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眾生如何與阿彌陀佛相應?
06-19
凈土法門的本質要點大安法師了解佛的本懷之後,我們要把出生死、成佛道作為我們學佛的終極目標,這種正信、正見先要接受。要實施這樣的目標,這就得考量:我選擇什麼法門?七覺分的擇法覺分首先告訴我們要選擇法門,開始第一步怎麼走,非常重要。那就要了解八萬四千法門的通途法門,以及凈土特別法門的這種難易區別。佛一代時教說了很多法門,通途教法有一個特點:都是靠自力——都是靠自力修戒、定、慧,斷見思惑,出離分段生死。縱然宿世曾經是修行人,善根深厚,這一世一聞千悟徹悟自性,就是大徹大悟,但是到達這個水平也不等於他解決了生死問題。因為解決生死,是需要「證」的,不僅僅是「悟」的,「證」是要斷見惑、思惑。如果見、思惑只是斷了一部分,還沒有全斷,生死輪迴還出不去呀! 即使斷了見惑,得到初果須陀洹的位次,還需要七次往返天上、人間,三界還出不去呀!證到二果斯陀含,還要回來一次;證到三果阿那含,還要在五不還天——五種凈居天,進一步斷上二界的思惑;斷盡思惑,成了阿羅漢,得九次第定,才有資格說「所作已辦,長揖生死,不受後有」。如果見、思惑沒有斷盡,那還要在這個世間輪迴,雖然有一定的修行,有一定斷惑的功夫,但是一投胎,就有隔陰之迷,這種投胎之昏,那都是昏迷顛倒的,接觸五欲、六塵的境界,都會生起貪戀執著。由於我們的貪、瞋、痴、慢、疑這個思惑還沒斷,外面的境界一現前,思惑就出來了——猶如乾柴烈火,所以這個世間的眾生很難修行啊,實在是難於上青天! 所以,在輪迴過程當中容易退轉,你今生有一定的覺悟,下輩子轉生,由覺到覺的人極少;反之,從迷惑進入更深一層迷惑的更多。上根利智的聖人都是這樣,更何況是凡夫。所以這個五濁惡世,真的是一刻不能停留,善導大師說「魔鄉不可停」吶,這個概念非常貼切呀,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是魔鄉啊。什麼叫魔鄉?魔的那種本事就是五欲誘惑——讓你享受種種的五欲——財色名食睡,讓你貪戀執著,把它作為你生命的目標,你就成了魔子魔孫嘛,困在三界裡面出不去嘛。所以你轉生,誰能擺脫五欲六塵的誘惑,以及我們六根接觸六塵造作的無量的惡業?所以在輪迴的過程當中,我們確實是一世不如一世,今生能夠僥倖得人身,下輩子誰能保證得人身?如果我們騙了人,欠了債,你不還清,你來世就披毛戴角做牛做馬去還;如果造作上品的十惡,你就下地獄了(現代人大多數下地獄)。 在修行的過程斷見惑——見惑一般指身見、邊見、見取見、邪見、戒禁取見,就是知見上的迷惑顛倒,你要把這個見解上的迷惑斷掉一種,猶如截斷四十里寬的激流,難度有多大?這種氣概、這種道力需要有多大?所以說斷一品見惑都難上加難,更何況思惑?思惑就是貪、瞋、痴、慢、疑,那就更深入,如油入面啊,可見,斷見、思惑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太難太難!了生脫死——要解決生死,尤其是分段生死確實不容易啊!古代的安世高大師都能知道前生後世,他就是從安息國到我們中國還過兩次命債;唐朝的圓澤禪師也有神通,能知道前生後世很多事情啊,然而碰到那個懷孕三年等他投胎分娩的婦女時,他也痛哭流淚——感嘆「業力不可逃」,他擺脫不了業力啊。斷見思惑太難,所以通途自力的法門只能契一部分的根機,不能普被上中下三根,更不能大暢諸佛度化眾生出離生死苦海的本懷。 我們了解了通途靠自力修行斷惑證真之難,才會反襯出念佛法門的可行性與重要性。唯有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凈土一法,它是專門靠阿彌陀佛的宏誓願力來橫超三界的,無論我們的善根成熟不成熟,無論我們造的惡業是輕還是重——哪怕造了五逆十惡的重罪,哪怕是造了阿鼻地獄的重罪,只要信願持名都能橫超哇!所以這個法門,就是只要你有信心,只要你願意去,只要你念這個名號,臨命終時一定會承蒙阿彌陀佛垂慈接引,往生凈土。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我們就是佛心中的苦難眾生,阿彌陀佛看到我們輪迴三界,對我們望眼欲穿,等待了我們十劫,他金色的手臂十劫以來都垂下來接引我們,只要我們願意把求救的手伸出來,阿彌陀佛金色的巨掌緊緊地把我們抓住,把我們安立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呀! 所以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帶領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及西方凈土的聖眾都來接引念佛人,到西方凈土七寶池、八功德水裡面誕育我們的法身慧命。可見凈土法門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根利智的人上品上生,就能夠到西方極樂華開見佛,就悟證無生法忍,很快就能分身無量,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得佛授記,得百千陀羅尼總持法門,就是頓然地圓滿佛果。 這個「頓圓佛果」反映什麼?就是凈土往生一法是快速成佛的法門,它是頓超的。頓超是什麼意思?我們這個世間,按通途教理,成佛要先斷見思惑,進一步斷塵沙惑,塵沙惑斷盡後再斷一品無明惑,進入圓教初住位,那還要經過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到等覺菩薩,次第斷完四十一品無明,這是有次第的。但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的頓超就是不需要經過這麼四十一個階梯,一往生就是阿鞞跋致——不退轉菩薩,頓然超越一切次第,能夠快速成佛。正因為能夠快速成佛的這個優勢,我們才能理解,為什麼普賢菩薩要以十大願王勸勉善財童子與華藏海會四十一位次的法身大士發願求生極樂世界! 善財童子已經是證得等覺菩薩的身份,為什麼他還求往生?按他的自力修行,他也可以現生成佛,但是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更快——頓圓佛果,這是凈土法門的一個特點。這是上根之人——上至等覺菩薩,也求往生凈土是由於「頓圓佛果」的特點吸引他去。那麼,下被惡道眾生,包括惡業重者——五逆十惡的罪,乃至於在三惡道、蜎飛蠕動的這些眾生,他只要願意去——深信,發願,持名,他也能夠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去就入聖流,入到聖流就是阿鞞跋致。無論什麼人去,都能夠平等得到阿鞞跋致果位,阿鞞跋致就是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惡業重的人到西方極樂世界也能得到「位不退」,「位不退」就是得到聖位後不會再退到凡夫位。所以他雖然是一個業力凡夫,但是他就有這種功德善用——六種神通現前,身體也是紫磨真金色等等,這個利益就非常稀奇。這是凈土法門不可思議的地方,十方世界的教理不能詮釋的。所以凈土往生一法,頓圓佛果,圓證三不退,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度脫眾生之秘要,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為什麼十方諸佛都出廣長舌相來讚歎凈土法門?就是說十方諸佛在自己住持的剎土,都在宣說凈土法門,因為這個法門能夠表達十方三世諸佛度化眾生、暢佛本懷的最本質的功能作用,是上至等覺菩薩,下至罪業凡夫都可以共同平等修行的奇妙之法,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大平等、大慈悲的法門。雖然等覺菩薩修行,他也不會覺得自己吃虧;我們這些愚夫愚婦修行,也能到達跟聖賢共處一處的利益,有高攀之意。有這樣殊勝的功德利益,所以很多大乘經典都在開顯這個凈土法門的心要,西天、東土歷代祖師都在仰遵佛陀的教示,共同修行這個念佛往生一法,所謂「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同歸此法界」,這是萬善同歸的大法門、三根普納的一個圓頓法門、普門法門。所以這裡把凈土法門的本質要點,透過跟通途自力法門的比較,就更顯出它的勝異方便。大安法師:眾生如何與阿彌陀佛相應? 「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摘自《徹悟禪師語錄》)凈心,就是談行持了。《華嚴》講圓融和行布,圓融可以一超直入、頓悟,在凡夫地上也能夠見解與佛同齊,大徹大悟,但是在修證的過程當中也不無次第,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到十地的過程,這是凈心的過程。但是這個次第,也不如念佛殊勝,「亦無如念佛」。這話是不是溢美之辭呢?是不是在抬高凈土法門,而且有些自我誇耀呢?不是這樣的,這是有他的道理的。為什麼清凈心的行持沒有比念佛更殊勝呢?因為「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一念相應一念佛」,體現了凈土法門的一個本質特點:以佛的果地覺作凡夫修行的因地心,因心果覺相互互動、感應、溝通。首先我們從往生這個層面上來看,怎麼叫相應?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要接引一切眾生往生到西方凈土,去得阿鞞跋致,去圓證佛果。我們凡夫也發起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願心。凡夫願往生的心和阿彌陀佛願攝受眾生往生的心,這兩個願心相應,首先要這樣。然後,從名號的功德來看,阿彌陀佛名號是無量光、無量壽的意思,無量壽是豎窮過去、現在、未來超越時間的德能、寂定,無量光是橫遍十方超越空間的德能,所以無量光、無量壽就是法界的體性,就是一切眾生的本覺。一切眾生都具有佛性的本覺,但都被汩沒在煩惱、執著裡面。現在我們一念覺悟,開始修行,這就是始覺。始覺就是凈心的過程,始覺和本覺合一就是究竟覺,就成佛了。那麼這句彌陀名號,就是我們的本覺;我們以信願念這句名號,就是始覺。始覺和本覺相應,也就是我們能念的心是佛,所念的名號也是佛。佛佛相應,佛佛相念。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是第二個相應。第三個相應,就是阿彌陀佛全體的功德,藉助名號的媒介,投到了眾生修行、修心的因心裏面,所以叫因賅果海,果徹因源。我們這一念念佛的心,就涵攝著阿彌陀佛全體的功德之海。阿彌陀佛全體功德之海全體地滲入到我們凡夫眾生的心裡,所以我們能念和所念當下呼應,相應了。而這個相應是要以信願作為前提的,深信切願是相應的秘訣。所以我們一持念這個名號,馬上就和彌陀的願力共振、共鳴、溝通、互動。我們一念至誠地念,我們的始覺跟本覺相應,這就是「如子憶母」。《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說「如子憶母」,「子」就是我們的始覺,「母」就是本覺。母子相憶,母子天性相關,這就像我們的本覺和始覺,以空印空,似水投水,同質地對應在一起。所以越念越親切,越念越歡喜,越念越超越人我是非的對待,把我們本有的無量光壽啟發出來了。所以念佛是清凈心的最上的一種行門。那麼從上面的討論來看,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完整地具足著「悟」和「修」。悟就是明心、開悟;修,就是凈心。這句名號具足這兩個重要法門的綱要。問:身為業力凡夫,應如何廣發大願,堅固大願,落實大願? 大安法師答:這要注意,我們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四十八大願是阿彌陀佛稱性宣說的,也就是在因地以大菩薩的身份,稱合實相法性宣說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業力凡夫是沒有這個水平的。 那我們怎麼發願呢?要隨順阿彌陀佛的大願來發我們的願,而不是說我要發跟阿彌陀佛一樣的大願。 阿彌陀佛大願的核心,就是要接引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於是我們就發願:我今生一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發這個願,就跟阿彌陀佛大願相應了,就感應道交了,馬上就能轉化業力。 阿彌陀佛的大願就像一個大磁場,向整個法界輻射的很強的磁場。為什麼我們要發願?不發願我們就像是一根草,草跟這個磁場之間不產生作用,吸不過來。如果我們發了往生大願,就是使這根草變成一根針,針跟磁場才能相應。 即使是一個大修行人,若不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很難與阿彌陀佛的大願相應,無法感應道交。就像一塊玉,雖然很高貴,但與磁場不發生作用。 所以,感應道交就是我們的發願要跟阿彌陀佛的大願相應,阿彌陀佛大願是要慈悲攝受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我們就隨順彌陀的這個願,發願往生就好了。 當我們往生這一願成就之後,所有的大願都能成就;如果往生的願不能成就,其他所有的願都會落空。 大安法師:念佛是明心之最要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摘自《徹悟禪師語錄》)我們憶念佛的功德,憶念佛的光明,憶念佛所展示的無盡的莊嚴,尤其是憶念這句名號和持念這句名號。這句名號就是佛心,就是涅槃妙真如心,所以當下我們凡夫的生滅心就安住在清凈心上,安住在真如之心上,就能夠以巨大的能量使我們得禪定,得三昧,現前見阿彌陀佛。如果現前不能見阿彌陀佛,也能夠帶業往生,到西方凈土,蓮華綻開,見阿彌陀佛。這個「現前當來」,現前是現生得念佛三昧見佛,當來就是未來往生凈土,見阿彌陀佛。無論是現前還是當來,必定是可以見阿彌陀佛。這時候所見的阿彌陀佛,就是我們自性的彌陀,就是這個妙真如心。所以念佛一法是單刀直入,不假方便,不需要藉助參禪、止觀、持咒,就是一句名號解決問題。「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把我們的妙真如心、如來藏心打開。這就是「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入到無生法忍。所以說,念佛就是明心之最要,還有比這更直接的嗎?「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不是一般的禪,而是無上的,無與倫比的,最深邃的,最微妙的禪。禪是什麼?禪是佛心。我們在念名號的時候,這個名號就是佛心,就是無上深妙禪。我們已經安頓在這個禪上,佛心上,這就叫「此身已在含元殿,何必覓人問長安」,你已經在皇宮裡面最核心的含元殿裡面了,還需要去問長安在什麼地方嗎?就好像我們已經在北京的中南海,還需要到處打聽北京在什麼地方啊,怎麼走啊?沒必要。(待續) 大安法師:怎樣憶佛念佛? 憶是我們的內心繫念牽掛,不能忘懷,就像家裡發生了一件很重大的性命攸關的事情,這時候你在上班工作當中,無論怎麼忙,心裏面自然都牽掛著那個事情。所以我們以至誠懇切的心,把憶佛念佛貫穿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惟此為大,好像死囚渴望逃離監獄那樣,天天憶想著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決定能救度我們,自知必定往生,心生大歡喜。遇上種種逆緣,他人誣謗,不生瞋恨,應作思維:「我是要往生西方凈土的人了,何必跟他去計較呢?」如果污穢貪慾的心上來了,應思惟:「我都要去凈土蓮華化生了,怎麼還能有貪慾的心呢?」看到貴重財物生起盜心時,應思惟:「我都要去西方凈土,那裡金銀七寶具足,我怎麼能去拿人家裡的東西呢?」 憶佛就是在一切時、一切處憶念阿彌陀佛的相好光明和慈悲願力,憶念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憶念六字名號的功德利益。念佛憶佛能將阿彌陀佛的功德彰顯在吾人身上,身心柔軟,止惡防非,全攝佛功德為自功德,便能降服貪、瞋、痴、煩惱,香光莊嚴,是故宜常念佛憶佛。大安法師:人生本是一場夢,念佛喚醒主人翁 生死大夢要徹底醒過來卻非常不容易(一般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所以,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就找到了一個讓我們醒過來的簡易方法,就是讓我們在這個輪迴夢中憶佛念佛。因為佛號裡面都是朗然大覺的大光明境界,都是醒過來的大涅槃境界,都是醒來人(覺者為佛)的功德,所以就讓我們常常憶念這個名號、執持這個名號。你念念念阿彌陀佛,越念越親切,就是「聲聲喚醒夢中人」。我們的主人翁(佛性、真我)在睡覺,在酣睡,現在要把這個酣睡的主人翁喚醒,就是無量光壽(阿彌陀佛)。怎麼喚醒呢?通過念佛喚醒。如果不念佛,那麼他就永遠睡在那個地方,永遠執著他夢裡面那個卑劣、虛幻、污濁的身體以為他真實的身體,我們眾生可憐就可憐在這裡!!!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吾人大事因緣,同居一關,最難透脫,唯極樂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也。具此深信,方能發於大願。深信發願,即是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凈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然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凈業者,不可不知也! (蕅益大師《彌陀要解》)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店鋪設計布置生意興隆招財法--阿彌陀佛趨吉運的時空博客
※凈空老法師開示---問:念阿彌陀佛時,要不要想阿彌陀佛?如果想的話,應該想哪個樣子?
※[轉載]走阿彌陀佛的路子(凈空老和尚開示)
※常敏法師答: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有緣眾生能聽到嗎?
※為什麼佛教徒一見面就合掌稱「阿彌陀佛」?「六度」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