傻了,固化的思維阻礙了她思維的發散。 那麼,家長就不能給孩子保護,不能幫助孩子嗎?能,只是很多家長沒那麼做。那該怎麼辦呢—— 家庭要成為孩子溫暖的港灣 孩子在學校受到批評、打擊,老師把你請去,這時,家長不要對孩子大加訓斥,不要認定孩子其笨無比,也不要回家充當「二老師」給孩子補課,重要的是要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選擇適當的時機,採取適當的方法,用孩子聽得下去的語言講給他聽。什麼叫適當?我想這就像學騎自行車,左倒、右倒、歪歪扭扭,最後才能找到平衡點。管孩子也一樣,沒有專家,它需要你嘗試,自己尋找話合自己孩子的平衡點。小學數學主要教給孩子的是數理邏輯,只要他弄懂了數與數之間的關係,技術不好是可以練出來的。邏輯不好需要你輔導,但這輔導需要寬容,防止給孩子造成一種心理暗示:我數學不好,需要補課。這樣,他興趣就沒了。家長要調適孩子的心理,要多與老師溝通,既然保護孩子,又讓孩子感覺到家的溫暖。要讓孩子認識到,不管他怎樣,媽媽都會愛他,在外面受到挫折,他回家可以找媽媽傾訴。家就是避風的港灣,媽媽永遠會理解他,接受他。 有些家長等孩子一上學,就跟老師說:「孩子交給你了,你打也打得,罵也罵得,只要學習好就行。」這叫什麼?這叫不負責任,你想想,老師管那麼多學生,你就這麼一個孩子,你都負不起責任,老師憑什麼能保個個孩子優秀?你要明白,老師也是一種職業,先不論老師能力、精力、責任感如何,我覺得,家長首先要認清自己身上的責任到底是什麼,到底有多重,要關心孩子,不放棄孩子,與孩子多多溝通,建立牢固的親和力。 您正在看的文章來自家長交流論壇 http://www.pq22.com,原文地址:http://www.pq22.com/read.php?tid-1598.html
推薦閱讀:

媽媽,讓你久等了!
劉基母親富氏墓(騎龍格)|≌≌陰宅風水≌≌
十贊母親
[父親節,願天下父母親節日快樂,幸福安康!]

TAG:職業 | 母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