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有性《溫疫論》、袁班《證治心傳》與中醫溫病學形成的研究
06-19
【摘要】: 研究目的 曾幾何時,由於抗生素、激素的發明,使人們產生了錯覺,認為傳染性疾病被征服了,中醫溫病學說也過時了。2003年初嚴重性非典型肺炎(SARS)在廣東省發生,疫症隨後擴散至全國多個省份,也擴散至香港特別行政區,隨之產生諸多的醫學與社會的問題。面對突發而來的疫情以及後來中醫藥介入取得的成果,促使人們進行反思,並努力尋找中醫武器庫。吳有性《溫疫論》被認為是中醫學術源頭的溫病學說醫學著作,列入中國中醫科學院承擔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計劃)研究內容。溫病學說,是有清一代學者,對傳染性、發熱性、感染性、流行性疾病防治的重大貢獻,在溫病學研究中,學者們關注更多的是成熟於清代的溫病四大家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王(孟英),而對溫病學形成的先驅者如明代吳有性、袁班卻關注不多,尤其是袁班《證治心傳》,由於種種歷史原因,更鮮為人知。因此,探討吳袁二氏的學術思想與著作,對於溫病學的形成發展產生的重大影響,是本論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研究方法 版本確定:作為先行性基礎工作,在香港地區圖書館、廣州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及醫史各家教研室藏書庫進行早期資料的收集,重點對《溫疫論》、《證治心傳》版本進行研究。參考中醫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對兩書歷代傳世版本進行整理,認為現行業界可見之版本,如《溫疫論》之人民衛生出版社1955年發行的16開本《溫疫論補註》;1976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黑龍江中醫研究所評註的《<溫疫論>評註》;1977年8月浙江省中醫研究所評註、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溫疫論評註》;1982年2月由南京中醫學院溫病學教研室編著的溫病學教學參考書《<溫疫論>校釋注評》(1-4冊)油印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由孟樹江、楊進點校的《溫疫論》;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溫疫論》;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在2003年出版的由張成博、李曉梅、唐迎雪點校的《溫疫論》;同年由北京學苑出版社出版的《溫疫論》;以及當今最新通行版本《溫疫論》,由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張志斌整理。上述版本進行比較後,確定本次《溫疫論》以2007年7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張志斌整理本為主要資料,參考195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版《溫疫論補註》(光緒乙未年新刻,揚州文富堂藏本)和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史各家教研室收藏的同治甲子年新刻,樊川文成堂藏板的《溫疫論新增補註》。而《證治心傳》由於傳世版本較少,僅存抄本一冊、鉛印本一冊和保存於《三三醫書》及《國醫小叢書》中之版本,就手頭資料對比研究後,確定本次工作以1923年杭州三三醫社出版的三三醫書第二集第二十五種《證治心法》為主,參考1998年10月,由北京中國醫藥出版社出版,收錄於《三三醫書》,第二集601-613頁的《證治心法》。 資料收集:論文上溯秦漢、晉唐及宋金元醫學對吳、袁溫病學術思想的影響,下及吳、袁醫學對清代溫病醫家的啟發作用,需要一系列古籍資料的支撐。考慮中醫古籍醫書資料收集的困難,因此充分彙輯近人點校出版的中醫典籍套書,如科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清代蔣廷錫等原篡之《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精華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年出版,胡國臣總主編之《明清名醫全書大成》(收載明代13位、清代17位醫家全書);1997年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黃帝內經素問》;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年出版《難經發揮》;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版《諸病源候論》;1997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備急千金要方》;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年影印版《外台秘要》;《傷寒補亡論》則採用1992年中國書店出版影印版;200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素問玄機原病式》及《儒門事親》;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4年出版《葉天士醫學全書》、2002年出版《吳鞠通醫學全書》、1999年出版《王孟英醫學全書》;2007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時病論》、2007年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之《醫略十三篇》、《廣瘟疫論》及《瘟疫辨論》(均見於曹洪欣編《溫病大成》)等。與此同時,通過檢索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NKI)中所收載近20年核心期刊中發表有關中醫溫病學理論、辨證方法、治療手段、藥物使用等,尤其是對國家重大科研課題成果推廣應用的追蹤,分析評價歸納總結吳、袁兩部著作對溫病學形成與發展所帶來的影響。 最後,參考西方流行病病因學相關文獻、近現代文獻資料及歷史文獻的收集整理、歸類、分析評述,重點參考以下典籍及有關醫療雜誌。 Felissa R.hashley,RN Jerry D.Durham "Emerging InfectiousDiseases - Trends and Issues,Springer PublishingCompany,2002" David A Warrel,Timothy M Cox,John D Firth Edward J Benz Jr "OxfordTextbook of Medicine(4th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 National Institutesof Health "Understanding the Immune System - How It Works",NIHPublication,2003 資料分析評述:論文根據醫史文獻學科注重文獻資料整理挖掘與理論學說探討的特點,嘗試橫向研究與縱向研究相結合模式。橫向研究,以斷代史研究的方式,研讀明代末年兩部溫病學著作,即吳有性《瘟疫論》、袁班《證治心法》兩書,梳理出兩書的學術特點,概括其對溫病發展所作的理論創見及臨床貢獻;縱向研究分兩部分,第一主要是整理明以前的溫病學術成就,重點梳理出其中對與吳、袁學術的影響部分,如《黃帝內經》、《難經》、《傷寒論》,《諸病源候論》對溫病病因、病機的論述等。第二主要探討吳、袁醫學對清代溫病學的影響,尤其是對葉、薛、吳、王四大家及之後的溫病名家的啟發作用,闡述吳、袁醫學對構築現代溫病學說的貢獻。同時聯繫西方傳染病學中關於病原學的理論,探討中西方醫學關於傳染病的共同之處。 研究結果 基於上述研究方法,形成的學位論文,結構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成書於明代末年的兩部中醫溫病學名著,重點探討吳有性《溫疫論》、袁斑《證治心傳》學術成就:1、吳有性在溫病病因上提出疫氣學說,並指出疫氣具有傳染性、流行性、偏中(特異)性、專發性等特點,在溫病的治療上提出「扭轉截斷」的治療方法,即疏利膜原,扭轉病位;早逐客邪,截斷病因;九傳治法,里通表和;疫後養陰,防止複發等治法。2、袁班提出溫疫由戾氣所感,溫邪多從上焦肺衛侵犯人體,以衛氣營血途徑傳變,在溫疫的鑒別診斷上重視與傷寒及其他無疫性溫病的鑒別;在溫疫的治療上強調根據疾病之陰陽虛實進行調護。3、分析吳、袁醫學的共性:溫病治療上須通常達變;熱病診斷要注重舌、脈,參合其他,體察入微;溫病用下法當與舌診合參;溫病攻邪宜早,葯證相投;均強調病後調理,防治複發的重要性。4、概括吳、袁醫學對溫病學的貢獻:病因上提出疫氣、戾氣概念;感邪途徑及受邪部位為「口鼻」、「上焦肺衛」;疫邪傳變有吳有性之表裡九傳法和袁班的「氣營傳變」及順傳、逆傳順序;診斷上在舌診、脈診上的發揮;治療上分述吳又可攻下、養陰等法及袁班擅於調理陰陽虛實及注重病後調理等法。 第二部分,吳有性《溫疫論》、袁斑《證治心傳》對清代溫病名家著作的影響,重點是分析其與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王(孟英)四大家學術聯繫,例如對葉天士溫邪上受與衛氣營血論說及辨舌驗齒,吳鞠通的邪從口鼻而入,吳鞠通對承氣湯方的化裁變化,下後變證的分析,黃連與大黃兩味藥物的運用,養陰清燥和補瀉兼施等。又如薜生白對吳有性「邪伏膜原」與「主客交」的引用,王孟英以舌診補脈診的不足,乃至到雷豐的《時病論》等,無不與吳、袁兩者,有或多或少的關聯,成為論文的重要部分。吳有性《溫疫論》、袁斑《證治心傳》對溫病病因學的形成與發展所產生的重大影響,還包括對清代戴天章的《廣溫疫論》與清末何廉臣增補重訂的《重訂廣溫疫論》,馬印麟的《溫疫發源》與《溫疫辨論》等一批以防治瘟疫病為重點內容的專著,論文也對此進行研究。 論文附篇,中醫溫病學說成為構建現代生態流行病學理論的源泉。筆者長期從事香港城市環境規劃工作,雖然醫學在20世紀已得到極大的發展,但疾病對人類的威脅並未減弱,漫性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新發現傳染病又開始襲擊人類。這種威脅迫使流行病學重新思考自己固有的傳統方法與現代疾病模式的矛盾,努力尋求新的方法來應對21世紀人類健康的敵人。生態流行病學(eco-epidemiology)是近十年不斷被提到、運用和實踐的流行病學新概念。筆者體會中醫溫病學說病原病因理論,與西方生態流行病學提法有相通之處,但論證很不成熟也不充分,故作為附篇列於論文之末供讀者參考。 研究結論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明鏡者,所以察形也。論文通過研讀明代末年兩部溫病學著作即吳有性《瘟疫論》、袁班《證治心法》,系統梳理出兩書的學術特點,概括其對溫病發展所作的理論創見及臨床貢獻,證實它們都是中醫溫病學發展史上重要學術著作,尤其袁斑《證治心傳》不應埋沒它應有的學術地位。 論文在分析明代吳有性《溫疫論》、袁斑《證治心傳》關於溫疫傳染途徑、發病病位、癥候轉歸、治療原則以及臨證方葯內容基礎上,認為其對清代溫病四大家以及其他溫病學術名著同樣也產生重大影響。溫病學術史研究重點在明清之500年,正如近代嶺南溫病名家陳任枚所言:「大抵學術之變遷沿革,必隨自然之趨勢,以適合其環境所需要,乃足以創造學說,而卓然自成一家,醫學何獨不然?明清以迄於今,研究溫病之者日多,其方法亦日以精密,則此五百餘年中,為溫病最盛之時代。」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骨質疏鬆是怎樣形成的
※粵方言區形成是在什麼時候
※體系形成時期:從春秋到秦漢(公元前770~公元220年)
※先低血鉀後高血鉀,從血鉀的變化看慢性腎功能衰竭的形成和演變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