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高房價是前任政府有意所為

「居者有其屋」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在這篇名作中,道出了幾千年前先賢的理想國——「居者有其屋! 病者有其醫!勤者有其業! 勞者有其得! 少者有其學! 童年有其樂! 讀者有其校! 弱者有其助! 老者有其養!車者有其位! 工者有其薪!農者有其地! 商者有其利! 優者有其榮! 能者得其用! 閱者有其悟!學者有其為」。

然而幾千年過去了,中國人的理想國在哪裡?回到房地產,中國樓市的調控始於2003年。那一年,恰逢我國房改5周年,房價在取消福利分房政策的刺激下,開始不斷攀升。當人們還在爭辯房地產是否有泡沫時,調控大戲已經悄然登場。而真正的瘋漲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所以說,2003年的第一輪調控,不如說是利益集團助漲推高房價的開始。

2003年:將房地產作為國經濟支柱產業,利益集團喜大普奔,房價瘋漲開始!

翻看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房價上漲數據,2000年房價上漲0.2%;2001年房價上漲5.4%;2002年房價上漲3.7%。但是一線城市房價上漲明顯,於是在2003年6月,央行發布121號文,要求商業銀行只能對主體結構已封頂的商品房發放個人住房貸款,規定對購買高檔商品房、別墅或第二套以上(含第二套)商品房的借款人,適當提高首付款比例,不再執行優惠住房利率規定。

利益集團頓時炸開了鍋!任志強隨後通過媒體炮轟「121號文件」,他認為「121號文件」如果嚴格執行,將使整個經濟形勢都受到影響,許多房企將面臨資金鏈斷裂,銀行也將冒著大量貸款無法回收,造成呆賬死賬的風險。全國各地的開發商通過開會、發言、撰文等方式,旗幟鮮明地集體反對「121號文件」,北京的開發商們甚至以建立房地產聯席會議制度來「集體救市」。

於是中央政府妥協利益集團,2003年國發18號文「多數家庭購買或承租普通商品住房」的提法,據當時媒體報道,這一規定使房地產開發商「驚喜不已」。因為政府放棄了自己保障住房供給的公共職能,大力推行住房產業化了。把經濟適用房由「住房供應主體」換成了「具有保障性質的政策性商品住房」,同時,把房地產業定性為「促進消費,擴大內需,拉動投資增長,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從此,住房供應基本落入了開發商手中。相應地,從此各級政府財政收入開始穩步甚至加速增長,其中土地出讓金和各種房地產稅費貢獻巨大。

與此同時,地方政府開始成為房地產盛宴的獲益主體,一改過去協議出讓方式,而是嚴格控制土地供給總量,土地交易實行招拍掛,採取價高者得的辦法,各地賣地收入陡增。據全國人大2004年《土地管理法》執法檢查組的報告顯示,「1992年至2003年。全國土地出讓金收入累計達1萬多億元,其中近3年累計達到9100多億元,而「18號」文發布的第二年的2004年全國土地出讓金竟高達5894億元!

然而在地方政府大肆依靠土地獲益的同時,直接引發的是房價的爆髮式增長——2004年房價上漲15%;2005年房價上漲16.7%;2006年房價上漲6.7%;2007年房價上漲14.8。

2008年:大肆救市措施出台,4萬億刺激,房價開始新一輪瘋漲!

這一輪救市的背景是2008年房價跌幅1.6%。而過去數年漲幅最高的是2005年的16.7%,漲幅最低為2006年6.7%。

2008年在國際危機的影響下,經濟在下滑的同時,房地產出現成交下滑,價格出現微跌,根據當年國家統計局數據,2008年房價跌幅僅為1.6%。過去數年年漲幅最高的是2005年的16.7%,漲幅最低為2006年6.7%。數年幾次調控房價失效的同時,在國際大環境的契機下,有可能實現房價回歸理性!然而在微跌1.6%的情況下,各級政府以保增長的名義,開始紛紛救市,讓中國房地產錯失徹底終結瘋漲的機會。

中央發文暫時放鬆之前的對房地產的緊縮的調控政策:第一,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和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第二,降低住房交易稅費,對個人首次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住房,契稅稅率下調至1%,對個人銷售或購買住房暫免徵印花稅,對個人銷售住房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第三,增大商業性住房貸款利率下調幅度,加強對個人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金融支持,金融機構對居民首次購買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提供貸款,其貸款利率可降低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 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0。27個百分點;

在救市這一點上,地方政府顯得格外積極,紛紛出台地方版救市措施!重慶和天津分別推出了"購房退個稅"和"購房降低入戶門檻"兩項"重磅"刺激政策,從而在業內掀起波瀾。江蘇省宿遷市更是對購房戶實行財政補貼,凡在2008年1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間購買住房的,可獲得0.5%到7%的財政補貼。

更為激進的是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推出4萬億宏觀經濟刺激計劃,各方紛紛質疑刺激計劃,預言該舉措將助推房價。於是在2009年的兩會上,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表示,4萬億元投資計劃民生投資佔44%,沒有一分錢進入「兩高一資」和產能過剩行業,也沒有一分錢進入房地產行業。

然而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兩會閉幕之後的第一天,北京就在一天之內出現了3個地王。央企大肆進軍房地產的時間恰恰是在有4萬億投入的2009年,這無法不讓公眾質疑央企是沾了4萬億的光,才能在拿地的時候表現出「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

審計署在一份報告中披露,上海江橋城市建設投資公司以京滬高鐵名義獲取銀行貸款20億元,其中13.2億元用在了土地開發等無關項目上。而且,針對2009年下半年以來信貸資金屢屢違規被挪用到股市、樓市的現象,銀監會多次發文進行風險提示,並採取措施以確保信貸資金真正流向實體經濟,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公眾的看法。

自2009年3月中旬起,不約而同開始出現成交反彈,各地樓價報復性上揚。由此,樓市從年初的「波動調整」轉為「升勢不可阻擋」——2009年當年房價上漲23% ; 在隨後幾年中儘管在幾次調控中有所收斂,但是2010年房價上漲7.5%;就算在2011年實行了極為嚴厲的限購限貸措施,當年房價仍上漲6.8,2012年房價上漲7.7;2013年房價上漲7.7%。

2014年:需要救市嗎?

與動輒百分之二十幾,十幾的上漲,曲曲一點幾,零點幾的下跌需要如此驚恐嗎?

2014年第一輪救市取消限購。從今年3月份開始,幾個樓市成交大幅下降的城市已經對「限購」政策作出了「鬆動」嘗試。最後到全國46個限購城市中,除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三亞五地外,其餘40個城市已經取消限購。

2014年第二輪救市取消限貸。國慶長假前一天,以鬆綁限貸為主要特徵的房地產市場救市政策第二波已經開始了。除了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全國所有的城市購買二套或者二套以上的住房,都有可能享受首套房貸的三折首付和七折利率優惠。這種在信貸層面大尺度的寬鬆,不僅意味著之前三套禁止貸款政策壽終正寢,也意味著,一線城市之外的房貸不再分居住需求和投資需求。這完全是一種為去庫存、挽救房地產的貸款政策,甚至比2008年的房貸政策都要寬鬆。

2014年第三輪救市箭在弦上。據報道,國慶節前後,央行信貸政策鬆動的曙光,給蕭瑟已久的樓市帶來一絲暖意。有消息說,就在國慶前後,不少地方政府的住建、國土系統官員頻繁進京,與中央相關部門「開小會」,得寸進尺,需要進一步救市措施。

在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政府以及開發商大聲疾呼紛紛要求救市的同時,市場真的有那麼慘不忍睹嗎?

2014年6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5月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房價環比下降0.16%,是自2012年6月以來23個月首次由漲轉跌。1-5 月份全國住宅成交均價下降1.2%。與動輒百分之二十幾,十幾的上漲,曲曲一點幾,零點幾的下跌需要如此驚恐嗎?


推薦閱讀:

學者:未來10年 中國人口下降到或只佔世界3%到4%
學者:中國正爆發一場「光棍危機
【學者】列奧·施特勞斯:什麼是政治哲學?[下]
明代墓碑刻「扯淡」兩字 學者稱墓主或為崇禎
「馬克思主義,永遠不過時」(學者風采)

TAG:政府 | 房價 | 學者 | 高房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