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了凡生意經 第十六集

做善事有事上善,有心上善,做善事有功德有福氣,心上善福氣大,事上善福氣小。善心真切即一行可當萬善,這個就給我們講的很清楚了,我們平常行善的時候,對動機要格外的謹慎。那麼了凡先生講明白了,事上善心上善,接著又跟我們講,況合縣減糧萬民受福乎?為什麼加這句?本來講好善心真切即一行可當萬善,畫句號就可以了。我在讀這段的時候有個體會,因為很多人對於心上善產生的作用不能接受或者不能理解。為了幫助大家理解,況合縣減糧萬民受福,減糧食稅這一件事情是不是一萬個人受益啦,一萬人受益是不是得萬福了。因為你無法理解心法,又從事上給你講萬善的道理。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體會到,《了凡四訓》是針對不同的緣分的人來講的,每一種人在裡面都能得到真實的利益。所以這本書大人能讀、小孩能讀、男人讀、女人讀,甚至不識字的人也能讀。大家就想了不識字怎麼讀呢?有人誦讀了,然後把它變成MP3,聽也是讀啊也受益。後來我在北京講課的時候,有一個學員就特別上心,下課以後來找我說老師,他本身是嗓音很好,我聽他講話音質很好,他說我想把它誦讀一遍然後錄下來,給大家來聽。你看人明白道理以後他對這個善事就特別的敏銳,機會完全是在敏銳當中發現的,真的是這樣的,不管識字不識字,只要聽到《了凡四訓》他就能聽懂。你比如說善事了,首先是動了善心,所以說這個地方大家知道《了凡四訓》只要你接觸到,這就是你的緣分,不管你識字不識字,都是你快要發達的信號。未發其福先發其慧,這就是個信號。

接著往下看,吾即捐俸銀請其就五台山,齋僧一萬而迴向之。了凡先生做善事已經變成一種生命的狀態了,不是所謂特別的事情,是平常的事情。有福德他就迴向給別人,有工資他也迴向給人家,所以你就知道實在的、能量的他都迴向了。關鍵那個心發出來了,就是我幫你。那麼了凡先生齋僧一萬,他為什麼要把工資供養和尚,那供養別人不行嗎?為什麼要供養和尚?在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和尚幹嘛的?和尚是修心的,提升心性的。如果不能在心上來救人,他如果窮,你給他糧食吃,只能就他急,不能就他窮,只有解救心性才能解決窮的問題。

這個中石化曾經在四川有一個項目,因為事故泄露給當地造成一些損失。每一戶賠四十萬錢,農民拿到四十萬錢,這數字不小啊。之後呢在全國做皮肉生意的人都到那個縣去了,不到一個月,四十萬錢就都到別人口袋裡去了。你說四十萬錢下去了,幫人了,只幫到他錢,沒有解決他窮,思想沒變啊,教育重要。如果他讀《了凡四訓》就救他窮了,他就會積善,積善之家自然就有福氣。所以說幫人要幫心,這是最究竟的、福德也是最大的。了凡先生明白的這個道理,不是急不要救,急也要救,根本是要救窮,窮只有改變思想才能把窮救過來。所以過去凡是捐助做慈善的,無非是把錢投向兩個方面,一是教育二是醫療。醫療是救命的,教育是救心的。所以我們行善要明白這個道理。

接下來這段文字所講的內容就更重要了,孔先生算餘五十三歲有厄,余未嘗祈壽,是歲竟無恙,今六十九矣。這是了凡先生立命當中碰到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最後給我們點破,我們平常講有求必應心想事成。了凡先生求登科,登科得到了,求生子兒子得到了,求中進士,進士得到了,這個我們都理解,有求必應。

這個地方就講了另外一樁事情,孔先生算我五十三歲就要死了,我也沒有祈也沒有求壽命,現在我已經六十九了,壽命也延長了,難道不求也能得到嗎?提出這個問題來。我們就要反思了,到底要求不要求呢?前面讓我們這麼求那麼求,現在叫我們不求。大家不要糊塗,這是兩種境界,那麼不求也能得到嗎?是的。為什麼呢?這個做善事動善念,念頭是生命的種子,動一個善念,五福都包括在裡面了。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都在裡面。就像生孩子一樣,一顆生命的種子播種下去這個孩子五官就俱全了。你沒有聽哪個媽媽說我兒子要有耳朵,沒有哪個媽媽這麼說的,我兒子要有鼻子,沒有哪個媽媽這麼說的。她知道只要你一顆生命的種子種下去五官都有,五福也是這樣子的,大家平常看牡丹花,一顆種子下去,你看到樹枝了嗎?看不到。你看到花葉了嗎?看不到。你什麼都沒看到,但生命的信息都在種子裡面,到時候自然就顯發出來了。所以一顆善念的種子裡面五福都在裡面,你不求也在裡面,那為什麼要叫我們求呢?求是對我們的習慣而言的,我們求慣了定目標定慣了,不定目標,覺得生命無方向、無把握。那行,你求慣了,按正確的方法來求,所以求也可以不求也可以,求有求的弊端,不求得不求的好處。比方說你不求,這五福的種子是均衡發展的,平衡的,五樣都有,鼻子長在鼻子上,耳朵長在耳朵上,絕對不會錯的,而且比例大小都剛好。你如果求了,你的福氣就會往求的方向來偏。求鼻子大,鼻子很大了,就會顯得眼睛小。所以我們求財,財得到了,實際上我們的長壽都已經被損掉了一些,你不求,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均衡發展。什麼人不求呢?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這種人叫聖人,求又得到了還叫聖人,低等聖人,不求,高等聖人。聖人也分等啊,凡夫也分等啊,看智慧的高低。所以說,你如果真的能夠徹悟了,你不用求了,直接做好事,好事一樣來,一個都不少。你說我現在的境界還沒有那麼高,還想求,那就求,按照立命九法來求,一樣得到。所以這個地方就給我們把這個事情講清楚了,求也行,不求也行,總之要行善,要動善念,這一粒善念裡面,我們的福氣都在裡面。

書曰:天難諶命靡常,又雲唯命不於常。這是給我們總結天命是難以叵測的,天難諶,命呢又不是一定的,意思是說命是可以改變的,念頭一生夢境就來了,底片一換電影就變了,一切都會變的,由念頭變現。吾於是而知,凡稱禍福自己求之者乃聖賢之言,若謂禍福惟天所命則世俗之論矣。在這就給我們做了個總結,聖人跟凡夫有什麼不同?聖人是心想事成的人,凡夫是心想不成的人,聖人是有求必應的人,凡夫是求也不應的人。我們來看,凡稱禍福自己求之者乃聖賢之言,求誰呢?求自己。弘一大師講,求名求利,須知求己勝求人。求自己要動念頭我幫你,念頭一動五福就都來了,內外雙得。他求自己,這種人叫聖人,一定能心想事成。反過來呢若謂禍福惟天所命則世俗之論矣,命是天定的,那我就求天吧,求天求不到,那就求人吧。求天、求人、求佛、求神,你雖然求佛,你還是凡夫。為什麼呢?你求不到啊,還是不能實現。所以說心想不成就是凡夫。大家就知道念頭是我們的命,自己念頭自己管理,根本跟人家沒有關係,求誰都沒用。所以聖人跟凡夫區別就在於心想事成和心想不成上。

那麼接下來了凡先生就要給兒子傳授可持續發展的生命之道,傳授成功不敗的生命法則。這個地方就很重要了,我前面講過,如果成功以後不能夠防止失敗,成功沒有意義,成功以後馬上失敗。成功的喜悅還沒有嘗夠呢,馬上就進入失敗的痛苦。你說有啥意思呢?古人講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成功前人日子好過,成功以後失敗你未必能承受,可能都會自殺。你發現自殺的都什麼人啊?有幾個是窮人,多半是富人,多半是成功人士,成功以後不能忍受失敗,這都是事實。所以這個地方講的學問,就是真的學問了,對我們的生命至關重要。要做到成功不敗,我們今天講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講社會可持續發展;講民族大業可持續發展,一定要把握住可持續發展的法則。依法則而行才可靠,就依真理了。

汝之命未知若何。了凡先生這個話是對兒子講的,那麼你的命我不知道,到底是吉還是凶、是福還是禍。我原來講這段話的時候,就是一句話帶過了,就是這麼講的。後來在誦讀的時候發現這句話意思很深,不能就文字上來講,所以我講《了凡四訓》也是在講當中不斷的學習。大家是聽課在學習我是講課在學習,大家都在學習,我們是同學,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在學習而已。我現在不這麼講,因為這句話有特別的意思,了凡先生真的不知道兒子的命運?了凡先生什麼人啊?雲谷禪師一眼就看到他是讀書做官的人,子仕中人也。了凡先生跟孔先生什麼關係啊?師徒關係。是得孔先生的真傳,預測的高手,一眼就能看齣兒子什麼命,那為什麼先說汝之命未知若何?無非就一個目的,跟我們講、跟兒子講、跟大家講,不要去算命,我都能知道你的命,我還說不知道,算命沒用啊會立命就行了。

我最早大概九八年、九九年的時候,大概花了幾年時間在這個顏色心理學上,我可以通過顏色,八種顏色紅、黃、藍、紫、棕色、黑色、綠色,你從八種顏色當中選出你最喜歡的顏色,然後再選出,從七個顏色當中再選出你最喜歡的,從六個當中再選出你最喜歡的,最後排成一個序,排完以後我馬上就知道你在想什麼,就是顏色心理學,那個很厲害。後來我就把它編成軟體,我不會編軟體,但程序的要求是我給他的,後來這個項目報到國家版獻局批了,是有專利的。只要把顏色選出來,我一秒鐘不要輸入電腦,馬上產生結果出來,就知道你在想什麼,你現在的心理狀態是什麼樣的。還是有成果,當時心裡高興啊,發大財了,給人算到收錢就行了。突然有一天,大腦醒了,我知道算命是折壽的,我還想多活幾年,就不給人家算了,就把這個技術廢掉了,也不給人家用了。為什麼呢?誰用誰折壽啊,誰跟長壽過不去啊,說不能輕易給人算命的,這是天機,天機只有天知道,你不能知道的,你知道就要有禍的。所以大家不要輕易算命,也不要輕易給人算命,也不要輕易讓人給你算命。在北京太多了,高人太多了,有時候見面他們說智然老師啊,給你看看?我說別看,看了也別告訴我,他們不告訴我,哪個看不出來啊,你不要跟我講,講了我也不聽。不要算命,對於自己的生命要有信心。什麼人算命?那麼知道嗎?人在什麼時候會算命?你還不清楚嗎?有信心誰算命去啊,都是對自己喪失信心啊,找拐杖去了。所以了凡先生在這個地方就跟我們講,不要算命,我會算,我都不講,更何況你們不會算,還瞎猜。意思大家能體會。

下面就跟我們來講六種可持續發展的生命法則,人人要學。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命當榮顯就是講做官的人,榮耀而顯赫地位高,那麼為官怎樣來保持多做幾年呢?怎樣能保證子孫也做官呢?不是一代子孫啊,多幾代子孫,十代八代的也做官,要可持續發展。常作落寞想,要存這種心啊。大家已經很清楚了,念頭就是命,這種念頭就是可持續發展念頭。什麼叫落寞呢?做官卻沒有做官的派頭,也沒有做官的那種特權的想法,享官福這種意識都沒有。大家都知道範仲淹,范仲淹的官做的很大,副宰相就是副總理啊,人家做官以後什麼想法呢?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這種想法,就這種念頭,這就是落寞想。有福不享,這個范仲淹曾經看了一塊地,想在這個地蓋房子來住。在宋朝的時候,對於看堪輿是很興盛的。他就找了一個看風水的人來看這塊地。那個風水師一看,說這塊地旺,太好了。大家想想范仲淹聽到這個話,動了什麼心啊?不要說范仲淹了,我們聽到這個話,我們動什麼心?趕緊把周圍把它圈起來,不讓別人占我便宜。范仲淹當時想,這塊地太旺了,把它辦學校,讓天下的學子都旺。動的什麼心啊?沒有動享福的心啊,動了幫人的心。范仲淹當副宰相,做的官大,兒子做宰相,又做官了,三個兒子都做大官。范仲淹的家族,范家在現在二十九代,做官代代不衰。我查了下,二十九代孫從美國留學回來,退休之前,是在上海港務局副局長的位置上退下來的,還在做官,這官做久了可持續發展。所以大家就知道人沒有智慧有福就惹禍,如果沒有智慧沒福還好過一點,因為你不會去幹壞事,有福的人幹壞事也是干大壞事,沒福的人幹壞事也干不出大壞事。所以說智慧很重要,范仲淹的確有智慧,特別是在高名厚利面前,他能認清生命真相,把握生命準則。所以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

第二呢即時當順利常作拂逆想。做事很順利也是一福,有的人做事不順,雖然想做好事也做不成,沒有別的,沒福。沒福就做不成怎麼想都沒用,心力不夠啊,福氣就是心力。在這種情況下,不要老在想什麼做什麼?你只要想一件事情,趕緊行善,不要想做什麼,見到善事就做,「我幫你」的念常常提起,「我錯了」的話常常說。你能做到這兩條,福氣天天在增長。善日加修德日加厚,不用兩三年你的福氣上來了,很快啊。有福氣再去享也不遲,磨刀不誤砍柴工。福氣就是我們講的麵粉,你想什麼?想水餃,由麵粉很快就變成水餃了。你想水餃白想,想麵包白想,想什麼都白想,那就不要想了,趕緊找麵粉去。積善啊,所以做事順利。本身是福氣,那麼做事順利了,怎樣才能保持長久的做事順利呢?這個很重要,常作拂逆想。

這個我講《了凡四訓》特別順利。從去年四月五號開始講到現在,三十六期了,有三天的有兩天的,最多的是五天,六天的也不多,三十六期很順利,幾乎每月都有三期,三五十五天啊,除了講課都在路上特別順利。講《了凡四訓》順利啊,干其他事就不順利了。我記得上次兩個月前到河南講課。早上九點五十三的火車,從北京西站走,我提前兩個半小時從家裡出發到了北京西站,火車剛走三分鐘,就這樣子,就不順啊。然後趕緊打電話給河南改定機票,明天就要講課了今天還在北京,這個事情搞大了,那麼多人等著,那你不出大事故啊,政治事故啊,都是黨政領導。然後當地政府幫我協調機票,竟然首都機場沒有一張去鄭州的票,不順啊,為什麼天天都有,就那天沒有?你們說我急不急啊?我才不急,認命啊,都不跟你講,即時當順利常作拂逆想,這是正常的,我一點都沒急。沒票就沒票,想辦法?想辦法不急,急和想辦法不是一回事,機票也沒有,火車票也沒有還得去啊。我動了開車去的念頭了,正好想到一個人,是北京的企業家,我是上午要去河南,他是下午定的票,這個票我是知道的,他定的票。我就給他打電話,我說你的票給我,我說你明天做飛機去,這樣子不耽誤事。他說行,沒問題,然後我們兩個就往西站去。到了西站他把票給我,他就講了,你不要急啊,我呢票給你,我再到買票的地方看看有沒有退票。他過去沒一會,到退票的地方,票買回來了。你說我不順,人順啊,他可能其他事情不順,買票順啊。兩個人一起走,你看這種障礙。這次到河南又是車票的事情,上次是我晚點,火車晚點,這次是飛機晚點,總之是不順。我有一次頭髮長了要理髮去,到理髮館一看,怎麼這麼多人排隊啊,平常沒排隊啊,四五個,換個地方吧,還是四五個人。我當時就想了即時當順利常作拂逆想。講《了凡四訓》順,其他不順認了,你要理髮順,講《了凡四訓》不順,那就倒霉了。所以我還是想講《了凡四訓》順一點你有這種心。你遇到不順心的時候你就很平靜,哪有十全十美的,在此順在彼不順,情場得意官場一定失意,它一定有道理的,此消彼長,兩邊都得意,你哪有那麼大的福報,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你就知道不順當中自有順,要想求順就能夠忍受不順,忍受不順可以常順,這是講第二。

第三呢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這是講做生意發財的人,富裕了,人富裕之後怎樣可以保持長久富裕呢?惜福。勤可以致富,儉可以保持不敗。所以曾國藩講家儉則興,家庭能簡樸就能振興;人勤則健,人勤勞不僅能發財身體還好;能勤能儉永不貧賤,可持續發展,你只要保持能勤能儉,這個家業就可持續發展了。所以勤儉兩字我們講了多少年,誰知道這兩個字是講可持續發展的啊,不知道啊。現在我們講可持續發展就把這兩個詞給忘掉了,你到哪找可持續發展啊。可持續發展在念頭上啊,這就是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觀,科學符合規律,要符合法則,這就是科學。說勤儉太重要了,這兩個字意味深長。這個我們講事上花開心上花不開的時候專門講到它,已經說過了。花未全開月未圓,這是曾國藩追求的一種境界。發財很好,要惜福,事上花開心上花不要開,就可以持續發展了。

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這對我們太重要了,今天的愛情都是短跑沒有長跑的,更沒有馬拉松,愛情要培養馬拉松,要想可持續發展這條就很重要了。一輩子相愛敬,現在不行了。見面愛敬,過兩天就分手了。怎樣保持愛敬又可持續發展呢?常作恐懼想。這個我女兒就碰到一件事情,我女兒讀大學,我就給她定了兩條戒律。現在的大學風氣還是不太好,到大學就開始談戀愛,喝酒、吃飯、應酬,搞各種活動,就不學習。本來不打算讓她讀就怕她接受不了,算了還是讀把,但必須做到兩條:第一不準喝酒;第二不準談戀愛,我女兒真做到了。大學一畢業馬上就跟我說爸爸可以談了吧,我說行,可以談了。後來談了個對象同事,有一天晚上出去約會,還沒有出門,快出門的時候,我媽就講說你今天晚上約會你化化妝打扮打扮,我媽是好心,約會哪能不打扮打扮啊。你知道我女兒怎麼回答,跟他見面還用打扮啊?後來我媽把這話跟我講了,我一聽要出事了。你想想看這男孩子是不是喜歡她啊?她對人家喜歡什麼態度,傲慢啊。孔老夫子老早就講過這個事情,唯女人跟小人難養也,怎麼難養呢?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你對她好吧,她就傲,你不理她,她就氣,難養。所以我一聽到這個話以後,我媽一跟我講,我說要出事了。你想想看,當人家愛你的時候你應該以什麼態度對他?感恩的心啊。能被人愛是福氣啊,要感恩啊,你越感恩他就越愛,他越愛呢你就越感恩,可持續發展啊。他一愛你,你就翹尾巴,短命,這不果然分掉了。心態決定命運,心想事成。所以我們今天在感情問題上,我們雖然喜歡愛情不懂愛情,不懂就享受不到它。

我在北京有個朋友,年紀不小了,五十多歲了。一天我問他,現在在家裡面還說我愛你嗎?就對老婆講啊,不講了,肉麻。我說以前你怎麼不覺得肉麻呢?老夫老妻說這話覺得不舒服,你看不說了。老婆想不想他說呢?老婆太想讓他說了。他不說,我說你要說啊,你要不說人家就說了,那還是我自己說吧。你想想看,你不說人家不說嗎?那你能怪誰啊?我愛你啊常說真能保持愛情,你不說當然沒有了。不過現在我愛你都被污染了,因為到卡拉OK也都這樣說。現在換個詞可能更有效一些,直接說我幫你,實惠點,那個可保持可持續發展。對老婆說我幫你,哎喲好。所以說夫妻之間常說我愛你,常說我幫你,尤其是夫妻,越是親近的人越是格外要尊敬,這是過去我們誤解的地方,我們認為老夫老妻無所謂啦。我就犯過這個錯,北京我有個好朋友,吃飯的時候帶了個人去,我們就認識了,認識之後呢快過年了,我就給大家寄賀卡。我給這個新朋友寄了個賀卡,因為新朋友嘛大家還不熟,寄寄賀卡感情就深了,給老朋友就沒有寄。後來老朋友知道後很生氣,說我們這麼多年關係了,你不給我寄,給人家寄。我當時就覺悟了,越是老朋友對你的要求就更高,我們認為老朋友無所謂,他對你的要求更高啊。要比對新朋友還要恭敬,他才覺得你說的對,否則朋友都沒法做,夫妻也是這樣的。你想夫妻那麼多年了,天天見面,在馬路上看到個女孩子漂亮,你看一眼,她馬上把你抓過來,一眼都不行,一直要看她,要求高啊。越是夫妻越要格外的尊敬,不能有半點的疏忽,否則就不可持續發展。所以當別人愛我們的時候,的的確確我們要相當的謹慎,不能疏忽,這叫恐懼、警惕啊。

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家世望重呢是講名門望族,大家族。大家族也要代代相傳可持續發展。這個南京夫子廟當時劉禹錫寫了一首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家和謝家當時在東晉的時候,那是大家族相當的豪門,怎麼樣?也敗落了。大家族傳承下來也要有可持續發展的法則。

有一個家族傳到今天還在興盛,哪個家族?就是浙江的錢家,錢學森的家族。從宋以後一直到今天,尤其是近100年來,錢家特別鼎盛。錢家的子孫特別的興旺,人家給他概括過,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就是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在美國獲得諾貝爾獎;兩個外交家一個是錢其琛還有一個可能是錢富,台灣的;三大科學家,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四個國學大師,錢穆、錢鍾書;五個全國政協副主席;28個科學院士,都是錢家。子孫太厲害了,從宋以後到今天啊,一直沒有衰啊。不僅錢家子孫個個都是國家棟樑,而且壽命都很長。錢學森,九十八歲去世的;錢偉強九十八歲去世的;錢正英、錢其琛現在還活著,九十多歲啊。長壽、福氣大啊。不僅錢家子孫福氣大,錢家的媳婦都是好媳婦,有福的家庭當然取好媳婦了。錢學森的太太蔣英,中央音樂學院著名的聲樂教授,蔣百里的女兒,蔣百里是國民黨的上將,保定軍官學校第一任的校長,中國軍事理論家,那蔣先生對他特別的尊敬。錢偉長的夫人孔祥英,孔子的七十六代孫。錢三強的夫人何澤慧,居里夫人女兒的學生,著名的核物理學家。錢家都是這樣的,媳婦都好。你看這家太興盛了,為什麼這麼興盛呢?錢家特別注重家訓的傳承。在錢家的家訓裡面就講道,廟堂之上以養正氣為本,海宇之內以養元氣為根。根本啊在養氣,養正氣養元氣,這個氣養上來了家業就不衰了,盛衰在氣象,那怎麼養正氣養元氣呢?家訓里就講到,利在天下必謀,利在一人不謀。做事啊要對天下有利,這種事情一定要做,反過來光對自己有利,對天下有害,這種事情一件都不能做,助人為樂正氣就養成了。錢學森大家都熟悉的,大家對他也尊敬。錢學森不僅學問好,人品好,這個人謙德深厚,講一件事情就知道了。有一次錢學森的兒子跟錢學森的廚師在家裡面的一段對話,那個廚師就對兒子講,說你爸爸是了不起的人,這個兒子聽了沒在意,說我爸爸了不起全國人民都知道啊。後來這個廚師就對他兒子講,你爸爸每次下樓吃飯都穿戴的很整齊,對我們這些做廚師的尊敬啊,就這麼個細節,對人恭敬。我們吃飯在家裡,穿個拖鞋大褲衩就下來了,連恭敬心都沒有生髮出來,人家不僅生髮出來了,做得很好。唯謙受福,又是大科學家,又是領導,好像是核工業部副部長。你就知道錢家為什麼能代代興盛?就是因為正氣深厚,大家族啊,所以你就知道,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有恭敬心。

即學問頗優常作淺陋想。這個學問越深厚,人就越謙虛。古人講,學問深時意氣平,學問大的人總是心平氣和。什麼心平氣和?沒傲氣、沒怒氣、沒脾氣。那為什麼學問深的人沒傲氣呢?為什麼那麼目中無人呢?我們今天越學越傲慢。常發現人家的過失叫傲慢,越是學問深的人智慧越高,如果外面有陽光進來,能看自己過失的人怎麼會驕傲呢?看別人過失的人怎麼能不驕傲呢?我們現在在大學做教授,做博導的,讀到博士的,為什麼那麼傲氣呢?為什麼那麼目中無人呢?如果大家不認真反省,我們今天越學越傲慢。過去的人,求什麼呢?求智慧。什麼叫智慧?能發現自己的過失,這個叫智慧,常發現人家的過失,叫傲慢。越是學問深的人智慧越高,就越能發現自己的過失。比方講,這個房間裡面現在大家看不到灰塵吧?如果外面有一束陽光照射進來,你馬上發現這裡面很多灰塵,不是沒有灰塵啊,看不見啊,智慧之光點亮了就看見了。說大學問家有智慧,細微的毛病他都能發現,能看自己過失的人,怎麼會驕傲呢?看別人過失的人,怎麼會不驕傲呢?若真修行人不見世間過,見人過,你是修傲慢之心,不見人過,在修謙德,唯謙受福,越是有學問的人越是謙虛,越是謙虛就能看到過失,能看到自己的過失。

那麼從這六個方面了凡先生就把可持續發展的法則講給兒子聽。大家有沒有發現六想都在講一樁事情,修謙德。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修謙德;即時當順利長做拂逆想修謙德;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修謙德;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修謙德;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修謙德;即學問頗優常作淺陋想修謙德,整個《了凡四訓》無非是講個謙字,也唯有謙可以得到五福,也唯有謙才可以長久的得到五福,所以說可持續發展唯有修謙德。那麼稻盛和夫京瓷集團五十年不虧損,也無非是修謙德,六項精進,往哪裡精進啊?往謙德上精進。接著了凡先生就給兒子傳授如何讓家業興盛的生命法則了。為什麼前面先講成功不敗而後講成功的法則?如果成功之後不能保持不敗,成功沒有意義,所以先要教你成功不敗,然後告訴你怎麼來成功。

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閑己之邪,這就是著名的了凡六思。前面是了凡六想,這個是了凡六思、六想,這個已經不是袁了凡的了凡了而是了凡成聖的了凡了,講的是生命狀態,誰依照這個六想、六思,誰就可以了凡成聖。所以大家知道,念頭就是命,思想就講念頭的。你有這六思有這六想就可以家業興盛,而且可以綿延不斷。這就是《了凡四訓》講的忠孝之家子孫未有不綿延而昌盛者,道理就在這個地方。我們來看遠思揚祖宗之德,這就是我們講的連根養根;金絲該父母之愆,今天講孝順父母功夫下在哪裡呢?幫父母改過失。不管是孟子還是《了凡四訓》,對孝道的根本大意就一句話,幫父母改過。我後來按照這個想法又去查二十四孝故事,天下的孝子都是在幫父母改過中修成的。你看《弟子規》裡面講的這個典故,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緊接著又說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大家注意親憎我,父母親恨我,生恨氣了,能不能把父母的恨氣化掉?能化掉就是孝子,化不掉,不能幫父母改過失就不是孝子啊。所以能夠把父母怒氣、怨氣、脾氣、傲氣都化掉,這就是孝子。舜帝用了二十年的時間把爸爸對他的恨氣化掉了,救了父母救了爸爸了,孝子。所以說幫父母改過是孝子。《弟子規》講,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伺不離床。前面講幫父母改過,後面講幫父母治病,治病改過都是在救父母。幫父母改過失,所以大家就明白孝道的根本大意。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就是講的連根養根。

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這是講傳家的。祖宗成家立業不容易,代代相傳是使命,生命是在家族傳承當中孕育的,積福傳家是生命第一道義,來這個世界就是來傳家的。不能傳家對不起祖宗,傳家在哪裡下功夫呢?上思報國之恩,建功立業叫忠;下思造家之福傳家要孝,忠孝本來是一回事情,從來沒有被當做兩件事。一個不忠的人不可能建功立業,你拿什麼來傳家啊?你拿禍來傳家,要積福傳家。積福在哪裡積呢?建功立業,忠啊,忠做不到孝就失去了,忠孝本身是一件事情。所以再講傳家,我們講認祖歸宗,認祖歸宗重要的是傳承祖宗的家業,這個地方連根養根積福傳家都講的很清楚了。

下面呢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閑己之邪。建功立業也好存什麼心態呢?我幫你。外思濟人之急就變成一個念頭了叫我幫你。用稻盛和夫的話來講叫利他精神,要落實在思想落實在念頭上。內思閑己之邪發現自己的過失,說我錯了。說我錯了我幫你就在立功就在傳家,整個《了凡四訓》你只要把這兩個念頭落實了,不僅可以家業興盛而且可以可持續發展了。我們今天修謙德在哪裡修?這兩個念頭就是修謙德的,兩把鑰匙,我幫你,修謙德;我害你,就傲慢了;我求你,就傲慢了;我錯了就修謙德。這個地方了凡的六思無非是幫我們修謙德,還是修謙德,唯謙受福。所以說六思六想非常重要,六思講成功,六想是講成功不敗。說卡耐基是成功學的鼻祖,他只講成功沒有講成功不敗,《了凡四訓》即講成功,又講成功不敗,所以說這種學問就很完備,屬於大學問。

接下來了凡先生直接把我們帶到生活當中,每天我們過的有價值沒價值,有進步沒進步得有標準啊。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你一天過的有沒有價值呢?能夠知過今天進步了;能夠改過今天進步了,所以說知過改過就是進步,那麼這個內容呢我們放到改過之法裡面專門講,很重要。

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兩字耽擱一生。聰明,什麼叫聰明?能知過叫聰明。什麼叫俊秀?能改過叫俊秀。但現在大家的標準糊塗了,顛倒了。聰明人專門是知人家過,俊秀變成改人家過。知人家過改人家過,修傲慢的心。所以德不加修業哪能加廣呢?五福哪能增長呢?不可能是這樣的。人只要傲慢,連西方的諺語都講上帝讓你亡先讓你發狂,一狂你就亡了,傲慢啊。所以今天的人啊,修謙德不足看人過失,要求別人改過,這個傲慢的心不容易降伏。

不要耽擱,雲谷禪師所授立命之說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其熟玩而勉行之毋自曠也。這個地方我們就到最後總結了,立命之說理論很深邃,至真至正呢?真就是不假是真實的,大家不要懷疑。正呢?就是不偏是完美的,是真是而完美的。大家要想學習生命的學問,其他的書不要多看,只要看《了凡四訓》,它是真實的又是完備的。我們現在在工作,哪有時間讀那麼多書啊?把一本書讀一百遍一千遍就受益了,讀再多的書,不受益白讀。讀一本書讀受益了才叫真的有用。其熟玩而勉行之,《了凡四訓》我們要熟,這個熟有三層意思,第一呢要讀熟,讀熟了才能用熟啊。第二呢要用熟,在日常生活中要用要做。第三呢要講熟,什麼叫講熟?你怎麼用的?把自己用的經驗、方法講給別人聽。等若干年後你也寫一本你們家的什麼四訓,告訴你兒孫,你是怎麼來用《了凡四訓》的。不然學過以後,到你老的時候讓你寫,你寫不出來,你說臉紅不?所以要做到三熟,讀熟用熟講熟。勉行之,努力來做,要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毋自曠也,不要自己耽擱自己,沒有人耽誤我們,都是自己耽誤自己。誰能讓你不學呢?誰能讓你不做呢?誰讓你不講呢?沒有人啊,只有自己能做到啊。

到這個地方立命之學就跟大家報告完了,我們在講謙德之效的時候,有段沒有講,現在補上。這段要是不講完,立命之學大家就沒感覺,講完立命之學再來讀它就有味道了。古語云:有志於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於富貴者必得富貴,這就跟我們講有求必應求什麼有什麼,關鍵是求誰?求自己啊。求自己,立志、立命;動念,念頭是命。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這就給我們來總結,人要有志向,志向就是生命的種子,念頭就是生命的底片。如果拿生命出來講,志向就是樹根,沒有種子沒有根,樹怎麼來成長呢?所以說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立就是立命,確定一個念頭、確定自己的目標,定呢就是讓目標不要倒掉,我們對目標兩個字過去沒有深究過。什麼叫目標?目就是眼睛,標就是眼睛看到的東西。當你的眼睛看的時候,它就叫目標。假如當你不看了,它就不叫目標。並不是說我定了個目標擺在那就叫目標,不是的。你在看它的時候它才是目標,那這個地方講的目,講的是心眼。你心想到什麼事就是目標,我們通常就是定完目標以後就忘掉了,忘記以後那就不是你的目標了,所以你從來沒有過命。所以說不僅要立而且要定,讓目標不要倒掉。那麼立命什麼意思呢?命就是念頭,讓這個念頭在你的心中牢牢地立住,不要倒掉,這叫立命啊。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立命之後下面這兩句話格外重要,存什麼心呢?念念謙虛。怎樣才叫謙虛呢?我錯了,我幫你。我錯了可以化解一切的怨氣,把怨氣化掉了,實現目標沒有障礙。我幫你給我們心想事成的心增加能量助人為樂,心有能量了又沒有障礙,目標一定實現,這叫念念謙虛啊。塵塵方便,有幫人的心了,在哪裡幫人呢?隨緣幫,不要攀緣,碰到了就做,碰不到可以不做,要隨緣。隨緣還有個很好的意思,就是現實生活中把我們的本分盡到,工作就是緣分,生活就是緣分。你是爸爸把爸爸做好,這就是緣分啊,不要在生活之外做,在生活之外做不如在生活之內做。自然感動天地,這個天地不是講的雲中天草中地,是指的天地所生的萬物。我們能謙虛,我們能幫人,自然能感動人,能感動人自然能感動天,人是天所生的。花鳥魚蟲都是天生的,你能對花好就能感天,你能對魚好就是在感天,存這種心就能感天動地。而造福由我,福由我們自己的念頭變現,只要心有力想什麼就一定能成功,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

今之求登科第者,初未嘗有真志,不過一時意興耳。這句話是點出我們的毛病,今從課文裡面講呢是講明朝時候,但這個詞用在今天也一樣適用。今天我們定目標有幾個是真的定目標呢?今天我們立命有幾個是真的立命的呢?那什麼叫真?什麼叫假?他下面就跟我們講,不過一時意興耳,興到則求興闌則止。我們定目標都是心血來潮,一高興我要這個東西,高興勁一去忘得乾乾淨淨,受情緒的影響根本都不理智。我以前在給企業家講決策心理學的時候,特別講到兩種情況下不能做決策,一做就錯。不是決策本身錯,是做決策的狀態錯的,你不可能做出正確的決策的。第一種狀態很失意時候不要做決策,肯定錯;第二種狀態很得意的時候也不能做決策。很失意的時候做的決策一定是很低能的,認為自己啥都沒用了,那個目標就定的很低;很得意的時候那個時候定的目標是奇高,你也實現不了。什麼時候定目標呢?心平氣和。那個時候定的目標就比較務實。什麼叫心平氣和?就是不動心。就是用直覺,直覺就是理性,理性就是直覺。什麼叫理性決策?就是用直覺來判斷事物。今天晚上我們不是在得意的時候也不是在失意的時候,在理性狀態下、在直覺狀態下來立命,今天晚上來立命是立真命。以前我們被情緒左右了,要麼高興要麼不高興,定的目標都是假的。這麼多年大家天天定目標,經常定目標,疏忽了情緒了。為什麼定的目標老是實現不了呢?凡是在高興的時候,得意的時候定的目標都不能實現,為什麼?這個高興勁一褪去,他馬上就沒勁幹了。做事靠動力,沒動力怎麼干呢?興到則求興闌則止。孟子曰王之好樂甚齊其庶幾乎,這個地方用了一個孟子的典故。孟子曾經遇見齊王,齊王號稱很喜歡音樂,孟子就問他你喜歡音樂,你覺得一個人聽音樂樂呢還是跟天下老百姓一起聽音樂樂呢?王就講跟大家一起聽音樂樂。反過來你現在就一個人聽音樂不顧老百姓死活,你不是真喜歡聽音樂。用這個典故來證明來映襯了我們都在定目標,有幾個是真的。說予於科名亦然,求登科第啊,我們也是假的,要是真定老早就實現了。《了凡四訓》了凡先生求登科實現了,求生子實現了,求中進士實現了。人家是真定目標,人家是真立命肯定實現。今天晚上我們立命儀式,就是要立真命,要真實、要膽大、用直覺,定一年的目標只定一個目標,確保心想事成,你都能夠心想事成了,有這個能力了,實現一個再定下一個,有什麼難的呢?自己的事情還不好辦啊,又不用求人,只要把這個能力學到,把這個立命之學在生命當中落實得真實的利益。

這個立命之學都講完了,今天晚上是知而後行要做了。立命是件大事情,生命是可貴的,立命是莊嚴的,立命面前人人平等,而且今天我們是在一種特殊的因緣下來立命的。在華夏先祖、軒轅黃帝、大成至聖先師、孔子還有我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列祖列宗面前來立這個命的。你們不要疏忽了,我講列祖列宗,我講爸爸媽媽,你們以為他們不在這裡嗎?在這裡啊。端午節時候,我在河北舉辦了一個端午祭祖的活動。其中第一個活動就是祭祖大典;第二個活動呢連根養根儀式。一千多個人同時連根養根,場面很大啊,十棵生命樹,一百個人一堆的,那個空間很大,氣場非常好。三十分鐘就全部結束,人比我們多時間比我們還短。有個小夥子,因為那個活動是我組織的,我站在主席台上,我就看到小夥子上來安放連根養根卡,他戴了個帽子就上來了。我當時就動念,小夥子哪能帶帽子上來啊,不恭敬啊。我又不能發簡訊給他,我又不能打電話給他,我就想通知他趕緊把帽子除下來。後來我突然想到請祖宗加持,告訴他。他站在等候區還戴著帽子,等他要上來安放連根養根卡的時候,正準備把牌子拿起來,順手就把帽子脫下來了。祖宗太慈悲了,這種事也管啊,脫帽子也管啊,管,你只要求他,都管。都在現場,而且在我們寫《一封家書》的時候,你寫的東西你換個地方你寫不出來,只有在這個地方能寫出來,你得祖宗加持啊。今天晚上也是這樣的,沒有祖宗的加持,那種力量,我們心力不足啊,心力不足想就不容易成功。所以因緣很特別,那我們今晚立命,祝大家心想事成。

凡稱禍福自己求之者乃聖賢之言,若謂禍福惟天所命則世俗之論矣----《了凡四訓》

即命當榮顯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即時當順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學問頗優常作淺陋想----《了凡四訓》

廟堂之上以養正氣為本,海宇之內以養元氣為根----《錢家家訓》

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閑己之邪----《了凡四訓》


推薦閱讀:

商用增廣賢文——商用的格言諺語、歷久不衰的生意經!
【圖文】十八屆三中全會帶來的生意經
服裝批發生意經驗 如何做服裝批發生意 怎樣做服裝批發生意
十八屆三中全會帶來的生意經——也許下一個億萬富豪就是你!!
了凡生意經 第十七集

TAG:生意 | 生意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