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上學也是病與家長過度保護有關

孩子不願上學也是病與家長過度保護有關 發表於2014-09-03 21:15:02 王賀茹醫師心理諮詢首都兒科研究所保健科 兒童心理門診,主治醫生。每周二周五出門診。看TA的文章>>

+關注

  ~孩子不願上學也是病與家長過度保護有關

  又是一年開學季,經過漫長暑假的休息與調整,孩子們又要再次回到學校,開始嶄新的學習生活。然而對假期自由舒適的生活的不舍會讓不少小孩子產生「不願去學校」的念頭,然而首都兒科研究所保健科心理門診醫生王賀茹提醒家長們:學校恐怖症、學習困難等都是兒童常見心理疾病,發現兒童有在校不合群、學習跟不上節奏、厭學、過度膽小、敏感、緊張等異常行為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做心理輔導與干預。否則一旦發生厭學,逃學則不僅會影響兒童正常學習,還會影響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長期心境不良和社會功能受損,會導致一個家庭的親子關係緊張,幸福指數下降。

  近年來,隨著經濟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兒童心理健康程度得到家長的普遍重視,開學前做心理諮詢與評估的兒童數量呈明顯上升趨勢。經過暑期在家長時間的舒適隨意生活,有些孩子在臨近開學就會出現緊張、焦慮、拒絕、退縮等情緒,究其原因與其成長史有密切關係,孩子從小是獨生子女同齡夥伴少,家長或擔心小夥伴在一起打架、或身體弱怕得病而減少與同齡夥伴接觸的時間,從而失去同齡夥伴之間成人無法代替的教育機會,使孩子習慣於與大人交流,習慣於被照顧,幼兒園階段因種種原因也會因哭鬧時常不去,在學齡期依然是自我為中心,還存在任性等幼稚行為,家長的過度帶養,使孩子不會與同齡的小朋友交往,失去經過努力取得成就感而獲得自信的機會,表現退縮缺乏自信。有些父母或老人自己本身就很依戀孩子,不能離開,不捨得放手,造成孩子缺乏獨立性,自理能力差。

  岩岩就是醫生在近日出診過程中碰到的典型案例。岩岩是個從小就很聰明的小男孩,父母40歲得子,全家人將岩岩視作掌上明珠,寵愛有加。在上學的最初幾年,岩岩表現有些不太合群,生活能力差,不積極,學習成績可,偶爾表示不想上學 與其他小孩沒有明顯的不同,沒有引起家長的重視,隨著年級的升高課業任務加大,需要拿出毅力與獨立性時,岩岩越發感到不適應,在家中當慣了萬眾矚目的「小太陽」的他在同學中表現的非常自我,依然一切以自己為中心,卻不能做到讓同學都聽自己的話。所以他在學校越來越壓抑自己,也越來越厭倦學習,將心中的埋怨全都歸咎於自己的父母,認為父母為什麼不用學習,每天吃喝玩樂,那麼快樂,反而逼自己吃苦受累的讀書,將這看作是一種虐待而怨恨父母,堅決不去上學。現在的岩岩每天與父母都處於一種「戰爭狀態」,媽媽甚至靠打都不能讓他回歸學校。

  家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日常在學校中朝夕相處的老師同樣擔負著重要的責任,老師的評價在孩子的眼中至關重要,甚至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現在的教育也主要以鼓勵為主,這是很值得提倡的。然而一個叫樂樂的小姑娘卻沒有這樣的幸運。

  樂樂在上學前一直被視作一個聰明的小姑娘,卻因為父母的離異和老人的過度帶養問題造成她的依賴性強,缺乏自信,不善與同齡的孩子交往,適應性能力差,表現孤獨,退縮,面對老師不會表達,學習也存在了一些障礙。老師便因此認為樂樂的問題是「腦子不好」,讓家長帶著樂樂去醫院,從小學一年級到四年級,漫長的四年過程中樂樂一直被當作腦子有問題的兒童,在學校中離群索居,獨來獨往,沒有人和她玩。直到樂樂上了五年級才被發現:樂樂的智力不僅不存在問題,反而是處在一個比普通孩子更高的智力水平。然而在這幾年中,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忽視了孩子心理健康及人格健康發展這個大問題。

  孩子的健康不僅局限在軀體,更在於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的孩子才可以更快樂、更順利的學習、成長。孩子出現心理問題要及時就醫,預防勝於治療,讓我們一起關注兒童心理健康,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推薦閱讀:

放下你的二郎腿,小心保護你腰椎
給刺蝟畫人行道、送奧巴馬捕蠅器……7個保護野生動物的賣萌計劃 | 漲姿勢
番茄保護地栽培技術
[葯膳食療]怎樣保護視力 6大護眼藥膳食療推薦
暑期丨保護孩子視力的關鍵期

TAG:孩子 | 上學 | 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