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西法師入行論講義123課
今天繼續學習寂天菩薩所造的《入菩薩行論》。
本論主要宣講的是菩薩的行為、學處以及修行的方法,所以其中講到的很多內容和意義,和我們自己相續當中的想法、行為、思維模式等,有很大的差別。我們當前的這一套想法,導致了我們在輪迴當中一直流轉,如果不改變這套想法,不改變這套行為,我們還會繼續在輪迴當中流轉下去。
通過學習《入菩薩行論》,我們知道了這裡面的智慧,知道了對於眾生、對於成佛應具備的態度。平時我們的想法和行為,如果能夠和《入行論》當中所講到的這些內容相順的話,我們的心逐漸逐漸就可以從輪迴的軌道上面偏離出來,進入到修學成佛的新的軌道上面去。因此,我們要認認真真地去學習、去體會其中的殊勝含義。通過學習樹立了知見之後,我們還必須要實踐,該調伏的煩惱必須要調伏,該做的發心和六度也要去行持。
當然,要按照《入行論》當中所講到的這個高標準,一五一十地全部在相續當中去實踐、去生起,有一定的困難,但無論如何我們要開始下決心,學習到了這個智慧之後,就必須要一步一步去做。一般而言,邁出第一步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只要第一步邁出去之後,後面我們就可以逐漸逐漸地適應這樣的修法。無始以來我們習慣的模式,和現在全新的思維和修行的方式,要適應的話,是很困難的。因為我們的心已經適應了輪迴當中的套路,要去適應修行的智慧和行為,反差很大,可能沒辦法接受,也辦法去適應。但無論如何,如果我們不改變、不擺脫以前的這種思考和行為模式,就永遠沒辦法讓自他獲得最究竟的解脫。只有擺脫了舊有的習氣,開始接受《入行論》當中佛菩薩的教言,我們才可以真正地來調整自己的心,調伏自己的相續,顯現出自己相續當中本具的菩提心、本具的佛的智慧,對自他眾生起到最為殊勝的饒益。
《入菩薩行論》學習到了第八品,前面講到了很多如何捨棄自私自利的作意,如何去發起利益眾生的菩提心的修法。以前我們再再地提到,發菩提心是利他的行為,如果不了知菩提心的利他行的精要、不知道它的內涵的人,總是覺得修菩薩道是選擇了一條吃虧的道路。為什麼說選擇了吃虧的道路呢?因為拋棄了自己一切的利益,即便是有一絲一毫的利益自己的想法,也必須要拋棄,一心一意地要去利益眾生,表面上看起來,這和我們無始以來養成的自私自利的作意,有很大的差別。
但是我們走近利他的思想,走近利他的行為,去觀察的時候,就會發現了這是一種最究竟的自利方法。如果我們抱著我執,通過我執,就會產生一切的過患、煩惱和痛苦。如果拋棄了我執,我們就可以從輪迴當中的痛苦、煩惱當中解脫出來,讓自己的相續獲得解脫。所以,我們很仔細地去觀察,雖然從菩提心、菩薩行的究竟的觀念來講,發菩提心不能考慮自己的利益,但是從暫時的角度而言,如果我們發了菩提心,自己在利益他人,修利他心的過程當中,最先利益到的是自己。有時我們只是發心要利益眾生,在坐墊上觀修菩提心,觀修大悲心,因為我們現在是初發心的人,心力還不大,通過這種觀修,雖然對其他的眾生利益不是很大,但是在思維利他的時候,我們的心已經發生了轉變,從這個角度來講,最先利益到的是自己。
自己得到利益了之後,心相續得到了改變,就更加願意發起利他的心,投入到利眾的行為當中。我們自己的相續就在修利他的過程當中,不斷地改變,不斷地改變。很多的惡習、煩惱、習氣,都在修利他心的過程當中,逐漸逐漸地消滅了。利他的心力越強,我們利益眾生的力量也就越大,這是一個雙贏的修法。菩提心最終極的目標是利他,但是在修持利他心,在完善利他心的過程當中,如果我們相續當中的利他心在增長,就說明我們自己相續當中的我執、煩惱習氣已經趨向於寂滅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下,這是非常明顯的。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要貫徹發心和利他的行為。
靜慮主要是宣講如何改變自己的相續,其中主要的內容是修持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換,讓自己相續當中的世俗菩提心再再增上的殊勝修法、竅訣。當然,要生起勝觀,首先要成就寂止,而成就寂止的前提是捨棄對世俗的貪戀,以及種種的虛妄分別。現在我們通過觀修,來捨棄相續當中的虛妄分別念,主要是破除對異性或者男女身體的執著。前面我們已經破掉了貪著所觸,對於貪著柔軟觸覺的種種過失,已經講過。
卯三、破貪身肉:
破貪身肉和前面破所觸的側面不一樣,前面主要是從柔軟所觸、細滑所觸的角度來講的,這個科判當中,也有一部分的這個內容,但主要是破貪執對方的身體,或者身肉,頌詞當中講:
若謂喜彼肉,欲觀並摸觸,
則汝何不欲,無心屍肉軀?
如果對方說很喜歡男人或者女人身上的很柔軟的身肉,想要經常去看他的身體,也很喜歡去摸觸對方的身體,以此來滿足自己相續當中的慾望。寂天菩薩回答:「則汝何不欲,無心屍肉軀?」如果你非常喜歡對方的身肉,為什麼你不喜歡屍陀林當中已經死去的、沒有心識的屍體上的身肉呢?
如果你只是想看身體,屍陀林當中的屍體,就可以讓你看;如果想摸觸,屍陀林的屍體也可以讓你摸觸。但是,眾生的習性就是這樣的,對於活著的身肉很喜歡,「欲觀並摸觸」,一旦死去之後,他就不再「欲觀並摸觸」了。
寂天菩薩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我們在學習這個頌詞的時候,就會想:一般的眾生喜歡的都是活著的對象,如果是屍體,沒有人喜歡的,那麼寂天菩薩這個頌詞有沒有破到眾生相續當中的執著呢?有時候很容易產生這樣的疑惑。為什麼說寂天菩薩的智慧無與倫比?因為不可能說是,我們相續當中的想法是這樣的,寂天菩薩破斥的時候,繞開這種想法,從另外一個方面去破斥。
應該怎樣理解頌詞呢?從科判上很清楚地看到,《入行論》中的頌詞分了很多段,通過智慧分別破斥貪觸、貪身肉等部分,並從活著的時候或其他的方面進行了破斥。如果學完本品,把所有科判的內容放到一起,分開來講,已經將方方面面都破完了。那麼再合起來,不管是活著,還是有心、沒心,方方面面都不值得我們去貪著。如果只是從總的方面來破斥,由於眾生的分別念、執著很粗重,不一定能有那麼細緻的智慧,這樣的話,對方方面面的過患就不一定了知的很清楚。
但是在整部《入行論》中,寂天菩薩從很多細緻、分支的方面,一個個把我們相續中所能夠生起來的執著,單獨拿出來觀察,並進行破斥。讓我們知道,不管是哪一部分,我們去執著都是不應該的。
「則汝何不欲,無心屍肉軀」,這裡觀察的身肉,我們從這個趨入點進行破斥。他很喜歡對方的身肉,經常想要觀看,想要摸觸,如果這樣的話,單單從喜歡身肉的角度而言,寂天菩薩給出來的根據是「則汝何不欲,無心屍肉軀」。當然,腐爛的就不講了,腐爛的屍體沒人願意去摸觸、觀看。關鍵是剛剛死去的屍體,如果我們不知道他已經死了,我們可能會對她產生貪慾,想要觀看,想去摸觸。但是如果旁邊的人告訴我們這個人已經死了,這是一具屍體的時候,我們的心馬上就變了。雖然剛剛死去的身體和生前的變化並不大,在我們不知道的情況下,就生起貪心,而一旦知道她死亡了,馬上就沒有興趣了。這時候去看屍體,就會感覺屍體好厭惡,好恐怖,也不敢去摸,去接觸身體。
其實活著的身體和剛剛死去的身體,從身體的角度來講,沒有任何差別,屍體的實質其實也是這個身體,只不過活著的時候叫身體,死了之後,不管是剛剛斷氣的,還是已經斷氣幾天的一概稱為屍體。名稱雖然不一樣,但是身肉的本質沒有任何差別。寂天菩薩說:「既然你喜歡對方的身肉,為什麼不喜歡同樣是她的身肉而沒有心的屍體呢?」如果我們去分析觀察,也說不出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真正理由,根本沒有辦法來答覆寂天菩薩的反問。
其實這裡已經把問題講得很清楚了,如果是單單喜歡身肉,會有什麼樣的過失。這裡的摸觸和前面的所觸也有一定的關係,但前面主要是從柔軟細滑的所觸講的,沒有從身肉的側面來分析。
第三個科判主要是從身肉的側面來分析,身肉可以「欲觀並摸觸」,通過自己的眼識觀看身體,通過身識來摸觸身體。觀看和摸觸兩方面,都和身肉有關,所以同這個科判「破貪身肉」有關,側重點是想要去看,想去摸觸。
同樣的身肉,為什麼生前他就有興趣,一旦死了之後就沒有興趣了呢?說明眾生的執著、貪執並不是跟隨理由、原因而產生的,眾生的貪執心,都是習慣性產生的。當看到身體的時候,就開始分別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或者這個是我喜歡的,那個是我不喜歡的,真正找根據的時候,這些想法全部都是沒有理由的。一般來講,眾生的貪執都是跟隨自己的習性,其他人喜歡的身體自己不一定喜歡;自己喜歡的身體,其他人也不一定喜歡。這個習性有今生的習性,也有的來自前世,分析它的根源,主要是眾生無始以來養成的貪執的習慣。為什麼我們強調這個習慣性?主要是說明眾生的這個貪執沒有跟隨理由,也不觀察到底是什麼讓我們生起貪執,哪個地方值得我們去貪執。
真正通過第五品和第八品的內容觀察分析,從外到內,都是不凈的自性,到底哪一個值得我們貪執呢?我們產生貪執的時候,都是跟隨習慣性的執著,從來沒有通過理智、智慧分析,到底我為什麼產生這種喜歡和貪愛之心?到底哪個地方值得我去歡喜?通過眾生的分別念來觀察,這部分我喜歡,那部分我不喜歡;但是如果通過智慧更進一步詳細分析觀察,找不到一個真正的、合理的理由。
所以,眾生的貪執不是跟隨真正的理由或者依據而產生的。如果眾生的貪執沒有可靠的智慧觀察的理由,那麼因貪執產生的感情當然也就不可靠。前面我們分析,這些所謂的貪執也會隨因緣的變化而變化。以眾生生前生後為例,因緣一變,他的貪執就變。我們喜歡生前、活著的身體,如果確定他死了,我們的貪執馬上就會熄滅,對活著的身體生起貪慾,對死了的身體就馬上熄滅貪慾。所以,我們相續中的貪慾是跟隨因緣變化而變化的,並沒有真正的根據。當喜歡他的時候,不管哪個方面看起來都是喜歡,一旦反目成仇,生起厭惡之後,怎麼看都不喜歡,所以我們的貪執不可靠,通過貪執而產生的所謂的感情,也是不可靠的。
既然這個感情不可靠,為什麼有智慧的人會被感情牽著鼻子走?為什麼他會身陷其中而不可自拔呢?欲界的眾生沒有感情是不可能的,畢竟是有情,但是這種過深的感情,過深的執著會讓我們迷失心志,喪失修道的機會。當我們的分別念關注在感情上的時候,就沒有時間、沒有興趣再去修行了,而且通過過度的貪念,過度的感情,還會引發很多的煩惱、惡業,通過惡業再引發後世的痛苦。因此,佛陀告訴我們要行於中道。
一部分眾生把這個問題看得更透徹,他覺得這些沒有意義,就完全放棄了,選擇獨身修行或者出家,他覺得在輪迴、世間中種種貪執的對象,沒有一個是真正有實際意義的,所以選擇了修行的道路。還有一部分人可能沒有這麼深的認知,或者說雖然有很深地認知,但是由於前世的因緣,沒辦法選擇獨身修行或者出家,如果是這種情況,因為他內心中已經有了知道這一切的感情、一切的貪執都是不可靠的,都是虛妄的自性,虛妄的執著,所以在他的行為上雖然成了家,但是在內心中並沒有很強執著的緣故,這方面對他修道的影響不會很大。
不管怎麼樣,如果一點都不了知這些內容的話,就會隨波逐流,世間人是怎樣的反應,自己也如是去反應;學習了這樣的內容之後,如果學得比較深,就會徹底看破這種假相;學得不是很深,也會通過這方面的內容去引發新的思考,對以前自己隨眾的反應,也會有一種反省的作用。所以,佛陀告訴我們的這些道理,它的意義和智慧,確實可以從方方面面對我們的修行起到不同的作用。
第二個頌詞:
所欲婦女心,無從觀與觸,
可觸非心識,空擁何所為?
對方說:對無心的屍肉軀,我當然是不喜歡希求的,我是喜歡對方的心。(此處「所欲婦女心」,主要是從男人執著的對境而言,如果是女人,上師在注釋中提到,可以換成男子或者男人。)
破曰:你所喜歡對方的心識,「無從觀與觸」,因為心識不是色法,沒有形狀顏色,所以沒辦法看到,也沒辦法接觸到。而可以接觸的物體一定不是心識,所以你既然說喜歡心識的話,為什麼你抱著身體呢?如果你想要抱著心識,「空擁何所為?」你擁抱這種心識,其實就像擁抱虛空一樣,到底是有什麼用呢?沒有任何作用。
這個頌詞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的,是第一個頌詞意義的延伸。第一個頌詞純粹是從色法、從無心的身體的角度進行破斥。有些人是想:你講的肉身或者沒有心的屍體,我不喜歡、不希求,我喜歡的是對方的心。為什麼喜歡對方的心呢?因為這裡就有一個耽執,就是有時候除了喜歡對方的身體、姿態,或者有些功德等之外,有些時候還有對方的心識:他的心中對我很愛戀很喜歡,我也很喜歡他,兩情相悅是一種樂事,是值得歡喜、值得追求的。所以就提出了這個喜歡對方心識的觀點。
這個觀點看似合理,他的心中有我,我的心中也有他,好像心和心之間有一種碰撞,是兩情相悅的一種感覺。這也是眾多男男女女一種追求的目標。但真正分析的話,心不像色法,從佛法來講,所謂的心識,第一它沒有形狀,第二沒有顏色,第三沒有所觸。沒有形狀、沒有顏色,我們的眼識沒辦法看到。形色是眼識的對境,我們的眼識可以取它的顏色,比如紅色或者綠色,也可以取它的形狀,比如圓形或者方形等等。而心沒有形狀、沒有顏色,所以不是眼識的對境。
心也沒有所觸,用《俱舍論》的術語來講,心沒有質礙。比如說桌子或者身體,因為是色法,我們摸觸的話,就會接觸到它是硬的軟的,涼的熱的,像這樣就會有所觸。但是心也不是色法,沒有所觸,我們的身體就沒辦法去摸觸,也沒有辦法接觸到它。
如果我們喜歡的是婦女的心,而在貪著的時候,想要觀「欲觀並摸觸」,但是真正看的時候,婦女的心它無形無相,沒有辦法觀和觸。而且從更深層次的觀點來講,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心都沒有辦法接觸到對方的心。只能通過一些表示,通過對方的眼神、言語、行為,好像覺得他想要表達一些意思:喜歡或不喜歡我,討厭我還是愛我等等。我們是通過他的眼神、肢體、所說的話,大概地推測他對我有這種感覺,他喜歡我等等。真正來講的話,我們身體沒有辦法接觸到他的心,心也沒有辦法接觸到他的心。
「可觸非心識」,可以接觸、可以看到的,一定不是心識。我們一方面說喜歡對方的心,但一方面在行為上又喜歡擁抱對方的身體,既然你喜歡對方心識的話,那麼為什麼要擁抱他的身體呢?如果你想要擁抱對方的心識,那麼心識是非可觸的,「可觸非心識,空擁何所為?」如果是這樣擁抱,空擁何所為呢?你的這種擁抱不存在的、像虛空一樣的身體有什麼用呢?(不存在的身體,就是說它根本不存在的意思。)沒什麼作用。
像這樣,自己喜歡對方的理由和行為,二者放在一起觀察的時候,就出現了很多的抵觸、矛盾。自己要找到喜歡對方的理由,前面是說身體,前面已經破掉了;而如果喜歡的是對方的心,心沒辦法觀和觸,也沒辦法擁抱。這就出現兩種結果,第一種結果,你口裡說是喜歡對方的心,但是擁抱的卻是對方的身體;第二種結果,你說喜歡對方的心識,想擁抱對方的心識也擁抱不了。所以,有什麼作用呢?沒有任何作用。
將這裡與前面幾個頌詞的意思,放在一起觀察。首先,身體從總體來講是不凈的,是應該厭惡或者應該產生離貪自性的本體。如果說喜歡它的觸,前面就講過,如果真正喜歡它的觸,喜歡柔滑柔軟的感覺,你可以喜歡木棉枕。如果說對他的身體、身肉,想要「欲觀並摸觸」,寂天菩薩就說,「則汝何不欲,無心屍肉軀?」這樣從身體方面也破掉。如果是喜歡對方的心,心「無從觀與觸」。所以,身體沒有什麼可以貪執的,心也沒有什麼可以貪執的。在道理方面,已經講得很清楚了,這時候按理來講,應該放棄對它的執著。
這時對方說:你單獨的講,身體有身體的過失,心有心的過失,因此,貪著身體也不行,貪著心也不行。但我貪著的是身體和心的結合體,這個總可以吧?
實際上,這種結合體也是一種妄執,所謂的結合體,除了單獨的、別別的個體之外,沒有額外增加的東西。
比如說一部汽車,拆開的時候是很多零件,把這些零件組裝起來,就形成了一部車。這部整車是不是離開了零件之外,或者說把零件組裝起來之後,有一個額外產生的東西呢?其實沒有,除了這些別別的零件之外,沒有額外增加的東西。
同樣的道理,其實對方的身體和心識,分開的時候,沒有什麼可貪的。那麼把她的身體和心結合起來之後,其實還是這樣一種身體,這樣一種心。
如果說:我不喜歡身體,因為身體不凈。那麼你不應該擁抱她的身體。而心識也無所觸,所以也沒辦法去真正地耽著心識。所以,分開的時候,是沒有辦法生貪的。那麼結合起來的時候,為什麼生貪呢?按理來講,結合起來也不應該生貪。
以前上師們在講這些問題的時候,引用佛經的觀點,佛陀告訴這些貪慾心大的人,到底喜歡對方的什麼?喜歡哪部分,就把別別的部分拿出來看。把整個的人皮剝下來,放在一堆,把他的骨頭、他的肉放在一堆,他的血盛滿一盆,把他的其他的東西,全部單獨地放。到底哪個是你喜歡的?一看,人皮不喜歡,他的肉、他的血不喜歡,他的腦漿、糞便、頭髮、指甲,每一個都不喜歡。
為什麼每一個分開的時候都不喜歡,把它組裝起來的時候,自己就產生貪心了呢?這也是不合理的,因為分開的時候都是不凈的,怎麼可能一組裝起來之後,馬上就變得清凈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眾生的執著貪慾就是這樣。如果我們在這上面有所突破,就可以有效地制止或者減輕自己對於身體的執著,減輕貪執心。如果對方有這樣一種執著的話,可以類似地來進行破斥。
分開來講沒有任何可以貪著的地方,那麼合起來,按道理來說,也沒有什麼值得貪著的。但是眾生的虛妄執著分別念就是這樣,分開的時候,沒有什麼可貪的,合起來的時候就執著,這就是典型的虛妄分別。為什麼?沒有任何理由。從理由的角度來講,這個東西分開是髒的,合起來當然也是髒的。分開的時候沒有什麼可貪的,合起來也沒有什麼可貪的。但是,分開的時候沒有什麼貪的,合起來有貪的,這個理由從何而來?找不到任何的根據,所以我們只能把它定義成虛妄分別念。
如果對方這樣想:不管你的理由說得再多,反正,從我的經驗來看,和這個對境的男女接觸的時候,就很高興,就會產生樂受。即便是沒有任何的理由,我也喜歡和她接觸,和她接觸也是能夠產生這樣一種樂受。
很多人也是這樣的。從根本上來說,沒有任何根據,也沒什麼理由。但如果是沒有理由我也要去貪著,我們就說,這其實和瘋子沒有什麼差別了。因為正常的人要做一件事情,他必須要觀察,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麼,它有什麼後果,都有這樣一種分析。如果我要做一件事情,沒有任何的理由、根據,其實就和瘋子做事的方法一樣。瘋狂的人要做一件事情,他也沒有什麼理由,完全是自己想什麼就做什麼,既不觀察它的後果是什麼,也不觀察正在做什麼。即便自己正在街上亂跑亂吼,他也不知道,也不觀察;自己在不凈糞裡面打滾,也不觀察,樂在其中。
所以,如果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找不到任何根據,但還喜歡,還是貪著,那隻能說和瘋狂的人沒有什麼差別。如果是完全不依靠理智行事,自甘做瘋子,可能暫時來說也沒有什麼辦法。但是我們不能這樣,生而為人,還是應該有種理智,如果是暫時的蒙蔽,可以通過學習這種頌詞使自己清醒,然後不斷地觀修,使我們從瘋狂的狀態中慢慢地恢復過來。通過服藥,瘋狂者慢慢可以變清醒,我們通過服用佛法的良藥,也可以讓以前瘋狂的心識,逐漸地回歸正常。
眾生很多所謂的樂受,在智者看起來,有時候甚至是應該畏懼的地方。以前大德們的論典當中常有一個比喻,有個人生了皮膚病,非常的癢,然後他經常去撓,去撓的話就覺得舒服。一癢就撓,撓了之後,惡性循環,他的皮膚慢慢潰爛了,潰爛的時候,他更癢,越癢越撓,還覺得撓的時候非常舒服。他就這樣沉浸在很舒服的樂受當中。
當事人樂在其中,覺得很舒服,很享受搔癢的過程,因為通過搔癢,他感覺很舒服。但是,智者看起來,這不值得羨慕,也不認為這是應該追求的對境,他覺得很恐怖:這個人的皮膚爛成這樣,還在享受皮膚撓癢的快樂。其實他應該想方法遠離這種癢,遠離這種所謂的快樂才對。
但是,有些人他就是耽著:我不去治病,我享受這個撓癢的過程。但真正有智慧的人,他就想趕快把這個病治好。有智慧的人看到的時候,不會產生羨慕,也不覺得是一種快樂;而且看到這個人,皮膚爛成這樣,還在不斷地搔癢,樂在其中,他覺得很恐怖,怎麼可能產生喜歡的心?
聖者或者佛菩薩,看到平庸的眾生,因為相續中很「癢」,癢就是欲求的意思,內心有種種的貪執、種種的慾望,就開始去尋找樂受。前面講過,皮膚很癢的時候,他就去撓,撓了之後就產生一種樂受。眾生的慾望很強的時候,他要想方設法地去滿足它,就找男人女人,去觀看、摸觸。他覺得這樣就產生了樂受,自己內心中慾望的痛苦也熄滅了,這個過程中也得到了樂受,他覺的這是很好的一種方式。很多人現在就是這樣。
實際上,如果內心中沒有和佛法相應,所有的人,不管是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如果內心中沒有調服貪執,調服慾望的話,基本上都是採用的這種方式來止息慾望。不是從根本上去止息,而是癢的時候,以撓癢來獲得樂受的方式來止息。佛菩薩看到這種情況,當然就很憂心,有智慧的人看到這種情況,當然就很恐怖,巴不得馬上遠離這種狀態,怎麼還可能對這種方式產生希求、貪著,並想要去擁有像這樣所謂的快樂呢?
智者講,「搔癢得快樂」,但是後面還有一句,「無癢更快樂」。如果皮膚很正常,沒有皮膚病,那不是更快樂嗎?雖然有皮膚病之後,撓癢就快樂了,但是皮膚健康,沒有癢更快樂。實際上,皮膚不癢不痛的時候是最快樂的,這是最平常、最正常的一種狀態——身體既不發癢,也不通過撓癢去獲得快樂。
但是,平時我們往往很容易忽略這種最正常的狀態,所以當我們發癢的時候去撓,會覺得撓癢好舒服,但真正分析的時候,無癢才是更加快樂的。佛菩薩通過修持佛法,內心中不貪執,也不通過產生樂受的方式來滿足貪執。這才是正常的心態,也是佛菩薩教誡我們要達到的一種心態。但是很多眾生貪著於樂受,便排斥佛菩薩的教言,覺得讓我們遠離貪慾、不追求異性等,是不正確的、反人性的觀點。
所以,學習《入行論》的時候,把比喻和意義對照起來,我們就可以發現,自己的心有時候真的是處於虛妄的狀態。這個頌詞,我們可以引申出很多的意義。當我們的貪慾心產生起來的時候,就想一想這個搔癢的比喻,有時對自己的認知會有一些作用。首先有了認知,慢慢再去調伏、控制自己的心,就可以逐漸地從這種高強度的執著中舒緩下來,然後逐漸遠離。
寅二、譴責具迷亂者:
佛菩薩要譴責把不凈執為凈的迷亂的人——這種將不凈執為凈的庸俗、迷亂的分別念是需要譴責的。佛菩薩在教化眾生的時候,如果眾生所作正確,便進行讚歎,比如發菩提心、修空正見等,因為對於自他都有利;如果是貪著輪迴,顛倒迷亂,則進行呵責,尤其是對於一些對佛陀和正道有一點信心的人來說,通過呵責的方式可以讓其知道佛菩薩並不喜歡這些與正道背離的迷亂行為,如果繼續下去,只會引發更多的痛苦。既然佛菩薩呵責了,我們必須要遠離這種迷亂狀態。
不明他不凈,猶非稀奇事,
不知自不凈,此則太稀奇!
如果我們不知道其他人的身體是不幹凈的,這還不是很稀奇,但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身體的不清凈,這就太稀奇了。
「不明他不凈,猶非稀奇事。」從某個角度來講,他人的身體畢竟是由他相續所攝,有時候能接觸到,有時候不能夠接觸到,由於我們並不一定有長時間近距離地觀察對方身體的機會,對很多人來說,不了知其他人身體的不凈,這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我們自己的身體,從生下來到現在便一直跟隨著我們,每天都在使用,從這具身體當中每天都會流很多臭汗,每天都有大小便等不凈物排泄出來,有時身體還會發出臭味。我們每天都在這樣使用、觀察,應該知道自己身體的不凈。
按理來說,知道了自己身體的不凈,就應該可以遠離對它的執著。但事實卻非常稀奇,我們居然不知道自己的身體不凈!即便每天都在使用,每天都在和不凈的身體打交道,還是沒有發現它不凈的本質,這實在是很稀奇的事情。
一般來說,眾生對自己身體出汗、大小便等不凈的部分,基本上多多少少都知道一點,但因為沒有仔細觀察,很多人會認為有一部分不凈,其他地方可能還是清靜的。還有就是沒有經過引導,因為周圍人的見解都是這樣的,所以很難了知自己身體的真實情況。
當我們通過這些內容來觀察的時候,第一,如果我們知道了自己身體的不凈,併產生了深刻的認知,就可以以這個感受為基礎,去推知他人的身體也和自己一樣是不凈的。從人的心理來看,有時候我們就覺得只有自己才有某個問題,其他人是沒有的,如果不去觀察,可能會覺得好像只有自己的身體才這樣,其他人不是這樣的,但這是不一定的。因此,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身體了知得很清楚了,再通過這樣的認知為基礎,有意識地去觀察其他人的身體就可以知道,其實其他人的身體和自己的一樣,都是不凈的。
如果知道了自己和他人的身體都不凈,併產生了很深刻的認知,我們就很有可能泯滅相續中對所謂「清凈身體」的顛倒執著,扭轉這種虛妄的分別念。因此,從了知自己身體不凈,來推知他人身體的不凈,這也是一種熄滅對自他身體執著的有效手段。
當然,從另外一個側面來講,有時候我們看到別人的一些情況,比如有人掉到糞坑裡面去了,有人大小便失禁,或者有些人被開膛破肚流出了很多血污等,這時我們就會覺得別人非常不幹凈,然後產生自己的身體很乾凈的顛倒執著。我們很容易發現別人的問題缺點,卻看不到自己的不凈。所以,為了避免觀察到別人的過失,而反過來認為自己清凈,我們也要反覆觀察自身,如同頌詞所講「不知自不凈,此則太稀奇」,我們應該知道我們的身體也是非常不清凈的。
也就是說,當我們在看別人身上的問題時,應該反觀我們自己的身體和問題,這具身體的的確確是真的不凈,如果我們內心當中有了這種觀念和覺受,那麼我們對於身體的態度、對修道的態度,就會有很大的改變。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能夠精進修法,還是因為對身體過度執著。如果對身體不太執著,我們就可以把注意力轉到修行上去。前面再再提到了,我們對身體的執著是一種妄執,是一種虛妄的分別念,如果經常這樣執著,我們所擁有的修道的理智和智慧,慢慢就變鈍了,沒有辦法顯得很有力、很明凈,應該了知有這樣一種含義。
仔細分析起來,我們之所以不了知自身不凈,第一個原因就是從無始以來到現在,乃至於我們即生當中從小到大,我們沒有反觀自己本性的習慣,沒有觀察過自己的本性如何、自己的身體到底是如何,自己沒有這個能力去觀察。
第二個原因,其他人沒有引導我們。為什麼其他人沒有引導我們?因為眾生有無明愚痴。世間當中的每一個眾生,無論是顯得有智慧的人還是顯得很愚笨的人,每個人都有無明愚痴,都無法觀察到自己的身體不凈。單個的眾生因無明愚痴觀察不了自身不凈,合起來也不會有這個能力。從這個角度來講,整個世間大的環境都充滿了這種不能反觀自身不凈的愚痴眾生,當然便沒有其他人來引導我們了。
自己沒有能力反觀,也沒有其他人來引導我們反觀,所以導致了從無始到現在、從小到大,我們從來沒有認真地去觀察過自身是否清凈。雖然有時也有少部分的人產生過一些疑惑,但總的來說他們不願意、也不敢去深究,大家都認為身體不凈的話題太敏感了。即便有人敢於宣說或者發表這些言論,但多數得到的只是負面的評論。人們會認為這是一種消極思想——如果一直宣傳每一個人從裡到外都是不清凈的、無常的思想,社會將如何發展呢?我們正常的生活次序、生活態度都會發生很大的轉變。所以,大家不願意去討論這個問題。
人們為什麼會拒絕討論呢?因為如果我們分析觀察身體的不凈和無常,很有可能就升起厭離心。而世間的人升起厭離心會如何?他們會絕望。為什麼會絕望呢?因為他們沒有修持出世間的道,並不知道還有解脫道可走。
如果是佛教的修行者,佛會有意識地引導我們升起厭離心。但等我們升起厭離心之後,我們是否就走進了死胡同,產生絕望、無法繼續生活、必須要自殺的念頭呢?不會的。佛引導我們升起厭離心之後,緊接著為我們宣講他有解脫之道——可以從這種不凈、無常之身獲得涅槃和出離之正道。佛弟子依教奉行之後,便會升起出離心,一轉念又會產生菩提心,有了菩提心之後,他雖然會在世間安住,卻沒有執著,而且可以通過空正見和許多修法之道幫助眾生。
但世間之人沒有這樣一種「道」,他們如果真的去觀察身體不凈、無常,便會產生厭離心態,對生活無望,對整個世界感到絕望,到這時候很多人就只能選擇自殺。由於世間沒有佛陀的智慧引導,所以他們基本上不敢深入觀察研究,因為走到這一步就意味著絕境了。佛法則不會是絕境,而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所以,佛弟子應該去觀修身體不凈,無須迴避畏懼,因為佛提供了後續的修法引導我們的心逐漸走向寂滅解脫。而世間人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沒有形成一個總體的正見氣候,而是「你必須要貪戀,你必須要執著,你想得到東西必須要追求……」社會上通過許多方式來讚揚這些,很多文藝作品中也歌頌是男男女女的感情。整個環境就是這樣顛倒,沒有觀不凈、觀無常的引導,也不願、不敢這樣去做。因為沒有後續修法的緣故,世間人便會覺得依此觀察肯定會失控;而佛法當中有後續修法,所以我們應該放心大膽地對自他之身不凈進行深入觀察。
汝執不凈心,何故舍晨曦,
初啟嫩蓮花,反著垢穢囊?
你這顆執著不凈的心,為什麼捨棄了早晨的陽光中剛剛綻放的嬌嫩的蓮花,反而執著充滿垢穢的身體?
這就是佛菩薩對我們貪執不凈的分別心的一種呵斥。
有人認為,雖然前面講了,身體有不清凈的部分,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還有值得執著的地方,如果這個身體的顏色、形狀、氣味和觸都比較圓滿,這些就應該執著。
我們前面講,這些所謂的圓滿可能是有缺陷的,它的形狀、顏色、氣味、觸,都有欠缺,所以不應該產生貪心。那麼有人認為,如果有一個既具足好的顏色,又具足好的形狀、香味、觸的身體,是否就可以貪著了呢?
這裡我們分兩個方面來進行觀察。如果你說喜歡色香味俱全的東西,倒是有一個可以讓你貪著。那就是清晨的陽光照射中,剛剛開啟的嬌嫩的蓮花。蓮花就具備了你講的各種條件,它的顏色,有粉紅、紅色、白色,無可挑剔;它的形狀,無論是花瓣,還是開放的形狀都是非常圓滿;它的香味也很好,觸覺也很柔軟。按照你的標準,你應該去執著初啟的蓮花。
即便如此,有幾個眾生真正放棄了對男女的執著,反而開始執著蓮花了呢?幾乎沒有。因為蓮花和眾生相續中的目標相差太遠,並不是所貪著的對象。所以寂天菩薩才說:執著不凈的心呀!為什麼捨棄了嬌嫩的蓮花,反而去執著充滿垢穢的臭皮囊呢?如果你喜歡執著,就應該喜歡這個。這是按照頌詞的意思直接進行的第一種回答。
再看第二種回答。雖然你認為身體色香味觸圓滿俱全,但真正分析起來,它從外到內都是不凈組成的,即便是組合起來,也是不凈的。無論如何都是不清凈的自性,沒有什麼值得執著的。
龍樹菩薩在《中觀寶鬘論》中有一個比喻,他說剛剛拉出來的大便,顏色和形狀都很好,把它放到盤子里的話,為什麼沒有人執著呢?這個比喻就是指,如果本體是不凈的自性,無論顏色、形狀再好,都應該是厭離的對象。男女之身也是同樣,從外到內都是不凈的,它的顏色和形狀再好也不是應該執著的對境。這是頌詞的第二層含義。
丑二(以推理決定)分三:一、以因果決定不凈;二、以作用決定不凈;三、以比喻決定不凈。
這裡是通過推理來決定前面講到的遠離不清凈的道理。首先是以因果決定,通過觀察因,來推斷了知果——身體是不凈的。然後是以作用決定,身體可以讓清凈的東西變成不清凈,它有這個作用,所以說身體是不凈的。
寅一(以因果決定不凈)分二:一、真實宣說;二、呵責貪彼。
卯一、真實宣說:
若汝不欲觸,糞便所塗地,
云何反欲撫,泄垢體私處?
如果你不想接觸被糞便所塗抹或污染的地方,那麼為什麼反而想要撫摸身體泄垢的私處呢?
每個人都不喜歡不清凈的物體,哪怕是被不清凈物體所沾染過的地方也不願意接觸,比如被糞便所塗抹過的地方,雖然糞便清理掉之後,還是會覺得此處是被糞便污染過的,不願意坐在那裡,也不在附近走動,非常厭惡。那麼,如果我們不願意接觸被糞便所塗抹過的地方,按理來說也不應該喜歡污垢的身體。
「泄垢體私處」,上師在講記中講到「私處」的原意是身體的意思,譯者在翻譯的時候譯成私處,但可以指代整個身體。從整個身體的角度來說也是泄垢的,因為整個身體都是不凈的來源,不單私處是泄垢的地方,其他如皮膚、毛孔都是泄垢之處。「垢」也不單指大小便,還包括眼睛裡邊的眼屎,耳朵裡邊的耳屎,鼻子裡邊的鼻涕,口裡邊的臭氣、口水,皮膚里冒出來的汗液等。這些都屬於「垢」,所以我們的身體從上到下都是泄垢的來源。
如果我們很不喜歡被糞便所污染之地,很不喜歡接觸不清凈的地方,但具足一切污垢排泄來源的身體,為什麼我們反而非常喜歡呢?為什麼想要去擁抱撫摸,想要去擁有呢?
寂天菩薩在頌詞中使用了很多反問的方式,就是讓我們去深入反思。我們越學這些教言,就會引起我們很多的思考,內心當中就會覺得,過分的感情也罷,對身體的貪愛執著也罷,真正來講都是沒有道理的。
無始以來,我們跟隨著這種沒有道理的思想行走了漫長的時間,從來沒有發現過。現在通過寂天菩薩的加持和上師仁波切的恩德,了知了自己以前所貪著的,很多時候都沒有任何根據,而且是顛倒的虛妄執著。那麼現在我們就應該認認真真去反省,通過觀察來捨棄不必要的執著。我們要去掉虛妄分別,究竟來講,是產生寂止和殊勝的菩提心,來和正道相應,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暫時來講,則是息滅不必要的執著。這一節課就學到這裡。
推薦閱讀:
※般若講堂 -----宗舜法師:成佛之路 依普賢十大願修行
※太上感應篇 (第十三集)凈空法師講解
※菩薩戒正說(上)第二講 悟顯法師 講述
※凈空法師:細說利養二十二種過失,你要是明了了,怎麼能不舍?(修行人必看)
※太上感應篇彙編 第008集 定弘法師 文字版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