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報:多數東亞人稱中國最具影響力 而非美國
核心提示: 一項民調顯示,在大多數東亞國家,多數民眾認為目前在亞洲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國家是中國,而不是美國。
中新網4月12日電 台灣《中國時報》12日發表文章稱,一項民調顯示,在大多數東亞國家,多數民眾認為目前在亞洲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國家是中國,而不是美國。如果讓受訪者回答10年後哪一個國家在亞洲最具影響力。整個東亞幾乎一面倒的認為中國將最具影響力。這樣的民意讓美國的重返亞洲政策舉步維艱。
文章摘編如下:
自從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在2010年河內舉行的東亞高峰會上,高調宣布美國願意介入南海爭議,揭開美國重返亞洲政策的序幕,東亞各國政策精英都在琢磨應該如何回應美國戰略移轉所帶來的詭譎多變形勢。部分國家藉機深化與美國的軍事合作,開始對北京抬高談判姿態或甚至升高對抗;更多的國家選擇謹慎因應,一方面不願意傷害到與中國大陸日益緊密的經濟關係,一方面擔心美國所謂的「戰略再平衡」虎頭蛇尾、口惠而實不至。
美國推動戰略移轉政策的最大難題之一,就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之後,華府想要在軍事上圍堵中國,在經濟上牽制大陸,已經日感時不我與、力不從心。因為大多數的東亞國家已經接受一項客觀趨勢,也就是認定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即將超越美國。
兩個星期前,筆者與卜睿哲以及波拉克在華府布魯金斯研究院共同主持了一場有關美國與亞洲公民如何看待中國崛起的研討會。在會上,筆者向華府地區的200多位聽眾發布了一組民調數據並分析其政策意涵。這次調查是在2010年底到2012年年初在東亞12個國家陸續進行的,其覆蓋範圍與調查方法都是空前的,而其若干發現也頗讓華府地區政策精英大感驚訝。
首先,過去針對東亞地區民眾對中國與美國影響力的看法所做的跨國民調,涵蓋的範圍都很有限,最多是涵蓋中國大陸、日本、韓國與印度尼西亞,無論是皮尤全球態度調查(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或是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的全球掃描都是如此。而且這些跨國調查在有些國家為了節省成本,僅僅選擇部分城市地區進行抽樣訪問,無法反映整個社會的民意結構。其次,這次調查是在河內東亞高峰會之後進行的,已經部分反映了美國宣布重返亞洲的政治效應。
這次調查的第一項重大發現是:在大多數東亞國家,多數民眾認為目前在亞洲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國家是中國,而不是美國。尤其是與中國大陸鄰近的國家更是如此,例如在日本認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民眾有61%,認為美國最具影響力只有29%,在越南是69%與16%。
如果讓受訪者回答10年後哪一個國家在亞洲最具影響力。整個東亞幾乎一面倒的認為中國將最具影響力。在韓國持此看法的民眾高達83%,在新加坡為73%,在蒙古都是71%,在東亞只有菲律賓仍然高度看好10年後的美國。面對這樣的民意結構,華府政策精英普遍擔憂,除了對中國一向高度疑懼的日本,以及長期籠罩在美國文化霸權下的菲律賓,其它東亞國家的決策者都不願意在北京與華府之間明確選邊,這勢必讓美國的重返亞洲政策舉步維艱。
這次調查的第二項重要發現是,對中國影響力的利弊評價深受地理距離的影響。距離中國大陸較遠的東南亞國家普遍認為中國對東亞的整體影響是利大於弊,在新加坡持此看法的高達81%,馬來西亞為77%,印度尼西亞也有63%。這樣的民意結構對於美國的重返亞洲政策也會構成很大的牽制,因為多數東亞地區民眾並不害怕中國崛起。
在可預見的將來,除了日本以外,絕大多數的東亞國家不願意將自己的經濟未來押寶在美國推動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之上。畢竟中國大陸早已是他們的第一大貿易夥伴,而且未來東亞區域內貿易成長的速度將遠高於跨太平洋貿易。(朱雲漢: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參考消息》官方網站首頁。網址:www.cankaoxiaoxi.com >>
相關閱讀: 中國崛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