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先生逝世,這個寫《鄉愁》的詩人至死都沒有回到故鄉

展開 廣告 首頁 推薦 正文 余光中先生逝世,這個寫《鄉愁》的詩人至死都沒有回到故鄉

果醬音樂

余光中,走了,享年89歲。

這恐怕是昨天最糟糕的一個消息。

我還記得去年的時候,余光中還在再版(第三版)《守夜人》的時候笑嘻嘻的和周圍的媒體記者們打趣的說著,「再過十二年我就一百歲了」,只是誰也沒想到,我們都沒等到那個十二年。

鄉愁早已貫穿我們的人生

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對余光中的印象源於那篇初中課本里的《鄉愁》,一枚小小的郵票,一張小小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墳墓,一灣淺淺的海峽。

老師說,創作《鄉愁》時,余光中也不過二十餘歲。看著課本插圖裡那個已經滿頭白髮的老爺爺,那時候我想像不出,也體會不到「鄉愁」的滋味。

殊不知,這樣的鄉愁卻像是一粒種子,從此種在了我們的人生里。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余老先生的一生

余老先生一生漂泊,從南京到四川,從大陸到台灣,求學於美國,任教於香港,最終落腳於台灣高雄的西子灣畔,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藝術的熏陶研習,讓余老先生在中西文學界享有盛譽,往返於兩岸多國,卻依然從未有過「歸屬感」。

他詩文的主題,多離不開「離鄉」「鄉愁」「孤獨」「死亡」,讀他的詩,迎面而來的是一種入骨的蒼涼與頑強。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他的一生,都把鄉愁寄託給了海峽對岸的大陸,只是至死,他也沒能跨過那灣淺淺的海峽,沒能回家。

或許,這就是遺憾吧。

2017年的鄉愁已是一座矮矮的墳墓,我們在外頭,余老先生在裡頭...

大師隕落的時代

我們生活在一個大師隕落的時代。

彷彿我的記憶還停留在去年5月楊絳先生的離世,轉眼間,余老先生也隕落了。

雖然對於大多數的我們,對他們的認知只是停留在課本里,但那些傳世的文學作品卻在不知不覺中深深的影響著我們。

不愛背課文,卻至今能脫口而出「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我們需要珍惜的時代。

余先生出生於南京,而昨天南京又下雨了,彷彿在哭泣,在送別。

不多言,只願余老,一路走好。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德國幾乎沒有流浪貓和流浪狗?
老祖母的遭遇------藉此希望告慰沒有血緣關係的繼祖母
黑人總統為何沒有改變黑人處境?
人生短得連嘆息的時間都沒有 (2)
楊紫又「變臉」了 不過感覺沒有以前美了!

TAG:詩人 | 故鄉 | 逝世 | 沒有 | 先生 | 鄉愁 | 余光中 | 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