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廣為流傳的偽名人名言
「莎士比亞說,第一次見一個人,體溫在38.6℃,就叫一見鍾情。」這句在朋友圈熱轉的莎翁名言並不存在。因為攝氏度的概念由18世紀瑞典天文學家安德斯·攝爾修斯提出,而莎翁早於1616年去世。
「倉央嘉措說,你見或不見我,情都在那裡,不增不減」、「哈佛經典校訓:此刻打盹,你將做夢;此刻學習,你將圓夢」,前者被證實為扎西拉姆·多多的詩,後者則純屬編造。
「假語錄滿天飛」,很多名人名言被杜撰、篡改後在網上流行。下面請跟隨光明小微看一下那些廣為流傳的偽名人名言。「白岩松語錄」很多不是本人說的白岩松對說話這件事很謹慎,在書中他提到,「說話不是件好玩的事兒」;「話說錯了,自然在劫難逃;話沒錯,也有相關的群體帶著不滿沖你過來」;「思考可能無用,話語也許無知,就當為依然熱血有夢的人敲一兩下鼓,撥三兩聲弦」;「話多是件危險的事。然而,沉默更加危險」。
白岩松沒開過微博,也至今未上微信。但微博上曾出現過不少名字帶有「岩松」的賬號,包括「岩松經典語錄」等,均在放送所謂的「岩松」語錄。2013年初,白岩松就曾通過央視新聞中心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稱其未在任何網路平台開微博,網上流傳的一些借白岩松之口的言論,其實很多並非出自本人,在一些網路事件中熱傳的照片,也不是他本人。
例如,「有時候,覺得自己其實一無所有,彷彿被世界拋棄;有時候,明明自己身邊很多朋友,卻依然覺得孤單;有時候,走過熟悉的街角,看到熟悉的背影,突然就想起一個人的臉;有時候,突然想哭,卻難過得哭不出來;有時候,夜深人靜的時候,突然覺得寂寞深入骨髓;有時候,突然找不到自己,把自己丟了。」對於這句話,白岩松明確表示:「沒說過。我沒這麼文藝青年。」
還有的內容,被「鑒定」為「去掉前言後語、被曲解的語錄」。 「在大多數國家,都是講真話比較容易……可我們正好相反,講假話很容易,張口就來,天天講月月講,臉不紅心不跳。而講真話需要極大勇氣,甚至需要冒坐牢的風險。這種真假顛倒的實質是是非顛倒了。」白岩松坦言:「表達過類似的意思,但肯定沒說過以上這番話。」
莫言寫過詩歌《你若懂我,該有多好》?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後,演員舒淇曾在其微博分享了「莫言小說里最深刻的十句話」,其中不乏「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人生沒有綵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這樣一眼便可拆穿的偽名言,旋即引髮網上一場聲勢浩大的造句大賽。
還有一首名為《你若懂我,該有多好》的小詩,在網上被稱為「莫言最美的詩歌」而受到熱傳。
「你永遠也看不見我最愛你的時候,/因為我只有在看不見你的時候,才最愛你。/同樣,你永遠也看不見我最寂寞的時候,/因為我只有在你看不見我的時候,我才最寂寞。
也許,我太會隱藏自己的悲傷。/也許,我太會安慰自己的傷痕。/從陰雨走到艷陽,/我路過泥濘、路過風。/一路走來,/你若懂我,/該有多好。」
在莫言獲得諾獎之前,這首詩就在網上以「余秋雨」作品的名義出現過,莫言火了之後又變成了莫言的作品,顯然是缺乏可信度的。
楊絳、韓寒有言論是網友仿造2013年7月,值楊絳先生102歲誕辰之際,一篇名為《楊絳一百歲感言》的600字小文悄然走紅網路,但文句過半是網友仿造。文中不乏「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等這樣的語句。
2014年12月,媒體人蔡崇達的新書《皮囊》在北京首發。好友韓寒因故未能來現場,但他特意送上驚喜大禮——自行車。得知白岩松也在現場,韓寒寫下一段話隔空送給他:「白岩松先生,你我就佔了網上一半的語錄,我知道很多話不是你說的,因為很多話也不是我說的。」
打著「名人」頭銜的「語錄」著實有著很強的號召力,韓喬生語錄、楊瀾人生感悟等不斷在微博、論壇、時評文章中出現,李開復、馮小剛、宋丹丹、王朔也成為了語錄「製造者」。網友們甚至將張泉靈等名人比作「雞湯盆」,調侃稱,把勵志的心靈雞湯式警句倒在他們的「盆」里,立刻傳遍千里。
莎士比亞、胡適、喬布斯都曾躺槍
偽造的名人名言,從柏拉圖到尼采,從孔子到張愛玲,「亞里士多德說」、「老子說」、「林徽因說」……古今中外,一應俱全。
曾在網上紅極一時的《胡適打牌日記》,文字呈現出一個風趣幽默、有血有肉的胡適。然而這看似極真的日記卻來自網友的調侃。《胡適日記》中的確提過打牌,但並非像杜撰日記中所述,每天唯一所做之事就是打牌,且一打數天。他僅僅是把打牌當做業餘消遣。
「莎士比亞說,第一次見一個人,體溫在38.6℃,就叫一見鍾情。」這句在朋友圈熱轉的莎翁名言並不存在。因為攝氏度的概念由18世紀瑞典天文學家安德斯·攝爾修斯提出,而莎翁早於1616年去世。
再如,「倉央嘉措說,你見或不見我,情都在那裡,不增不減」、「哈佛經典校訓:此刻打盹,你將做夢;此刻學習,你將圓夢」,前者被證實為扎西拉姆·多多的詩,後者則純屬編造。
又如,「要和一個男人相處得快樂,你應該多多了解他而不必太愛他;要和一個女人相處得快樂,你應該多愛她,卻別想要了解她!」(莎士比亞)。「狗一樣地學,紳士一樣地玩。今天不走,明日要跑。」(哈佛經典訓言)「自從我放棄了尋找,我便找到所尋的一切。」(尼采)大量真假難辨的名人名言充斥在網路。
幾乎所有剛死去的名人也不能倖免,都會殭屍復活冒出一大堆名言警句,「喬布斯體」紅極一時,至今猶有餘音。有網友感嘆,「罵管理、怨社會,加上名人招牌就能登堂入室」。
你還聽過哪些偽名人名言,歡迎評論~來源:光明日報
——————##########——————###########——————#########——————附: 杜撰的「名人名言」風行網路啟示錄 包豬工toohoo2013
◤包豬工◢——高品質貴州土豬肉私人定製專家,孕婦、兒童值得信賴的鮮肉品牌。貴州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技術支持,◤香豬博士◢張勇教授全心全意養好豬。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今年7月,值楊絳先生102歲誕辰之際,一篇名為《楊絳一百歲感言》的600字小文悄然走紅網路,單是通過李開復微博的轉發量就逾9萬次,不少網友盛讚,百歲感言「讀來極好」。
事實是,這些「讀來極好」的文句過半是網友仿造。被杜撰、篡改的名人名言在社交網路上大規模傳播,這不是頭一遭。
泛濫成災的名人「語錄體」
曾在網上紅極一時的《胡適打牌日記》,文字呈現出一個風趣幽默、有血有肉的胡適。然而這看似極真的日記卻來自網友的調侃。《胡適日記》中的確提過打牌,但並非像杜撰日記中所述,每天唯一所做之事就是打牌,且一打數天,而是把打牌當做業餘消遣。
被杜撰篡改、大肆流傳於網路的「偽名人名言」又何止於楊絳、胡適?從柏拉圖到尼采,從孔子到張愛玲,「亞里士多德說」、「老子說」、「林徽因說」、「莫言說」……古今中外,一應俱全。
例如,「莎士比亞說,第一次見一個人,體溫在38.6℃,就叫一見鍾情」,注意,攝氏度的概念由18世紀瑞典天文學家安德斯·攝爾修斯提出時,莎翁早於1616年去世。
再如,「倉央嘉措說,你見或不見我,情都在那裡,不增不減」、「哈佛經典校訓:此刻打盹,你將做夢;此刻學習,你將圓夢」,前者被證實為扎西拉姆·多多的詩,後者則純屬編造。
去年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後,某演員曾在其微博分享了 「莫言小說里最深刻的十句話」,其中不乏「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人生沒有綵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這樣一眼便可拆穿的偽名言,旋即引發一場聲勢浩大的造句大賽。眾網友紛紛參與其中,寫一句極其稀鬆平常的話,冠以「某某說」,如 「海燕吶,你可長點兒心吧——托爾斯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郭敬明」、「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靂——孔子」、「孔子說的對——孟子」……
可見,面對泛濫成災且毫無新意的偽名人名言,很多人已開始審美疲勞。
偽造語錄多披「正能量」外衣
網路上充斥著大量真假難辨的名人名言。比如「要和一個男人相處得快樂,你應該多多了解他而不必太愛他;要和一個女人相處得快樂,你應該多愛她,卻別想要了解她!」(莎士比亞)。「狗一樣地學,紳士一樣地玩。今天不走,明日要跑。」(哈佛經典訓言)「自從我放棄了尋找,我便找到所尋的一切。」(尼采)
他們已不在江湖,江湖上卻有他們的傳說。幾乎所有剛死去的名人,都會殭屍復活冒出一大堆名言警句,「喬布斯體」紅極一時,至今猶有餘音。有網友感嘆,「微博語錄都已經產業化了,柏拉圖是純情派最愛,村上春樹也經常被扣屎盆。偽造的《蘭德報告》,現在又成了希拉里的話」,「罵管理、怨社會、加上名人招牌就能登堂入室」。
逝者無法辯白,活人照樣有理說不清。主持人段暄在微博上透露:「網上瘋傳白岩松的一段語錄:『國家是用來實現我們理想的,不是用來讓我們熱愛的。』把這段話說給岩松的時候,他很憤怒和無奈。編這段話的人用心險惡。」
細讀被杜撰出的名人名言,不難發現它們都有一些共同特徵。如,關乎愛情、友情、親情,頗為感性,富有煽動力;言語溫和,多傳遞正能量,激發人生鬥志;讀來朗朗上口,易於傳誦,文辭優美,偶有佳句……這或許能折射出,在物慾泛濫的微閱讀時代,匆忙的公眾有著空虛與乾涸的心靈,他們期望重返經典閱讀時代,而多樣的娛樂方式又使他們分身乏術,只能通過微博、論壇等擷取隻言片語,聊以慰藉。
「讓偉人的智慧符合我們的幻想」
說到底,這麼多人杜撰虛假的名人名言,無非是「拉虎皮做大旗」,為自己賺取可信度。而他們之所以有可能得逞,是因為名人名言的一種本性。如艾柯在《王爾德:悖論與箴言》一文中說,好多名人名言只是說得比較漂亮的常識,其內容是否真實並不重要,關鍵在於說得是否俏皮、精彩、新穎。所以,有些名人名言是可以顛倒過來說,看上去仍然說得通。比如「我們越研究藝術便越不在乎自然」,反之,「我們越研究自然便越不在乎藝術」。再比如,「那些看到靈魂與身體差別的人兩者一樣也沒有」,顛倒過來是「那些看不到靈魂和身體差別的人兩者一樣也沒有」。
美國作家布萊思·莫頓在《紐約時報》上的一篇文章分析了名人被栽贓的原因。他說,「很多精練、爽快的句子被歸到梭羅、甘地、曼德拉頭上,但他們從來沒說過。一些勵志的口水被冒充為他們的名言。他們都知道,不管是個人還是社會的徹底改變,都需要謙卑和犧牲。但我們這個時代相信,我們只要一做出選擇,就能改變自己。所以我們使偉人的智慧來符合我們的幻想,刪減掉他們的複雜性、他們的政治、他們對變革之艱巨的理解。」
識別真偽,需保持一份獨立思考
網路尤其是微博,越來越成為信息富礦,如何保證它不被謠言污染,值得每個人深思。竊與怯往往是天生的一對,有道理的話,自己說出來也不掉價,何必畏畏縮縮借他人名義。各種名人語錄後的跟帖,一邊懷疑有可能是假的,一邊又說這些話流傳甚廣,必有群眾基礎。全忘了自己也是構成這基礎的一部分,為什麼不多一點獨立思考,少一點人云亦云?
而對於網上的名人名言,很多時候,我們只能採取這樣一種態度:自己覺得哪些話說得有道理就表示同意,覺得說得沒什麼道理,不管冠著誰的名字,仍然當它是胡說。沒誰能像岳工辨別真假玉石那樣,一眼辨別出真假名人名言。
把理念和願景寄託於謠言是虛弱的表現。自我安慰式謠言流傳越多越廣,越是反映了現實中人們的虛弱,因為現實中的虛弱者才特別需要精神上的勝利。
延伸閱讀
誰小時候沒編過名人名言
張佳瑋
我小時候上學時,老師教導,寫作文常得引名人語錄。名人語錄像陳年火腿,味濃純厚,身份尊貴;借味做菜,起頭收尾,無不應驗。然而小時候教學,價值觀甚窄,只允許引用聖賢語錄;孔孟可以,韓愈蘇軾等也行,王陽明就得斟酌了,至於希特勒、李鴻章、蔣介石、曾國藩這類」反動人物「,其語錄是斷斷引不得的。
語錄不敷使用,怎麼辦?編。比如大家隨便來個:
「高爾基曾經說過,糧食是窮人的命根子。」
「列寧曾經說過,學習時投入多少,長大後會收穫多少。」
「馬克思曾經說過,勤奮是幸福之源。」
類似於此。老師偶爾也狐疑,但沒法證偽,大體上總溜得過去。有位同學最聰明,他發現了外國姓氏的組合法,於是經常來個:
「一位外國教育家威廉·愛德華說,孩子不能溺愛。」。
「一位外國畫家傑克·約翰說,藝術是生活的滋養品」。
那時代沒網路,老師見了,半信半疑,只好胡混過去。直到有一天他編無可編,鬼使神差寫了
「一個外國科學家湯姆·傑瑞說,欺騙是偷竊的開始……」
老師至此,方知中計,「我自己不看《湯姆和傑瑞》,以為我家孩子也不看啊?」追悔前塵,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於是班裡公開批評——從此我們才知道此技。所以,現在滿世界編情感寓言,然後掛個名人出處這種事,我們小學裡就幹得駕輕就熟了。
當然啦,風雅人編語錄就不叫瞎編,而稱「杜撰」。賈寶玉小小年紀就懂得哄姑娘,初見林妹妹,就引《古今人物通考》,說什麼「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討好林妹妹的眉毛。被探春揭破「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後,也不羞臊,只答說,「除了《四書》,杜撰得太多了」。
其實比他誇張的更多。蘇軾當年進京考試寫作文,要舉例時,就編了個帝堯和皋陶的行為。考官梅聖俞批卷子時有些犯愣,但又不敢擅斷,不然顯得自己沒讀過書。直到考試後,梅聖俞才問蘇軾:這典故出於何書?蘇軾承認是編的,然後補了句「帝堯之聖德,此言亦意料中事耳!」
當然,現在是網路時代,名人名言出產機器已經更新換代啦!
來源:南京日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