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雖為慢性病但是千萬拖不得,要及時治療,因為它的會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在心理上也給人一定的打擊,甚至導致有些人對生活失去信心和希望。除了常規的治療方法,針灸也是不錯的選擇,今天咱們就一起看看是怎麼用針灸治療的吧?
支氣管哮喘為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變態反應可分為「外源性」和「內源性」兩類。外源性變態反應原來自體外,如花粉、皮毛及魚蝦等;內源性變態反應原來自體內呼吸系統感染灶的細菌及其產物等。神經功能的變化對本病的發生也很重要。
【臨床表現】
陣發性帶哮鳴音的呼吸困難為本病的主要表現。多突然發作,發作時張口抬肩、氣急不舒,或喉間聲如電鋸、痰鳴作響;甚則端坐呼吸、口唇發紺。發作間歇無任何不適。
【治療】
1.取穴
風門透厥陰俞。
2.操作方法
患者正坐垂肩,醫者手持3寸長針,從風門進針,成15°角向厥陰俞透刺,分段提插捻轉手法,短促行針。先針一側,再針另側;針後在脊椎兩側針刺部位各拔火罐10~15分鐘。哮喘發作時針刺,病情重者每日2次,輕者每日1次。
3.病例
例一:牛某,女,56歲。1969年11月21初診。
哮喘反覆發作4年。經常口服麻黃鹼、氨茶鹼、磺胺嘧啶等葯。此次因突然呼吸困難,口唇發紺6小時而來就診。檢查:痛苦表情,唇青面紫,張口抬肩,呼吸氣急,兩肺哮鳴音明顯。診斷為支氣管哮喘。用上法針、拔治療後,哮喘即時減輕,6小時後又按上法治療1次,喘息癥狀基本控制。
二診(11月22日):哮喘顯著減輕,呼吸已不感困難,能平卧睡眠,除右肺呼吸音略粗外,其餘均清晰。仍用上法繼續治療。
三診(11月23日):諸症消失,雙肺呼吸音清晰。同法又治療1次,以鞏固療效。
例二:庄某,女,47歲。1967年3月1日初診。
因敵敵畏過敏引起哮喘已5年,每年發作2~3次,多在秋冬季節發病。此次發作已3天,因他方治療效果不顯,故要求針灸治療。檢查:患者張口抬肩,胸悶、氣急,端坐呼吸,口唇發紺,喉間痰聲如鋸,雙肺哮鳴音明顯。診斷為支氣管哮喘。用上法治療5次,癥狀消失,隨訪2年未複發。
【按語】
背部腧穴治療哮喘,中醫學已有記載,如清代《張氏醫通》載:「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近代治喘用穴,一般是根據《靈樞·衛氣失常》載「其氣積於胸中者,上取之;積於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滿者,傍取之」的原則選穴。風門又名熱府,古代醫家認為此穴是風寒濕熱等致病因素入侵體內之門戶,有疏散風寒、調理肺氣的作用;肺俞系肺之俞穴,為肺氣聚集轉輸之處,厥陰俞為心包經俞穴,故3穴配伍能宣陽解表,寬胸豁痰,宣肺理氣而平喘。這與現代醫學的認識是不謀而合的,因風門、肺俞和厥陰俞位於第3、4、5胸椎旁,交感神經鏈的附近,為呼吸系統疾病的病理反射區。針刺或拔罐作用於這些部位後,由其所產生的刺激信號阻斷了支氣管病理信號傳入中樞神經系統,從而緩解了來自相應神經中樞的緊張興奮,擺脫了神經中樞的病理優勢,消除了支氣管肌肉的長期痙攣狀態。
筆者在臨床上發現,有些支氣管哮喘患者在第1~8胸椎兩側與肩胛骨之間,可出現以下幾種陽性反應:①自覺該部酸沉重脹;②局部有冷感;③肺俞或其他穴部位有壓痛點;④距脊椎兩側0.3~0.125px處有條索狀結節物。視上述反應特點,分別相應的採用針、拔、艾灸、刮治或挑刺等方法治療,都能獲得一定的止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