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曉非解讀《金剛經》(二)

著名佛教文化研究學者、被譽為「亞洲最具魅力的弘法居士」的於曉非教授,傾其30餘年學術耕耘,逐字逐句研讀《金剛經》,將其作為我們打開佛家智慧之門的鑰匙,層層遞進對大乘佛教的思想框架、理論體系以及修正體系做一次完整解讀。使佛經不再難懂,回到經典本身才能真正理解釋家哲學智慧。

此文為部分摘要,建議先聽於教授的錄音解讀:

在線收聽:喜馬拉雅APP收聽地址:ximalaya.com/zhubo/33092069/

離線下載:在本公眾號對話框回復「金剛經導讀」,可獲得1-29集音頻下載鏈接。

以下為正文:

學佛的道路

前面講到佛教的三世說認為凡夫在六道中輪迴,那麼,是否能死了不來?以及如何死了不來?

這種死了不來的「死」叫做「涅槃」。涅槃(梵語Nirvā?a)的意思為熄滅。

佛法的基本含義就是釋迦牟尼帶領信眾走向涅槃的路徑。

而佛教典籍就是不斷解釋如何過河,即由三世輪迴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

所以講明白佛教只需要講明白兩件事情:過什麼河?以及怎麼過?

佛教教法是人類文明極具顛覆性的說法,即使對於非佛教徒也十分有益。確定自己入佛門首先要明確三件事情:是否認同三世說,是否有出離心,是否有菩提心。

不同認識

對應教法

所得果報

不認同三世說

知識

-

認同三世說

不生出離心

人天乘

人天果

出離心

不生菩提心

小乘佛法

阿羅漢果

生菩提心

大乘佛法

佛果

首先,不相信三世說的人,可以把佛教當成一種文化知識,誕生2500多年的佛教文化能讓其受益匪淺。

人生八苦

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

其次,想成為一名佛教徒要理解三世說,並確認自己對生命輪迴產生苦的事實是否認可。人們明白了人生八苦,就要學習佛陀教導的涅槃之路。

佛陀對於相信三世說,但無法認可對生命輪迴的苦的理解的人,講人天乘的教法,使其下一世不比這一世差,可以得人天果報,這是佛陀的善巧,目的要跟眾生結緣,最終引導大眾走向涅槃。

佛教的消極性

佛教是消極的,這個「消極」並不是貶義詞。

世界上發展生產力的動力就是滿足人類的慾望,一輛車需要發動機、制動同時存在組成,發動機越發達,越需要制動,否則只有發動機沒有制動就是危險的,隨時可能出問題。

而人類文明這台車上,科學技術就是發動機,而宗教文化就是起剎車制動作用的文化,而且時最有效的制動方式之一。當今世界,伴隨社會發展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就是發動機極速發展,而制動沒有跟隨進步而造成的。

再次,同時認可三世說及對生命輪迴的苦的理解,我們說這樣的人具備出離心。具有強烈出離心的人,對現實生活的苦難有極度的認同,有強烈的涅槃的心。佛陀對這類人講小乘佛法,最終得阿羅漢果。

菩提心

不以自己的苦難為苦難,而是看到眾生之苦;不以自己解脫為最終的解脫,使眾生的解脫才能實現自己最終的解脫。

最後,認可三世說,並同時具備出離心和菩提心的人,佛陀對其講大乘佛法,最終得佛果。

佛陀希望大眾都能修大乘佛法,最終都走向成佛的路程。

輪迴的真正原因

梵文的Buddha譯為「佛陀」,意義為「覺者」、明白的人,目前只有佛陀成佛,而由於眾生糊塗、沒有覺悟,所以才會輪迴生死,沒有成佛。

佛陀教法的目的就是「遠離顛倒夢想」。

關於顛倒:「顛倒」就是把事情搞反了。面前這個桌子存在嗎?大家都說存在,佛陀認為桌子不存在。

關於夢想:當我們夢見老虎追逐我們而嚇醒,才發現夢見老虎是夢。而佛陀在覺悟後明白了人生也是夢,所以我們夢見老虎的夢就成了「夢中之夢」,凡夫現在認為的一切真實的存在其實都是不存在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本來無一物」都是這個道理。

佛陀教理的學習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讓凡夫認識「一切凡夫認為的存在「都是不真實的。破除、顛覆這種理解,才能解構自以為真實的世界,這一部分是重點和難點。

第二部分:來解釋什麼才是真實。

把不真實的當真實的錯誤叫做「增益」,不認識真正的真實的錯誤叫做「損減」,這兩個錯誤都是因為無明所障,這是輪迴的真實原因。

這個無明的行為會產生強大的、無形的力量,叫做業力,然後在背離世界真相,背離世界真實的道路上前行,繼續產生這種力量,再在背離世界真相,背離世界真實的道路上前行,繼續產生這種力量,,,這就是生生死死的輪迴。

既然回輪的原因就是無明,即見不到真實。脫離輪迴的解決方案就是「打破無明見真實」,就會趨向涅槃,趨向真實、趨向成佛。下面分兩部分來說:能不能打破?以及如何打破?

凡夫同時具有兩面性,一方面為無明所障,另一方面是凡夫內心普遍具備打破無名見真實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般若」。「般若」區別於世間的聰明,是「大智慧」——一種打破無明見真實的能力。

破除我執的三種方法

由於打破的最大障礙是「增益」,所以首先要破「增益」,再增「損減」,為此,首先要認識一下這個世界,再來解構凡夫自以為的真實世界。

世界的劃分方法

世界的劃分方法:人我、法我。

「內在主觀精神的我」的存在為「人我」,對人我的執著叫做人我執;

「外在客觀物質的我」叫做「法我」,對法我世界的執著就是法我執。

破自以為存在的真實世界就是破除人我執和法我執。

由於每個人根基有差別,解構模式和方法不同,佛陀相對應說法體系有所差異。不同的教派依據不同的經論建造的體系,也有所差別,同一個名詞在不同教法含義不同。如果不理解這種差異,就會造成認識的混亂,所以這個過程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判教」。

1)詮釋諸法真實性的表達上有所差異;

2)在佛教傳入中國後形成了八大宗派,這是不同教派進行的判教;

3)而佛陀在自己的經中也有判教,我們認為這是最準確的。

在《解深密經》中,佛陀一生的教法分為三個,初時教法,二時教法,三時教法。

初時教法可以用八個字概括,四諦無我,涅槃寂靜。代表經典就是《阿含經》。

四諦:苦集滅道

苦——生命中充滿苦,十二因緣主要解構的人我執,而法我的空不空沒有表達;

集——造成苦的原因;

滅——滅除一切苦果。初時教法的修行能夠解決內在的,自我的煩惱,而獲得自我清靜的狀態,叫做涅槃寂靜,這就是滅。十二緣起解除對人我執的執著;

道——如何能夠解決內在的,自我的煩惱,而獲得自我清靜的狀態。

二時教法可以用八個字概括:二諦無聲,實相離言。

代表經典是一類的般若經,最具代表性的是《大般若經》(玄奘法師翻譯),而我們講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就是《大般若經》16會的第9會。

二時教法遠遠超過了初時教法的模式。用二諦(世俗諦、聖義諦)解釋人法皆空,來解構凡夫自以為存在的真實世界(範圍比初時教法更大)。

三時教法講的可以用八個字概括:萬法唯識,直陳真實。代表經典為《解神秘經》《楞leng伽ga經》

八識的模式解構凡夫自以為真實的世界,首先解構外在的物的世界(外境),認為外境只是心識的顯現,叫做識外無境;而心識也不是存在的,叫做外境無所有,心識唯真實。

總結一下,初時教法為小乘佛法;二時教法、三時教法為大乘佛法。

開始學習人天乘的人,學習到某一個階段如果有了出離心,就可以學習小乘佛法,這叫做「回俗向聖」;

有出離心的人學習到一個階段如果有了菩提心,就可以學習大乘佛法,這叫做「回小向大」。

具有出離心、菩提心的人沒有必要從人天乘和小乘開始學,而是可以直接學習大乘佛法。這是因為人天乘、小乘、大乘並沒有次第的關係,而是方法道路的區別。

未完待續~~~

不器

雜貨鋪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金剛經》講記 (十四)下
白話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現代文)一體同觀分第十八,內明,禪宗
於曉非教授解讀《金剛經》
《金剛經》第一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能斷-金剛經給你強大】連載047

TAG:金剛經 | 解讀 | 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