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筆談:重視2型糖尿病患者的體重管理

作者: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內分泌科 侯為開(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青島市市立醫院藥劑科 王芬

我國20歲以上人群年齡標化的糖尿病患病率達9.7%,2010年我國成年人超重及肥胖流行狀況調查結果顯示,超重率[24 kg/m2≤體質指數(BMI)<28 kg/m2]為30.6%,肥胖率(BMI≥28 kg/m2)為12%。肥胖是引起胰島素抵抗的重要原因,也是2型糖尿病(T2DM)發生髮展過程中的主要風險因子,因此肥胖和超重人群的大幅增長無疑是我國糖尿病高發病率的基礎原因之一。對普通人群和糖尿病患者進行體重管理對於糖尿病的預防及控制具有重要意義。

體重管理有助於預防及治療糖尿病

肥胖已被公認為影響預期壽命的風險因素,全球每年有大約280萬名成年人死於肥胖或超重,此外44%的糖尿病和23%的缺血性心臟病可以歸因於超重或肥胖。健康飲食、適度的體育運動以維持正常的體重可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預防或延遲T2DM的發生。研究發現,通過生活方式干預使糖耐量受損者在大約3年中減重7%,相比於安慰劑組和二甲雙胍組,發生糖尿病的風險分別降低58%和31%。

控制體重也是改善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手段,通過對10項研究進行系統回顧分析發現,通過飲食控制適當減少T2DM患者的體重,第2周時空腹血糖即可下降50%,干預12周的試驗結果提示體重減少的幅度與空腹血糖改善的程度成正比,即使觀察期延長至48周,體重控制帶來的血糖獲益仍然非常可觀。研究證實減少不到10%的體重可以使糖尿病相關性死亡率減少30%~40%;初診的糖尿病患者若能在第一年減重10kg,其存活時間可以延長4年。另外,一項針對亞太地區的研究表明,BMI每下降2 kg/m2,缺血性腦卒中的風險下降12%,出血性腦卒中的風險下降8%,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減少11%,考慮到肥胖、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體重管理在減少心血管疾病方面的貢獻勢必同時造福糖尿病患者。因此,有效的體重管理有助於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目前應用的各個糖尿病管理指南均加強了對糖尿病患者體重管理的關注。

糖尿病患者體重管理的評價指標和策略

BMI是患者進行自我體重管理最便捷的監測指標之一,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定義建立在BMI基礎上。中國成人的肥胖標準通常被認為是:BMI≥24 kg/m2為超重,BMI≥28 kg/m2為肥胖,均略低於國際分界點。《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建議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體重目標是:使肥胖或超重者BMI達到或接近24 kg/m2,或體重至少減少5%~10%;確診T2DM的患者其綜合控制目標中即包括BMI<24 kg/m2。控制體重的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預、減肥藥物及手術治療。

2013年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師協會(AACE)的「糖尿病綜合管理路徑」中首次制定了以併發症為中心的超重朋巴胖患者管理路徑,並將這一項放在管理方案的第一步。首先評估患者是否存在併發症,對於沒有併發症的患者,根據患者的BMI範圍選擇不同強度的生活方式干預治療;對於存在併發症的患者應該明確併發症的改善目標,並且根據併發症的嚴重程度選擇減重方式和強度:27 kg/m2≤BMI<35 kg/m2則需要在生活干預的基礎上聯合藥物治療,BMI≥35 kg/m2者可以接受減重手術治療。如果未能達到預期的併發症治療效果,則升級生活方式干預、藥物治療或手術等減重方案以達到更高的減重目標。達到了治療目標或BMI在正常範圍的患者,應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適度的體育活動以保持目前的體重,防止體重複增,並且密切關注其他危險因子,如煙酒、高血壓、血脂異常等。這一評估策略對亞洲人具有借鑒意義,但方案中的BMI截點需要適度下調。

對於T2DM患者來說,體重管理是糖尿病綜合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並且應該貫穿始終。同時,由於部分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具有增加體重的副作用,在制定具體的體重管理方案時,也必須把患者目前的治療用藥作為重要參考因素,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個性化方案。

(摘自:中華糖尿病雜誌2013年8月第5卷第8期)

更多閱讀

陸菊明:導致體重增加的降糖藥物是否安全?

紀立農:降糖藥物選擇可不考慮體重

周智廣:降糖,還須兼顧體重管理

面對2型糖尿病,胖瘦是否有區別?

關鍵詞: 體重 肥胖 2型糖尿病 T2DM
推薦閱讀:

專家解答11大防晒問題
選擇墓地風水的五大原則——易學風水專家許少峰
1952年,專家帶槍進入康熙陵墓,後來為何慌忙出來決定封宮?
專家權威解說真假尖銳濕疣,對症下藥方得奇效
專家說:生氣有理!

TAG:管理 | 糖尿病 | 專家 | 體重 | 體重管理 | 患者 | 病患 |